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以鄉鎮切入電商佈局有沒有好的建議跟整體規劃?

Tinghai


以鄉鎮切入,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可行,而且意義重大,如果規劃合理,路徑得當,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首先,中央非常支持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產業。近期,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就明確指出,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賦能農村實體店,全面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通道。

其次,我國鎮域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據統計,到2019年6月底,阿里研究院在全國發現了4310個淘寶村、1118個淘寶鎮。其中,對“淘寶鎮“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1)一個鄉鎮或街道的淘寶村大於或等於3個;或者(2)在阿里平臺,一個鄉鎮一年電商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活躍網店超過300個,不侷限於是否有淘寶村。

最後,以鄉鎮切入發展電子商務,也需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下面提出幾點,僅供參考。

(1)確保做到規劃先行。充分分析本鄉鎮的優劣勢以及面臨機會和威脅,選取適宜的主導產業,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步驟,循序漸進將產業做大做強。

(2)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制。建立專門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職能部門和工作推進機制,將電子商務發展目標納入全鎮的目標考核體系,強化政府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宏觀指導。

(3)加大對電子商務政策扶持。制定落實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成立電子商務專項發展基金,積極從上級部門爭取到更多的政策、資源和資金支持。

(4)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廣泛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技能培訓,鼓勵教育機構與成熟的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合作開展教學實踐,引導科技人才和商貿人才向電子商務複合型人才轉化。

(5)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平面媒體等各種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地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引導鎮內民眾與企業提升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建議瞭解一下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它從原來的一個貧困鎮,依靠發展表演服飾電子商務產業,一躍發展成為年銷售額超40億的全國知名淘寶鎮,其中的一些經驗可以借鑑。


歡迎您關注“文字螞蟻”,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文字螞蟻


鄉村電商目前正在風口,前景廣闊,但作為先行者,風險也很大。

農村電商,有兩個方向:一是農資、大件用品下鄉,二是農產品外銷。根據提問,估計是想討論農產品電商銷售為主。

切入農村電商,我的建議是由點及面,逐步擴大。

一、產品選擇:就是要選準一到兩個地域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品種,作為銷售主打,避免多而不精,更要避免全國到處都有的產品。在打開一定知名度後,再順帶銷售其他產品。

二、銷售平臺選擇:銷售平臺要多樣化,儘量多渠道銷售,可以在淘寶、京東或其他農產品銷售平臺銷售,微信銷售、社區團購等電商方式都可以逐步開展。

三、產品宣傳:要多種多樣,除了正常的產品展示、打折促銷引流外,頭條、直播、小視頻、微信等都可以進行產品宣傳,根據要高度重視新的宣傳方式。

四、貨源組織:如果不是賣自有產品,儘量多聯繫區域內的農產品大戶和合作社,形成銷售聯盟,資源共享,才能做大做強。電商面向世界,市場足夠大,與開店營業有客戶競爭是不一樣的。

五、爭取政府扶持:一是電商、農產品銷售、脫貧攻堅等是方向,政府有很多扶持政策,可以多去商務局、農村農業局、扶貧辦等政府部門瞭解,爭取政策支持。二是目前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需要政府去努力完善。

六、借鑑其他區域成功經驗。由於你的題目太大,這裡無法給你發展規劃,建議看看區域電商發展的成功模式:遂昌模式、武功模式、清河模式等等,網絡上有很多。




閻之有理2


很高興與大家在這裡探討農村電商這個熱點話題。談談我的看法,粗淺薄見,供大家參考與討論。

電子商務從狹義上說就是通過互聯網電子工具進行各種商務活動。我國的電子商務從1990年開始起步,從最初的電子數據交換到如今成為國家戰略,走過了近30年時間的發展階段。現在仍是熱點新聞和熱門行業。從你提的問題看,你是準備選擇進入這個領域,大展拳腳,揮毫宏圖。對此我持肯定意見,更贊同項目規劃佈局先行研究的審慎態度。

面對廣袤的農村大地,夢想飛揚於電商網絡,我願與你一起構架理想。下面不拘條理的說下我的看法,僅供參考!

一、政策無憂。電子商務已成為國家戰略,特別是《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推進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落實三農發展總方針。現行電子商務發展無政策之憂。

二、頂層設計政策,地方深入貫徹,加快電商發展。《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提出要通過電子商務來倒逼農產品生產的商品化、標準化與互聯網化。加快推動農村各類服務互聯網化,切實解決農產品“上行”與“下行”的堵點、痛點。電子商務已成為地方政府振興鄉村與精準扶貧的關鍵舉措。

三、在此不討論電子商務功能建設、運營與盈利、建站模式等,僅就農村“上下行”需求談點意見,供你電商佈局參考。

1、農村電商“上行”通路:不應該只考慮農產品,應把農村能提供的服務加進去。綜合考慮“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土字號”、“鄉字號”、農資需求信息、勞務輸出信息、植保技術服務外包信息、扶貧產品等。

2、農村電商“下行”通路:不應該只考慮工業品下鄉,應把城市具有的且是農村發展需要的考慮進去。綜合考慮農資供應、農機供應、智能氣象、農業資訊、農業技術、汽車及家用電器、金融服務等。

3、物流和倉儲管理是電子商務的必須構成要素。為消費者購買行為提供最終保障,是電商運營的硬性條件。

農村電商已處在“風口”,在消費者信息多元化的世紀,把握了新需求、新習慣、新體驗、新產品、新服務就能充分體現存在的價值。

因為喜歡,可迎萬難!

因為執著,可肩重擔!

未來已來,相信你能!

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


關注三農的追夢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腦手機的普及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不在遙遠。近年來農村電商這個新名詞進入了人們視線中,讓農村又多了一條致富之路。


一、農村電商的建立首先要對農民進行前期的培訓

農村電商的引入對沒個老百姓來說都是一個新的事物,為了讓老百姓能有個清楚的認識,可以從外面聘請一些有資質的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講解。比如:電商的功能作用,操作方法等一些專業性強的知識。讓農民對電商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二、利用農村電商平臺開設屬於自己的網店

農村電商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遠在千里之外的人看到或瞭解你的產品,所以利用農村電商建立自己的網店。比如:可以把自己具有特色的產品製作成精美圖片放到平臺裡,再對產品進行簡單的描述,可以吸引更多人來購買。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鏈條

有人在網上買了你的產品,就得有人送到顧客手中。那麼物流環節就很重要了,可以利用當地物流公司就行配送。如果後期訂單量多的話還可以和物流公司達成合作意向,進行長期穩定合作。這樣就保障了物流環節,能讓你的產品順利到達顧客手中。

四、有了一定客戶群體後,可以依託農村電商的便利,建立屬於自己的特色品牌,讓更多的人瞭解,形成持久發展。


農村電商的建立,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扶持,讓這一平臺能夠真正服務於老百姓,對於農村電商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述觀點屬個人意見,希望可以幫到你!


星夜下的行者


農村電子商務提出已有多年,而到現在農村電子商務還是比較薄弱的,除了一些試點地區發展勢頭不錯,其它的可以說根本沒有電子商務的氣息。

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也要認清當地的狀況,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發展電子商務,其實以鄉鎮為主打造電子商務還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將資源優質化組合。但是鄉鎮化依舊存在弊端,鄉鎮化發展電子商務能否全面普及,農戶是否願意參加,以及後續學習能夠跟上都是具有很大的挑戰的。

物流建設

發現農村電子商務,首先要解決物流問題,鄉鎮化在規劃電子商務佈局時就應該做到這些。只有將供應鏈通道提前解決,在銷售產品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農戶在網絡上售賣自家農產品的時候,等到了客戶手中產品質量就成了問題,這樣一來還沒有開張就已經倒下了。解決物流問題至關重要。

鄉鎮化建設電商,可以利用政府優勢,將物流體系發展起來,這樣就不會造成產品的滯留從而影響產品的品質問題。

後續學習方面

電子商務重要的就在於運營,現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就在直播,尤其是農產品直播帶貨更重要。這樣在規劃的時候打造一批直播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候持續的學習也是關鍵,後續也要不斷的讓農戶自

己從業者更好的與時俱進學到運營知識。

這個時候就要與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讓農戶自己從業者與時俱進,才能把握好更好的機會。


談農說農


關於農村電商的問題,我已回答過一些,此次我換個角度來回答你的問題,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假設這個創業者意欲從事農村電商工作,以此為角度,來談談做此創業的意見和建議。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從事農村電商

我本農民:創業者生活在農村,自己本身就是從事農來生產經營,自己從事的種植業養植業產業適用線上銷售。如果自己是相關農業合作社的成員,更佳。

熟悉電商:對tao寶、tian貓、jing東、拼doudou等有一定的瞭解認識,會基本的攝影、P圖等,有一定的文字編輯能力。

振興家鄉:我們身邊還有一群人,一些大學生村官,立志紮根農村,想通過電子商務、通過tao寶村等振興家鄉的,有情懷、有行動、有能力,這樣的人只要找好產品,定好方向,取得預期的目標的可能性也是極大的。

入門需要做哪些事

產品:一定要選好產品,你的產品上線,一定要能給消費者帶來獲得感。什麼叫獲得感:(1)便宜,從你這裡得到了實惠。(2)放心,從你這裡能買到符合食品安全的、正宗的地理標誌產品。(3)稀缺,從你們這裡買到了其他途徑很難買到的產品

資質:個體工商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開發公司皆可,個人建議辦理個體工商戶,又小又輕,適合小微創業者。同時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要出預包裝產品或冷凍產品的,必須要辦的,如果準備做品牌的,還要申請商標。

網貨:一定要把農產品進行網貨化轉變,這裡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1)標準化,一旦成為產品,就不能再有殘次品了,對品質要有絕對的把控力。(2)物流化,產品一定要適合物流運輸,要考慮運輸時間、碰撞、溫度等,保證不因物流運輸影響產品的品質、品相。

場所:要有經營場保障,保證庫存(SKU)及品質的可控性。

重點的突破口在哪裡

內容電商:與傳統電商的流量購買模式不同,內容電商的成本更低,對於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一線的創業者業說,具體較多的素材與資源優勢,內容電商是未來電子商務的一個比較大的趨勢。

視頻電商:隨著kuai手、抖音以及tao寶的“村播”興起,視頻電商以波濤洶湧之勢襲來,農民背靠廣闊的大自然,做現場直播及短視頻,也是具有較大的優勢,向消費者呈現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農業農村的世界,更直觀形象,易形成衝動消費,效果更佳。

還是那句老話,農村電子商務,之前成功較少,但未來大有可為。


小黃探野


鄉鎮電商平臺是一種新興的商業運作模式,成熟的條件我們暫且不談,聊聊自己的想法。產品的投放之前要對具體市場具體環境進行分析調查,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用於當地市場。可以問卷調查,可以民情調查,瞭解百姓的需求點在哪?做到精準投放產品。這樣做最起碼可以在相應短的時間裡做到資金的迴流和口碑認可。有利於前期的推廣。百姓的困惑點在哪?針對於我們的鄉鎮市場的人群特殊性,部分人還不能做到完全認可這種模式,需要商家耐心的宣傳和解答,做到換位思考熱情服務,這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可以為後期的市場競爭力起到鋪墊的作用,所謂解決多少困惑就能留住多少客戶的認可。產品要有階梯式投放,要走主打產品也要有附屬產品,保證產品的多樣性。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鄉鎮市場大多靠人與人之間宣傳為主,鏈條效應才能實現,所以維護老客戶的方面不可以輕視,總之要做到人性,理性服務。


行走的秤桿子


這個得看你們的資源!如果有貨源!物流普及!很容易形成一個電商圈!但是這個也要有有效的管控和大家的齊心協力!因為一旦自己人開始打價格戰那麼很快就會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所以這個需要關注的方面很多!一點自己的拙見希望有一點幫助![大笑][大笑][大笑]


兔子的老兔子


分享一些個人想法和建議吧。

農村要以鄉鎮切入電商,一定應做好整體規劃和佈局。

1、首先要定位準確,整個鄉鎮以哪一類產業為主,重點開展這一類產業。

2、品牌。統一產業定位後,要打造鄉鎮產業品牌,讓消費者一想到這個產品,就能想到這個鄉鎮,一看到這個鄉鎮,就想到這些產品。

3、質量服務要做好,把控好質量,才能保證品牌越來越響,做好服務,才能讓消費者沒有後顧之憂。


仰望神農


趙麗萍老師的那句話,貨真價實是農村發展的路子,一個宿遷苗查點毀了農業農村電商,農村電商首先你的貨要有地方特色,有唯一性那是更好,再就是推廣宣傳,最後物流售後,要做的很多都需要自己在當地慢慢摸索,再通過整合形成自己的鏈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