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你是怎麼理解的?

西天一本經


我本該是山寺中,長伴青燈古佛的不歸人。

山寺遠離塵囂,連春天都來得更晚一些。當人間四月芳菲盡落,這山寺的桃花才將將綻開。

自有記憶時起,我便一直生活在這裡。我的生活平淡平靜卻又充實,每日挑水打柴,有時洗衣做飯,勞累著,也快樂著。山寺的空氣好極了,落雨之後,山色空濛,那粉的紅的花兒,在濛濛薄霧中明明滅滅。



如果沒有誤飲那杯酒,沒有見到那個人,我會像我的師傅一樣,把無暇真心獻給佛祖。

我是被師傅撿的棄嬰,某日,師傅修行歸來的途中,忽聞斷斷續續的嬰孩啼哭聲,尋聲找去,那便是我。

師傅是這山寺的主持,我是這山寺唯一的弟子,師傅常常下山修行,雖則如此,師傅對我的教導卻不鬆懈,我亦聽從師傅的教誨,日日省身。



師傅常常提醒我:“一念成佛,一念墜魔,出家人當清心寡慾,不可有愛恨貪嗔痴。”

在我人生的前十六年,我的確是清心寡慾的緊。

但命運往往不顧個人的意願,也或許,我命中註定該有此劫,所以師傅才會常常那樣提醒我吧,怕我忘記身份,摒棄初心。

我十六歲那年,師傅說我已經長大了,應當學會了解凡塵世界,看清善惡,經歷濁世而能保持稚子之心,才能真正超脫凡塵。

可我下山的第一天,就辜負了師傅的期待。

我的小寺在山上,山腳下是一個小鎮,我常常跟隨師傅在小鎮裡出入。那時,我是個孩子,現在,我一個人來到這小鎮,此時,我是個即將入世、獨闖天涯的修行之人。

眼前這個小鎮立即變得陌生了,我像個剛剛出生的幼獸,害怕的將眼睛藏在垂下的眼皮底下,只敢趁人們背對我時,悄悄打量一下這個世界。

可我卻一眼就看見了他。



他坐在茶肆的木凳上,左手撐腮,眼睛盯著右手搖晃著的杯中的粗茶。後來我才知道,那杯中不是茶,是酒。

他和這個雖乾淨和平卻有些破舊的小鎮格格不入,我不知道他為何會出現在這裡,亦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大約是我的眼神太直白,盯著他看了太久,所以他掀開眼皮看我一眼,微微一笑,將右手的“茶”向我舉起,我知道,那是邀請的意思。



如果當初沒有答應他的邀請就好了,如果當初沒有看見他就好了。

這可恨的傢伙,怎可亂我禪心。

他給我甄了一杯“茶”,我喝下去,有點辣,我不喜歡,還是喝了。

一杯喝完,肚裡燒呼呼的,他卻哈哈大笑,說那是酒。

我沒喝過酒,自然不知酒味,師傅也不喝酒,師傅說,修行之人,當剋制己欲,否則不配修行。

他騙我喝酒,毀我禪心,我本應恨他,可我呆呆得看著他的笑,竟忘記了憤怒。這更讓我羞憤,我跌跌撞撞的逃了。

從此天涯之遠,再沒遇見。




彷彿命運的安排,某一天,我修行歸來途中,也像師傅撿到我一樣撿到一個孩子,我把他帶回寺中,像師傅養育我一樣養育和教導他。

他也像我一樣離去,他下山的那天,我突然想,他會不會也遇到一個他。這念頭剛升起,馬上被我打消。

養育弟子,使我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貴。我仍繼續我的修行,我在星光下趕路,星光不問我去處,我在樹下避雨,蟲蟻不知我心事。

大地又老了很多歲,師傅早已離去。

當我將如師傅一般即將回歸塵土,我回到那個小山寺。被風吹雨打,山寺多次翻修,也有了變化,我在這山寺長大,又將在這山寺死去,一生都在塵世奔波,做過無數善事,也見證悲歡離合。

我一心修行,歲月亦不負我。我修行修心,終於修得正果

可不知為何,我的心中總會想起那個笑,口中憶起那杯酒。

這樣的我,究竟算是圓滿,還是有缺呢?



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編了個故事。

希望你喜歡。

以上。

你對這句話還有更多的解答嗎?歡迎給我留言討論哦。


OYALUCKY吖


與這句話非常相近的還有另外一段話,這段話出自《紅樓夢》:

“一盞青燈伴古佛,半為修行半入魔。紅塵看破此生後,願長伴青燈古佛。從此青燈伴古佛,不負如來不負卿。”

“青燈”是什麼?指青熒的油燈,青燈古佛借指佛門孤獨、寂寞、清苦的生活。

或許是後人有感而發,將其改成了這個樣子: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個人覺得這句話很有意境,也很形象地表達了人生的某些道理。

人生在世,你我不過都是紅塵中的匆匆過客。在短暫的歲月裡,誰都曾有過孤寂、落魄的時候。在孤寂中成長,在孤寂中成熟,在艱苦的歲月中奮鬥,不忘初心,堅守執著,最後,要相信,時光不會辜負於人。

記得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把這句話用在這裡尤為合適。


紅塵歲月,紛紛擾擾,我們要看清看淡,放下塵念,這樣內心才會變得從容,生活才會變得更加有趣。

不畏生活孤獨、悽苦,不畏前路艱險,耐住寂寞,耐得等待,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堅定和沉穩。

生活不如意之事太多,只有看開,才能活得更透徹。

正如林清玄所說: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忘記八九。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紅塵滾滾,看淡看清,不沉不飄,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去奮鬥,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最後終究“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讀書文史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這首詩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真好!好在哪裡呢?且讓我慢慢道來。

“本是青燈不歸客”――與青燈為伴,與星夜為伍,雖有孤獨寂寞,但仍有所思所悟:人生短暫,不過是過客般的存在,與其如此,還不如像青燈般落得自在。


“卻因濁酒留風塵”――“卻”表示轉折了,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儘管很想像青燈般了無掛礙,自在自得,可這世間還有著自己的掛念與嚮往。“濁酒”和“風塵”代表了世間的嚮往和牽掛。

“星光不問趕路人”――這句就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之語了。這句的“星光”有兩個意思:一是明指天上的星星所散發出來的光,再就是暗指能引導他實現心中所願的智者或智慧之光。身似青燈而心向風塵,那可怎麼行呢?還是趕緊繼續自己的孤寂之旅吧!即使路途遙遠而漫長,有星光(智者)的指引,(我)就不怕走不出那“風塵”。



“歲月不負有心人”――這句既有自我鞭策自我鼓勵之意,更還有對自己所堅守的願望(或理想)充滿了肯定與希望。只要跟隨著“星光”(智者)的指引去堅持,不久的將來,(我)是肯定能實現心中所願的。


整體上看來,這應該是一個修煉之人的自我告誡與心裡寫照。雖有所悟,但在下覺得還是沒有達到佛的“虛空”與道的“無為”之境界,與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有著神似,都有著對自己信仰和理想的堅守與追求!

在下不才,作如上說,如有不妥,還望指教!


指間行走


初讀前兩句,很喜歡其中意味——一個覺悟之人,本欲離塵而去,卻因為貪戀人間濁酒留了下來。有初覺的禪意,又有回頭的混沌,這也是修行之人必經的困擾。去留之間,佛性與人性交織、糾結。我們,也常常遇到此類糾結。

再讀後兩句,覺得根本不是出自一個人、一種思想的世俗之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佛性自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而此詩後兩句,完全是世俗語,記歲月,說辜負,強調塵世的意念——心,同時有滿滿的期待回報慾望。與前兩句在意境和表達目標上是割裂的。

據此,這首詩,若能稱其為詩的話,是一首次品。


當代詩詞精品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這首七言古體詩還真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卻是一首"網紅“詩。眾人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理解也是五花八門。也許此詩妙就妙在這“不一“和"不同"的理解上。

不管怎麼說,能引起熱議熱評和熱解,一定有它獨到之處。藉機我也談點個人的"一知半解"。

拋開古詩的格律和起承轉合因素,就這首詩的意境來看,我認為它寫出了芸芸眾生的深度、高度和廣度。

"本是青燈不歸客"說明每個人原本就是清苦、獨立而孤獨。

一個“本"字道明瞭普遍性和規律性。"青燈"原本是指僧侶或尼姑應清規戒律、粗茶淡飯、一心念佛和遠離紅塵、色慾。"不歸路"是說青燈古佛的生活要心無旁騖,信仰意志必須堅定。

作為凡塵的人來說,"青燈"也代表了人自離開孃胎至懂事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從獨立思考、獨立自主到獨立適應環境、獨立生存,也包括獨立發光。"不歸客"對凡塵人來說,生命就是一場單行線,人生就是單程票,所有正常人生不可能有誰可以陪你從出生到死亡,包括父母、子女和愛人也是如此。由此來說每個人都是孤獨寂寞的。

"卻因濁酒留風塵"說明人生有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

生命旅途的單程票與單行線,其意義並不在於結果,也不是說比誰先到達或慢到達目的地,而更在人生的過程如何?

如果人人都過成青燈式的孤獨生活,那該多悲哀啊!還好紅塵中有一杯解憂消愁的“濁酒",一口是甜蜜,一口是苦澀,一口是剛烈,一口是綿柔;歡慶是酒,悲傷亦酒;聚散離合有酒,四季輪迴當酒。

一個"卻“字,告訴我們孤獨人生有酒相伴而不孤獨,獨立個體因酒相聚而不寂寞,就是獨自一人飲酒也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風塵中的濁酒誰人不留戀,何人捨得下?還是用這人生的一二兩如意"濁酒"來忘記這人生的八九不如意之事吧!

"星光不問趕路人"說明人生要有信仰、方向和目標。

濁酒可以用來療傷,可以用來歡愉,卻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那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也不僅僅是人生旅途的觀光客和局外人,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是人生旅途的築夢人,美麗風景線上的建設者和辛勤園丁。星光就是我們人生的方向和航標,星光照亮著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無論你富有還是貧窮,無論你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你是順境還是逆境,星光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星光客觀存在,恆定不變,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唯有堅定信念,不忘自己的初心,牢記自己的使命,朝著星光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只要目標方向正確,人生之路就可以少走或不走彎路,否則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歲月不負有心人"說明人生的耕耘與收穫的因果關係。

這裡的"有心人"應該是有恆心、信心和決心之人。這是成功人生的前提條件。

我們常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那是告訴我們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這收穫的也許是人生的成功經驗和財富,收穫的也許是人生的失敗教訓和經歷成長;我們還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事不要太多的功利心,做人不要太多的急功近利,我們只管朝著星光的方向低頭拉車,發揚老黃牛精神,堅定滴水穿石的意志,最終的結果肯定會收穫滿滿。

結語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這是一首充滿人生辯證關係的哲理詩,這是一首意境深遠的關於人生題材的現代版古言詩,這也是一段值得每個人思考和給人啟迪的人生金句。讀懂它也許就讀懂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參透它也許就參透了人生的前行密碼。

願我們在空與有、虛與實、進與退、得與失中找到最佳狀態,不走極端,不矯枉過正,時常以"只要放得下的原本就不屬於你的"的心態,笑看人生百態,笑對人生之路!


石潤居


這兩句話在網上很火,備受古風迷的推崇。雖然這不併是韻齊意高的古詩詞,是有才的網友們所寫,卻蘊含著滿滿的正能量,讀來令人備受鼓舞。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他本已看破萬丈紅塵,遁入空門,長伴青燈古佛,潛心修行。但六根不淨,心裡時常掛念著俗世的美酒,無法真正做個世外之人,便又迴歸凡塵,繼續摸爬滾打。

一個“卻”字,明確點出那個修行之人俗念未了,心中還有牽掛。如同自詡隱士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天下博弈之局勢,人隱卻心未隱。身似青燈卻心向風塵,出世入世,不過一念而已。

生活中,我們在經歷了某些艱難困苦後,會覺得自己成長了,對許多曾經十分執著的事情都放下了,不再在意。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歷過了,明白了,看透了,也就放下了”。

然而,再次面臨同樣的情形時,大多人無法真正做到淡定從容地處理。

曾以為再見時可以雲淡風輕聊天的初戀,重逢時依舊淚眼朦朧;曾以為被朋友出賣過,再遇到也不過爾爾,真正經歷時卻痛徹心扉;曾以為離婚也還能做朋友,轉身彼此就老死不相往來……

紅塵百般苦,豈能輕易看破?貪嗔痴恨怨,只要我們還有這些感知,便只能是個紅塵俗人。我們往往覺得自己不俗,不過自欺欺人而已。但這又如何?俗人也能循著星光到達彼岸。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只要朝著自己選定的方向一往無前,星光也會為我們照亮前行的路,不問歸途。但行眼前事,莫問身後名,歲月亦不會辜負我們,或早或晚會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

這句話有鞭策鼓勵之意,我們身在風塵,卻可以心向“星光”。

星光就是我們心底的夢想與堅持,對我們不離不棄,就算我們走走停停,星光依然指引我們;就算我們偶爾放棄,只要肯回首,它還在原地,不曾離去。

人只會自己弄丟夢想,夢想永遠不會拋棄人類。人若有夢想,有自身的追求,無論早晚,只要出發,就為時不晚,一切都還可能實現。

九十多歲的摩西奶奶從頭學畫,還能成為名動世界的畫家。我們的努力,無論多晚,時間都會回報。認真做事的人,堅持自我的人,也許會耗費大量光陰,但光陰最為公正,饋贈給我們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有書君以為,既然已身在這紅塵,就不要逃離,大膽朝著自己的目標砥礪前行,哪怕孤身一人,也不要輕言放棄。因為,還有星光陪你。彼岸的光,都是希望。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著到這“一首”詩還真些感觸,因為剛好本人略知一點它們的來路。這詩是分別出自兩個地方、三個人所寫而成的詩。並非古聖詩人所寫,頭兩句,這兩句詩說起來是前些年某微博有個與詩詞相關的主頁,名字就不說了。有一次有人寫了“本是青燈不歸客”這上句,求下句,結果跟貼獻對的人很多,而其中點贊數最多的是”但因濁酒留風塵”這下半句。兩句其實都平平並不驚人,也沒多少感覺,但是連在一起看就是有一種來自紅塵滄桑的感覺。



青燈如豆,鐘磬聲悠,本以為今生將伴此古佛青燈,不再為紅塵掛肚牽腸,這一世身披袈裟不再回頭。可是天意難測難違,紅塵迷醉如酒,淹留難歸,念念風塵,念念今生的無奈和悽美。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這句比較明白,出自大冰的書《我不》,意思是:星星的光芒不會問為什麼夜晚還有人在趕路,但時光不會辜負努力向上的人。


祥河詩語


酒肉伴青燈,

木魚念佳人,

本來匆過客,

厚顏戀紅塵。

哈哈哈!我說渡劫總不成,

差點滅了…脫俗談何易?

昨天在好,回不去,

明天在難,得繼續!

唉!還在俗世混吧…匆過。


匆匆過客6194755101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我是剛看到這幾句話,最開始讀覺得前面一句句的意境真好,後一句和前一句完全不搭,好奇之下去百度百科查了一下,發下這兩句確實是拼湊的,並不是一首詩。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本以為我已勘破紅塵,意欲遁入空門,只願從此一盞青燈相伴,獨自誦經侍古佛,奈何六根未淨、執念纏身,只能依舊溺於紅塵。


覺得後一句寫的不好,就不分析了。我嘗試續寫兩句,寫的不好,請輕噴。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寧增三千煩惱絲,不做佛前有緣人。


望穿一座城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風塵,想出淤泥而不染,卻又留戀人世間的風花雪月。和尚禪思,不是參透佛法佛經苦渡眾生。而是想酒肉穿腸過還要留美名。這不就是人世間最深處的本性嗎?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又想偷腥又想不抹嘴。總想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卻又不想失去哪怕是一丁點的事情,世上沒有這麼便宜的東西讓你撿,但人性就是這樣子,得了便宜還賣乖。但是你再多的掩飾,再多的狡辯。這些只是你內心的掙扎而已。在旁人看來,你只不過是一個上樑小丑。你說的真,假,善,惡,只能你自知,你說的再精彩別人也只是一個看客。不問痛癢。上兩句寫的不錯,下兩句我覺得寫的不好,歲月不負有心人這句話我也不想去深究,歲月不負的,只是容顏的漸漸老去。佛曰,有心只是意念的存在而無心也只是意念的消亡,不必在乎歲月負不負,何人有心無心。要在乎的是人在世上,我做對了什麼,沒有去傷害什麼。我問心無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