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以酒為媒 - 探索世界-打造讀者最喜愛的酒類知識分享平臺而努力.

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關注我,每日為你準備豐富的酒業資訊,酒圈密聞,行業動態,酒類知識普及.


  人們常說“沒經歷過某些事,都是不完整的人生”,也有人說“作為男人沒喝醉過也是不完整的”。年少時覺得酒一點都不好喝,沒有像果汁牛奶那般容易入口,大人們喝了白酒之後帶著那股酒氣味更讓人遠遠避開。長大後隨著人來人往之間的交集,也便開始喝起酒來,喝著喝著就習慣了,也便成了一個離不開酒的人。 


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名利裡有你追隨



  誰沒在年輕氣盛時,大醉過幾場。


  失戀必醉,畢業必醉,分別必醉,重逢必醉,聖誕必醉,世界盃必醉……


  那時,我們動不動就掏心掏肺,動不動就豪氣雲天,動不動就動情,動不動就抒懷,以為喝上一頓酒就“多大點兒事呀……”,以為喝上一頓酒就“我們兄弟之間……”,以為喝上一頓酒就“她是誰啊……”,以為喝上一頓酒就“從今天起……”。


  誰還沒在酒桌上認識幾個弟兄,誰還沒在酒桌上描繪過宏偉藍圖,誰還沒在酒桌上提過當年勇……


  一切,都會伴隨著深更半夜的嘔吐,在第二天清晨來臨時清醒!



  誰沒在中年,喝過幾次有儀式感的酒。


  儀式感是分層次的。


  一種是你不想喝又必須喝而且還要喝得對方滿意,比如跟你的老闆喝,跟你的甲方喝,跟你的領導喝。喝這種酒其實是你蓄謀已久的,什麼時候該設局,用什麼話用來開場,什麼梗用來調節氣氛,用什麼話中話用來敬酒……出處處心積慮,心思哪還在酒上!


  一種是去不去喝由你決定,但一般都會去喝的酒。畢竟混到中年了,還是會在某方面小有成就吧,還是會有場合需要你坐上坐的。什麼時候喝,在哪裡喝,怎麼喝,喝什麼等等,都不需要你費心,需要的只是你的軀體挪到上上座即可。各種吹捧之語,各種近乎套話,各種關係糾纏,哪裡還容得下你品酒的時間和精力存在哦。


  一種是你真的想喝點酒了。你在微信、電話本里翻了幾個人的牌子,且每次都是翻那幾個人的牌子。大家相約喝點小酒,至於酒誰拿,飯誰請,似乎早就約定俗稱了的。你要麼屬於天然被請的,要麼天然屬於請人的。觥籌交錯間,也不知道彼此在胡扯些什麼,幾個回合下來,竟然醉了!



  其實,也有很多時候,你是沒喝酒的。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那麼多男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



  “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在車上,一個人靜一靜,抽根菸,發會呆,這個軀體屬於自己;但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我們把真實的自己藏在車裡;打開車門出去,哪怕是哭著爬著,也只能把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生活中的些許小事,常常會出現在你夢中,將你驚醒……



  人生,是一場跋涉,路難、事難、做人難。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蒼涼;或深或淺,都有些無奈。


  有些事,不明不白,讓你猜不透;有些人,戴著面具,讓你看不清;


  有些理,概念模糊,讓你悟不出;有些路,坎坷難走,讓你行不通。


  人生,不是每一條路都能走的順順暢暢;不是每一件事都看的清清楚楚;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明明白白,做人如飲酒:花看半開、酒飲小醉。


  有人說,經常喝酒的人,不是喜歡喝酒,而是喜歡喝酒的那種感覺。所謂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說到底喝的並不是酒,而是一種心情、一種興致、一種氛圍、一種感覺。


  若千帆過盡,歲月未老,那麼,我願為你洗盡鉛華,共一場低眉俗世的煙火人生,淺淺喜,靜靜愛。不求一路風光的旖旎無限,只為那天,那月,那年,那滿滿的酒杯,那慢慢的歲月,還有你不改的初衷。

 

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或許,生活相比美酒的魅力,顯得一敗塗地。人生並不能像美酒,在幾十年的陳化中品質漸漸達到巔峰,生活依然沒有好轉。但即便身處谷底,生活哪怕再失敗,也失敗得真實。


  放下失敗的感情,放下失敗的著作,原諒失敗的自己。生活不是為了某瓶好酒而存在,好酒其實只是生活的裝飾,要慶祝的,應該是生活,而不是一瓶好酒。


不管什麼面目的生活,


只要過得真實,


就值得被舉杯。


無論年少,年中,還是年老。


一生,有酒真好!

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品酒香 - 知酒事 - 交酒友-行業報道 -國酒文化-熱點資訊-深度訪談. 帶你看酒界最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