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高句麗,這三個字在隋唐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隋唐四位帝王歷時70餘年,才將高句麗完全消滅。

這裡我們不禁要問,高句麗究竟是有多大能耐,竟然能讓眾多帝王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它除之而後快?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隋唐遠征高句麗

其實早在隋文帝時期,高句麗就已經和中原王朝結下了樑子。隋朝建國之後,隋文帝就將出徵高句麗定為“國策”,當時的高句麗曾經多次騷擾隋朝邊境,隋文帝早就心有不忿。

公元598年,高句麗國王帶兵攻擊遼西,戰事一觸即發,隋文帝隨即派兵30萬回擊。但可惜的是,軍隊水土不服,糧草又供應不上,最終無功而返。高句麗王也被嚇怕了,上表稱臣,隋文帝這才肯罷休。

所以說,出征高句麗是早已有之的事情,把無故征戰的帽子扣在隋煬帝頭上是不對的。

隋煬帝上位之後也延續了老爸的政策。有一次,隋煬帝來了場說走就走的巡遊,走到榆林的時候,在當地接待他的突厥可汗卻暴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高句麗竟然暗中勾結突厥,妄圖染指中原!

這下可捅了大婁子,於是時隔13年後,隋朝再度對高句麗開戰。

隋煬帝舉全國之力,竟然集結了113萬軍隊,浩浩蕩蕩向著高句麗進發,但沒想到的是,當年遼河爆發洪水,隋軍竟被淹死大半,只得慘敗而歸。

隋煬帝心有不甘,隨後開啟了二徵,豈料後方的楊玄感造反,隋煬帝不得不臨時撤軍,在前線的眾多軍事物資都白送給了高句麗,這可美死了高句麗人。

等到三徵高句麗的時候,天下早已苦隋久矣,百姓們甚至不惜自殘來躲避徵兵。隋煬帝橫徵暴斂,再加上當時修建京杭大運河透支了太多國力,強大的隋朝竟然盛極而亡。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時間一晃來到了643年(貞觀17年),文功武治的唐太宗平定天下,四夷威服。但此時高句麗卻欺負唐朝的藩屬國新羅,而且唐太宗還聽說高句麗將之前出征的隋軍曝屍荒野(據說做成了京觀),實在是欺人太甚。

為了威服四海,也為了報中原子弟之仇,唐太宗毅然出兵親征高句麗。

唐太宗也是三徵高句麗,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卻沒能完全消滅高句麗,他終其一生也沒能完成滅亡高句麗的夙願。

不過,高句麗最終還是亡在了李氏王朝的手上。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趁機派名將李勣多路出擊,歷經2年的浴血奮戰,高句麗終於投降。

此後,唐朝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統一了朝鮮半島,高句麗正式滅亡。

對於徵高句麗之戰,後人多怨其勞民傷財。但是隋唐的帝王們並非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他們費盡心思消滅高句麗,是因為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因: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遼東本就是王土

首先,高句麗那塊地盤本就屬於中原王朝。公元前1120年,商朝滅亡之後,紂王的叔父箕子不願意投降周武王,於是就帶了5000人一路來到了朝鮮半島,並在這裡落戶。

周武王剛剛建立周朝,也沒有什麼心思去管箕子,於是就將他封在了朝鮮半島以北,箕子便在那裡建立了國家,史稱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的國祚特別長,周朝、秦朝都滅亡了,它還存在。

等到900多年之後,劉邦建立漢朝,還把自己的發小盧綰封在了燕國,和箕子朝鮮做了鄰居,但是這一做法也埋下了箕子朝鮮滅亡的種子。

劉邦晚年大開殺戒,清除異姓王,盧綰十分害怕,為了自保就逃到了匈奴,而盧綰的一個下屬衛滿則帶著自己的人馬依附了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出於好心,收留了衛滿一行人,卻不料引狼入室。僅僅過了一年,衛滿就起兵叛亂,消滅了箕子朝鮮,建立衛氏朝鮮。

一開始,這個衛氏朝鮮還算比較聽話,年年向漢朝進貢,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衛氏朝鮮就開始夜郎自大,屢屢挑釁漢朝。

漢武帝是什麼人,他為了幾匹汗血寶馬都要狂奔6000裡幹掉大宛國,自然不可能嚥下這口惡氣。於是怒火中燒的漢武帝直接派5萬大軍滅了衛氏朝鮮,並在那裡設立郡縣,這就是漢朝的樂浪四郡。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到了後來,中原地區十分不太平,不是王莽篡漢,就是三國鼎立,到了南北朝的時候還分出了好幾個國家。總而言之,對遼東地區的控制力度大不如前。

在這一段混亂的時期裡,四郡北部的高句麗(建立於公元前37年)卻開始不斷壯大,還將漢四郡蠶食殆盡。到了隋朝的時候,高句麗就已經變成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了。

從上述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周朝到東漢時期這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朝鮮半島北部都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遼東本來就是天朝之地,是高句麗卑鄙無恥,搶走了地盤。

所以說,隋唐兩位帝王出兵攻打高句麗,這叫做收復故土,維護國家統一,絕對是名正言順、出師有名的。哪怕是聯合國來了,也不能說三到四。

因此,在法理上來講,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是一定要打高句麗的。

高句麗狼子野心

從國家安全角度來說,攻打高句麗也很有必要。高句麗本身並不是完全的遊牧民族。早在周朝的時候,箕子就為朝鮮半島地區帶去了中原的文化技術,此時的高句麗是半農半牧、有一定封建化程度的政權,在實力上已經和突厥有的一比了。

而且高句麗還懷有狼子野心。他們並不安心偏居一隅,總是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不斷蠶食中原王朝的土地,並且妄圖入主中原。而且高句麗還試圖與突厥結盟,分化突厥與唐朝的關係。若時機成熟,中原必遭浩劫。

對於隋唐的皇帝來說,此時的高句麗就像兩漢時期的匈奴,是一定要消滅的目標。

唐太宗對此就有很清晰的認識: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今天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之憂也!

所謂臥床之榻,豈容他人酣睡,萬一高句麗真的說動突厥一起聯合作亂,必將貽害無窮。將敵人消滅在搖籃裡,才是最高明的決策。

高句麗不服王化

縱觀古代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每當一個新的政權建立之後,它都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逐鹿天下,統一中原;第二就是打趴周圍有威脅的外敵,降服實力弱小的國家,讓它們稱臣納貢,解除後顧之憂。

隋唐時期,突厥、吐谷渾、薛延陀等等外敵都被打趴了,連高句麗南邊的新羅都歸順朝廷,就只有高句麗咄咄逼人,時不時還搞偷襲,隋唐帝王們自然要出手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為後世的帝王們消滅隱患。

隋唐兩朝不惜代價也要打高句麗,難道隋煬帝、唐太宗都瘋了嗎?

結語

很多網友會問:“唐高宗都消滅高句麗並且開始統治了,為何最後朝鮮半島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版圖上?”

這其實不是不能,而是不想要,明太祖朱元璋同志就給出了答案:

朕視高麗不止一彈丸,僻處一隅,風俗殊異,得人不足以廣眾,得地不足以廣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高麗不過屁大點的地方,窩在大山後面(中間隔著長白山),風土人情還和中原不一樣,要人沒人,要地沒地(種糧食),實在是雞肋。

可見,各朝各代帝王進攻棒子國,完全就是它自己惹是生非,並不是貪圖它一隅之地。說到底,朝鮮半島沒有納入版圖,還是因為它無利可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