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創建“無疫”社區,堅決打贏武漢保衛戰

吳言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3月12日16時,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44場新聞發佈會,介紹武漢市“無疫”社區創建工作和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情況,並答記者問。

武汉创建“无疫”社区,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數首次降至個位數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截至2020年3月11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7781例,其中武漢市49986例,佔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佔全省26%。2020年3月11日0—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自湖北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相應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數首次降至個位數水平,新增確診病例均來自武漢市,其他16個市、州、林區無新增確診病例,全省無境外輸入性病例。

無疫情小區達到3945個

據武漢市政協主席、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鬍曙光介紹,前期武漢市實行了嚴格的小區封閉管理,在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中,事實證明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疫情形勢積極向好的變化,我們從3月1日開始,在全市開展無疫情社區的創建工作,這是我們繼小區封閉管理之後繼續工作內容,為最終打贏武漢保衛戰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武漢市無疫情社區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結果。截至3月11日24時,全市無疫情小區達到3945個,佔全市比例55.5%;無疫情社區225個,佔比達到16%;無疫情村、大隊1592個,佔比達到81.9%。

無疫情社區的創建標準

胡曙光介紹:無疫情社區的標準,我們概括為零疫情發生和防控全到位。

所謂零疫情發生,以小區申報之日起,向前推延14天。在此期間,整個封控的小區無一例確診病人。

同時,與新型冠狀肺炎相關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無症狀發熱者必須要在醫院和隔離區等待診斷結果。如果診斷結果這三類人當中沒有確診病人,這個小區就會被認定為“零感染”。

胡曙光說,為了推進小區防控工作的全面開展,我們還有第二個條件“六個到位”:宣傳引導到位,封控管理到位,排查摸底到位,消殺衛生到位,供應保障到位和組織發動到位。這六個到位,涵蓋了所有對於小區實行封控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它是確保實現無疫情小區的重要基礎條件。

無疫情小區可以酌情調整管控等級

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封控管理組組長羅平表示,在全市推進無疫情小區創建工作,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居民們得到實惠、看到希望、增強預期、堅定信心。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勵保障措施,總體上來講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被認定的無疫情小區可以酌情調整管控等級,讓居民們在小區內有序的活動。無疫情的村、大隊允許村民們在村內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第二、將各類居住在無疫情小區且未離開小區人員的連續居住時間,納入離漢外出和復工復產前隔離觀察的有效認定依據。

第三、將無疫情小區名單在媒體上公示、公佈,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激勵先進,激發小區居民參與創建的榮譽感和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比如在3月6日、3月9日和今天,分3批在長江日報公示了無疫情小區、無疫情社區、村的創建工作。

第四、對無疫情小區採取公告制度,列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每日通報的重要內容,並作為今後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依據。

集小勝為大勝的有效措施

胡曙光說,武漢市共有7100多個小區,1400多個社區,還有近2000個村莊。在這次疫情發生的過程中,各個地方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是重災區,有的地方疫情不是那麼重。但作為整個武漢市來講是一盤棋,整個武漢市在1月23日封城以後,整個處於封閉狀況,如何做好“外防輸出、內防擴散”,實踐表明採取小區封控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小區封控是2月11日開始,大家知道武漢市封城是1月23日,前面有一段時期,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沒有到位,吃了一些虧。後來在2月11日進行小區封控措施以後,從現在來看,其成果非常明顯。”胡曙光說,但是現在絕不可以因為這種情況而放鬆,武漢市現在這麼多確診病例,實際上是由第一位傳染者帶來的,可想而知,只要還有一位就可以傳播得很大。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之下還要繼續封控。

此外,只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人人參與群防群治,才能在一千多萬人的城市,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形成這樣好的結果。小區無疫防控工作是集小勝為大勝的有效措施,是打贏武漢保衛戰最關鍵的環節。只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最後才能實現無疫情小區,接著到無疫情社區、無疫情街道,最後實現整個武漢市無疫情城市。所以要不斷增強信心,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