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聯3》中,鋼鐵俠主動去找滅霸是否輕敵了?

吳冠秀


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情況下,這並不是輕敵,反而是鋼鐵俠為了顧全大局不得已之下而做出來的決策。

鋼鐵俠主動尋找滅霸並不都是因為“輕敵”,這恰恰是他充分考慮到地球的實際情況做出來表現,鋼鐵俠從來不是一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人,他習慣於把未知的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習慣於未雨綢繆,在危險來臨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鋼鐵俠心中的執念,自從他經歷了緋紅女巫的幻境之後,這種執念已經在他心裡紮下了根,他不會等危險到來而倉促應對,提前做好準備是鋼鐵俠一如既往的行事風格。



通過班納博士帶來的消息,鋼鐵俠不會不知滅霸的實力,但他之所以選擇主動出擊,這必然有其他原因左右著鋼鐵俠的想法,對於鋼鐵俠的做法我認為並不能全部都歸結於“輕敵”,相反站在鋼鐵俠的位置來說,他當時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鋼鐵俠的臨時決策

班納博士剛剛回到地球不久,得到滅霸命令的烏木喉與黑矮星很快就緊隨其後跟了上來,滅霸的飛船速度速度之快,甚至不亞於阿斯加德的彩虹橋,班納博士藉助於奇異博士聯繫到鋼鐵俠,剛剛對滅霸的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甚至還沒有來得及聯繫其他的復仇者,烏木喉已經降臨地球了,從位置方向來看,烏木喉是直接衝著奇異博士的時間寶石而來的,剛剛聚集到一起的鋼鐵俠幾人只能匆匆迎戰。



奇異博士遇到了剋制自己的烏木喉,念力控物讓奇異博士防不勝防,根本就沒有時間準備大威力的法術,法師對戰法師,這就看誰的技能CD要短一些了。

奇異博士的能力雖然不弱,但奈何前搖的時間太長,直接被烏木喉抓住了空檔,奇異博士不敵烏木喉,原本以為手到擒來的時間寶石讓烏木喉無從下手,不得已只能先把奇異博士生擒,之後慢慢從奇異博士嘴裡套出時間寶石的秘密。



奇異博士被抓走之後,蜘蛛俠也為了拯救奇異博士也同樣被飛船的吸力強行帶入高空,鋼鐵俠為了拯救蜘蛛俠與奇異博士,在擺脫黑矮星之後立即追上了烏木喉的飛船,蜘蛛俠由於沒有及時進入到飛船裡面,依附於飛船外壁的他隨著高度越來越高已經呼吸不暢,鋼鐵俠在追上飛船之後立即給蜘蛛俠呼叫了鋼鐵蜘蛛套裝,暫時緩解了蜘蛛俠的呼吸壓力,原本鋼鐵俠想讓蜘蛛俠離開飛船,哪裡知道蜘蛛俠卻沒有離開。

鋼鐵俠在進入飛船之後不久與蜘蛛俠一起合作消滅了烏木喉,被解救的奇異博士提議現在應該怎麼回地球。



而這個時候鋼鐵俠在想什麼?

鋼鐵俠卻說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就這樣回去,電影中沒有詳細交代鋼鐵俠一定就可以控制烏木喉的飛船可以回到地球,我們假設以鋼鐵俠智商最多學習摸索一下應該不是太難,但從上面鋼鐵俠的話推斷,就算鋼鐵俠可以控制飛船以地球為座標進行迴轉,他估計也不會那樣做。

這個時候鋼鐵俠卻反問奇異博士有什麼好計劃,鋼鐵俠之所以這樣問其實也是心存顧慮,雖然目前烏木喉被解決了,還是非常順利的解決,但烏木喉並不是最後的幕後主使,滅霸還沒有出現,危機依然還沒有解除,鋼鐵俠一刻也不敢放鬆。



在明知自己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計劃也可以對局勢起到扭轉的作用,鋼鐵俠就是問奇異博士有沒有辦法來對付還未出現的滅霸。

對此奇異博士只能說為了時間寶石的安全,目前回到地球似乎是最穩妥的辦法。

但其實這個時候我認為奇異博士有試探鋼鐵俠的心思,奇異博士雖然說一切以時間寶石為主,但他卻“故意”多次詢問鋼鐵俠如何把飛船掉頭飛往地球,雖然他不懂科技,但大家不要忘記了奇異博士的“懸戒傳送門”,他的這個法術可以從泰坦星開傳送門回到地球,完全無視空間上都距離,為什麼奇異博士不在飛船上開啟傳送門回到地球呢?



所以這個時候奇異博士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的想法與鋼鐵俠差不多,只是他心中以時間寶石的安全為主,有些搖擺不定,在鋼鐵俠提出主動出擊的時候,奇異博士並沒有太多的抗拒之心。

鋼鐵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操作呢?他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


戰場的主觀選擇,避免地球再一次淪為戰場

以前沒有選擇機會地球只能被動成為戰場,但現在他們已經得到了班納博士的提前預警,如果不提前做出行動,那接下來地球將要面對的可不僅僅只是烏木喉這種急先鋒,如果滅霸來到地球,以班納博士對滅霸實力的描述,接下來的地球將會抗擊滅霸的主戰場,不管與滅霸的戰鬥結果如何,最終受傷的還是普通人。



這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給地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最終的結果是難以預估的。

鋼鐵俠的擔心並無不妥,之前齊塔瑞人進攻地球的時候就給紐約市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城市也被破壞得不成樣子,後來他誤打誤撞弄出來了奧創,也差一點讓一個城市走向毀滅,這些都給鋼鐵俠帶來了很深的陰影,後來因為這些事情直接產生了“索科維亞”協議。

在面對不可抗力的爭鬥的時候,超級英雄也必須簽署協議,以約束超級英雄平時的行為,減少超級英雄對普通人帶來的傷害,也是因為這件事導致了復仇者聯盟的決裂。



對於地球本土作戰鋼鐵俠從內心深處是有些抗拒的,之前以為奧創的事情就已經讓他非常自責了,因為他的失誤導致了不少平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雖然打敗了奧創,但最後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這也是鋼鐵俠在《美國隊長3》主動簽署協議書的原因之一,他想借助這個協議來約束自己,同時也彌補一下自己的缺失。



既然能夠主動出擊,把戰場遷移到影響不到地球的泰坦星,鋼鐵俠是非常樂意的,這樣即可進可攻,退可守,不論失敗於勝利都對地球影響不大,贏了地球的威脅解除,如果輸了,那後續的抵抗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鋼鐵俠並沒有因為選擇戰場而輕敵

鋼鐵俠對滅霸其實是非常重視的,雖然對滅霸的瞭解不多,但根據班納博士帶回來的消息,鋼鐵俠已經知道綠巨人與雷神已經敗了,之後鋼鐵俠又迅速與滅霸的兩個手下烏木喉與黑矮星過招,從烏木喉與黑矮星戰力數據鋼鐵俠也可以大致推斷出滅霸的實力。



並且在鋼鐵俠的原計劃裡面,他是準備通過奇異博士、蜘蛛俠與他組成一個三人突擊小隊,在泰坦星上打滅霸一個措手不及,為了能夠戰勝實力強大的滅霸,鋼鐵俠也製作了一個非常縝密的計劃。

通過鋼鐵俠的這些舉動我們可以知道他並沒有輕敵,甚至為了戰勝滅霸而苦思作戰計劃。

在鋼鐵俠三人來到泰坦星之後,鋼鐵俠沒想到銀河護衛隊居然在此等候多時,雙方也發生一些小誤會,但得知對付與自己有著共同的敵人之後,鋼鐵俠與銀河護衛隊很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

有銀河護衛隊的隊員補充,鋼鐵俠的計劃可以更加完美,其實鋼鐵俠的計劃還是很好的,大家分工合作也確實控制住了滅霸,但沒想到回出現星爵這個意外因素,最終導致計劃失敗。



鋼鐵俠雖然也儘量提高了滅霸的實力水準,但他沒想到此時的滅霸已經距離班納博士離開的時候多了兩塊無限寶石,實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鋼鐵俠的跳躍思維

地球上的復仇者們不應該被動防禦,有些時候完全可以主動出擊,復仇者聯盟不能僅僅在失敗之後在去復仇 。



這句話在鋼鐵俠回到地球之後也對美國隊長說了,他心中有氣,為什麼復仇者們不主動防禦,反而只能被動挨打,鋼鐵俠的想法與其他人不一樣,在他的理論中,只要給地球帶來足夠的安全保障,哪怕是失去點自由也是可以的。

鋼鐵俠的防範意識非常高,他經常會提前做準備應對未知的危機。



打造鋼鐵軍團也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這件事可以說已經成為了鋼鐵俠的執念,只是由於奧創的失敗,加上索科維亞協議的限制,讓鋼鐵俠心中有想法而沒辦法施展,只能默默的承受著,知道《復仇者聯盟4》他從壓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爆發出來。



鋼鐵俠的這種想法不能說錯,他這種危機意識是非常好的,他並不會坐以待斃等待危機的到來才會阻止,在危機還沒有擴大的時候鋼鐵俠已經開始行動了,未雨綢繆,把一切都把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會在危機到來之時從容應對,或者危機還沒有發展起來就已經被消滅了。


復仇者聯盟的分崩離析

鋼鐵俠主動出擊也有復仇者聯盟分裂的原因,在《美國隊長3》鋼鐵俠與美隊已經分道揚鑣,現在的復仇者聯盟已經名存實亡,在班納博士提醒鋼鐵俠通知美隊集結復仇者的時候,鋼鐵俠明顯是遲疑不定的,從鋼鐵俠此時的面部表情變化可以得知他與美隊的隔閡已經有些嚴重了。



他沒辦法從美隊離開陰影中走出來,既然選擇無依無靠,那隻能自己擔起這個責任吧!

鋼鐵俠的一直都是以責任為自己的擔當,為了保護地球他完全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情況在《復仇者聯盟1》已經完全體現出來,他進入太空炸燬齊塔瑞人的母艦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活下來,完全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這次阻擊滅霸也是一樣,鋼鐵俠已經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



總結:鋼鐵俠主動去泰坦星並不是他太過輕敵,鋼鐵俠在考慮到轉移戰場的時候已經想到了這些,他也知道離開地球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支援,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鋼鐵俠依然還是做了這個決定,能夠絕地反擊那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給地球爭取了一次機會,敗了他也無怨無悔。

圖:均來自網絡


影視閒談


來看一下背景,鋼鐵俠本來是打算打電話給美隊,結果剛打開電話本,烏木喉就來了。。。那時候的烏木喉要是晚來個半小時說不定就婦聯重新集結了呢。。結果呢,偏偏就是這個時候來了,還打起來了。一直打到坐了甜甜圈離開地球老遠才打完。

所以說鋼鐵俠原本是打算聯繫美隊集合戰力的,但是沒有時間。那麼接下來為啥要決定出發滅霸老巢。。。

鋼鐵俠低估了滅霸的實力嗎,我倒覺得恰恰相反,他沒有估錯滅霸的實力,他認為地球沒有勝利的希望。手下兩個小將打得兩個法師兩個AD當中還是婦聯3個核心戰力焦頭爛額,更是滅掉了索爾,輕鬆打敗了浩克。這樣戰力,婦聯怎麼抵擋,地球怎麼抵擋。

更別說滅霸手裡還有隻軍隊呢。不僅僅是鋼鐵俠,美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第一反應才會去把幻世帶到瓦坎達去把寶石拆下來,然後毀掉寶石。

試想一下,在地球必敗這個前提下,鋼鐵俠和美隊的選擇是不是就是唯一能減少不必要傷亡的最好抵抗方法呢?畢竟他們倆都以為索爾死了,誰知道索爾被銀護救了,還去找究極神器了。。。反正最後都是輸,還不如去拼一把,婦聯為了地球去拼義不容辭,但地球還有一半的人有生存的希望啊,把戰場放在地球上只會增加無謂的犧牲。

所以說鋼鐵俠做出這個決定,恐怕並不是一時上頭,或者說看低滅霸。只是希望能在絕境中殺出一線生機。而且就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去無回,才不希望小蜘蛛參與其中。(可惜婦聯3自己沒事╯▂╰小蜘蛛卻涼了)

不過還有一點,為啥不把婦聯集結齊再去跟滅霸拼呢。我覺得應該有兩點原因:1.鋼鐵俠的個人英雄主義2.地球當時沒有星際航行的能力。回地球的話,甜甜圈來一次像泰坦星上的硬著陸肯定是不能用了。當時地球科技可能連泰坦星在哪都定位不到。回去就意味著放棄去拼。所以沒法回去。





Q電影


局長認為,這個舉動恰恰是說明鋼鐵俠託尼·斯塔克已經變得成熟穩重的標誌:首先,以託尼·斯塔克的視角,他對滅霸的認知是什麼呢?在他真正見到滅霸之前,託尼有三個已知信息:

1.綠巨人與雷神聯手都打不過滅霸

在《復仇者聯盟3》的開頭,滅霸的戰艦進攻阿斯加德的飛船,索爾、綠巨人浩克、海姆達爾與洛基一起都打不過滅霸,並且洛基和海姆達爾都被滅霸給殺死了。要不是海姆達爾最終開啟了虹橋,浩克或許也會葬身於太空。

綠巨人變回班納博士後,在奇異博士的聖所將阿斯加德發生的一切告訴了託尼等人,託尼還強調了一句話“Tell me his name again(再說一遍他的名字)”,可見託尼對阿斯加德發生的事情感到十分重視,對滅霸這個人也十分重視。

2.“紐約大戰”墓後主使是滅霸

在《復仇者聯盟1》裡的“紐約大戰”裡,洛基只是表面上的大反派,真正的墓後主使就是滅霸。而“紐約大戰”或許是託尼·斯塔克這一輩子最將近死亡的一場戰役了,當時要不是他一個人扛著核彈衝入黑洞毀滅了齊塔瑞軍團,紐約甚至地球都已經淪陷了吧。

對於齊塔瑞軍隊的進攻足以讓託尼銘記一輩子(畢竟這也是鋼鐵俠的高光時刻),而擁有齊塔瑞軍隊的人居然也是滅霸。

3.烏木喉、黑矮星是滅霸的手下

雖然託尼還從未與滅霸交手過,但這一次滅霸的“黑耀四將”全部來到了地球。烏木喉與黑矮星在鋼鐵俠託·尼斯塔克聯手奇異博士、蜘蛛俠(班納博士無法變身綠巨人)的情況下都沒有吃太多虧。而烏木喉更是直接擄走了奇異博士。滅霸的這兩個手下都這麼強了,那本人的實力會有多可怕?有了這三點信息後,鋼鐵俠哪裡還敢輕敵。

可既然不是輕敵,那為什麼託尼·斯塔克決定自己攻入滅霸的老巢泰坦星呢?局長認為有兩點原因:

1.復仇者聯盟已經解散了

就算鋼鐵俠贊同了奇異博士的主意,將U形飛船調轉回地球,託尼也一定會非常不情願。因為在《復仇者聯盟3》的上一部電影《美國隊長3》裡,超級英雄們因為內戰分割成兩大陣營,美國隊長與鋼鐵俠徹底決裂,並且因為索科維亞條約,蟻人還被囚禁、鷹眼不知所蹤。以託尼的性格,他拉不下面子去打美國隊長留給他的電話(電話最終是班納博士撥通的),更沒有做好與美國隊長相見的準備。

2.降低不必要的損傷

這是鋼鐵俠去泰坦星最終要的一點!還記得在電影《美國隊長3》裡英雄們為什麼會打起來呢?就是因為索科維亞條約,而這個條約的誕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在維護正義的同時,造成了太多的平民傷亡,索科維亞條約才被頒佈,以到達限制超級英雄的目的。所以託尼·斯塔克知道和滅霸的交戰必然是一次大戰,他不想讓地球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了,於是索性將飛船直接開入滅霸的老巢——泰坦星。


更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是星爵突然攪局,鋼鐵俠他們真的已經成功了啊。所以託尼·斯塔克跑去泰坦星找滅霸絕不是因為輕敵,而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地球的作用。這樣恰恰證明鋼鐵俠再也不是那個意氣用事的花花公子,而是一位成熟穩重的戰士了。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或者補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想要獲取更多影視資訊、電影解析?這裡是映畫情報局,歡迎關注,不虛此行。


映畫情報局


總得來說確實有點“輕敵”的意思,因為超級英雄們基本對於滅霸都不是非常的瞭解,另外但也不能完全說是輕敵,鋼鐵俠還有可能是想為地球爭取一些勝利的希望,下面我們就從“輕敵”和“爭取機會”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輕敵”

信息不足導致鋼鐵俠有點“莽”了

其實在《復仇者聯盟3》和滅霸的戰爭與《復仇者聯盟1》的紐約之戰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兩樣,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的紐約大戰人類臨時組合起了保護地球的隊伍,也就是初期的復仇者聯盟團隊,他們面對的齊塔瑞大軍按照當時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幸虧靠著他們現有的實力和機緣巧合的一枚“核彈”才算是結束了這場慘烈的戰鬥。

而《復聯3》中面對著“風風火火”而來的滅霸,超級英雄們也是感到非常的棘手,因為在滅霸打敗了阿斯加德之後綠巨人把消息送回了地球。

瞭解到的信息只是雷神被打敗了,但是卻對於滅霸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以為這一次還是像之前一箱是一個普通的反派,只不過特殊的是這次的額反派比較強大而已,但是誰又想到滅霸還沒有出面到地球上來,滅霸的大軍和黑耀五將就已經讓復仇者聯盟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超級英雄們才意識到這次的敵人有點“特殊”。

鋼鐵俠自信只靠他們幾個人能夠打敗滅霸

1:由於信息的不足……

雖然人們意識到了這次反派比較強大,但是對於滅霸本人的實力還是沒有更深刻的瞭解,所以鋼鐵俠、奇異博士外加一個小蜘蛛三人就之身前往了泰坦戰場,想要和滅霸來一次特殊的“邂逅”。

假如他們只是他們三個對抗滅霸的話我感覺他們會輸得更慘,多虧了碰到了銀河護衛隊的成員,其中螳螂女的能力讓這次戰鬥看到了一絲勝利的希望,確實他們的計劃也算是“天衣無縫”,但是卻因為一顆老鼠屎(星爵大哥),導致整個計劃全盤皆輸,才不得已和滅霸展開了硬碰硬的戰鬥,其實從他們開始和滅霸正面剛的時候,他們已經輸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對於滅霸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而滅霸準備自己爭奪寶石之前已經對於每個地球上的超級英雄做出了詳細的瞭解,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就是這麼個道理。

2:自信的奇異博士

奇異博士最為地球上的至尊法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到一個人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肯定多多少少的有點“膨脹”的,而奇異博士確實也有點“膨脹”,何況他還有著他最大的倚仗——時間寶石。

所以自信的奇異博士雖然從班納那裡知道了滅霸有著兩顆無限原石,但是曾經強大的多瑪姆他都靠著時間寶石給“氣走了”,何況是一個他沒怎麼聽說過的滅霸了,其實他並不認為滅霸還要不多瑪姆強,但是事實證明滅霸比多瑪姆強不強不是很清楚,但清楚的是滅霸比多瑪姆要聰明多得多了,這是一個用腦子戰鬥的人。

所以奇異博士的輕敵更是感到“不可原諒”的,因為即使時間寶石強大,但是相比於擁有著兩顆無限寶石的滅霸應該還是不夠看的,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當奇異博士看到那一千多萬戰鬥失敗的結果時,奇異博士在心理上已經“慫”了不少,所以氣勢上就被打敗了。

“機會”

鋼鐵俠可能瞭解到了滅霸的強大,想要給地球上超級英雄對爭取一些時間

其實要說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班納博士把消息帶回地球的時候,鋼鐵俠已經意識到了這次敵人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強大,而鋼鐵俠和奇異博士遭遇的烏木喉和黑矮星的時候,更是展現了超強的實力,尤其是烏木喉,簡直可以說在實力上吊打奇異博士,並且還能夠生擒奇異博士。

雖然後來在烏木喉回去“覆命”的飛船上他們幾個人利用了一些計謀把烏木喉給陰死了。

但是從這次戰鬥鋼鐵俠看了出來,只是一個滅霸的手下都把他們幾個“吊打”著玩,何況是滅霸本人了,雖然不知道滅霸有多強,但是從手下烏木喉看來,滅霸可能是所有超級英雄所不能對抗的,所以說他們幾個就這麼回去的話,還是有可能打敗不了滅霸,所以鋼鐵俠轉換了“思路”,想要“搏一搏”,去泰坦星球伏擊一下滅霸,一是為了能夠給地球對爭取一些時間,好讓超級英雄們有更多的準備時間,二是萬一在泰坦星球的“伏擊”起到了效果,打敗了滅霸呢?

鋼鐵俠可能從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說他們沒有選擇和滅霸硬碰硬的剛,而是選擇利用螳螂女的能力,只是為了把滅霸的手套給摘下來,為的就是從根本上打敗滅霸,或者爭取時間。

讓鋼鐵俠想到了“紐約大戰”

這次的戰鬥使得鋼鐵俠想起了在《復仇者聯盟1》中的紐約大戰,那次的大戰雖然復仇者們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鋼鐵俠看著周圍破敗的街道,這場戰鬥同樣也是“慘烈”的獲得了生勝利。

所以說一場發生在地球上的外星侵略者大戰,無論最後勝利或者失敗,對於地球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打贏了還好,損失可能要相對來說小一點,但是萬一打敗了,那對於地球來說更是致命的打擊,所以鋼鐵俠想要開闢第二戰場,也就是泰坦星球的大戰,想要打滅霸一個出其不意,即使是戰鬥失敗了,也不會給地球帶了多大的損失。

所以從這來看鋼鐵俠的思路還是比較正確的,因為鋼鐵俠在做出想要開闢第二戰場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出了隨時為地球犧牲的決心,雖然最後註定只剩下鋼鐵俠一人留在了泰坦星球,但是他也把地球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因為從泰坦大戰中來看,滅霸利用力量寶石生生地拉著一顆小衛星就砸在了泰坦星球上。

從這來看滅霸的招式是大開大合的,他不考慮別的因素並且還有這力量寶石,要是地球來上這麼一次衛星裝地球的話,那損失將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從《復仇者聯盟3》的劇情中看到,當鋼鐵俠他們幾個打敗了烏木喉之後說了一句“我們到底該不該這樣回去”?看似是在問奇異博士和小蜘蛛,但是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內心,這時候鋼鐵俠的內心在進行劇烈的鬥爭。

因為鋼鐵俠一直都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剛結束了紐約大戰鋼鐵俠就想到了要為製造一個能夠提前抵禦外來侵略的防護網來看已經(也就是復聯2講事情),鋼鐵俠已經看到了。以後的好幾步,雖然後來並不是很成功,但是也並沒有失敗。

所以鋼鐵俠那個時候內心再發生著變化,想到了,未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戰鬥失敗、地球損失慘重、更多的超級英雄犧牲),所以鋼鐵俠想要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更對的超級英雄們活下來,而鋼鐵俠也確實做到了這些,並且還在《復聯4》中英勇的犧牲了。

總結:所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可能鋼鐵俠真的輕敵了,雖然這種可能比較小一些,但是也確實有可能存在;二是鋼鐵俠更多的是與預料了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為了把損失達到最小。


漫威櫥窗


我是維賽迪,我來回答。


顯然,鋼鐵俠主動找滅霸,是有輕敵的成分存在。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烏木喉等人來到地球,為了奪取奇異博士的時間寶石而與鋼鐵俠等人展開激戰。



奇異博士最後不敵烏木喉,被生擒,期間蜘蛛俠竭力阻止但仍然被飛船吸上去。



隨後鋼鐵俠擺脫了黑矮星的糾纏,也上去了飛船。

之後蜘蛛俠與鋼鐵俠聯手從烏木喉手中救下了奇異博士。


之後奇異博士希望可以想辦法返回地球,而鋼鐵俠此時直接開啟嘲諷:現在你又想逃跑了?好計劃!


奇異博士只能說自己希望保護時間寶石。



在兩人的爭吵中,鋼鐵俠說了一句話:我們現在離地球很遠,而且還沒有後援。


這可以看出,斯塔克他很清楚現在他們是處於準備不足的劣勢情況。



而之後,奇異博士問斯塔克,他能否讓大家回去地球,斯塔克做出了回答:我在想我們或許不應該回去。


這段話暴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即斯塔克他是有能力讓飛船返回地球的,但他自己不想。


原因是,斯塔克認為去滅霸的地盤打,可以“出其不意”戰勝他。



事實上,通過之前跟班納的交談,斯塔克已經知道滅霸至少擁有遠超《復聯2》雷神的實力,因為他跟雷神最後一次見面是《復聯2》。


不要看在泰坦星上好像幾乎將滅霸的手套拽了下來,那是因為有銀河護衛隊的幫忙。


而鋼鐵俠原本的計劃是沒有包括銀護在內的,換句話說他本來是想著單憑自己跟奇異博士還有蜘蛛俠三人去硬懟滅霸.....


如果是這樣的話,參考泰坦星戰場的後半段。


滅霸贏得可不要太輕鬆了....


在地球的時候,其實班納已經多次表示滅霸真的非常強,很強很強,甚至他手下的黑矮星都能跟鋼鐵俠打了很久,然而斯塔克在自己明明知道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仍然想以三個人的戰力去跟擁有無限寶石的滅霸戰鬥。


這完全可以說是輕敵了。

當然,斯塔克也有其他考慮的,在地球開戰的話傷亡太大,如果自己能去直接將滅霸解決了,或者將戰場放在他們那裡,那豈不是一勞永逸了?


但如果沒有星爵等人,斯塔克這個計劃可以說完全就不會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而銀護的出現完全是意外因素。



綜上,鋼鐵俠主動去找滅霸,的確有輕敵的成分存在。


維賽迪


當然不,要是沒有星爵出來攪局,鋼鐵俠一行都已經成功搶奪無限手套阻止滅霸了。

鋼鐵俠不會退縮

的確託尼的性格缺陷中包括自負,但經過那麼多場生死攸關的戰鬥後,他絕對不會輕視敵人。

《復聯》中不穿戰甲直接面對洛基。


明知戰甲動力不足時也仍然把核彈帶出蟲洞,即使這是有去無回。《鋼鐵俠3》家被炸,生命受到威脅卻先把戰甲給小辣椒穿。

《美國隊長3》沒帶戰甲,僅用右手裝備就敢去阻止冬兵,還好手套擋住了冬兵衝託尼腦袋開的那一槍。

《無限戰爭》直接上甜甜圈飛到滅霸老家泰坦,被滅霸打到戰甲盡毀,若不是博士用寶石換託尼一命,託尼就又掛了。

強攻無望只能智取

他們不傻,當然知道硬剛滅霸會輸,所以才眾人合力牽制滅霸趁機搶奪無限手套。

他們知道面對的敵人是誰,也都知道了滅霸的戰力,畢竟他們跟黑暗教團已經交過手,並且贏得並不容易,所以才想到泰坦打滅霸個出其不意。

從他們差一點就成功這點上鋼鐵俠的做法並不草率,他們有組織有計劃有能力,就忘記了給星爵一首歌讓他去旁邊跳舞。


今晚看神馬


鋼鐵俠主動去找滅霸並不能算輕敵,而是在技術智慧之外高智商的表現。

原因如下:

1 把戰場設定在滅霸星球而非地球。這是借鑑地球戰爭的教訓,避免對地球造成過大損害。畢竟,和滅霸團隊的戰爭所產生的各種大規模物理破壞是很嚴重的。

2 出其不意。滅霸沒有想到鋼鐵俠會主動進攻,這點預期錯誤可以作為鋼鐵俠的優勢之一。

3 挽救奇異博士,有了奇異博士,本來就會給和滅霸的對決增加很多勝算。這也是鋼鐵俠主動進攻滅霸的原因之一。這也意味著,鋼鐵俠認為,自己的戰鬥能力足夠對決滅霸的手下。

4 意料之外的是蜘蛛俠加盟了,而且鋼鐵俠本來就為蜘蛛俠準備了新的更先進的戰衣裝備,同時滅霸少了一個手下,這兩方面彙總加大了鋼鐵俠團隊的勝算。


後期真正戰爭的時候,鋼鐵俠和奇異博士單獨對決滅霸都不能戰勝,即使和銀河護衛隊聯手,也只是險勝後,因為星爵失誤而失敗。從馬後炮的角度看,鋼鐵俠似乎是低估了滅霸。

但這其實是一種基於觀眾看電影的上帝視角。

鋼鐵俠之前和滅霸並無交手,不可能完整而客觀地估測滅霸的真實戰鬥能力。何況滅霸一開始手套上就有寶石,這對滅霸的實力本身就是一種倍增效應。

雷神、洛基和綠巨人最開始也一樣低估了滅霸,所以綠巨人後期都不願意出來。

所以說,在沒有真正接觸滅霸之前,復仇者聯盟成員很難完全客觀地估測滅霸的戰鬥能力。

簡單地依據後期的失敗來判定鋼鐵俠輕敵,對他並不公平。

恰恰相反,應該認為,鋼鐵俠心懷大局,有勇氣也有能力去維護地球。這一點,連滅霸也要佩服他。


比特美劇電影詞彙表


鋼鐵俠確實有幾分輕敵,但主動去找滅霸的主要原因是:1、將戰場遠離地球,最好打敗滅霸。2、如果打不過,犧牲自己也要爭取時間。


首先鋼鐵俠確實輕敵了,但是時間緊迫容不得他一步步準備和分析。



第一、從班納博士帶回的消息來看,此時滅霸已經拿到了兩顆無限寶石,並且擊敗了雷神和綠巨人,下一步就是親自來地球。

第二、在擊敗黑矮星和烏木喉之後,鋼鐵俠信心大增,對這群外星入侵者有了進一步瞭解。

此時在飛船上的鋼鐵俠面臨兩個選擇,回去還是主動出擊。但此時飛船隻有三個人——鋼鐵俠、奇異博士和蜘蛛俠。


就他們三個人就一定能擊敗那個輕易打敗雷神和綠巨人,並且掌握兩個無限寶石的滅霸嗎?

而鋼鐵俠此時依舊提出主動出擊,這和鋼鐵俠的性格分不開——對自己充滿信心;以及愧疚感——復聯1中齊塔瑞大軍入侵地球慘遭破壞,復聯2和奧創的大戰中造成了許多家庭悲劇;還有責任感——作為復聯的總負責人,地球的守護者,他認為自己應該站在第一線。

而且這次主動去找滅霸鋼鐵俠本來就是抱著必死的信念,就和當初揹著核彈一樣。

鋼鐵俠之所以主動出擊,首先是不希望這場大戰發生在地球,那樣會給地球帶來沉重得代價。此外就算他在泰坦星犧牲了,但是地球上還有其他超級英雄,有班納博士通知他們做好準備,地球仍然有希望。

所以鋼鐵俠這次主動去找滅霸早就做好了打算——如果能夠打敗滅霸那再好不過,如果打不過,那麼就算犧牲自己也要爭取時間給地球上的其他人準備時間來應付滅霸。

這就是鋼鐵俠——一個總是選擇獨自承受和犧牲自己生命的“自負”領導者。這也是我們深深愛著他的戰甲,但卻更深愛他人格的原因。



漫威特攻


復仇者聯盟3

鋼鐵俠平時喜歡搞笑 捉弄綠巨人還有喜歡和隊長拌嘴

遇到了危險他鋼鐵俠不會掉下隊友自己去逃跑

在飛船裡的烏木喉抓捕奇異博士沒辦法不去救

還有蜘蛛俠在飛船裡。馬上要窒息的蜘蛛俠還好鋼鐵俠及時趕到

給了蜘蛛俠一套 ,叫戰衣好還是戰服好。隨便了

本以為蜘蛛俠要回到地面沒想到強行留在飛船裡和鋼鐵俠一起拯救奇異博士

由於烏木喉可以用意念控制物體,超能力非常強,強攻肯定不能救下奇異博士,必須智取。而此時,蜘蛛俠正好想到可以運用《異形》電影中的知識來智取烏木喉。鋼鐵俠瞬間在飛船上打開一個洞,烏木喉由於壓力被壓出飛船外,蜘蛛俠救下了奇異博士。

而蜘蛛俠的戰衣有

內含576種蛛網噴射組合形式供選擇(這麼多,想知道怎麼選擇噴射的),蜘蛛追蹤器,在胸前還配備有小型無人機裝置可以追蹤敵人,全息影像的GPS系統還能將信息發送回戰服,升級的蛛絲髮射器還增加了激光瞄準系統,這炫酷新奇的裝備難

沒想到遇到了星爵他們一幫人先是一陣疼打

哇哦

囉裡囉嗦的星爵

首先他不是去尋找滅霸 而是去救隊友

而且他作為超級英雄 肯定會想到這一點

犧牲是早晚的事


只有活著一天就會保護地球一天


篇外話題:斯坦.李老爺子一生的超級英雄

感謝你的超級英雄


壹號新事物


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鋼鐵俠輕敵的表現,首先,在《復仇者聯盟3》這部電影中,鋼鐵俠自身的裝備已經升級到納米技術了,鋼鐵俠擁有比以往更加強大的武器裝備和防禦系統,我覺得即使鋼鐵俠一個人都可以和沒有無限手套的滅霸一較高下了,在滅霸擁有無限手套的情況下也能抗衡一二,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鋼鐵俠他們曾經成功的奪取了滅霸的無限手套,但是由於星爵的失誤又被滅霸奪回。其次,鋼鐵俠本身不是一個狂妄自大、輕敵的人。從之前那麼多次戰爭中都可以看出。鋼鐵俠主動去找滅霸只是挺顯了鋼鐵俠的挺身而出,捨己為人的勇敢和無畏。《復仇者聯盟1》中是鋼鐵俠在原子彈即將降臨城市時挺身而出,那時他盔甲的動力系統已經不足以返航,但是他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這才是超級英雄中的“超級英雄”!

最後,鋼鐵俠在主動去找滅霸的時候身邊可不是他一個人,有擁有時間寶石的奇異博士、銀河護衛隊的星爵等人再加上小蜘蛛,這已經是一股很強大的戰力了,足以和滅霸一戰。綜上所述,我認為鋼鐵俠主動去找滅霸並不是輕敵的表現。以上僅是我個人看法,非禮勿噴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