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裡,小龍女跟金輪法王比試,打了半天才打了一招,請問怎樣才算打完一招?

中國人民很行TV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在武俠小說中,經常有比武鬥狠的事情發生,這是江湖常事,賭鬥有的不死不休,有的點到為止,有的既分高下、亦決生死。

同時,武俠小說中經常有“我要三招打敗你”“某某在他手下走不過十招”這樣的說法,那麼,怎麼打才算是一招呢?比如在《神鵰俠侶》中,小龍女和金龍法王十招之內定勝負,他們兩個打了那麼久,十招是怎樣計算的呢?

小哥詳細分析。

武林大會:小龍女力戰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揚言十招之內擊敗小龍女,那麼在他們的打鬥中,怎樣才算是一招呢?

小龍女綢帶揚動,搶先進招。法王道:“這是什麼東西?”左手去抓帶子,眼見綢帶夭矯靈動,料來變化必多,這一抓之中暗藏上下左右中五個方位,不論綢帶閃到哪裡,都是逃不脫掌握。哪知綢帶上的小圓球玎的一聲響,反激起來,徑來打他手背上的“中渚穴”。金輪法王變招奇速,手掌翻轉,又來抓那小球。小龍女手腕微抖,小球翻將過去,自下而上,打他手背虎口處的“合谷穴”。金輪法王手掌再翻,這次卻是伸出食中兩指去夾圓球。小龍女看得明白,綢帶微送,圓球伸出去點他臂彎裡的“曲澤穴”。這幾下變招,當真只在反掌之間,金輪法王手掌翻了兩次,小龍女手腕抖了三下,卻已交換了五招。

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的出,金輪法王手掌翻一次,就算一招,而小龍女手抖一次,用來改變絲綢的攻擊路線,抖一次算一招。



我們再看看後面。

金輪法王喝道:“這是第二招,第三招來了!”踏上一步,金輪忽地脫手,向小龍女飛了過去。

那麼,到底金輪法王的第二招是怎樣打的呢?

(金輪法王)猛地裡左臂橫伸,金輪斜砸,手掌自左下方仰拍,金輪自右上方擊落。二人遊鬥這許久,小龍女輕功的路子已被他摸準了五成,這兩下殺招攔住了她進途退路,要教她讓得前面,避不了後面。小龍女危急中綢帶飛揚,捲起一團白花,身子急向上躍。法王金輪迴轉,已將綢帶鎖住。若是尋常兵刃,早已被他鎖奪脫手,但綢帶沒半點堅勁,竟爾輕輕巧巧的從輪孔中滑脫。

這段描述中出現了“遊鬥這許久”這樣的詞彙,可見兩人確實打了很久了,有多久呢?楊過自打小龍女和金輪法王交手開始數,數到現在已經是“一千零六,一千零七,一千零八”招了。但是眾人對於金輪法王“這是第二招”這句話並無異議,可見是認同金輪法王的說法。

通過這兩段描述,小哥認為,首先正真意義的過招,兩個人必須有交手,一方進攻一方還擊或者兩方互相攻擊,輕功追逐則不能算作交手過招。

其次,如何判斷一招打完了呢?很明顯這是無法通過時間長短來判斷,小哥認為一招打完的標誌是“從開始到全力出手攻擊”,如果出手了但是沒有攻擊,只是虛晃一槍或者做個招式的樣子,是不能算作一招的。


郭靖學習《降龍十八掌》

《降龍十八掌》是丐幫鎮幫之寶,在《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將《降龍十八掌》傳給了郭靖,那麼我們可以看看,怎樣的打法才能算作一招呢?

說著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手掌掃到面前一棵松樹,喀喇一響,松樹應手斷折。

當下把姿式演了兩遍,又把內勁外鑠之法、發招收勢之道,仔仔細細解釋了一通。雖只教得一招,卻也費了一個多時辰功夫。

通過這兩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來,一招一式不僅僅是做動作,還包含內勁外鑠、發招收勢。

所以說,這裡的一招,是做完一套動作,同時內功也要釋放出去,並且再把姿勢收回來,把內功運轉通暢。

楊過演練“打狗棒法”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洪七公和歐陽鋒,這兩個人爭鬥了一輩子,雖然此刻的歐陽鋒依然神志不清,但是他爭強好勝的心思一點也沒有改變,所以歐陽鋒攔著洪七公非要分個高低,最終歐陽鋒花費一天一夜的時間,破解了丐幫“三十六路打狗棒法”中最後一招“天下無狗”,那麼,這一招是怎樣描述的呢?

到這日傍晚,洪七公將第三十六路棒法“天下無狗”的第六變說了,這是打狗棒法最後一招最後一變的絕招,這一招使將出來,四面八方是棒,勁力所至,便有幾十條惡犬也一齊打死了,所謂“天下無狗”便是此義,棒法之精妙,已臻武學中的絕詣。

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見,“打狗棒法”最後一招有六種變化,其中最後一變可以做到“四面八方都是滿天棒影”,那麼可以肯定的是,要達到滿天棒影的效果,打一下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也需要非常非常疾速的打幾十下,然後這招才算結束。

小哥點評

通過上面的全方位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一招”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一式,比如全力打出一掌。

第二:一套完整的動作。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一招”打完了呢?

這也是問題的關鍵,因為打一套的時間肯定要比打一式的時間長。

小哥認為,判斷一招打完的標準,就是不管是一式還是一套,打完之後必須有一絲停頓,目的是重新變幻招式(有內功的還要重新運氣),而我們在武俠小說中看到高手過招,沒多久就打了幾百招,這裡的幾百招大部分以“一式”為主,兩個人出手動作非常快,在別人眼中幾乎沒有停頓,但是武俠小說中的“一招用老,馬上變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管是一式或者一套,打完之後要稍微停一下,因為要打別的招式,武功高強者,每招之間停頓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武功平庸者,每招之間停頓的時間就要稍微多一點。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一式就是一招。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大勝關英雄大會中,楊過連施計謀贏下霍都與達爾巴二人,為小龍女贏下了武林盟主的尊號。金輪法王心中不甘,要衡量一下小龍女的武功,並定下了十招之約。然而這十招卻打了很久,楊過從一數到了數千,都未能打完。

那麼金庸武俠中江湖比武中的招式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這裡靈沖霄談一談個人看法:

招式由整套的動作組成

所謂招式,在金庸武俠以及現實生活中都是有一定套路,由一整套動作協作組成的,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動作就能算作一招。

比如現實中的太極拳(二十四式)中的招式“攬雀尾”就是由轉體撒手、抱手收腳、轉體上步、弓步棚臂、轉體擺臂、轉體後捋、轉體搭手、弓步前擠、後坐引手、弓步前按十個動作組成。細究之下,只這一招的動作就足以衍生出上千字的演練要點、習練細節以及實戰應用。

金庸小說中的招式,也不例外。招式簡單的如少林的“一拍兩散掌”和峨眉的“佛光普照”,只有出掌拍出一式。通常情況下的招式,如降龍十八掌中“亢龍有悔”的招式由若干個動作組成,其動作為“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華山派的劍法“太嶽三青峰”由連環三劍組成。複雜一些的招式則由非常多的動作套路組成,如衡山五神劍雖然只有五招劍法,但每一招的劍法中其實都包含一整路劍法。

其實武功中的招式跟圍棋中的定式一樣,都是由一整套連貫的動作或行棋套路組成的,而不是一個動作和一步棋所能代表的。

招式中有變化衍生,一招內可包含若干個變化

套路是招式的表現形式,但招式卻不僅僅是死板的套路組合,其中還涉及到多種形式的機巧變化。

第二次華山論劍中,洪七公考量郭靖武功時“當下依著降龍十八掌的招式,自一變以至九變順序演將下去,疾風呼呼,掌影已將郭靖全身裹住。”可見其實招式相對簡單質樸的降龍掌亦有精微繁複的變化方式。風清揚教授令狐沖獨孤九劍時,單單第一劍的總訣式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以此演化開去當真稱得上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天山童姥在教授虛竹天山折梅手的時候,也提到這門武功雖只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手,但境界足夠的話天下所有的武功均可化入其中。

金輪法王與小龍女的十招之約

大勝關英雄大會上,金輪法王揚言要小龍女接他十招,兩人打鬥大半天,楊過從一數到成千上萬仍未過完這短短的十招。場上觀戰的眾人中,除楊過因關心小龍女的安危而大嚷大叫的胡亂數數外,郭靖、黃蓉、郝大通等武學大家都未對金輪的十招限定提出異議,說十招已到,甚至已經超過的。這說明在行家眼中,金輪和小龍女二人的比鬥也確實未到十招。

其實金輪與小龍女十招之約之所以拖了那麼長的時間,主要還是小龍女在初始過了幾招後,意識到了雙方武功差距極大,無法硬接金輪的招式,而採取了以輕功遊斗的措施。小龍女武功雖不如金輪,但輕功還要勝出,金輪的招式根本來不及發出,也難跟得上對方的速度,才將這場比鬥拖了很久。

金庸小說中的比武較技一如拳擊比賽,如果沒有正式出手,是不會將雙方的遊走閃避或追擊計入招數或者得分中的。

我是靈沖霄,擅長金庸武俠和文學名著點評!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我來解開你們這些人的疑惑吧!打過街頭霸王遊戲的都知道,波動拳是一個絕招,但發出得前半圈按拳才能發出,所以要打出波動拳就要搓招,分解就是後,後斜下,下,前斜下,前+拳,那麼每個方向都要到位的連接起來才是一個絕招,越高深的絕招越難搓。同理,小龍女高深的絕招同樣得有各種姿勢作為鋪墊,待姿勢都擺到位後就可以一招搞死金輪法王,從而避免被輪。所以你們看他們打半天其實一招都還沒發出呢!


沒錯又是我出賣你的


這就是個技術問題。寫小說的不都是武術家,想象中的武術千奇百怪。長槍袍帶書裡,也就是騎馬打仗的書,二馬一錯蹬就是一個回合。短打書裡,你打我一下我接住了,我打你一下你又接住了,這叫一個回合。

有的小說寫劍客決鬥,一打就是幾百招,直到劍法分高下。有的寫意境,有的寫場面。每個寫法就是一種體系。


用戶9962898535331


實打實的接住的只有一招而已, 接一招小龍女就發現根本打不過金輪法王 ,就只是一味的閃躲了 ,倒是楊過一直在邊上不停的數數。

小龍女對戰金輪法王那一戰,原文:楊過推開柴扉,只見榻上空空,原來師父早已不在了。他更是心驚,忙尋聲向掌聲處奔去。奔出十餘丈,未見相鬥之人,[單聽掌風,已知其中之一正是師父],但對手掌風沉雄凌厲,武功似猶在師父之上。楊過急步搶去,月光下只見小龍女與一個身材魁梧的人盤旋來去,鬥得正急。小龍女雖然身法輕盈,但那人武功高強之處,在他掌力籠罩之下,小龍女只是勉力支撐而已。

楊過從聽到到找到龍女,以歐陽鋒的出招速度肯定過了十招了,而且聽得見龍女的掌風是有反擊的。怎麼會和金輪打的時候第一招攻勢都那麼驚險。這一戰可以說是小龍女最大的汙點實戰,之前她重傷沒有學九陰時原本都可以靠玉女的巧妙和李莫愁幾十招不落下風,小龍女與師姊赤手對掌,雖在重傷之餘,但習了玉女心經後招數變幻,數十招內原可不落下風,和歐陽鋒也支撐了一段。後面跟蕭湘子和尼摩星相當一段時間儘管落於下風但沒有敗,能和蒙古三絕裡比較強的二絕接戰那麼久而且是正面對拼,不至於接不住金輪法王十招吧。但為什麼表現卻那麼差呢?

原因很簡單,一是戰鬥風格被克,如果五虎將實力相差不太大的話,文丑能和趙雲糾纏50回合還不好說誰佔上風,碰到關二哥兩刀就力怯相逃,結果死得很難看。和文丑武力相差不大的趙雲就算比不了巔峰時期的二哥,也不致於兩刀都扛不住。小龍女畢竟是女人,她的武功是以速度和招式精妙見長,碰到重量級的金輪,容易被金輪壓制。二是小龍女在之前觀戰中腳部受傷,原文:原來漁隱右手鐵槳和金杵硬拚一招,二人各使全力,鐵槳槳柄較細,不及金杵堅牢,竟爾斷為兩截。槳片飛開,噹的一聲,跌在小龍女身前。小龍女正與楊過說得出神,毫沒留意,槳片撞在她左腳腳趾上,她“哎喲”一聲,跳了起來。她這一呼痛,楊過方才驚覺,忙問:“你受傷了麼?”小龍女撫著腳趾,臉現痛楚神色。可見小龍女腿部確實是受傷了,所以導致速度優勢沒能發揮出來。

小龍女雖然招數精妙,但是缺陷也很明顯。就是她只能憑藉高超的輕功和精妙的招式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真正的實戰,小龍女卻缺乏內力。

金輪法王內力深厚,武功深不可測,而楊過和小龍女還沒有遇到這種遭遇,兩人雙劍合璧,也才能與金輪法王打個平手。

單憑小龍女一人是不可能取勝金輪法王的,大勝關一戰金輪法王之所以沒佔到便宜,是因為小龍女輕功卓絕,躲閃迅速,而金輪法王相對比較蠢笨,自己的輕功不如小龍女,只能靠幾個破輪子來追蹤小龍女的身形,而小龍女當時無心戀戰,一心只想逃脫,自然沒辦法傷到小龍女分毫。

金輪法王想要取勝小龍女,就一定要想辦法讓小龍女與他硬拼,無法逃脫才行,但是這個辦法只適用於小龍女還沒有學會雙手互搏術之前,小龍女學會雙手互搏術之後,一人就可以使出雙劍合璧,金輪法王如果不用一些陰招,是無法打敗小龍女的。





zjj司馬靖


打停了就算一招


給圖達音


還能是一套組合拳算一招?


素塵記1986


還有回合。大戰三百回合,請問一回合多長時間,


有你勝過天225


可能全場都在走位,等3技能CD


哎呀我去呀呀呀呀


應該是一套組合拳下來算一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