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疫情之下,旅遊業的日子真的不太好過,不僅線下實體店的日子已經日薄西山,線上的一些服務平臺也已經搖搖欲墜,為了挺過這次難關,攜程壯士斷腕,開始降薪,以求安然活到疫情之後。


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01.自願降薪,旅遊業的尷尬


在2019年,旅遊產業線上的各大平臺還是活得有聲有色,畢竟在疫情發生前,每個人的旅行計劃早已經安排得妥妥當當,可是現在,萬人空城,那些原本準備出門的人都縮回了腳步。攜程服務等旅遊平臺如履薄冰。

3月9日,攜程一則消息傳來, 引起了旅遊行業的軒然大波。CEO孫潔發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孫潔開始0薪;高管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可正常調漲薪資。

從現有措施來看,攜程旅遊的狀態似乎真的不太好。本來在應當創收的季度,攜程旅遊結果虧損嚴重。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說,自攜程成立以來,這是“虧得最多的一年,或者至少一個季度”。雖然此話真假難辨,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

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旅遊產業的生存真的異常艱難。

前兩天,少俠曾看到了一篇文章。寫的是各大航空公司的現狀,從“白菜價”的機票到不斷取消的航班,從國內歇業的航空公司寫到了國外倒閉的航空企業。字字珠璣,一看就好像看到了旅遊產業的盡頭。

中國新聞週刊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從攜程、去哪兒、飛豬等第三方訂票軟件可以發現,“白菜價”機票已持續多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出港航班均出現1折左右的機票。比如3月4日,上海飛往重慶的航班最低59元起,僅全價的0.3折,而當日上海飛往長春的航班不含基建燃油附加費最低僅為70元。從2月下旬開始,多地機票就跌落100元,比如2月26日,從上海飛重慶票價僅為49元,從上海飛哈爾濱僅需99元,折扣幅度分別為0.3折和0.5折。

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在一遍遍刷新著大家的眼球,在這個特殊時期,旅遊產業已現頹勢。

機票可以打折,服務可以走優惠的路線,但是對於旅遊產品來說,那些規劃好的定製旅遊路線,那些早期的投入成本,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一夜之間,那些旅遊企業白了頭.......


02.冬天終將會過去


目前看來,攜程、去哪兒、飛豬等平臺的情況不容樂觀。源源不斷的人力成本可以通過降薪或者裁員暫時遏制,可是節流只是企業發展的初級段位,要想持續發展,開源才是關鍵。

疫情未消,旅遊產業重開時機未明。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降低人力成本,旅遊產業是否可以從其他的途徑打開新出路呢?

答案當然並不唯一。

為此,攜程旅遊提出了“旅遊復興V計劃”,聯合百餘目的地,萬家品牌共同投入10億元復甦基金,促進旅遊消費,振興疫後旅遊經濟。

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攜程旅遊開始的第一步。因為紙上談兵,我們無法判別攜程旅遊此舉的有效性,但相比原地踏步,為疫情後的復興做準備還是隱藏著巨大的商機。

據飛豬《疫情後旅行消費信心》調研報告顯示,32%的用戶表示不會疫情一結束就立即去旅遊,但也有19%的用戶選擇按原計劃出行,更有8%的用戶表示增加更多旅行計劃。而對於疫情後首次旅行的時間,56%的用戶選擇了在疫情後3個月之內。

攜程高管自願降薪,“白菜價”的旅遊是誰的危機,真的異常艱難

從數據分析和實際情況來看,其他產業復工的時間還是值得期待,而旅遊產業真正的復工時間恐怕還得繼續延後。

畢竟疫情一天不結束,大眾那顆想要旅遊的小心臟,就得乖乖地待在家裡。

也許,對於旅遊產業來說,雄厚的企業資本、靈活的運營模式、多元化的發展方式才是生存求變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