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疫情還在繼續,有的父母已經復工,有的父母還在家裡和孩子日日共度。隨著開學時間的又一次延遲,父母們除了哀嘆孩子在家裡越來越熊之外,連學習上也要變成學渣了。

前些天,樂媽的朋友圈裡被一條新聞刷爆,瞬間哀鴻遍野。原來根據當前疫情的防控情況,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強調,要進一步落實分區、分級防控疫情,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父母們盼望孩子趕緊開學的願望又再次落空了。一時間,各個父母紛紛在群裡痛陳熊孩子們的“劣行”,感嘆自己作為一個上班族,同時還要又當媽又當班主任的痛苦。不少朋友還擔心著本來就是學渣的孩子,一個疫情期過去只怕是要變成超級學渣了。

事實上我們古代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也就是都是在家裡讀書的,而且家裡的條件和環境都不是特別好,而最終還是自己去趕考,自己去外地考試。慢慢的才有了學堂,再慢慢的才有了學校,而我們人適應了群體的學習環境之外,單獨學習的能力卻消失了。剛好現在是疫情時期,我們的孩子又被迫自學了。

疫情期對孩子是真的完全不利的嗎?孩子的熊是完全由疫情造成的嗎?其實並不是這樣。與其成天哀嘆和不滿,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利用這麼一大塊時間。那麼疫情期到底有哪些有利因素呢?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疫情期有哪些潛在有利因素?

1、大量的相處時間可以提供高質量陪伴

平日裡一直忙於工作和學習的孩子缺乏大量的相處時間。就算很多時候,父母陪伴在旁邊也是人在心不在,要麼需要處理自己的工作,要麼孩子有無數的學習作業要完成。因此疫情隔離期倒是一個不錯的時間,有大塊屬於自己和孩子的時間,利用這些時間來遊戲、玩耍,做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重要的是,一定要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2、借用特殊時期給孩子進行一些特殊教育

孩子平時的世界裡可能缺乏一些特殊教育機會,比如死亡教育,比如如何應對生命力的陽光和陰霾。可是在疫情期,每天在新聞裡看到死亡、疾病以及離別,看到了人類和病毒的抗爭。那麼不如趁這個機會,給孩子進行一些相關的教育。

讓他們明白自己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不是一成不變的,有著無數的變故。他們要享受接受世界的陽光雨露,也要明白世界上有黑暗和不幸,我們要大膽地面對它們。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3、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疫情期還給父母糾正孩子不良習慣的好機會。比如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強,那麼不妨在這個時候

把培養生活習慣作為重點來集中培養,讓孩子學會一兩件家務事。又比如孩子的沒有時間觀念,那就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科學的時間計劃,按計劃學習生活,逐漸培養起孩子的時間觀念。

4、正好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作為父母難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著急上火,和孩子發生矛盾。可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記仇,有的孩子卻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這就是由平時親子關係的融洽程度決定的。有專家說過,你和孩子之間的愛就是教育存款。

你教育他時產生的矛盾就要用這種存款來抵消。所以,在學習之餘不妨和孩子一起遊戲閱讀玩耍,讓這段時光變成美好的回憶儲存起來。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這段在家的疫情隔離期,父母們不要只看到不利的一面。如果父母自己不能給孩子安排好這段時間,沒有好好利用起則會段時間,那麼孩子可能真的會玩野,變成熊孩子。而一個會利用時間的父母則可以幫助孩子彎道超車,實現不錯的教育效果呢。

疫情時期家長可以陪孩子做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自律,學習能力更強

1、鍛鍊生活自理能力

針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夠的情況,選定幾件小事好好教教孩子該怎麼做。幼兒可以學學自己穿衣服、吃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學著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甚至幫助父母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樣也能避免孩子在家“飯來張口”過上兩個月,變得更加懶惰。

2、用21天完成一個習慣打卡

專家告訴我們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用21天的時間。所以利用疫情期的大塊時間,設定一兩個好習慣,讓孩子來養成吧。值得一提的是,千萬不要貪多嚼不爛,設定過多的習慣,可能得不償失。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3、學會獨處和閱讀

孩子是愛熱鬧的,總是希望可以和小夥伴們在外面愉快地瘋跑。可是在疫情期是不能出門的,那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著獨處,並找到獨處的快樂。因為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都需要獨處。獨處可以閱讀,可以寫日記,可以去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

在這個疫情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體會獨處,讓孩子體會到不一樣的快樂,讓他們的思想走向成熟。另外,現在對閱讀的要求很高,父母們可以利用疫情期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並且讓孩子分享他們從書裡讀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通過這些方法,既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還能鍛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4、讓孩子家居鍛鍊身體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免疫力是人體最寶貴的財富。所以就算在家,我們也不能放棄鍛鍊。因為家庭空間有限,我們必須選擇一起居家便可以進行的便捷方式。比如原地跑、跳繩、仰臥起坐等等。父母可以在網上找一些居家運動遊戲,選擇適合自己家裡情況的,和家人開一個家庭運動會。通過這些方式既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調節大家的情緒,促進親子關係,是一舉三得的好選擇。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5、適當放手孩子

當然如果您已經復工了,那麼如何讓孩子在家裡有收穫地度過一天呢。那就只能收起您心裡的焦慮,選擇適當放手,每天晚上可以讓孩子自己來設定第二天的計劃,您只需要在回家後及時地關注孩子的進展並給予鼓勵和讚賞。因為父母遲早也要放手,那麼不如趁機讓孩子慢慢學著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吧。

疫情期的確很難熬,和孩子24小時不間斷地共處,或者復工後又面臨對孩子的管理。可是世界上的事都有正反兩面,父母們只要願意花心思,還是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幫助彼此過得更舒服,並且有所收穫。

疫情時期家長陪孩子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後更出息

今日互動:您和孩子在疫情期是怎麼度過的呢?您給孩子安排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動呢?歡迎和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