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像我們一樣的,親屬太少,過年沒有地方去,一家三口在家過?

浮誇1225


前幾年,為了省錢,有一年也沒回家過年,那叫個冷清。過年的那幾天,因為太閒,又沒事可幹,整天宅在家裡,給人度曰如年的感覺,無聊又乏味。

有句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前幾年的農民工,即使沒錢買火車票,也要騎車摩托車,跨省越市,歷盡千辛萬苦,經過好幾天的長途跋涉,也要往家趕。大概也是能和家鄉的親人過年,才有意義和能夠獲得內心的滿足。

尤其出門在外的人,最能感受人是家鄉的好,月是故鄉的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能陪著家人過年,是件特別嚮往而又美好的值得不顧一切去做的事情。不做就有些遺憾,心裡空蕩蕩,好像有什麼缺失了似的感覺。

畢竟春節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大節日,再忙的遊子這幾天也放假,回來與家人團聚,在酒席宴前訴說一下一年的收穫與煩惱。也是一種感情的渲洩與釋放。似乎在親人面前或哭或笑,才酣快淋漓。不像平時的五一,十一。一家人可以小範圍的出去旅遊或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我家過年的前一個月,公公就開始置辦年貨,告訴我們人回來就好,別的就不用太操心了。老公的兩個侄兒每年都開著車,從陝西帶著一家人往河北老家趕。

我們一家五口在孩子們的喧鬧聲中,匆匆忙忙在年前的二十七左右,也收拾停當準備起程。一路上,孩子的姑姑早已備好熱騰騰的飯菜,打電話催促我們趕快回家。

車子剛開到老家的大門口,侄兒,侄媳,孩子的姑姑,姑父,表哥好多親人早巳在那裡列隊迎接。看到這場面,心裡熱乎乎的。

初一的早起,大人還沒起床,孩子們早已穿好新衣,在院子放著鞭炮,點著旺火,年味十足,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全家圍在一起吃火鍋,侄兒總說家鄉的什麼東西也地道,可口。走的時候還專門買些家鄉的特產,想帶回去吃。而回去後又放在一旁,不想理它。吃東西也分什麼場合,與什麼樣的人吃,才有情趣。

人少了就有些冷清,平時還不覺得,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我們平時就比較注重聯絡感情,過年的時候,即使不在一處,也願意往一起湊,就圖個紅火熱鬧。

歡迎戶王 ,陪你聊過年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