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始終覺得金屬和搖滾不是一個流派?

楊鈺釵


個人自認是是金屬樂迷。談談我的看法。“搖滾精神”是一個在近幾年被炒得有些爛俗的詞彙,汪峰叫搖滾精神,Beyond叫搖滾精神,任何一個曲風屬於搖滾樂甚至曾經屬於搖滾樂的音樂人都可以被稱為“搖滾精神”代言人。這其實是很可悲的。早些年有個國內的搖滾專題,叫“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出了一個專題片和一張經典的屬於錄音母帶級別的CD。視頻現在在優酷可以找到。專題片裡面採訪了我記得是“魔巖唱片”的經理,叫什麼不記得了,他說了一句話,“叛逆是搖滾精神的精髓”。這一點個人很贊同,“搖滾精神”應該是叛逆的。不一定非要對社會叛逆,可以對自己的狀態叛逆(朋克),對商業音樂的叛逆(民謠,民族風),也可以是對某種形式音樂的叛逆,都可以。總之,”搖滾精神“就是不屈服的,更自我的,有強烈的表達慾望的精神。從這兒能看出,汪峰老師之流,特別是汪老師從鮑家街43號單飛之後,還是算流行音樂吧。金屬樂算搖滾樂的分支之一。搖滾樂有眾多分支,技術簡單的朋克,風格淳樸的民謠和鄉村,後現代風格的Post-Rock等等,其中風格最強烈,程度最”狠“的是金屬樂。金屬樂也是以”叛逆“為核心的搖滾精神的表達方式之一,與其他方式相比,在音樂的表達上對樂器、曲風的理解和技術的掌握要求的更高(別聽著BlackMetal、DeathMetal感覺就是樂器的一團噪音,其實每一首樂曲裡面包含的連復段(Riff)比任何一首流行搖滾樂曲都要多很多很多倍)。曲風更激烈,切分音符的節奏感更強,音樂的氣氛渲染力更加有力,更適合現場演奏。從思想內核上講,金屬樂比”搖滾精神“更加的叛逆,程度超出”搖滾“這個大範疇很多,以至於很多金屬樂的主題都是涉及到更加極端的話題,比如死亡、暴力、煉獄、色情、撒旦與惡魔,等等。不同的金屬樂風格所反叛的對象是不同的,BlackMetal是異教和撒旦崇拜,DeathMetal是死亡和暴力,ThrashMetal可能會涉及一些政治類話題(比如Megadeath曾經對George W Bush開過火),等等,一般金屬樂的現場都能High起來Pogo,比簡單的搖滾樂現場要瘋狂很多,當然也就難以管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很少有專業的金屬樂演出的原因之一。金屬樂的反叛在國外比較有市場,在國內因為種種原因,市場不是很大,(比如搜索關鍵詞”軍械所“),所以現在國內的金屬樂發展很慢。不過發展還是有的,還是有很多牛逼不已的樂隊在做自己的夢想。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


慢跑的蝸牛VL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如果這裡提的搖滾是Rock n' Roll,那麼就是和金屬、朋克等等是並列的關係。

但是如果所說的搖滾是Rock Music,那麼金屬就屬於搖滾的子流派。

國外樂評的話,一般追認黑色安息日1970年的專輯是開山鼻祖。

但是往前追溯的話,如果有“原型金屬”存在的話,會把披頭士1968年《白色專輯》裡的《Helter Skelter》當做啟蒙之音。

其實搖滾樂的世界裡,融合是潮流,其實對於有些金屬“原教旨主義者”來說,不要說金屬核這些,甚至是新金屬很多都不能算是金屬。

這就挺沒意思的,聽個音樂還越聽越狹隘也太沒勁了。






音樂人小蒼


那就看看它們的歷史源流

硬搖滾Hard Rock

這個詞的出現是對應著Soft Rock 出現的。這個詞的出現要看60年代的搖滾史。我們之前比較詳細的介紹了一遍,大家應該有個印象了吧:

60-65年民謠復興(中段),65-67年民謠搖滾 Boom,66-68年迷幻搖滾 Boom,67-70年鄉村搖滾成型,這時候起,Rock 徹底和早年的山地搖滾時代的 Rock 'n' Roll 脫離了關係。

這時候,出現了 Soft Rock 和 Hard Rock 兩個樂評和樂隊自述領域名詞,來形容偏軟的一支和偏硬的一支。偏軟的,往往來自民謠搖滾和鄉村搖滾,而偏硬的一直往往來自傳統布魯斯搖滾和當時的迷幻搖滾的吉他迷幻搖滾分支(還記得我寫迷幻音樂時候提出的迷幻音樂三大分支麼,錄音室迷幻搖滾/迷幻流行,吉他迷幻搖滾/布魯斯迷幻搖滾,藝術迷幻音樂/迷幻民謠、迷幻電子、前衛實驗迷幻搖滾,這個三分類是我自己提出的,名詞是我自己編的,如果有更好的說法大家可以看看叫啥好)。

Soft Rock 這支逐漸在學術界樂評界棄用,很多改用『成人當代 adult contemporary』這個詞了(注意成人當代這個詞的範圍比Soft Rock大),成為了流行樂的一部分。比方說著名代表Elton John,Air Supply,這些其實放在60年代的話也可算做搖滾,只不過放在後來,只好叫流行了~

Hard Rock這個詞在70年代、80年代還有出現,基本上指的就是比較硬比較重的Blues Rock。這時候基本就是和後來的重金屬來對應著說的了。

重金屬Heavy Metal

這個詞是在反文化運動大潮中,最早用來形容人的,先是出現在一些小說中,比如Heavy Metal People,Heavy Metal Kids等等。然後第一次出現在樂評界,能追溯的來源是對The Byrds的68年The Notorious Byrd Brothers專輯的樂評中(其實這是張迷幻搖滾和民謠搖滾專輯)。

在68年前後,已經可以在一些樂評和訪談中看到不少Heavy“重型”這個形容詞了,用於形容那些失真開的很大的吉他聲。我在迷幻的下篇介紹68年開始的盛極而求變裡面,介紹的Iron Butterfly,他們的首專就叫"Heavy"。

68年5月,在Rolling Stone雜誌的一篇樂評中,第一次正式在樂評中完整使用Heavy Metal這個詞:This is the new soul music, the synthesis of white blues and heavy metal rock.

但這個詞並沒有形成風潮,還是Heavy一詞比較流行。

這個詞的真正流行,要到71年,Creem雜誌的Lester Bangs,在一系列寫Led Zeppelin 和Black Sabbath的樂評中,才開始流行起來,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而不是rock的前綴出現。

而一直到80年代初的美國樂評界,Heavy Metal和Hard Rock還是混著亂用的。

區別與用法

其實大量的現代商業音樂風格術語都有這個尷尬:

他即是一個『風格未定時期的運動的名字』,

也是『運動中一些樂隊的風格所確立的後面很多樂隊模仿的那個風格』,

比方說 shoegazing,你說 耶瑪張張專輯自己聽著都和自己不一樣呢,那還都叫釘鞋呢,對不。

再比如antony and the johnsons怎麼聽都挺流行的啊,Chamber pop 就好了呀,怎麼還有時候也被歸類到死亡民謠那一系去呢?因為他們的唱片發行商是:世界蛇......他們是 David Tibet 發掘簽約的......他們演出有時候和 C93那幫大神一起混.......

說某種音樂風格的時候,確實有時候指的是歷史上的運動,有時候指的風格本身,有時候,則是他們混的圈子.......

由於兩個詞出現的年代不同,其實兩個詞都有兩種含義:

硬搖滾可以指迷幻年代開始出現的比那個時候硬的聲音,只要比軟搖滾硬的,都是硬搖滾;也可以指三大樂隊(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Deep Purple 深紫)開始的 這種和早期重金屬含義完全重合的布魯斯根源的重型搖滾。

重金屬也有兩個含義:三大到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的,和現代金屬。

綜上,和其他一些歷史資料,現在這兩個詞的含義的正確用法有兩種:

70年代分類法/時代分類法/歷史稱呼分類法:

70年以前就出名的樂隊的類似風格的都叫Hard Rock硬搖滾,比如 The Who、滾石、Blue Cheer、Iron Butterfly、the Jeff Beck Group等的作品,(雖然今天看起來一點都不硬)

之後出名的那種風格都叫重金屬,比如風格類似的深紫、齊柏林飛艇、AC/DC、空中鐵匠、槍花等的作品,除非樂隊自己管自己叫硬搖滾。當然現代金屬毫無懸念是重金屬。

一般的非嚴肅研究,而是樂迷自己說起,網站雜誌投票,都是採用的這個分類法。

時代分類法下,硬搖滾並不是真正的現在意義的硬搖滾,而是比較硬的布魯斯搖滾、迷幻搖滾而已,以今天眼光看,還是很軟。而重金屬也不是真正現在意義的重金屬。

風格分類法/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分類法:

這種是按照風格分類,而不是歷史上他們叫做啥就是啥。

布魯斯味道比較重的(包括布魯斯音階,節奏型,主唱的演唱旋律線方式),失真開的沒那麼大的,叫硬搖滾。另外雖然不那麼布魯斯,但是鐵漢柔情風格的Power Ballad強力歌謠也可以叫做硬搖滾。

反之的,叫重金屬

之所以也叫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分類法,是一個快速記憶法: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以前的都叫硬搖滾,除了特例:黑色安息日、猶大聖徒、Budgie、Blue Öyster Cult(黑安在這種分類體系最尷尬,可以屬於特例,也可以屬於硬搖滾,猶大聖徒除了首專外,沒懸念。其他特例也有,但一般都是單曲而不是作為樂隊整體)。注意,不是時間上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就算,而是NWOBHM影響到對方才算。

例如槍花在這種分類法下,大部分屬於硬搖滾。Bon Jovi 部分是重金屬,部分是硬搖滾


愛唱歌的冉冉老師


1、表達方式不同

早期的搖滾強調用節奏來表達力量,即使獨唱或民樂伴奏也能讓人感覺飽滿而充滿活力;後期的金屬力量則依靠電吉他,而只能用電吉他,用旋律和線條以外的節奏來詮釋力量,這與原巖音樂有很大的偏差。搖滾樂不會因為電吉他而變成搖滾,但沒有電吉他音樂就沒有黃金,或者可以說,即使沒有搖滾音樂,也只有電吉他才會做出金屬音樂;

2、流派不同

搖滾樂是一種流派。按風格分類更真實,而流行、獨立,不是基於風格元素,而是在搖滾爵士樂中列出,這讓人不舒服。

搖滾也趨向於傳統的狹義搖滾,有一定的方式純粹從音樂技術的層面來識別,而金屬音樂更接近自我的存在,金屬音樂本身的劃分也被人們所分割。如果音樂從思想情感情感的角度來表達,搖滾是從左到右,金屬音樂是從右到左。

3、起源不同

搖滾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流行,並迅速風靡全球。20世紀60年代,金屬音樂受到搖滾樂的影響,70年代中期,金屬音樂開始蓬勃發展。


表情哥愛音樂


我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搖滾歌曲,在音樂上,根本沒有或者說幾乎沒有任何共性,所以說很多人說搖滾沒有精神屬性,只有音樂共性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你把Black Sabbath前五張專輯十分認真聽上幾遍,不行就十遍,對比著the Rolling Stones和Judas Priest聽,終有一天你就會體會到「一脈相承,各有千秋」這八個字。


Shell音樂


早期金屬樂是能聽出搖滾樂的脈絡的,但後邊經歷了金屬去布魯斯化和美式金屬新浪潮後,金屬樂跟搖滾就關係不大了,可以承認金屬樂是從搖滾樂衍生出來了,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金屬樂也發展了無數分支,可以說現代金屬樂跟搖滾是兩種音樂類型了,搖滾是一種從它的起源發展構建起來的一種音樂,所以才會有很多分支,搖滾精神,是一種在音樂上不斷實驗創新的精神,也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的秉性,


太陽不能吃哇


不至於最早期的金屬樂都聽不出搖滾味,像黑安那種甚至連布魯斯味道都重得不行。金屬樂作為脫胎於搖滾音樂的流派,想和搖滾樂徹底劃清界限壓根不可能。當然我也認為金屬樂的一些子流派已經完全超出了搖滾的範疇,令二者成為兩個互有交集沒有完全包含關係的大集合,比如slam

早期金屬樂是能聽出搖滾樂的脈絡的,但後邊經歷了金屬去布魯斯化和美式金屬新浪潮後,金屬樂跟搖滾就關係不大了,可以承認金屬樂是從搖滾樂衍生出來了,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金屬樂也發展了無數分支,可以說現代金屬樂跟搖滾是兩種音樂類型了。


大魚音吧


1.表達方式不同

早期搖滾強調用節奏來表達力量,就算清唱或者民謠伴奏也能感覺到飽滿盈動;後期金屬的力量則依賴電吉他,而且只能用電吉他,用節奏以外的旋律和線條來詮釋力量,和最初的搖滾偏差很大搖滾樂並不是因為有了電吉他才成為搖滾的,可是沒有電吉他就沒有金屬樂,或者也可以說就算沒有搖滾樂只有電吉他照樣會造就金屬樂;

2.流派不同

搖滾是一種流派,流派用風格來分類是比較地道的,而流行,獨立不是依據風格元素卻並列於搖滾爵士之類讓人很不爽。

而搖滾也是傾向於傳統的狹義搖滾,有一定的單純從音樂技術層面去鑑定的方式,而金屬樂更靠近自我這樣一個存在,金屬樂本身的劃分也是以人來劃分的。如果音樂所表達的,從思想—情感—情緒來看,搖滾是從左往右,金屬樂是從右往左。

3.起源不同

搖滾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美國,20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金屬樂受到20世紀60年代的搖滾樂的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金屬樂開始蓬勃發展。


音悅盒2020


早期金屬樂是能聽出搖滾樂的脈絡的,但後邊經歷了金屬去布魯斯化和美式金屬新浪潮後,金屬樂跟搖滾就關係不大了,可以承認金屬樂是從搖滾樂衍生出來了,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金屬樂也發展了無數分支,可以說現代金屬樂跟搖滾是兩種音樂類型了。


歲月神偷留聲機


金屬音樂個人感覺偏向於電吉他電貝斯這類的樂器!而搖滾樂體現的是打擊樂與各種電聲樂器的整體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