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詩評,歐洲一道詩藝社《江南雨》點評,人中馬-陳虛炎


「原創」  詩評,歐洲一道詩藝社《江南雨》點評,人中馬-陳虛炎


江南雨

只有在夜晚才肯敞開心扉

將幾滴清澈的雨

掛在一縷燈光下晾曬

時常被窗外

淅淅瀝瀝的腳步聲驚醒

借無數重疊的足音

遊離於塵世的風煙之外

粉牆黛瓦依舊橫垣在心上

絃樂低吟兀自翻撿著舊時的光陰

廊簷高翹纖指

指點迷津

含蕊的梅朵欲言還羞

滴答洩露的心事

被風四處傳遞

幾滴瘦雨

被困心門之內

梅雨時節便隱隱暗嘆

又時不時地

向風煙深處探問歸期

陳虛炎淺評:相信文字也有性別嗎?即便不告訴詩人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出作者的性別。女性詩一直是我所關注的,那種獨特的文字構造,和邏輯書寫規則,是很容易一目瞭然的。男性詩的主題可能更廣泛,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也更強,但很難寫出女性的文字,那種“柔性而唯美”的文字,似乎是女性獨特的專利。男人說:“我可學不了那種腔調!”多有鄙夷之意,就像男性極難模仿女性陰柔的舞蹈,一方面確實因為身體構造的差異,另一方面是觀念限制。然而文字卻恰恰相反,男性詩人應學會反思,因為文字,特別的詩的文字需要“陰柔”和“弱態”,強勢的文字並不能完美適應詩歌的本性需求。正如李清照諷蘇軾之詞為:“句讀不齊之詩”,也的確,以詩入詞,多“不可歌”,這便是豪放派欠缺了對詞牌文字的“陰柔本性”的理解。另外就女性詩之內容言,也頗有趣。欲言還羞,欲言還羞啊!女性情感的隱蔽性和文字的張露性之天然矛盾,造成女性比男性在情詩上更為“艱澀”和“委婉”的表達,也便需要更多“遮掩和變形”的技巧,這不正符合詩歌含蓄性的特徵嗎?所以不是人在洩露心事,而是“欲言還羞的含蕊的梅朵”在洩露心事;也不是人在問歸期,而是“幾滴瘦雨”(眼淚)在問歸期……奇妙嗎?女性永遠不會直露露去表白“我愛你”或“我想你”,一切外在都不過是內心的轉化,借景含情,情在物中,這便是女性詩表達情感的原則綱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