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封锁越突破!瑞典德国日本全都使用中国制造,连美国也无法轻视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教授在中国某论坛上讲到:至今德国一些所谓“专家”都认为中国人造不出滚珠轴承。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小兵兵这个圈外人都笑了。弗格森教授更是直接了当的讲到西方在自欺欺人,中国很有可能在科创方面比肩美国,甚至已经到达了科学界的一些巅峰。

而一群“所谓”的德国专家对于中国的轻视,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轴承,顾名思义,就是要承托转轴、或直线运动轴的机件部分。它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满地都是的共享单车到掠过头顶的民航客机,从鱼翔浅底的核潜艇到巡天遥看的空间站,从电冰箱,到洗衣机、电脑散热风扇、抽油烟机、手机里的振动马达……轴承无处不在,凡是旋转的部分,都需要轴承。

越封锁越突破!瑞典德国日本全都使用中国制造,连美国也无法轻视

大家别看这小小的轴承不起眼,但它却可以作为衡量国家科技、工业实力的重要产品,因此,轴承也被在制造领域也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的关节”。

而德国人所质疑的焦点恰恰就是:中国能不能造出滚珠轴承。答案是肯定的,并且中国也是目前是无可置疑的超级轴承大国。早在2014年,中国轴承产量已经达到196亿套,居于世界第三位。我们生产的最小轴承直径0.6毫米,最大的直径11米,可以说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天入地、无所不在。

并且,我们自主制造很多的很多轴承是为在极端条件下工作的机器使用的。比如咱99A坦克炮塔座圈其实就是个超大的滚动摩擦轴承,这个轴承组件不仅要让十几吨重的炮塔运转自如,还要承受那门125毫米滑膛炮开火瞬间的恐怖后坐力。至于155毫米自行火炮的炮塔座圈那对于重量、强度的要求就更高了。而这样的轴承,对于多数国家的制造业而言,那都是无法企及的。

再比如卫星上的精密轴承。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相对于太阳的角度,来获得合适的光照条件。但卫星上了天就没有机会派人去给轴承加润滑油。所以,卫星电池板就要用到所谓的固体润滑剂轴承,在加工中设法把二硫化钼等物质薄薄地喷射在轴承里,以保证电池帆板在太空工作中能够保证润滑。而这种轴承,同样没有几个国家可以独立制造,但我们可以。

越封锁越突破!瑞典德国日本全都使用中国制造,连美国也无法轻视

当然,对于工业真正发展仅仅几十年的我们而言,正视我们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间的差距,还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高端轴承的可靠性、寿命等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找个对象摸着过河。

比如咱常玩的指尖陀螺。虽说这玩意就是个在手上转的小物件。但它却最考验轴承的技术性能。而在指尖陀螺这个圈子里,日本轴承和国产轴承的性能差距相信玩家朋友们都是清楚的。安装有日本精密轴承的“指尖陀螺”疯狂转了24分46.34秒才停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咱用国产精密轴承的指尖陀螺目前还是做不到这点啊。

要知道轴承这个东西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能和加工水平。作为全世界顶尖的钢铁产能大国,虽然我们很多钢铁产品产量已经碾压了全世界。但在轴承上使用的高强度高耐磨轴承钢上,其实我们要做的功课还有许多。特别是目前国际十大轴承厂商都属于西方。想要不被小小的轴承卡脖子,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早在2011年国家工信部,就在《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轴承列为“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之首。中国轴承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在2015年建成瓦房店、洛阳、江苏、浙江和聊城五大轴承产业基地的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风电机组轴承自主化率要达到90%,到2025年,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和高速动车组自主化率要达到90%,到2030年,大飞机轴承的自主化率要达到90%。

越封锁越突破!瑞典德国日本全都使用中国制造,连美国也无法轻视

目前高铁轴承的国产化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轴承钢技术也获得了突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轴承钢生产大国,攻克了诸多轴承钢生产工艺中的难点问题,比如氧含量控制在≤5ppm的世界先进水平,掌握了其内在质量控制的核心技术。

此外,炼钢过程中加入稀土,使原本优质的钢变得更加“坚强”,是解决高端轴承用钢的技术方向,这类技术原本是世界轴承巨头们的核心秘密,现在也被中国的科研人员攻克,中国的科学家们将稀土轴承钢中影响疲劳寿命的大尺寸夹杂物数量减少了50%。

如今,中国不仅能造出高端轴承钢,而且在国际市场闯出了名堂,中国的轴承钢已经供应给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同时高端轴承钢的疲劳寿命也达到甚至超过日本和欧洲的同期水平。

我们中国轴承行业下一个阶段目标就是轴承的设计了,高端轴承研发涉及材料、设计、轴承制造装备、高精度机械加工、检测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需要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与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的支持,高端轴承技术具有极端的复杂性,掌握难度非常之大。比如精度、轴承振动、噪声与异音、可靠性、高速性能方面,我们依然需要大踏步的追赶。

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从一穷二白发展至今,经历了太多旁人的冷眼与嘲笑。想想当年,西方的一句:中国人办不到。就企图封死我们的技术发展之路。然而如今,中国制造却已然成为了这个世界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感谢曾经的冷眼嘲笑,让如今的我们变成了你们最忌惮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