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納粹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是個怎樣的人?戰後結局如何?

共跳滴水線子


裡賓特洛浦在納粹德國時代是一個極其精明的政治投機者,但是作為職業外交人員應該是失敗者。

他的經歷其他的朋友們已經是講述的很清楚了,對於他我只想敘述一下他的幾個特點;其一他本來是賣香檳酒的但是卻投機了政治。

其二他原本是平民階層卻把自己過繼給姨媽加了一個"馮"字擠進貴族階層。

其三他作為外交家與外交部長所簽訂的條約幾乎都被撕毀了,主張撕毀的恰恰就是自己。

其四他雖然是率領德國外交部全體人員集體加入黨衛隊,但是他與希姆萊並不容恰而是處處對希姆萊下拌子,在羅馬尼亞鐵衛隊運動的問題上他告希姆萊的黑狀使得後者差點被希特勒廢掉。

其五他在在納粹政權中人緣最差,副元首赫斯公開指責他無能自已親赴英國求和,德國陸軍的高級將軍們譏諷他是條黃鼠狼,海軍司令鄧尼茨說他應該為德國的外交政策失敗負責任,帝國元帥戈林甚至於在7.20事件後怒折斥他威脅用自己的元帥權扙揍這個笨蛋,連德國軍工部長施佩爾都認為他的外交政策使得德國處於不利境地。

但是他有個還算是有出息的兒子小裡濱特洛甫,他兒子在德國黨衛軍的裝甲兵部隊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了王牌坦克手,在哈爾科夫、庫爾斯克、諾曼底等戰役中屢立戰功。


用戶夏天的風


裡賓特洛甫,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的外交部長,他不是軍事主官,也不是德國納粹核心官員,但他卻是第一個被送上了絞刑架的人,行刑時,裡賓特洛甫說出人生最後一句話:“願上帝拯救德國。”“我希望德國能繼續生存下去,東西方之間能夠達成諒解,我願世界永久和平。”說完,他腳下的活板被打開,絞索被拉直,他被吊死在絞刑架上。

裡賓特洛甫,烏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1893年-1946年),裡賓特洛甫出身軍人家庭,在軍隊裡是基層軍官,後來經商,販賣過德國啤酒,從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到外交官的精明與睿智,反而更多地是具有商人的市儈和狡黠。裡賓特洛甫出身不高,但他之所以具有德國貴族專用的頭銜"馮”那是他娶了一個貴族的媳婦。過繼給擁有貴族頭銜的姨媽,從而擁有貴族姓名前綴。裡賓特洛甫在1932年加入納粹黨。入黨以後頗受希特勒的重用,成為希特勒的外交顧問。在1934年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裁軍事務代表駐國際聯盟大使,正式成為一名職業外交官。

在1936年8月,裡賓特洛甫出任德國駐英國大使。在駐英國的兩年任期中,裡賓特洛甫很不受待見,英國首相張伯倫評價他為“不是一個好傢伙”張伯倫有事更願意直接發電報給英國駐德國大使,而不是他裡賓特洛甫。因此他大為光火,在一次覲見英王喬治六世的時候,英國國王和王后時,裡賓特洛甫居然右臂伸直,喊了一聲“嗨希特勒”被英外交界視為醜聞。並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也許是自己沒有受到相應的禮遇,裡賓特洛甫在給希特勒的報告裡認為:英國與德國的對立是不可調和的,並將英國描述為"我們最危險的敵人"。可以說,在兩年的駐英大使期間,裡賓特洛甫幾乎是一事無成。

1936年11月,作為德國特使裡賓特洛甫在柏林與日本代表談判並簽署"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10月,裡賓特洛甫經過和意大利的談判。墨索里尼也在該協定上簽字,最終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形成。二戰三大發起國就此結盟。裡賓特洛甫極為覬覦外交部長這個職務,經常向希特勒打報告,構陷當時的外交部長紐賴特。由於結盟功,在1938年2月4日,裡賓特洛甫被希特勒任命為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終於做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職務。在德國外交部為他舉行的酒會上發生了有趣的一幕。當時的日本駐德國武官阿和馬問當時中國駐德國武官桂永清:“你是代表那個中國政府”(當時,偽滿已經成立,日本沒有承認,但卻積極鼓動德國承認。)桂永清道“我代表的是貴國承認的那個中國政府”。阿和馬討個沒趣,怏怏而去。裡賓特洛甫大笑不止。

總的來說,裡賓特洛甫能力還是有的,他一生當中最大的“功績”他促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關鍵人物,在他的斡旋之下和蘇聯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對波蘭瓜分的秘密協議,畢竟是商人出身,擅長對手討價還價,以取得最佳成果,應該說,《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最大贏家是希特勒,然後的蘇聯,最倒黴的是英法,而波蘭不過是祭品而已。裡賓特洛甫另外一個功勞就是在1935年6月,裡賓特洛甫和英國就海軍發展問題進行談判,歷史上著名的《英德海軍協定》就誕生於此。德國艦隊總噸位允許達到英國的35%。徹底擺脫了一戰的束縛,被希特勒稱讚為:"起到了大炮都無法代替的作用”。

裡賓特洛甫自詡為“比俾斯麥更偉大的外交部長。但他始終不是希特勒核心階層的心腹,他更多地是執行者而為決策者,但希特勒還是比較信任他的。希特勒核心心腹比如戈林、戈培爾、希姆萊(都是希特勒的接班人)等人都十分厭惡裡賓特洛甫。幾次都想把裡賓特洛甫弄下臺,但始終未能如願。可以說,裡賓特洛甫一直就是一個外圍官員,在1945年到來的時候,裡賓特洛甫這位外交部長已經意識到第三帝國大勢已去,隨即就溜之大吉。但戰後,裡賓特洛甫被英軍抓獲,並被送上審判臺。

實際上,作為非核心官員和非軍事主官。裡賓特洛甫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判死刑的,再說,外交官還有豁免權。裡賓特洛甫本人和律師也緊緊咬住這一點不放:,希特勒親自做出了所有重要的決定,而裡賓特洛甫卻是希特勒的狂熱崇拜者和忠實執行者,而且他從事的是外交工作而非戰爭本身。但辯護沒有得到法庭的採納。反而認為裡賓特洛甫作惡多段,不可饒恕。

法庭認為:裡賓特洛甫支持犯罪計劃的執行,尤其是滅絕猶太人的計劃。此外,他犯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方面,明顯與希特勒與其他被告進行了無保留的合作。裡賓特洛甫之所以心甘情願為希特勒效勞到底,是因為希特勒的計劃和政策與他本人的觀點相一致。結論就是:法庭根據起訴書全部四條起訴理由判決裡賓特洛甫有罪,並被判處絞刑。但是現在據分析。裡賓特洛甫作為外長。知道美英法蘇和德國外交談判之間的所有核心機密。判處裡賓特洛甫死刑完全是殺人滅口。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被絞刑的外交官,希特勒很信任的人。

對於裡賓特洛甫的大部分評價都是負面的,比如:戈林公開稱裡賓特洛甫為"骯髒的小香檳酒販子(他繼承了岳父的香檳事業)"。

戈培爾則不無刻薄地說:"他的名字是用金錢買來的(靠過繼給貴族身份的姨媽,才得到貴族的名字),錢財是通過婚姻獲得的(入贅大財主家),官職是靠詐騙弄到的(指的是對希特勒推翻當時德國總理的政治投機)。"

帝國銀行家亞爾馬·沙赫特把他描寫成一個愚蠢而又無能的人。

意大利的部長齊亞諾說他空虛,輕浮,喋喋不休,墨索里尼則說只要看他的頭部就知道他只有一個很小的腦子。

也許裡賓特洛甫能力不算出色,但作為外交部長他還是稱職的。

裡賓特洛甫的功勞如下:

第一,1935 年6月,裡賓特洛甫奉命以大使的身份前往倫敦,與英國談判並簽訂"英德海軍協定",使德國的海軍噸位可為英國的35%,為德國擴建海軍創造了條件。


第二,1936年11月,裡賓特洛甫在柏林與日本代表談判並簽署"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0月,裡賓特洛甫促成意大利在該協定上簽字,導致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形成。


第三,1938年2月4日,裡賓特洛甫被希特勒任命為納粹德國外交部長。3月11日,根據與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伯爵的長談,裡賓特洛甫向希特勒提出報告,認為"英國不會對奧地利採取行動"。在納粹武力的脅迫和英法綏靖政策的縱容下,德國吞併了奧地利。裡賓特洛甫還極力主張把捷克斯洛伐克變為德國的保護國,向希特勒保證能"使法國置身事外",英國則"只要你向他們表明你決不會退縮,他們就會讓步。"隨後,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大部分地區,都是兵不血刃,英法沒有做出激烈反應。

第四,1939年裡賓特洛甫攜帶希特勒簽發的全權證書飛赴蘇聯談判。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裡賓特洛甫的外交活動達到巔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不但讓蘇德一同瓜分了波蘭,還讓德軍攻擊西線英法時,不會受到一戰那種東線的猛烈攻擊。

這對於德國在二戰初期一系列輝煌勝利,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還有很多類似的東西。

但蘇德戰爭全面爆發後,裡賓特洛甫活動的餘地就小了,基本上都是靠打仗論輸贏。

最終1945年裡賓特洛甫因支持屠殺猶太人,被判處絞刑。

裡賓特洛甫此人最大問題在於政治遠見不足,必須依賴希特勒的決策。

他對希特勒表面上非常崇拜,到了盲從的地步,所以希特勒對他也非常信任。

實際上,裡賓特洛甫並不簡單,他對希特勒的服從更多是偽裝的。

因為帝國毀滅之前,裡賓特洛甫就逃出了柏林,試圖藉助外交官的身份得到英法的豁免。

裡賓特洛甫的政治短視,可以從他對於中國的態度看出來:當中國抗日戰爭正式打響,與日本友好的納粹德國起初還在觀望,但在裡賓特洛甫主導的外交部隨即下令駐華的德國僑民和武官撤出,進而導致日軍變本加厲的侵華。隨後更將預定出售給中國的武器彈藥直接取消訂單,讓蔣介石、李宗仁等人驚愕,德制師和中央軍因此無法得到充分的彈藥對抗日本。

因此,中國政府要員如蔣介石等人痛恨裡賓特洛甫,在其日記上對此的記載的文字甚是憤恨。

相反,1938年2月被解職的前任外交部長康斯坦丁·馮·牛賴特要高明的多。牛賴特認為日本並不可靠,應該繼續向中國進行軍售。必要的時候,可以拋棄日本選擇中國作為盟友。

事實證明,日本是個攪屎棍,並沒有根據約定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反而將德國人最不願意面對的美國拖入戰爭。實際上,日本完全利用了德國,並沒有德國帶來任何好處,還惹了大麻煩。


薩沙


對於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烏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知道的人不會很多。他不是納粹德國傑出的軍事家,沒有顯赫的世家背景。只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的外交部長。那麼,二戰納粹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是個怎樣的人?戰後結局如何?我們從他怎麼在一戰期間的一箇中尉轉變成到二戰期間是德國的外交部長,在期間又做了哪些事情來窺探一下究竟。

一戰結束以後,裡賓特洛甫赴伊斯坦布爾的德國軍事使團任職,1920年,裡賓特洛甫與德國香檳酒製造大王亨克爾的女兒安娜利斯·亨克爾結婚,開始步入上流社會。1925年,裡賓特洛甫過繼給擁有貴族頭銜的姨媽,從而擁有貴族姓名。1932年,加入納粹黨,隨後逐步青雲,國會議員、黨衛隊上校和希特勒的外交顧問。1934年出任德國裁軍事務代表駐國際聯盟大使。

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裡賓特洛甫為了能擠入上流社會和對權利的渴望,是花費了一定的心血,可以這麼說是不折手段(婚姻得到進入上流社會的門檻,過繼得到貴族姓名),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讓自己朝著人生權利的頂峰靠前了一步。還有一件小事也能充分說明他的成功是不折手段得來的,為了得到自己夢想中的權利:廣泛收集對希特勒的興趣愛好,會議日程,言談舉止等信息,讓自己能熟悉希特勒喜好來博得賞識和提拔。而且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從這件事情來看他以後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感激希特勒對他的喜歡、賞識與提拔,而盲目的對納粹、希特勒忠誠和狂熱了。

二戰前:1935年6月裡賓特洛甫以無任所大使的身份前往倫敦,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使德國的海軍噸位可為英國的35%,為德國海軍備戰創造了條件。又由於在英期間對他的不待見,挑起英德兩國的對立關係(心胸狹隘,把自己對英國的厭惡情緒放在了裡面),為日後希特勒對英政策間接起一定的作用。1936年到1937年,裡賓特洛甫分別與日本,意大利簽訂“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1938年2月,正式被希特勒任命為外交部長。同年3月,裡賓特洛甫向希特勒提出認為"英國不會對奧地利採取行動",德國順利吞併奧地利。裡賓特洛甫為推行德國的戰爭政策而加緊開展外交活動,1938年12月,為了離間英法關係,簽訂所謂的德法友好條約;1939年1月,夥同希特勒,戈林脅迫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哈查簽署取消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的"德捷協定";1939年5月與意大利簽訂軍事同盟;在德國侵佔波蘭以後與蘇聯簽訂新的德蘇邊界條約。

他對納粹德國最主要的貢獻:促成德意日軸心聯盟;制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簽訂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

在這段時間,裡賓特洛普開始走向德國外交中心,由於希特勒對他的喜愛和地位的提升,甘願做納粹德國戰爭的馬前卒,也可以說,由於他對德國納粹的狂熱而忠實的履行一個外交家的使命

二戰時:裡賓特洛甫在戰爭時期的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促使軸心國夥伴意大利與日本按照德國的意圖參戰;負責指導德國的對外廣播宣傳。

裡賓特洛普讓納粹德國加速戰爭,對外擴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他努力對外推行納粹政策,還是受到內部的不待見。

【內部對他的評價】

戈林公開稱裡賓特洛甫為"骯髒的小香檳酒販子"。

戈培爾則不無刻薄地說:"他的名字是用金錢買來的,錢財是通過婚姻獲得的,官是靠詐騙弄到的。"

帝國銀行家亞爾馬·沙赫特把他描寫成一個愚蠢而又無能的人,齊亞諾說他空虛,輕浮,喋喋不休。

墨索里尼則說只要看他的頭部就知道他只有一個很小的腦子。

由於裡賓特洛甫直接參與了閃擊波蘭,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的戰爭,支持希特勒的屠殺猶太人政策,在被英軍俘獲後,在1946年10月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

由此可見,裡賓特洛甫是一個靠婚姻、過繼,討好希特勒而上位的一位心胸狹隘,又忠實履行自己使命的納粹德國外交部長,對納粹德國的侵略戰爭,屠殺猶太人和讓全世界都捲進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最後被紐倫堡法庭處以絞刑也是他應有的下場。


納米一微塵


絞刑架下的遺言

馮·裡賓特洛甫,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作為希特勒侵略路線的忠實執行者,裡賓特洛甫當然在外交上是合縱連橫,在歐洲大搞欺騙戰略,據說,凡是他代表德國與別的國家簽訂的外交合約,最後,沒有一份不被德國單方面撕毀的。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畢竟他得執行他主子希特勒的意圖嘛。

另外就是,納粹德國的高官中,嫉妒和憎恨他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想把他從外交部長的位置上搞下來,但是希特勒一直都很信任他,稱他為:“俾斯麥第二”,對他的外交才能評價很高。所以,希特勒自殺之前,對戈林、希姆萊這樣的親信都予以革職,但是,卻沒有對裡賓特洛甫怎麼樣。

戰後,跟其他納粹高官一樣,裡賓特洛甫也被押上了紐倫堡法庭,當然,判決結果不出意外:他被判處了絞刑。令人意外的是:裡賓特洛甫在臨刑前的表現,倒是頗有外交家的風範。當絞索套上之後,牧師問他還有什麼要懺悔的時候,裡賓特洛甫從容不迫地說了一段遺言:“祈願東、西方之間的對立狀態,在將來的某個時間會緩解。祈願德國不再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然後,他就被絞死了。

不得不說,這位納粹外交部長臨刑前的講話,還真是有點前瞻眼光,提前40多年,把後來的東歐劇變,東德、西德合併的前景,做了一個準確的預測。



臨時客


答,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 1893—1946),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外交部長,希特勒稱其是所謂的“俾斯麥第二”。裡賓特洛甫於1893年4月30日出生在德國韋塞爾的軍人家庭。在梅斯和格勒諾布爾接受外語教育之後,赴加拿大獨立經商四年,返回德國,志願入伍服役,後晉升為中尉一戰結束。而二戰時期他作為德國的外長來說,首先就是判斷英,法等國對二戰的態度分毫不差,並且提出來的夥伴聯盟也思路清晰,對希特勒統治忠實而狂熱,尤其是在對希特勒的思想情緒掌握上,細緻入微。這恐怕與他娶了個商人的妻子,在酒類銷售的活動體驗了什麼的人,什麼樣的酒。除了對元首表現出來忠誠可貴以外,對德國的高官之間往來一副高高再上盛氣凌人,他忘了自己的貴族頭銜是過繼來的,自己的財富是老婆帶來,他搞德國的外交,就像一個精明能幹的商人,唯利是圖的感覺,說實話非常的不適合。為此,沒有多少人員願意和他一同有志同道合的走在一起,被孤立的角色。但是希特勒非常的賞識他。後二戰結束被絞死。


大馬哈魚12


裡賓特洛暜是希特勒德國的外交部長。他在一戰時入伍,在軍中升職中尉,曾擔任德國駐土耳其的武官。戰後他做香檳酒生意,由於過繼給貴族身份的姨媽,得到了貴族頭銜。他擁護納粹黨,將自己的豪華別墅給納粹黨做活動場所。得到希特勒的信任和重用。希特勒死後他逃跑但被抓,在紐倫堡法庭被判絞刑。


周方851


其實這一位裡賓特洛甫,說白了就是一個希特勒的政策執行機器!

在歷史上面很多跟他有關的人都說這個人一個特性,那就是沒腦子!無論是德國的空間元帥戈林還是當時的墨索里尼,都說這個人一點兒腦子都沒有做,事情完全不按章法來!格林再說到這個人的時候,甚至用的蔑稱更多!

但是這麼一個沒腦子的人,他卻做了很多其他人都瞠目結舌的事情,比如說跟英國人談判!擴張德國海軍或者是跟英國一起協商,最後促成了慕尼黑會議,然後又和前蘇聯一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總之這個人你別看他被其他人說的一無是處,但他確實辦成了幾件讓其他人都感覺瞠目結舌的事情!

總之,這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納粹外交部部長確實讓人感覺很矛盾!一方面他沒腦子沒什麼政治軟件,另一個方面他卻能夠促成很多歷史性的事情,這一點著實讓人感覺驚訝,他究竟是怎麼辦到這一些事情呢?

其實我們在分析整個納粹德國時期的外交政策的時候,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人就是希特勒作為德國的最高領袖,(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其實德國人究竟該怎樣執行外交政策這一點希特勒自己說了算,而這個裡賓特洛甫就是一個忠實而且狂熱的希特勒的粉絲!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覺得一頭霧水,那我就再說一個試試吧,其實希特勒就是一個比較高明的戰略家,只不過他的戰略是侷限於整個德國軍事行動,而沒有放眼於整個世界的佈局!最後整個德國單挑整個世界!其結果可想而知!

但是不得不說當時的希特勒能夠看出英國和法國執意對付前蘇聯,並且在夾縫之間讓德國發展壯大起來,然後在這之後將法國給擊敗,並且差一點點把戰火燒遍了整個世界!僅憑這一點希特勒確實高明!

所以對於希特勒的命令,這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可以說是一次又一次堅定不移的執行。畢竟不執行這個命令的全都已經下地獄去了!總之,對於希特勒命令的嚴格執行,使得二戰前期德國的軍事上面的成功以及外交上面成功都可以歸功到這位外交部長的頭上,哪怕這個人確實沒腦子,哪怕這個人確實政治短視,但是成功的事情總能夠讓他這些缺點,最後都消失於無形!

但是怎麼說呢,由於這個人在政治上面的短視,所以導致他在嚴格服從希特勒命的時候很容易得罪人,不僅是當時的英國法國,而且他還得罪過中國,就是這個德國的對華援助問題!當時的德國本來是在中國和日本之間不停的猶豫是支持中國的還是支持日本,結果這個人站出來說了一通以後德國瞬間就支持日本,而選擇放棄對於中國的軍事援助!蔣介石對這件事情當時氣得在日記裡面破口大罵!

在這之後德國人即將失敗之際,這個人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政治短視,他選擇脫離出納粹德國的政府,然後選擇和英國法國人談判尋求政治庇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犯了那麼多的戰爭罪,英國和法國會放過這些德國高層,唯一能夠保住他性命的只有德國官方,而此時他拋棄納粹等於像德國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就是一條。政治上面的瘋狗!

這個時候新仇舊賬一起算,你原先是希特勒的走狗,而且還幫希特勒做過那麼多的事情,此時一筆一筆爛賬全部算在他頭上收,最後戰爭裁決下來執行絞刑,也就是死刑!

可以說最後時刻他的政治短視幫助他出賣自己性命的同時也向其他人證明了其他的這些傢伙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


漩渦鳴人yy


謝娜,不太清楚。


元元125021907


第一個上絞刑架的就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