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保險普及率高嗎?為什麼?

嘚吧兩句


我覺得我們國家保險率普及不高,中國的保險存在很多問題,保險本身的意義就是大家都來湊點錢,以防當中的一家發生過大疾病和意外危機,卻被現在的保險公司牟取暴力!把保險名聲做臭了,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聽到保險就聯想到騙子,不是老百姓不懂,保險好不好,市場才是最好的驗證,雖然保險的專業知識很強。但是也不乏有些保險公司利用專業知識很強,老百姓看不懂,專門去忽悠老百姓。所以保險市場需要大力的整頓!我相信中國未來的保險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星辰84205874


您好,我是上谷臥牛,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目前中國保險普及很快,但是普及率還有很大空間提升。

2016年的時候,我國的保費總收入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是人均保費在全球還不算高。

早在2014年國家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在保險業內稱為“新國十條”,明確提出: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保險深度要提升到5%%,人均保費提高到3500元!(截止到2016年,人均保費已達到2646元,之後的數據我沒查到)。

但是相信隨著中國民眾對於保險的逐漸認可和接受,今年一定會實現人均3500元的規劃。

國家要實現本世紀中業成為發達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必須跟上,為此國家也出臺了大量政策和辦法支持保險業的發展,比如:

1、將每年的7月8號定位“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

2、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學增加《保險伴我一生》課外讀本

3、2016年國務院會議明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建康險,每年最高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2400元。

4、2015年,2016年保險相關試題進入高考內容,佔比分數很高。

5、中央2臺財經專題報到,2016年—2018年,保險已連續三年成為投資第一名。

6、201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

7、為了深化銀行保險改革,2018年,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一家,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8、2019年,國家也放開了金融市場,允許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大陸鋪設分支機構等。

……

通過以上國家支持,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相信保險普及肯定會越高,保險業將是未來很大的一塊蛋糕,從很多大佬近幾年快速計入保險業也能看出,比如馬雲、王健林、馬化騰、許家印等都入股了保險,我明都清楚,他們的眼光一直以來都很超前。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上谷臥牛


目前,我國保險一般分為社保和商業保險。

客觀講,目前我國商業保險的普及率還不是很高,購買人群多集中於城市中產階層,從人均保單數、人均保費、人均保額來講,我國商業保險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相信隨著國家不斷推動,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保險意識不斷提升,我國的商業保險普及率會越來越高,而且增速會很快。

比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好的現象,現在很多新生兒的父母,都會在孩子出生之後便會給孩子購買商業保險,而且很多農村父母也參與了進來,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煎餅卷財經


我國保險行業相較於發達國家,起步較晚,雖經過快速發展,但現階段仍處於初級階段,保險市場的潛在需求巨大。且我國保險險種較為單一,再加上我國民眾保險意識相對滯後,我國保險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年保險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6581億元,賠付支出為11181億元。其中財產險收入為9835億元,壽險收入為21456億元,意外險收入為901億元,健康險收入為4389億元。2017年,我國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8%,發展勢頭良好。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業發展狀況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2016年我國保險深度為4%,2017年上升0.3個百分點,但與全球6%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保險密度方面,2016年全球人均保費支出為620美元,我國僅為338美元,我國保險密度與國際水平相比較仍顯落後。我國民眾的保險意識相對淡薄,且保險行業的專業水平以及產品多樣性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導致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相對落後。

  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相對落後,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保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僅以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分析:在我國當前社會人口年齡分佈結構中,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經達到11%,我國老齡化趨勢明顯。社會人口老齡化將使我國養老金缺口增大,使民眾養老面臨嚴峻挑戰。且重大疾病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不斷提高,50歲以後重大疾病發生率開始明顯上升。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加深,養老以及重疾問題將會越發突出,相應的重疾險與養老險以及壽險的需求將會很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快捷方便的互聯網保險業務也開始快速增長。我國擁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有四家,分別是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和易安財險。隨著互聯網保險行業規範不斷完善,新險種的不斷推出,互聯網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快速增長。但2017年,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僅易安財險一家實現盈利。互聯網保險行業營業狀況堪憂。互聯網保險公司相較於發展較為成熟的傳統大型保險企業而言,競爭能力非常弱,未來發展道路較為艱辛。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保險行業發展迅速,市場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服務的專業性、產品的多樣性等方面還有較大空間需要發展。未來,我國保險行業需要加大力度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不斷的擴充產品線,貼合消費者需求,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多樣化選擇的產品。


股市女人


  我國保險行業 相較於發達國家,起步較晚,雖經過快速發展,但現階段仍處於初級階段,保險市場的潛在需求巨大。且我國保險險種較為單一,再加上我國民眾保險意識相對滯後,我國保險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業發展狀況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2016年我國保險深度為4%,2017年上升0.3個百分點,但與全球6%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保險密度方面,2016年全球人均保費支出為620美元,我國僅為338美元,我國保險密度與國際水平相比較仍顯落後。我國民眾的保險意識相對淡薄,且保險行業的專業水平以及產品多樣性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導致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相對落後。

以上為個人的理解,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張萬東


在我國保險財產險普及比較高,重疾險,商業險估計比較低。因為很多人的思想還沒有改變過來,加上我們國的保險從業人員,介紹險種的時候模稜兩可。,後期出現保險事故理賠糾紛比較多。給我國民眾感覺保險,有點騙人的感覺。交保費的時候說的很好,什麼都保,但是出保險事故的時候,又說很難理賠。


等待趨勢執行1998


我想你問得應該是商業保險普及程度,不高。而且未來很長時間內依然高不了,千萬別拿國外的商業保險比率來想象成中國未來的商保潛力。

國情差別巨大,西方國家幾乎是各人幹各人的事,自己必須為自己著想。而我國是人情國度,一人有難會有許多親朋好友一起出力為你擋災,你的為人,在中國其實也是保險哦,會做人的,一旦有事,會有大量的人來幫助你,保險啥用?所以我歷來不看好商業保險在中國的發展。未來很長時間都難


笑看江山變


保險普及率不高,讓客戶投保時花言巧語,賠償時推三阻四,讓人無法信任


用戶4384498582037421


不高,國民對保險意識不高,有些家庭覺得有無都無所謂?反正對家庭生活又影響不了什麼。


財經天下放眼全球


怎麼說呢……保險的購買率挺不低的,但是購買率不等於普及率!

這樣說能明白嗎?這裡面的誤導銷售太多了,一大半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什麼內容,所以我覺得這不能算是“普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