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朝罷誰攜兩袖煙? 琴邊衾裡兩無 緣。曉籌不用雞人報,午夜無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 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這是《紅樓夢》二十二回中薛寶釵所作的謎語,迷底在當時毫無難度。這個物件雖然今日難覓,當時卻是常見,它就是:"更香"——也就是原來俗語"一炷香的功夫"中的燒著的一炷香,是古代計時的工具之一。

今天的計時工具已經沒有了"更香"的位置,但燒香並沒有完全離開人們的視野。旅遊時佛廟道觀中煙霧繚繞,古裝劇中香爐中升騰的煙霧更是必不可少。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用香歷史悠久

幾年前曾經風靡的《甄嬛傳》中,出現了"歡宜香"、"鵝梨帳中香"、"蜜合香"等等,或者是陷害他人的工具、或者是洞悉陰謀的線索。隨著眾多古裝劇將焚香納入劇情,這一古代習俗也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焚香起源於祭祀,先民們用燃香蒿、燔木生煙的方式來祭告天地。 春秋時燻燒 、佩戴 、燻浴,各類香草以多種方式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漢代的博山爐中開始燃燒由絲綢之路運來的香料,沉木香、 雞舌香、青木香不遠萬里而來。

唐代時,上層社會及官場用香已經制度化,宮廷禮儀、百官朝會,節日慶典都要焚香。沈括《夢溪筆

談》中記載:"禮部貢院試進士日,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設位供張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可見科舉的考場也要焚香的。

宋朝,香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士大夫不僅將用香看作文人雅事,還用其來頤養性情、正心養神。文人間圍爐品香、享受香氣芬芳之外,心意互動,性情和心靈也為之淨化。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宋朝品香深入百姓生活

香既走進了市井生活,故事也就應運而生。

一、

"韓壽偷香"講的是一段愛情故事。西晉權臣賈充的幕僚韓壽是青年才俊,與賈充的愛女賈午產生了愛情。一天,賈午偷出一丸家中珍藏的御賜西域奇香,送給韓壽。這種香的氣味獨特,一旦染身,多日不散。韓壽身上的奇香暴露了他們的愛情,也成就了這段姻緣。

二、

翰林學士梅詢每天上班之前都要焚兩爐香,將官袍覆蓋在香爐上,穿上後還要把衣袖紮緊,攏住香氣。到了衙門,再將袖口打開,滿室皆香。梅詢自己調製的薰香風格多樣,宋真宗和宋仁宗兩朝皇帝都非常喜歡,有時還會特意招梅詢入宮,就是為了聞梅詢配置的薰香。

三、

芬芳的香氣怎能少得了詩詞唱和呢!蘇軾《和黃魯直燒香》,黃魯直既黃庭堅

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

以香說人,以香說心,黃庭堅收到蘇軾的詩作應是會心一笑。他和詩回覆《子瞻繼和復答二首》

置酒未容虛左,論詩時要指南。迎笑天香滿袖,喜公新赴朝參。

迎燕溫風旖旎,潤花小雨斑斑。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我薰香不只是參禪,也是歡迎你回朝。黃庭堅也有鬥詩的黠趣,詩人間的友誼在唱和間增強。無論是寫詩填詞,還是撫琴唱和,抑或是宴客會友、獨坐幽居的時候,都少不了焚香的陪伴。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復活的古代文化

品香作為歷史文化在許多人的心底復活,一炷飄渺的清香造就一個獨特的氛圍,讓思想自由地遨遊,使心性得到陶冶。

國家寶藏衍生的品牌"你好歷史"中的小罐香(靈草香),為初涉此道的朋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嘗試契機,品牌為原料及成品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靈草香內含的香品原材為採自雲南的靈香草,靈香草為報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幹後有濃郁香氣,是名貴的芳香植物。靈草香是獨家配方,含四種香草及澳洲檀香木粉,味道清香、濃郁,聞之令人神清氣爽。

品香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緩解壓力和改善人們的心理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