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將影響全球金屬供應


研究認為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將影響全球金屬供應

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在《環境科學與技術》發表文章《限制未來金屬供應的風險源》(Source Risks as Constraints to Future Metal Supply),指出如果不對採礦業進行重大創新,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風險將對全球金屬供應產生影響。


研究認為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將影響全球金屬供應

鐵、銅和鋁土礦已經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3種金屬,佔每年生產的所有工業金屬的95%,但預計到2050年需求將翻番,甚至翻三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可持續礦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矩陣,用於評估600多種銅、鐵和鋁土礦礦體的ESG背景,然後分析了其對全球供應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296個銅礦體、324個鐵礦體和50個鋁土礦體中的大多數都處於複雜的ESG環境中,可能阻止、延緩或破壞採礦作業。研究人員對每種礦石進行了8種風險評估:廢物、水、生物多樣性、土地利用、土著居民、社會脆弱性、政治脆弱性以及批准和許可。分析顯示,這3種金屬的風險各不相同。鐵礦體顯示出低風險和高風險的混合,高風險礦體的普遍特徵是社會脆弱性、政治脆弱性以及批准和許可挑戰。該團隊研究表明,幾乎所有鋁土礦都位於高風險中,是3種大宗商品中風險最高的。銅礦體分佈較均勻,但水和廢物的風險普遍存在,其中65%的礦體位於中度至極高水風險中。

研究認為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將影響全球金屬供應

研究人員表示,其研究目的就是讓一系列利益相關者,如新採礦項目處於審批階段的政府,以及投資者或跨國採礦公司,都可以使用該方法。

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地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19年第2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