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近期,各上市養豬企業4月份的生豬銷售數據紛紛公佈,其中生豬銷售量最高的是溫氏,4月份出欄194.37萬頭;第二名的是牧原,生豬銷售87.6萬頭,而生豬銷售數位列第三四五名的是正邦、天康和正邦,4月份分佈銷售生豬46.21萬頭、6.22萬頭和5.24萬頭。


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數據來源豬OK

受全國供過於求的大環境影響,各大集團生豬銷售均價也在5元左右,最高的是溫氏和天邦達到了10.01元/公斤,而牧原為9.99元/公斤,天康為9.13元/公斤,均已跌破10元/公斤。各集團企業紛紛表示為近年來價格最低。

這些養殖集團藉著2016年的金豬年,2017年的銀豬年,再加上2016年和2017年兩年環保對農村散養戶的壓力,規模化豬場快速擴張。在前段時間發佈的國家生豬補貼計劃中,規模化豬場可以領取的有6項包括免費疫苗、生豬撲殺補貼、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生豬標準化養殖補貼、生豬育種補貼和種豬育種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只能領取其中的3項。

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近兩個月的生豬價格讓農民養殖戶苦不堪言,以目前的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出欄一頭肥豬要虧損高達200元。我們都知道生豬價格無法上漲的根本原因就是供過於求,而導致目前供過於求的主要原因就是規模化豬場的擴建。結合前面提到的生豬補貼,也難怪農民養殖戶會說這些規模化豬場拿著國家的補貼,搶著農民的飯碗。

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面對國家對規模化豬場的補貼,不同的養殖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 1、用戶601713114**說:“虧,該虧,沒有大豬廠,養豬的能虧嗎,肓目擴張到現在知道虧了吧,都是補貼鬧的,套取補貼這回虧了吧,該該。”

  • 2、清*說:“他們套取國家補貼,來給農民兄弟爭飯吃,虧死活該,自作自受。”

  • 3、夢幻57**說:“不會虧的,再壓價,壓六元公斤,到時中國生豬市場是你的。國家有補貼也是你的。股票也可坐直升機。你們大企業`很快就成世界首富!我也是養豬的小散戶。”

  • 4、手機用戶618705673**說:“這些公司都是套取國家大量資金和補貼,所生產的豬都是純外來品種,快大瘦肉豬,根本沒有豬肉味。這種豬肉一般賣城市,農村人不會吃。”

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可見農民養殖戶還是希望國家補貼政策應該轉變,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價格更低的豬肉是所有養殖戶的責任,可是都是同樣向社會供應豬肉的養殖戶,無非有養殖規模上的區別,在補貼這件事上為什麼要區別對待呢?

對此,網友莫勝*對於補貼給予了建議:“補貼本身不錯,應該是肉價低於成本價才可以補貼,如果高價也補貼,將來也會變成無人養豬了,因為錢多了誰還再去幹活。虧本了將來也沒有人去養了,誰有那麼多錢養豬白送給你吃?如果要搞補貼,一定要按養豬成本而定,不是誰多養就補貼,少養的不補貼不合理,多或少都是為社會供應豬肉。”

同樣都是養豬,為何規模化豬場有補貼,而農村散養戶卻沒有?

農民養殖戶你覺得上面的網友說的對嗎?目前的生豬低價虧本是不是由於補貼不公平導致的呢,歡迎發表你的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