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對身體的副作用是什麼?

大愚若知


為了寫出一篇不一樣的答案,我搜索了一千多篇文獻。

主要來說說膽囊切除術後對消化道癌症的風險。

食管癌:

所有報道沒有顯著相關的關係。

胃癌:

所有報道沒有顯著相關的關係。

肝癌:

所有報道沒有顯著相關的關係。

小腸癌:

較多的報道顯示,有顯著相關性。也就是說術後近端小腸的腺癌和遠端小腸的類癌的發生是和膽囊切除有關係的。而且一致認為,術後1年內發病率最高,到8年時就沒有顯著相關性了。

較少的報道顯示沒有顯著相關性。

結直腸癌:

較多的報道顯示有顯著相關性。也就是說術後結直腸癌的發生是和膽囊切除有關係的。

較少的報道顯示沒有顯著相關性。


結果證實膽囊切除和消化道癌症顯著相關?

依據這些文獻的結果,由於大部分報道顯示膽囊切除術後和小腸及結直腸的癌症有關係,那麼,我們似乎就可以說膽囊切除和小腸癌及結直腸癌的發生是相關的。

致癌原因一般認為是:

  1. 膽汁酸鹽;

  2. 腸道激素。

但是,這些原理都是基於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的基礎上的。

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技術原因,這些文獻的結論都不是隨機對照研究,會受到很多混雜因素的影響。因此,這些結果仍然值得商榷。


以下這幾個因素讓我們需要評估結果的可靠性:

1、事實上膽囊結石就和消化道癌症有關係,所以切除後得消化道腫瘤並不能證實是切除的影響還是結石的影響;

2、缺乏長期的大樣本的同一校正水平下的隨機對照研究;

3、其他。


總結:

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我們並不能斷定膽囊切除就和消化道腫瘤有密切關係。但是由於很多文獻有相關報道,可能存在弱相關性。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

因此,不鼓勵大家常規切除膽囊,但是如果滿足手術適應症,建議儘早手術切除膽囊。畢竟膽囊結石已經證實和癌症有一定的相關性。

如果您喜歡我的問答,請關注骨科王醫生,更多優質問答定期更新!請將此問答收藏留用,並轉發給需要的人,謝謝大家的鼓勵支持!


骨科王醫生


我98年做的切除膽囊手術。沒有後遺症。但到了03年上腹部難受,打點滴一到兩天就好了。到06年打點滴不管用。半個月又疼了。做比超,也看不到膽管有啥。直到11月到交大一附院做核磁共振,確診總膽管原發性結石。就開口做的膽總管結石。到現在15年多了,啥事沒有。一切都好。


芳芳佬佬


我是胃腸肝膽外科醫生,切除膽囊是我們經常需要做的工作,我來大概說一下吧。

膽囊是人體調節消化的主要器官之一,一般情況下是不主張切除的,但如果不愛惜身體,使之出現膽囊結石合併急性炎症反應、膽囊頸結石嵌頓、合併膽源性胰腺炎、合併膽總管結石及梗阻、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等嚴重情況,在特殊情況下為了讓疾病能轉歸,只能把膽囊切除。

按大數據說話,大部分人切除膽囊後都沒有明顯的危害,因為切除膽囊後,膽總管會在術後的1-3個月內頂替膽囊的儲存和排洩膽汁功能,實現自我調節,因此不會出現併發症。術後這1-3個月的恢復尤為重要,期間要儘量避免油膩食物的攝入。

除此之外,確有少部分人出現了一些併發症。

①Oddi括約肌狹窄與縮窄性十二指腸乳頭炎:此症是引起所謂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的一個重要原因,表現為進食後右上腹痛,班噁心、嘔吐,有時候疼痛放射至腰背部,甚至有些人覺得比做手術前還難受。此種情況可考慮在內鏡下切開Oddi括約肌狹窄,讓膽汁排洩通暢,症狀自然消失。

②膽汁反流性胃炎:出現此種情況者,多數合併有輕至中度的食管裂孔疝,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切除膽囊後,進食後膽汁分泌排入十二指腸,食物反流時會將膽汁壓縮回胃內,出現胃痛、胃脹、口苦等症狀。

③腸-膽總管反流:有些患者術後檢查出現膽總管、肝內膽管積氣,其實是反流引起。主要是因為Oddi括約肌功能失調引起,可增加患膽管炎和膽總管、肝內膽管結石的風險。

④遠期結石復發:因第三點併發症的原因,膽道反覆感染,容易在3-5年內再次生成結石,甚至引起膽總管梗阻擴張,出現再次腹痛、黃疸等。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諮詢。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首先膽囊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就從膽汁這個簡單的角度說,它就相當於一個臨時的“蓄水池”。當你吃下去東西需要消化時,它就擠一點出來給你用,所以每次不會太多。如果沒有了膽囊,那膽汁就不管你需不需要都往腸子裡面跑了。

所以切除膽囊後,會對身體有這些影響:

1、腹脹腹瀉:

這個是最常見的手術後對身體的“副作用”,原因就像開頭說的那樣,因為膽汁不停的往腸子裡面流。而膽汁經常刺激腸道以後,會導致腹瀉;膽汁排空不受到食物影響後,經常在需要的時候沒有膽汁來消化,所以就會腹脹。

2、膽汁反流

這也是手術後常見的胃的不舒服,做個胃鏡經常會發現膽汁反流性胃炎。這也是因為膽囊手術後,十二指腸液反流增多導致的,有時候還會導致反流性食管炎。

3、更容易發生結腸癌

由於膽囊切除後,膽汁中次級膽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級膽酸具有致癌或協同致癌作用,故易發生結腸癌變。大概是不切除的45倍。

4、膽管結石發生增多

由於膽囊切除後,會出現膽管擴張,這樣膽汁就不能很順暢通過膽管,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石。

5、膽囊術後綜合徵

這個是因為手術以後一個叫做Oddi括約肌功能不好有關係,會出現上腹痛等不舒服,但是檢查下來又是正常的。

儘管切除膽囊後對身體有這些影響,但任何手術都是權衡利弊。如果好處大於壞處,還是要切除的。

還有相關的問題,可以留言諮詢。


吉米大夫


把膽囊割掉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隨著膽囊病變發病率的增高。膽囊切除的人也越來越多。

膽囊做為身體內的一個器官,它的作用到底是什麼?把膽囊割掉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呢?

膽囊的作用。

膽囊的作用是儲存、濃縮、排空膽汁、分泌粘液,調節膽道壓力。換句話說。膽囊就是為膽汁服務的。

膽汁的作用。

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的,而且是不間斷分泌。其作用是促進脂肪的消化、分解。促進維生素的吸收。並在十二指腸內中和胃酸。成人每天的正常膽汁分泌量約為900ml左右。高蛋白飲食會使膽汁的分泌量增加。

膽囊割掉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大部分病人膽囊切除前已無功能,或已有病變發生,病變的膽囊會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其它不適症狀。經手術切除後,一些不適症狀會得到緩解。

膽囊切除後,膽管會逐漸代替膽囊的功能。但需要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腹脹、腹瀉、上腹部不適(以餐後明顯)。

膽囊割掉後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飲食方面:少食多餐,食物的選擇上:清談、少油、高蛋白、高熱量、多飲水。對高膽固醇含量的食物儘量少吃或不吃。比如:動物內臟、花生米、蛋黃、魚籽、蟹黃等。

生活方面:戒菸酒。保持排便通暢。

歡迎大家評論區指正、評論。


機靈不太懂


每個人都有膽囊。膽囊的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肝臟分泌的膽汁首先會被儲存在膽囊,等到人體進食,尤其是進食肥膩食物時,膽汁就會從膽囊裡面釋放出來,同時肝臟還會繼續釋放膽汁,膽汁就可以輔助消化食物。


如果一個人還沒開始進食,那麼肝臟產生的膽汁就會進入膽囊存儲起來,膽囊可以吸收膽汁中的水和無機鹽,從而濃縮了膽汁4-10倍,這樣目的是為了增加儲存效能。當開始進食時,膽汁就能直接由肝臟及膽囊排出來,高蛋白類、高脂肪類食物會引起膽汁排放最多。


但一個人有膽囊結石並且反覆發作時,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切掉膽囊。難道膽囊可以這麼隨便切掉麼?膽囊切了之後病人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我堅信人類所有器官都是有用的,包括闌尾。但當疾病來臨時,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取捨,就是權衡利弊。比如一個反覆發作闌尾炎痛的死去活來的病人,直接把闌尾切掉是明智的選擇,因為現有的知識告訴我們,闌尾切掉後不會明顯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


那膽囊呢?膽囊的工作時存儲膽汁、濃縮膽汁,而不是分泌膽汁。按理來說不會太影響消化功能,但是肯定的是,沒有了膽囊,那就沒有了濃縮的膽汁,但我們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時,就只能通過肝臟臨時分泌膽汁來消化了,不再有膽囊分泌那部分高度濃稠的膽汁了,因為已經沒有了膽囊,這一來,多少會影響患者消化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的效能。所以我們建議,膽囊切掉的朋友,最好不要經常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適可而止,因為單純靠肝臟來排放膽汁,可能對肝臟的負荷量偏大。打個比方,工廠生產棉襖,夏天買棉襖的人少,所以工廠生產的棉襖會暫時放在倉庫,等到動態來臨時,倉庫的棉襖可以直接買,同時工人還在繼續生產棉襖,也可以直接買,這樣子能賣出去很多棉襖,效能很高。可是有一天,倉庫沒了,那麼工廠的工人在夏天時就不生產棉襖了,等到動態來臨時,才趕緊生產趕緊買,雖然這樣子也能應付過冬,但是工人的工作壓力肯定比之前要加大啊,得沒日沒夜地幹才行啊。長此以往,工人會身心俱疲的。所以,我們要限制一下冬天賣棉襖的量,不要賣太多,不要生產太多,工人就輕鬆一點。同樣的道理,我們建議切了膽囊的人,不要經常大吃大喝,不要吃過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但話說回來了,切了膽囊,還是可以活的好好的,病人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該切的時候還是要切的。否則反覆發作的膽囊炎、膽管結石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下一次發作可能會有膽囊穿孔都說不定,那時候再處理就麻煩多了。


李鴻政醫生


膽囊切除對身體的副作用是什麼?

膽囊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囊性器官,膽汁的作用主要是膽鹽或膽汁酸的作用,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很大的幫助。


有的人認為膽囊的切除對身體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其實並不然,因為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切除或喪失功能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一:消化不良、胃腸脹氣、腹瀉

我們知道膽囊是貯存膽汁的器官,而膽汁可以幫助食物消化,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一般要求膽囊炎的患者飲食清淡、少攝入肉類,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脹氣、腹瀉等症狀,但對於膽囊切除的患者更要注意飲食方面。

二:膽汁反流

膽囊切除後,大量的膽汁無處可去,會進入腸道,也會反流到胃,造成膽汁反流性胃炎,這是由於膽汁上逆引起的。

三:增加結腸癌、膽結石、黃疸等疾病的患病風險,還有可能出現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

當然並不是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這些副作用,也會有患者出現其他情況,雖然膽囊切除有很多的副作用,但對於膽囊炎的患者膽囊功能已經完全喪失,並且為感染病灶,只要患者條件允許,均應該手術切除,可以行腹腔鏡膽囊切除,創傷性小,術後恢復快。



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術後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注意飲食

保證營養均衡,少食多餐、注意飲食清淡,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飲酒。

二: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鍛鍊

避免出現焦慮不安、心情沉悶等情況,術後三個月之內不建議強烈運動,可以適當的散步。

三:按時服藥、定期複查

對於膽囊炎患者並不是做完手術就可以了,要做到定期體檢,如有不適,請及時就診。

我們的膽囊之所以到不得不切除的地步,除了和結石因素、感染因素之外,和我們自身也有很大的關係,平時飲食不注意,還有攝入過多的脂肪、不衛生的食物、暴飲暴食、大量飲酒等不良習慣。為了我們的健康,請好好改正惡習,祝您健康!

我是蕭筱,從事於臨床醫學,經過國家級營養師培訓、產後康復師培訓等。想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哦!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我。

蕭筱育兒經


膽囊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泌黏液保護膽道粘膜,濃縮、貯存膽汁,收縮以排空膽汁至十二指腸,以助脂肪消化、吸收。所以,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

但是,不得已,有些情況只能切除膽囊。如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內外漏、膽囊外傷性破裂、膽囊癌等。

雖然,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患者可採用微創的保膽取石術,保留膽囊功能,減少或避免併發症,但是其適應症(有意願、理解復發可能、膽囊功能良好、壁厚<4mm、結石數目少、大小適中、無急性膽囊炎發作、無膽管結石及肝硬化、無上腹手術史等)嚴格,且術後複發率高。而患者所傾向的保守治療,如藥物溶石、中藥排石、體外衝擊波碎石等同樣面臨著有效率低和複發率高的弊端。



很多人擔心膽囊切除後會變得"膽小"、"沒膽量",這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有些人會說,膽囊無關緊要,切除後沒有任何不適,這只是對懼怕手術者的一種安慰。事實上,術前醫生會讓病患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交代術中、術後可能發生的危險。其中,術後近期併發症有術後出血、黃疸、胰腺炎,膽總管殘留結石等,遠期併發症有膽總管再發結石、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膽道出血、膽管狹窄及結腸癌發病率增高等。此外,術後進食高脂飲食可出現消化不良、脂肪瀉等症狀。膽汁持續流入十二指腸,易造成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
術後仍需注意多飲水,控制總熱量攝入,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飲食,膳食纖維以果膠等可溶性纖維為主,適當運動,規律作息,心態平穩等。


醫者仁心林醫生


膽囊是很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分泌、存儲、濃縮和輸送膽汁的功能,而膽汁是人體很重要的體液,不僅消化吸收需要膽汁,體內很多代謝物和有害物質的排洩都需要膽汁的參與。

不過有很多患者膽囊出現問題面臨膽囊切除術,那麼膽囊切除對於身體有哪些副作用呢?

1、消化不良、腹瀉腹脹

我們剛才介紹了膽汁對於消化的作用,膽囊切除以後,人體無法儲存膽汁,那麼它就會持續不斷排到腸道;當進食了高脂肪食物,大量需要膽汁的時候便會需求不足,從而出現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礙,引起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便秘等症狀。

2、引起膽汁反流、食道炎

正常人進食後,膽囊收縮讓膽汁大量進入腸道,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進入腸道,如果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會在腸道聚集造成反流入胃,讓胃裡面的PH值升高,細菌繁殖,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等等。

3、膽結石發生率上升

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於膽固醇的溶解度比較高。膽囊切除以後,肝膽管對於膽固醇的溶解度降低,時間長了膽固醇累積,就容易形成結石。

4、加大結腸癌發生率

肝臟分泌出來的膽酸叫做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和細菌接觸,成為次級膽酸。在膽囊切除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進入腸道變成次級膽酸,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明顯增高,而次級膽酸是具有致癌作用的,因此容易發生結腸癌。

雖然膽囊具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切除後也有這麼多的副作用,但是當面臨膽囊疾病惡化,也是一定要切除膽囊的。所以對於膽囊疾病患者的治療要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做出科學決策。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膽囊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膽囊可以切除,並不代表膽囊不重要,它在人體的正常循環代謝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膽囊的作用:

1.濃縮膽汁:膽囊黏膜會吸收掉大部分膽汁中的水和電解質,將其轉運到血液中,並濃縮出弱酸性的膽汁。

2.貯存膽汁:在非消化期間,肝分泌的膽汁會儲存在膽囊中,不參與消化作用,當有消化需要的時候,膽汁又會從膽囊排出,同時膽汁還會有緩解膽道壓力的作用。

3.排洩膽汁:膽囊可以促進膽汁排洩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和吸收,膽汁的排出還能去除膽道中的細菌和有害物質。

4.分泌粘液:膽囊黏膜可以分泌出粘蛋白,粘蛋白可以防止膽囊粘膜被膽汁侵蝕,讓膽汁順利通過膽囊,防止出現膽囊管梗阻的情況。

5.調節膽管壓力:在膽汁較多的時候,可以維持膽管內壓力平衡。

6.穩定情緒:膽囊的正常工作還能幫助人體預防和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

膽囊的存在感雖然不強,但是也在人體的正常代謝中有不小的作用,膽囊其實很脆弱,有以下這些情況,就有切除膽囊的風險。

1.嚴重的急性膽囊炎:如果急性膽囊炎在藥物的治療後仍沒有好轉,病人的膽囊就會不斷增大,引起劇烈的腹痛,此時就要進行膽囊切除。

2.長期反覆發作的慢性膽囊炎:此時膽壁增厚,濃縮功能減退,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3.膽囊破裂穿孔、膽囊管阻塞。

4.嚴重的膽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等等。

膽囊切除後,勢必會對人體造成不小的影響。

1.影響人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膽囊切除後膽汁失去儲存場所,會直接進入大腸,導致進食消化時期所需的膽汁不足,影響消化吸收(特別是脂肪的消化吸收),容易導致腹瀉、腹脹。

2.鹼性反流性胃炎:膽汁的分泌缺乏規律性,會在十二指腸中淤積,逆流進入胃中,導致胃壁細胞受損,胃部酸鹼環境改變,從而引發胃炎。

3.肝損害:膽囊切除後膽酸增加,會對肝有一定的影響。

4.增加膽汁成石的風險:膽汁較稀,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容易引起結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更要好好保養膽囊。

1.少吃油膩:攝入過量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膽囊的負擔。

2.少喝酒,多飲水,不憋尿。

3.少吃動物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4.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餓過度,要做到少食多餐。

5.進行適當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

6.保證充足的睡眠,給身體器官休息恢復的時間。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