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疫情期間,封城閉戶,

不知延誤了多少新人的婚禮,耽擱了大家喝喜酒的聚會。

今天,我們來講講,從古到今,“交杯酒“”的來歷和規矩。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新婚夫婦喜酒時要喝交杯酒,

你可知交杯酒

源於何代、始於何時?

有何意義,有何規矩?

今天的知識點來了!

交杯酒,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

在古代又稱為"合巹(jǐn) "

(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

古語有"合巹而醑",

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

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

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合巹始於周代,後代相巹用匏,

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

用來盛酒必是苦酒。


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

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自此已結永好,

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正如《禮記》所載:

“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古合巹玉杯


交杯酒:一說,源於周代; 一說,源於先秦。

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先各飲半杯,

然後交換一齊飲幹,謂之飲交杯酒。


唐代時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

亦可以杯代替;


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

先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

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

以示婚後百年好合。


清末時期,

交杯酒儀式已發展成為

"合巹"、"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


如今的婚儀中,

"按杯於床下"之禮已被革除,

"攥金錢"則為"擲紙花"所代替,

惟"交杯酒"之禮儀仍然實行。

交杯酒,基本的規矩和步驟是:

第一步:碰杯,挽手,喝上一小口;

第二步:互相讓對方喝上一口,

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步:互換酒杯,然後喝完交杯酒。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交杯酒的新喝法

在後來,為婚姻的喜慶和雅趣,

人們又創新新了很多交杯酒的喝法。

1、相親相愛式:

一對新人手挽手地喝,也叫小交杯法,

新娘新郎手腕扣手腕喝交杯酒。

2、團團圓圓式:

雙方轉著圈的喝,是小交杯法,

再加上圍繞雙人中心點轉圈圈。

3、纏纏綿綿式:

相互繞過對方的脖子喝,也叫大交杯法,

瀋陽風俗喝"大交杯酒"。

這種喝法頗有難度,

一對新人需要擁抱著對方,

把舉杯的胳膊繞過對方的後頸

然後完成飲酒動作。

4、從頭到腳式:

新郎新娘把杯子放在典禮臺上,

拿著大鼎喝(酒會從頭流到腳,不建議這樣喝)。

5、交腰交杯酒:

這種喝法無法雙目對視,

但可以活躍現場氣氛。

6、花朵交杯酒:

此法就是以花朵為酒杯,

要很小心,也需要找到合適的"花杯"。

7、後背擁入式:

可以讓嬌小的新娘在前面,

而新郎擁著她在身後,

互換酒杯喝,這種效果也不錯喲。


用高腳杯飲交杯酒的規矩

當代人喝交杯酒有的會用高腳杯,

兩個高腳杯要使用紅線連接起來,

這就與古代的是基本一樣的。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高腳杯倒酒的話是不需要倒滿的,大概只要在三分之一即可。

紅酒寓意著紅紅火火。

而中式的酒盅的話一定要到滿,寓意美滿圓滿。

其實舉杯飲酒在於心,

交杯酒也是如此,

新婚時共飲一杯合巹酒。

夫妻將肯定對方,攜手走過一輩子。


辦婚禮喝喜酒,不可不知的“交杯酒”來歷和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