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未來的農民會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

農民小宋


目前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較少,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資本投入加大,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程度較大,原來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被資本投入擠出,這就是資本擠出效應,農業投入的可變資本所佔比例遠遠高於不變資本,這就產生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其次在城市化進程中,城鄉二元結構形成,而且差距進一步加大,生活條件和收入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城市化進程中大量需要勞動力,建設者、服務者等等,農村勞動力生產邊際遠低於城市勞動收入,在市場經濟的驅使下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城市。再次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萬事唯有讀書高,不管是農民還是市民,對下一代的培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隨著讀書學歷的提高,綜合素質的提高,很多農村的下一代都會留在城市發展,機會和收入高、生活工作環境優越,這就有很大一部分人留在了城市。

當前留在農村的勞動力大多都是老年人,年輕人較少,將來的農業不可能依靠這些老年人,從黨的十八大之後,農村土地的所有權、經營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這就為下一步農業產業化、科技化、專業化提供製度保障,下一步的農業對人力的要求降低。

將來做農民要求會更高,要求農民懂科技和機械,農業需要創建品牌,較少的農民產出目前現狀下的農產品,這樣農民的收入報酬會增加。現在好好努力,將來做一個高科技農民不失是一種選擇。加油!


達瑪拉


作為地地道道的農民,就以我自己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拿我們村來說,全村100多戶,貧困戶佔將近一半,除了過年過節會看到年輕人,平時年輕人都往廣東、深圳、或者江浙一帶打工,我以前也是外出打工的一員,只是現在迫於小孩逐漸長大,父母年齡也大了,不得不留在家。

雖然說物以稀為貴,個別農民成為高收入人群有可能,要整體成為高收入人群,幾乎不可能。我們隔壁村之前就有個大哥,之前在雲南礦洞打工,後面自己和幾個人承包了幾個小礦洞,就此發家致富,當然,這只是個例了,我認為之所以不能成為高收入人群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本身的文化水平決定的。拿我自己來說,以前讀小學的時候連個像樣的教室都沒有,更別談什麼師資力量了,讀完義務教育出去沿海城市打工是常態。我們村裡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手機電腦用的比較溜一點,留在農村的學會玩玩抖音、西瓜視頻就算不錯的了,我就準備好好學學電腦,以後好好運營我的頭條號來著。

二、本身地理因素制約。我們村距離現成將近30公里,基本就是在原始森林裡面,山路十八彎,交通極其不方便,以前每天還有一趟班車到縣城,現在直接取消了,都說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看來也不一定行啊。

三、農村資源睏乏。拿我們村來說,祖祖輩輩就靠這一畝三分地,種水稻、地多的還可以種種茶葉,能養家餬口,供孩子上學就不錯了,好在現在政府準備大力開發這邊的旅遊資源,希望以後這一塊能夠多增收些。

總結,綜合以上三個方面來看,正常情況下未來的農民要成為高收入人群,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啊。你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討論!


森林農家小芬


作為職業農民說兩句,首先農民已經不是一種身份,慢慢的變成了一種職業,和工程師、會計師是一樣的,至於收入多少我自己有以下判斷

1、既然是一種職業,收入最起碼接近平均收入。雖然當下的情況是,農民的絕大部分收入還是依賴於種地以外的收入,但是現在也是一過度階段。農業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農業需要的是新農人,具備農業理論知識又願意紮根農村實踐的新農人,顯然現在的農業大學也沒有培養這樣的人,學農業轉行的居多。最適合的還是本村出去的大學生,或者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人

2、農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是發展的根基,即便當先社會國家也畫出18億畝的紅線,為什麼?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所以說咱們的共和國發展了70年回頭一看農業還是一塊爛攤子,需要收拾下,國家今年來政策打理支持,雖然國家並不知道農村適合什麼路子,但是農村肯定會越來越好,不能以現在的眼光看未來,因為誰在20年前能想到現在房地產這個樣子

3、國外很多的經驗等著我們去抄作業,我們不去抄,非得說國內特色這就沒啥意思了。從美國的大農場主農業到日本的精品農業,這就是開卷考試,我們不用考慮,確定好方向抄作業就行了,哪有那麼複雜。但是有一點,我們的農業人口只需要1%,所以當下需要大批的農民工落腳在外,即滿足農業需求又能在城裡創造GDP

4、作為小農一個,我自己的追求肯定是農民越來越好,需要探索農村的新路子,希望能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能力給本村創造價值


煙臺海一


你好,我是農人老李,一個老實本分的務農人員!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農民能夠成為高收入群體,但這不會是普遍現象,就像在任何行業裡的二八定律一樣!以我自身經歷分析如下:

1、種地的越來越少,很多農民看到這種現象,開始主動承包土地,比如我們那承包土地的,500-700一畝,因為不懂經濟作物運營和種植,只種植小麥和玉米,第一季小麥能夠裹住每年的承包土地的錢和家裡的日常開支,第二季玉米是純賺,承包400畝地,每年穩穩當當純利潤在30-60萬

2、賺取差價:因為承包土地,很多人知道自己承包土地,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每年很多賣化肥、種子、農藥的公司都主動上門,給出很低的價格讓自己幫忙售賣

3、其他收入:自己的糧食機械,每到收割季節,可以幫助別人收糧食、玉米,按每畝地多少錢,這筆收入也不錯

除了這些,很多農民也在嘗試調整,比如開草莓園、西瓜園、種植經濟作物甚至有些農民開始做農產品加工,通過簽訂渠道售賣等等措施不斷為自己創造更多收入!

所以我覺得,只要踏踏實實,農民成為未來的高收入群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當然了,這必須要求農民一定要突破原有的固有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越走越遠!


農人老李的日常


農民是否成為高收入群體,並不是由年輕人不種地決定的,“物以稀為貴”這句話沒錯,但還有一句叫“水漲船高”,哪怕糧食或者農產品價格高度上漲,其帶來的連鎖反應也是不可小覷的,因為也是基礎性的原料,其漲價帶來的連鎖反應越是巨大,有可能糧食漲到了10元/斤,最終帶來的確實以糧食為原來的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物價上漲,帶來的是通貨膨脹,因此,農民收入再高也無濟於事。

近幾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農村勞動力已經大不如前,土地丟荒面積增大,但我國糧食產量卻連年上漲,我們先不質疑這官方數據是否含有水分,但實際情況是,國家的糧食安全始終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其實早在之前,許多農村地區,尤其是我們這人多地少的丘陵一帶,農民糧食生產很多時候都是自給自足的,如果沒人種地,這部分自給自足的農民也將從市場購買糧食,需求量增大,反而帶動糧食價格上漲。

我們這年輕的一代人,確實是不怎麼願意種地了,但物以稀為貴的局面應該是不會出現的,一方面,國家實行了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這些農田是必須用於糧食生產的,只要土地性質不能改變,那麼總會有個人或者單位來耕種。另一方面伴隨著作物品種不斷更新,產量上升,加上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替代了一部分人工。

我認為,想要使農民成為高收入群體,還是要和脫貧攻堅聯繫在一起,或者以產業帶動。在將來,農民成為高薪職業是很有可能的,因為現在的今後的農民將更加傾向於職業化,這將直接使得農民收入增加。


Power泡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個人感覺農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的,原因有三。

首先,從歷史來看,無論哪個年代,農民都是屬於社會底層,只是靠種地的話,是沒有辦法成為高收入人群的,即使未來種地的人越來越少。

第二, 如果,農民成為高收入人群,就意味糧食價格肯定提升的很高,或者,國家給農民的補貼很高。但,糧食價格,如果提高,那物價肯定會相應的瘋漲,國家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所以從這方面看,糧食價格是不可能提升高的。從戶籍上看,中國有將近9億農村戶口,除去兒童,老人,以及在城市裡居住的農村戶口,也有大約8億農民,如果,靠國家補貼的成為高收入人群的話,那每年將是一筆龐大的支出,所以,這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農村會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農村會種地的越來越少,但是每年糧食的產量卻沒有降低,而是每年增加。現在隨著機械化的普及,種地需要的人工也相應的越來越少,而且現在,土地流轉,合村並鎮,職業化農民,農業補貼的興起,可能未來會出現,有人大規模承包土地,培養職業農民種地,暫且稱之為農場主,這個農場主,首先得有龐大的資金支付流轉土地的費用,購買農業機械,給農民發工資,那這樣的農場主大多就不是農民了,所以,掙錢的是農場主,職業農民頂多工資會高點,但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

所以,綜上所述,即使未來農村種地的越來越少,農民也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的。


古怪的飛魚


想太多了,農民成為高收入人群?你是說極個別農民還是所有農民,極個別還是有可能,但是所有的農民都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按照我們這些農民工在深圳的工資來算,深圳去年的工資平均一個月9000多,我們累死累活才5000,深圳的GDP被我們這些農民工拉下多少,在老家一斤沙糖桔幾毛錢,深圳可以賣多少錢,雖然價格翻了幾倍,但是這些錢都不是進農民口袋。以前種地養活一家人,現在種地餓死一家人,不懂市場經濟,埋頭苦幹,只能解決溫飽,人家互聯網公司動不動就值個幾千億,什麼比,要是農民成為高收入群體,還要上大學幹嘛,一直以來農民都是低收入群體,現在是,以後也是,這是不容改變的事實。


山村額赫


不會,首先種地不是高新技術,想要獲得高收入是不可能的。相反,我們國家大部分的糧食種植是一種高投入低迴報的項目,從事這個項目的也僅能滿足自己的溫飽。畢竟條件受限,人均土地太少,糧價過低,年年還要受到進口糧的衝擊。再一個就是地理位置差,中國的耕地和水田,尤其是中西南部位置大部分是山地,難以實現機械化。

如果全靠人工去種植,那就意味著高投入低迴報,機械化又實現不了,這永遠是我們的短板。

另外,我國糧價有糧食直補,等於是反補農業,而且大多時候是靠保價收購,若飛如此糧價還會更低。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們每年必須進口大量的外國糧,直接衝擊國內的糧價,可以說根本吃不完。有人說自己的糧都吃不完,那就不進口外面的了。

關於這個問題,這和國家政策有關,畢竟雙邊是貿易關係,人家買了你的工業產業,你不能只賣不買對吧?但我們本身工業產品充足,不可能再去大量買外國的工業品,那就只能買農業產品了,大豆糧食等等,就算吃不完也要硬著頭皮買。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糧食供大於求的原因!!


西門吹雪割草餵豬


曾經有人說過,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現在這句話雖然不太有人提了,但我國國情基本面,並沒有徹底改變:

現在農村種地年輕人越來越少,只是一些朋友個人感覺而已。實際上我覺得還是有不少年輕人在種地,只是這種方式與傳統種地方式,已經有了較大之改變。

現在種地已不那麼簡單了,要懂科技,會管理,曉市場才行。

不久前,我們搞了一次農業田間培訓,請縣裡專家來講合理施肥,要先測量土壤,根據土壤酸、鹼濃度來調整每一個區域土肥配方。

而田間管理貫穿了整個生產過程,其他不說,就是用水也開始先測量,再灌溉;從大水漫灌到精細操作,不經嚴格訓練,掌握不了。

同時,機械作業,也伴隨著生產每一個環節,勞動力自然也就少了。

每個行業都有高收入人群,也有低收入人群,就看誰造化好了:

俗話說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成了狀元,收入自然不會低了;但要成為狀元,得付出多大努力,不用說,也都知道,不那麼簡單。

而就種地而言,風險也蠻大,風調雨順,是所有種地人之希望,真是如此,收入高,人也少操心;風雨差些,能夠強行調整過來,也還行,不過就是人苦些。

怕就怕碰到比較極端天氣,水稻灌漿時,一連個把月沒有雨;豐收在望,碰到連日暴雨,洪水氾濫;真是如此,只能是欲哭無淚。

所以種地要想收入好,除了個人努力,還得靠天幫忙。

靠天吃飯,還點消極;人定勝天,太樂觀;靠天幫忙,是句大實話。

物以稀為貴,不適合用在做事方面:

在目前中國每個行業,都有蠻多人在做,所以不存在稀這個概念。硬要往裡套,每個行業裡高端人才,大約可以套一套。

但是要成為每個行業裡高端人才,不付出極其艱苦之努力,拿不下。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國家提出鄉村振興,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美麗家園。

隨著各項政策逐漸落實,農民收入一定會不斷增加;至於能不能成為高收入人群,還需看實際情況。

明天會更好,肯定是;誰明天會更好,則要看條件。


以上是我個人之觀點,希望對朋友能有所幫助。若有疑問,歡迎到我作品主頁(海峰鄉村題材原創作品)評論處留言、探討。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俗話說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是不是高收入人群跟是不是農民問題不大。目前國內的情況來說 種地的人還是太多,而不是太少。現在的農民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一、傳統農民

這類農民一般都是使用家庭內部的勞動力,他們對於土地擁有承包權,而且也擁有直接行使的經營權。也是我們最普遍的一種農民的類型。這類農民的投資資本一般都是個人家庭內部的資本。因為個人家庭資金有限,規模不會做的很大。

二、離鄉農民

這個類型的農民,他們並不直接進行農業勞作,但是他們擁有土地的承包權,可是他們向他人讓渡了自己的經營權,自己並不直接經營土地。

三、內源式新型農民

這類農民是在真正的做農業的一類人。他們的勞動力主要是依靠於家庭內部的人和一些在農忙時外部僱傭的勞動力。他們一般擁有自己對土地的經營權,但是還會通過土地流轉獲取其他農戶的土地經營權,也就是相當於使用的部分土地是有承包權的。而且當他們的規模過大時,他們的資金也不僅僅是家庭資金,還有一些外部貸款和向親戚的借貸等途徑獲取的資金。

四、外源式新型農民

這種農民,他們最主要的勞動力就是外部僱傭的勞動力,完全對土地不擁有自己的承包權與經營權,都是通過土地流轉而得來的經營權。並且他們的資金也都是通過外部進行的融資,相當於已經脫離了家庭的種植模式。

未來以上四種農民,第一種和第二種永遠都不會缺,第三種可以發展成為第四種。第四種才能成為高收入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