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變成副科,為什麼有的人極力反對?

君子玉言


有個答主總結的理由很充分,有三個動機:

一、既得利益集團。英美資本極為注重語言推廣,在中國己經培養了規模十分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指著“英語教育”吃飯的人有多少,我自己沒數過,大家自個猜吧。不過反過來說,“非英語教育”這事,能跟“英語教育”這事一樣形成個“利益集團”麼?

二、英語教師。這直接關係到人家的職業生涯。反過來說,這事對“非英語教師”的影響,有“英語教師”大麼?

三、把幼年時期的語言天賦擴展到了青少年階段,其它科目才能全都被英語擠佔了的學生的家長、在英語教育上投入了巨大資源的學生的家長。反過來說,這事上,偏科英語的學生的家長,與不偏科英語的學生的家長,哪個動機更強?

呃,其實,這些動機好像與英語是否應該做為輔科,沒關係吧。英語應做為主科還是輔科,看的是英語教育是主要教育目標還是輔助教育目標,看的是要達到規劃的教育目標,需要投入的資源是多少吧。

那麼,目前來看,咱國家主要的教育目標是啥?是給五眼聯盟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

有人扯什麼“國際通用語言”“科技權威語言”,咱也不討論什麼使用人口、覆蓋面積之類的,咱就把英語奉為“世界唯一權威通用語言”,那麼,所以呢?咱學語言,是為了向“世界權威通用語言”表達仰慕和信仰?還是為了與需要的對象進行交流?無論這世上是否存在“唯一權威通用語言”,這世上存在的語言都有學習的價值,這個價值與什麼“世界通用權威”的“資格”無關,一定意義上,越是生僻的語言價值越高。用什麼語言,不是為了表達虔誠服從的態度,而是因為我們的交流對象習慣用什麼語言。有求於人,就得入鄉隨俗,想與誰做生意交朋友,就應該學習人家的語言。這世上值得交朋友、合作生意的對象中,持英語者的比例大概要低於英語人口在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所以我們為啥要耗費如此天量的資源和時間精力去學個並不比其它語言有更高價值的英語?

說到其它語言,話說咱中國對全世界各種語言的學習水平都挺高,咋其它語言沒耗費英語這麼些資源呢?阿拉伯語沒成為高考科目呢,也沒遍地阿拉伯語培訓機構呢,也沒耽誤需要學習阿拉伯語的中國人學習呀,怎麼英語就得耗費這麼多教育資源和中國人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並沒有獲得比其它語言更高的交流能力呢?是因為英語太粗鄙落後垃圾麼?

有人扯學習先進技術。話說:

一則,先進技術可不止是五眼聯盟有,咱學習的對象可多了,哪個語言的成果咱也沒耽擱學習,那麼別的語言怎麼就沒消耗這許多教育資源呢?而且,學無止境,可不止“先進國家”才值得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所有國家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是隻有“最先進國家(咱也不知道啥標準,咱也不敢問)”才要學,那這“最先進國家”豈不是被剝奪學習機會了?你是巴不得那“最先進國家”從先進變落後麼?

二則,我就奇怪了,那些英語專業的人都是幹嘛吃的?他們不就是英語文獻與中國人的橋樑麼?難不成他們只管做五眼聯盟獲取中國信息的橋樑?哦,你說“專業英語翻譯都不能理解專業英語資料,想學習的人得自己去看”?那你英語專業的人都不能正確理解,那麼其他非專業人士就能正確理解了?若非專業人士都能正確理解,那還要專業英語幹嘛?若科學家得自己看專業資料不能用專業翻譯,那科學家自己就是最準確的翻譯啊,這科學家就是唯一準確翻譯啊!最關鍵的是,既如此,那其他人學英語有啥用?學到專業水平都不能準確理解頂尖科技文獻,那全國人民還要從幼兒園開始學英語?不是應該等那唯一準確理解了科技文獻的頂尖科學家們的唯一準確翻譯麼?

三則,退一步說,你要學先進技術,敢問,學先進技術跟全國人民自幼學英語有什麼關係?你學雷鋒什麼時候還學長沙話了?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長風浩蕩


把英語列為副科,可以說是全國90%人的心願,反對的人有二種人,一種是以英語為生的人或即得利益者,另一種是英語有用,和世界溝通的語言,但14億人,幾乎有13億沒用,我們從不反對你要英語,你中文不學,只學英語都行,你全家移民都學英語都行,只是列為副科,不是不讓你學了,別人不願意花十幾年的時間,花在幾乎沒用的英語上面,為何要梆架別人,非學這用得很少的,無多少用的東西,浪費寶貴的青春?


美皮工坊


英語要學,但不能與語文、數學並駕齊驅!高中後文理都還要分科,再把英語放在那個位置就不合適了,只能和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在同一方陣!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研究中國史的、研究甲骨文的,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中醫藥專業的……為什麼要把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英語上?即使要看英文資料,翻譯軟件就能解決!因此,還是要區別專業方向、區別招生院校的生源要求!


用戶2693107548463


廢話少說,學了那麼多畢業真正用上的有幾個人?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畢業後用不上忘的寥寥無幾,總結一句話學而不用是最大的浪費!強烈介意把它換成專修學科,想在這方面有發展的人讓他自己去學,為什麼要逼迫所有人去學?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塊料每個家長心裡應該很清楚。就說這麼多吧反正也改變不了別人,把自己孩子引導好就得了。



動力郭郭


我認為應該作主科。英語作為世界交流最主要的語言,你為什麼不學?你想看世界前沿的信息,等人家翻譯好再讀?都說沒用,我想問三角函數有幾個人用得上,那是不是又不學了?古文有幾個人平日用得上,都現代了,也不學了?

我感覺提出英語不作主科的人就是內心自卑。怕人家說學別人語言。你說學好人家語言,學世界先進的東西,同時將中國幾千年文化介紹給世界,沒有語言這橋樑,能做到嗎?


26218340


只要這個世界多數發達國家都是英語國家,把英語變成副科基本上就是一種自大。要認識到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和外國加強交流,更需要承認我們的科技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科技和人才的交流永遠是向上的。

想想一旦英語變成副科會變成什麼樣子。你阻止不了有錢人家的孩子去上課外英語輔導班,阻止不了人家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也阻止不了人家以後出國留學去學習更加先進的科學和技術。而你的孩子和廣大農村的孩子將完全喪失和世界交流的機會,社會階層將固定化。失去機會的永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請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當然對英語的考察可以更加靈活,實用,但是完全不同意將科或取消。


劉小夏讀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怕是一個分枝,都需要我們付出畢生的精力!什麼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都是屁!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英語卻佔去了大部人三分之一的時間。而這部分人一背子也說不了幾句英語!而又有多少高校畢業生,比如北大、清華的學生,成了洋狗,為外國人服務了!所以英語沒必要考。只要求選修!


孤島21417


鄧公改開之初的1979年把英語列為高考科目之一,主要的目的是為出國留學的學生而設置。因為幾個留學目的地國家均屬英語系國家,再加上國際上的主要文獻資料學術期刊國際經貿等也都是以英文為主。因此,英語做為舶來品在我國得到了空前大發展大繁榮。客觀地講,英語的普及為國家各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和變化,英語繼續做為高考主要科目,己經無法適應國人的內在需求了。畢竟所有外語只是一種工具,畢竟所有外語無法代替母語。中華民族上下5000年創造了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燦爛文化。我們需要千萬千萬的年輕人來學習來繼承來發展中華優秀的傳統優秀的文化。把所有外語列為副科是正確的。


三山五嶽789


我是贊成的。

1英語語言本就是工具,沒有必要從小就開始學

2英語語言過早教育不利於母語的深度學習,擠壓其他學習時間;英語時間投入與價值產出絕大多數不成正比;

3過早學習英語會潛意識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崇洋媚外潛意識。不利於留住頂尖的優秀人才

4英語卡住了很多其他方向優秀天賦的人才

5英語學習完全可以放到大學或者工作中去學,這個階段已具備判斷能力,瞭解學習英語的作用,也利於企業培養自己的人才

6想來中國發展必須說漢語,必須否定英語

7將英語的學習時間改成學中國歷史,以史為鑑,提高國家民族意識等

綜上,英語成為副科完全是有利的


自我與非我


學習英語作為大多數人來說是無用的,為什麼我們都要學習英語?其實規根到底是那些無良學者教授的頌洋湄外的奴性意識及無政府主義思潮和絕對個人利己自由主義的惡念所作用下的東東。作為佔世界人口4份子一的華語總量,為什麼外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為什麼不將華語作為主科?甚至連輔科都不是呢?為什麼啊?本來學生的學習很緊張,課文又深,再加上英語那將是雪上加霜,使很多學子被英語拖垮而埋沒他們的聰明才智。所久,我贊成把英語降為副科或選修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