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孤罔炎史,一個想要用文字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憤青”。

寫在前面:雖然起初我們認為新肺病毒是由於食用野生動物導致。但拜託,那是和吃雞蛋一樣,全國人民普遍都在做的事情嗎?什麼時候一小撮人乾的招全國人恨的行為要讓14億人來向世界道歉了?這是什麼邏輯?我們自己就是受害者好不好?更何況,高舉“東亞病夫”匾額是何道理?因為不再自卑,所以就要勇於承認非全民族一起造成的錯誤?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東亞病夫”最早名為“東方病夫”,於1896年出現在英國人創辦的《字林西報》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為英國人。正式成為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蔑稱則始於1936年柏林奧運會。因為中國人慘敗而歸,所以當地一則新聞上用漫畫送給代表隊一顆大鴨蛋——一群長辮、馬褂、身材瘦弱乾枯的中國人扛著一顆巨大的鴨蛋。漫畫的題目就叫“東亞病夫”。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這個充滿了蔑視的稱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我們根本摘不去的帽子。一方面,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們表現出來的確實是“病態”的一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另一方面,它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有識之士選擇性保留的帽子——因為這個讓人憤怒到想把房頂拆了、想殺人的稱呼,讓我們自卑,卻更是我們進行自我鞭策的利器。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想要讓子孫後代不再遭受欺凌,我輩當自強!所以,回顧民國時期,我們可以看到數不清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去拼搏、去爭取。哪管身前巨浪滔天、哪管身後有名無名。只是為了一個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闖出來的未來,用力去拼、用命去博。數以千萬乃至億計為之獻出生命的無名英雄,撐起了一整個令人心痛到泣血的時代……

於是,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童第周、李四光、華羅庚、王淦(gàn)昌、朱光亞、蘇步青、周培源等等一大批有著國外留學背景,在國外曾經獲得甚至新中國建國以後正享受著優厚待遇的先輩們,克服重重困難,毅然歸國。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祖國需要我,我要回國!在摘掉“東亞病夫”帽子的路上,中國人從未間斷過努力,從未放棄過犧牲。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但在現代文明旅程中,我們的發展畢竟只有一個世紀,我們畢竟長期面對先進技術被封鎖的發展窘境。新中國的成就還遠達不到令全世界仰望的程度,我們還有極其漫長的道路要走,我們的國民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們確實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們不發達,我們仍舊是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的現狀。

東亞病夫的匾額,和仍舊簇立在那裡的圓明園遺址一樣,時刻在警醒著國人,不要驕傲自滿、不要得意忘形。所以,如果說,我們的國家、民族真的出現了一些病態的東西,將“東亞病夫”拿出來作為警鐘敲一敲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我們本來沒什麼事兒呢?將“東亞病夫”的匾額高高舉起,到底是什麼用意?我實在是猜不透。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只是有件事,或許能與之產生關聯:有一個說法,中國人之所以被稱為“東亞病夫”,是因為那個時代有大量的中國人吸食鴉片,因而導致體質衰弱、腦子也不好使。

面對這樣一種說法,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我擔心自己忍不住狂飆“三字經”,順便帶上很多人的列祖列宗。列強們一方面在向中國瘋狂傾銷自己的鴉片,殘害中國人的身體和精神,另一方面又站在上帝視角,嘲笑中國人的體弱。我看到的,更多是畸形的自信、變態的張狂。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當殖民侵略、奴隸販賣、工業革命為他們帶來巨大的暴利後。這個曾被馬可波羅描繪成“黃金鋪地”的遙遠東方、長期處於國際貿易順差的千年古國,成為下一個他們最想啃下來的肥肉。撥開清政府外強中乾的外衣後,那種長久以來被壓抑的怯懦,轉瞬化作瘋狂的戲謔,也就不足為奇。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但是,因為我們有過錯,就可以原諒他們的野蠻和暴虐嗎?因為我們曾經積貧積弱,到現在也還與世界頂尖水平有差距,所以只好仰望西方,連抒發自己的民族自豪感都要唯唯諾諾嗎?一個靠吸食他人精血成長為大力士的傢伙,將一個勤勉幹活的人打到,騎在他頭上拉屎的時候。我們難不成要反省,為什麼當初自己不去吸食精血?

有的人會說:“承認人家優秀很難?井底之蛙!”呵呵,承認別人優秀不難,那麼承認自己呢,就很難了嗎?什麼叫優秀?非得趕超英美才叫優秀嗎?我們用半個世紀的努力實現了絕大多數國家幾個世紀才達到的成就,個別領域還是在遭受巨大技術封鎖的情況下(事實上,“個別”的量級還蠻大)達到的。而且,我們未曾殖民過別國、踐踏過人性,我們不優秀嗎?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我願意相信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站在“愛國”的角度所闡發的評論,有“愛之深責之切”的吶喊。但是,好好說話不行嗎?

而這樣言論的出現,到底是理性思考後的清醒認識,還是文化入侵後的被洗腦?難道不應該認認真真思考一下嗎?承認西方現代文明不等同於承認他們的行為是高尚的。站在功利角度去看,學習西方、吸納西方先進思想和技術是我們強大、發達的必由之路。兼收幷蓄、懷著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去學習是我們應該選擇的方式。但是,因為不如人家,而高高舉起精神上“東亞病夫”的匾額,同樣讓人覺著瘋狂!況且,我們是單純的接受還是也在輸出?中國對於世界科技發展的貢獻該被忽視嗎?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我們確實還沒能從長久壓抑的自卑心理中真正獲得解脫,我們的自信也確實應該更加理性。但請不要忘了,我們艱苦走過的每一步,都值得尊重和敬畏。別再將“東亞病夫”拿出來開玩笑了!

最後想引用李蘭娟院士的一段話作為結尾:“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阿丘事件:東亞病夫帽子始末和歷史思考——自信和自卑的拉鋸戰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