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雲服務器”?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微盟遇到的危機。幸好,經過微盟和騰訊雲的共同努力,目前數據已基本恢復正常。他們真的用的是最困難、最“暴力”,卻又是最靠譜的辦法。祝福微盟,同時也希望各單位以後一定要注意數據的安全性及備份機制。

想必有些小夥伴們對“雲”產生了興趣。騰訊他們家的雲好流弊!

說起“雲服務器”,計算機圈兒外的盆友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這個:


什麼是“雲服務器”?

什麼?拿雲做的服務器?怎麼可能?

在雲裡放著的服務器?


什麼是“雲服務器”?

那為什麼叫“雲服務器”?

好吧,在介紹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另一個概念,叫“虛擬機”。


什麼是“雲服務器”?

虛擬的機器?


什麼是“雲服務器”?

當然不是啦~~不過倒是真的有些沾邊了。

這還得從計算機的發展說起。計算機在最初誕生的時候,不僅非常龐大,計算能力也非常非常有限,我們在今天簡單用計算機算個微積分的結果,或者求個什麼極限,都是秒秒鐘的事,但對於原始的計算機來說,可就算是件“繁重”的任務了。所以人們不得不排隊預約使用計算機:


什麼是“雲服務器”?

於是,這種原始的計算機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計算需求。尤其是最早的計算機是給軍隊計算導彈軌跡用的,所以軍方一旦徵用了計算機,社會上的單位只好靠邊站了。

於是,計算機就朝著小型化、高速化、民用化的發展。

到了今天,一個小小的智能手機對於最原始的計算機來說都是一個“超級計算機”。


什麼是“雲服務器”?

電影《鋼鐵蒼穹》中的片段

二戰結束後納粹“餘孽”們逃到月球背面繼續研究和發展,企圖有朝一日“光復地球”。於是他們的科學家依然使用二戰時的機械技術研究了一個“龐然大物”式的計算設備(不能稱之為“計算機”),才能勉強帶得動整個宇宙飛船的計算任務。結果來自地球的黑人宇航員詹姆斯·華盛頓將地球上人們的智能手機交給了納粹科學家。納粹科學家將智能手機接入宇宙飛船後飛船的運行速度一下“飛”了起來。

但是,計算機得發展,除了往小的方向發展外,還朝著大的方向發展,現代大型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已經非常非常快了,如果只用來為個別人計算普通的任務,那真的是太浪費了。

什麼是“雲服務器”?

超級計算機中心

另一個問題,這麼豐富的計算資源,如果一個人登錄進計算機之後,往往會獨佔操作系統,其他人也就無法使用這臺計算機了,同樣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於是,人們就在想:能否將一臺計算機模擬成多臺計算機,這樣就可以讓多個人同時擁有自己的“計算機”,也就能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了。

所以,人們就從計算機中模擬出了多臺虛擬的“計算機”,並給每臺虛擬出來的計算機分配好各類硬件資源及操作系統。使用者登錄進虛擬機後完全看不到其他的用戶及所在主機的信息,完全獨佔了這臺虛擬機。

他(她)可以在這臺虛擬機裡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軟件層面完全不會對其他使用者產生影響。再也不會發生如下的場景了:

場景一:我喜歡用谷歌瀏覽器,你為什麼把系統默認的瀏覽器給改成火狐了?真討厭!不行,我得改回谷歌瀏覽器。

場景二:某某,你怎麼把我好不容易拷貝上去的電影給刪了?回覆說:你那玩意兒太佔空間,我都沒地方存數據了,就把你那些“片片”給刪了。

如果管理員分配的合理的話,即便一個虛擬機的CPU或內存被用光了,也不會影響到主機或者主機內其他虛擬機的用戶。

看到“虛擬機”的好處了吧?對,虛擬機一是提高了牛叉主機的利用率,二是隔離了不同用戶的使用空間,不會相互產生影響。

於是,虛擬機在民間漸漸地被推廣開來。小夥伴們都用它!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機器都適合作為虛擬機主機用,只有個別“土豪”才會把自己的牛叉些的主機拿出來給大家分配虛擬機。因為,作為虛擬機主機的機器必須有足夠的CPU核數和內存。但是,虛擬機的需求卻越來越旺盛了。

於是,有些大的IT廠商開始盯上了這塊“肥肉”。就有了如下這段對話:

IT廠商:好了,我有機器你們有需求,那咱們做筆生意吧——我給你提供在線的虛擬機,你只需要按虛擬機的大小和時間給我付費就行了。

用戶:會不會很貴呀?

IT廠商:不貴不貴,如果你要的資源不是很多,一年也就千百來塊錢吧。

用戶:嗯~~~

IT廠商:還要猶豫?一年也就是你買20盒芙蓉王的錢。“少抽1月煙,夠用整一年!”

用戶:好吧~~~

IT廠商:還要墨跡?好吧。你想想,你要是申請公網IP一年是不是又得好多錢?我們可以給你的每個虛擬機免費送一個公網IP的!還不用你自己拉寬帶。

用戶:真的?太好了!

IT廠商:下單不?

用戶:我再考慮考慮~~~

IT廠商:無語!你忘啦?自己發佈網站還需要你自己買服務器,一臺服務器少說也得上萬塊了吧?怎麼……

用戶:我要我要!

於是,“雲服務器”就這樣誕生並在市場上流行起來了。“雲服務器”不是說用雲什麼的做的服務器,更不是放在雲裡的服務器。是說用戶不用管誰提供的主機或者主機的物理形態,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接上互聯網,都可以輕鬆地使用雲服務器提供的虛擬機。“雲服務器”的資源足夠多,不管有多少用戶需要申請虛擬機,都可以根據需要快速動態的生成虛擬機,用戶連操作系統都不用自己裝了。

但是,並不是只有老百姓才會用到“雲服務器”,真正對雲服務器需求量大的其實是大企業和政府。而這些單位對自己的信息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希望將自己的重要信息傳到互聯網上。所以,精明的大IT廠商們就想辦法在政府或者企業內部局域網內搭建了一個雲環境,並稱之為“私有云”。只有在私有云的單位內部才可以連接到私有云,互聯網用戶是無法連接他們的私有云的,從而確保了信息的安全性。

那現在提供私有云的IT巨頭有很多很多,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哪?

其實,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雲服務器”的理念就是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服務器,而不需要揹著服務器跑,更感覺不到主機或者其他用戶的存在。所以不管哪家巨頭提供的雲服務器,作為用戶來說,使用的虛擬機都是一模一樣的。因為用戶看到的就是個空白的操作系統,遠程連接進去後自己拷貝及安裝軟件,或者幹什麼其他的事情。

只是不同雲服務器的價格略有差別。下面列舉出了幾種主流的雲服務器在配置儘可能相同的情況下的價格:


什麼是“雲服務器”?

不同雲服務器廠商價格對比

可以看到,各個廠商提供的雲服務器的差別主要是在價格上,百度雲的價格最為低廉。性能方面差別不是太大。差別主要是在服務上了,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自行去他們的官網查閱。當然,這些主流雲服務器提供商的雲服務器可以靈活選配,這裡為了便於對比只是列出幾乎最低的配置。

所以大家需要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雲主機提供商及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