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鑽石"產地,曾發現另一顆大鑽石,去處成謎,有人知道它在哪

1977年12月,山東臨沂市臨沐縣常林村,發現一塊重158.786克拉的天然鑽石。這塊鑽石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顆天然鑽石,由於是在常林村發現,因此稱其為"常林鑽石"。然而大家清楚嗎?發現這顆鑽石的前40年,離常林村不遠的一個村子,發現另一顆重達281.25克拉的天然鑽石!但是這顆鑽石去向成謎;1986年的秋天,卻有一位農戶聲稱:他知道這顆鑽石到底去了哪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先來說說這顆"常林鑽石";1977年12月下旬,21歲的姑娘魏振芳,當天下午在自家臨近的地頭上,用鐵鍬剷除荒草。才剛剛鏟了兩三下,便扒拉出一顆類似雞蛋大小的"玻璃球"。這顆"玻璃球",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常林鑽石"。如今這顆鑽石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很少拿來展出。根據當地縣誌記載,山東臨沐縣處在臨沐斷裂帶上。1668年,常林村發生過8.5級大地震;正是此次地震導致地下岩石錯動斷裂,億萬年形成的天然金剛石被衝到地表。

所以臨沐縣與美國的阿肯色州非常相似,成了非常著名的金剛石或者礦石產地。魏振芳將這顆鑽石上交當地村組,很快便由當地政府部門送到北京。經過專業人員對鑽石鑑定,確定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一顆天然鑽石。1978年,國家特意拿出3000元獎勵魏振芳,並給她辦理了農轉非戶口,安排魏振芳成為一名光榮的工人。同時還滿足魏振芳的請求,獎勵了當地所在村組一臺24馬力的拖拉機。臨沐縣也因為發現"常林鑽石",得到國家極大的幫扶。

1979年獲得了近150萬元的獎勵,當地用這筆錢建設了一座水電站。所以魏振芳發現這顆鑽石,改變了當地和自己不少人的命運。然而1937年春天,距離長嶺村不遠的羅家莫疃村,羅佃邦老人幹農活時,也從地裡找到一塊,類似"常林鑽石"這麼大的"玻璃球"。根據縣誌記載,羅老漢找到這塊鑽石重達281.25克拉;由於這塊鑽石其形狀很不規則,從側面看有點像小雞仔,所以被稱之為"金雞鑽石"。1937年,正是日軍侵略者掃蕩山東時期。羅老漢發現這顆鑽石的消息,很快就於四里八鄉傳開。

有位叫做王善新的同村人,希望用50畝地、三頭牛,加一輛自行車換這塊鑽石;不過羅老漢卻將鑽石藏了起來。到了1938年底,羅家村兩名日偽漢奸帶領日本侵略者,到羅老漢家威逼利誘找到這塊鑽石,從此,這塊"金雞鑽石"至今下落不明。1986年秋天,有位自稱羅老漢的後人卻說:這塊鑽石如今還在中國。由於年代有些久遠,且當時也沒有網絡等社交軟件,所以這位自稱羅老漢後人的一些言論有些模糊。大致就是此人和大家說:這塊"金雞鑽石"目前就在中國的某個角落。

當時雖然是日本人將鑽石搶去,可是駐紮在臨沂的日軍侵略者,並沒有將這塊鑽石送往華東司令部。最終是臨沂縣,當地一位日軍顧問(二鬼子翻譯)得到這塊鑽石。而這位翻譯是河北人,所以這塊鑽石,有可能和這位顧問一起回到他的家鄉。

筆者認為滄海桑田,1945年日軍侵略者被擊敗之後,這位日軍翻譯不清楚到了哪裡。是死是活?家在哪?姓甚名誰都不清楚;因此這位羅姓後人表示,這塊鑽石大概率還在本國國內比較不靠譜。就算還在國內,可是中國這麼大面積,上哪去這麼一小塊的"玻璃球"?如今"常林鑽石",正在中國人民銀行被好好的保管,那顆"金雞鑽石"也成為歷史懸案。在國內也好,在國外也罷;筆者只希望有一天,這塊大自然送給我們人類的禮物,得以重見天日。

參考文獻:臨沂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