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遼景宗病逝後,蕭綽做了三步重要舉動以穩固皇權。

一、對外:將戰功卓越的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總管南面軍事,加強邊防(防止北宋趁機伐喪)。

二、對內:任命耶律斜軫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內政事務尤其是嚴管貴族 。與此同時,蕭綽採納南院樞密使韓德讓的建議,對宗室親王頒佈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

三:韓德讓以擁立功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讓韓德讓掌管宮禁宿衛,以自己和皇帝的身家性命託付給韓德讓,足見蕭綽其對他的完全信任!這份信任不僅來源於對他能力和忠心的肯定,可能更多是源自少年時代相知相愛的一種親切和無條件信賴!

這三個人選 是蕭綽精挑細選的,在當時的情形下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耶律休哥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遼國戰神-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是隋王耶律釋魯之孫,南院夷離菫耶律綰思之子,軍事才能突出。他在遼穆宗期間平定了烏古、室韋的叛亂!在高梁河戰役中,率領遼國五院軍之精銳援救幽州,與耶律斜軫分兩路突擊宋軍,身被三創猶力戰不止直到重傷昏死,宋軍三面受敵,最終不支大敗!此戰休哥當居首功,正是因為他這支生力軍的加入以及一往無前的氣勢才能取得高梁河戰役的先敗後勝。此戰之後,耶律休哥之名令宋軍膽寒,由他來任南京留守防範宋軍趁此入侵,是當時的不二人選!

耶律斜軫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耶律斜軫-智勇雙全

耶律斜軫為于越耶律葛魯(耶律阿保機同族兄弟,位列遼國開國二十一功臣之首)之孫,宗室之後,年青的時候放浪不羈,頗有漢時遊俠兒的風範,不喜歡過約束的生活。蕭綽的父親蕭思溫向朝廷舉薦他,說他“外表歲放浪,但其器量才幹不可限量” 在蕭思溫的力薦下 ,耶律斜軫得到遼景宗的重用,任南院大王,期間戰功卓著!蕭綽將侄女嫁給他為妻!成為了蕭綽的侄女婿!

雖是姻親,又有提攜之恩,蕭綽仍然想其他辦法極力拉攏耶律斜軫。遼景宗去世後不久,在她的有意安排下,聖宗耶律隆續 和耶律斜軫在她面前互贈馬鞍和弓矢,相約結為朋友!

插香拜把子雖然當不得太真,但是在其他宗室王親看來,耶律斜軫已經牢牢地綁架在蕭綽後族的戰車上!

韓德讓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韓德讓影視形象

韓家和後族蕭家的利益早就綁定在了一起;蕭太后採用韓德讓的策略,對宗室親王頒佈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逐步使他們失去兵權,同時將各宗室的親屬召至宮中為質,使有野望的人投鼠忌器,解決了內部奪位的一大隱憂!

在這些得力骨幹以及有效措施下,遼國政權因此而穩定平穩過渡,沒有出現之前權力交接時候的血雨腥風;遼國進入了後權和相權共治天下的局面。

統和元年(983),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持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因韓德讓無嗣,蕭太后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韓德讓得了個便宜兒子!不知道嗝屁的遼景宗作何感想!

宋雍熙北伐

統和四年(987),宋攻遼,史稱雍熙北伐,韓德讓從蕭太后拒宋,敗宋,因軍功封楚國公。此次戰役,耶律休哥一戰封神,大敗東路軍宋軍名將曹彬,殲敵十餘萬人,在遼宋邊境用宋軍屍體築起巨大京觀用以震懾宋朝;此戰過後,北宋一改之前的主動進攻策略,只敢被動防禦,從此不敢北望燕雲!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宋雍熙北伐大敗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久之,拜大丞相,進王齊,總二樞府事。”這段記載可以理解為韓德讓晉封為齊王,並以大丞相之職總二樞府事,也可以理解為韓德讓身兼北南院樞密使。不論韓德讓是以大丞相之職總二樞府事,還是身兼北南院樞密使,都表明大丞相韓德讓權力之重,已勢傾朝野!

統和六年九月十三日(988年10月26日),蕭綽一反從前在皇宮中宴請皇親貴戚和眾臣的慣例,改在韓德讓的帳室中大宴群臣,並且對眾人厚加封賞。這場宴會被後世人揣測為是蕭太后與韓德讓自己舉辦的婚宴,所以才有了韓德讓娶了蕭太后的傳言出現。

有觀點認為,蕭綽與韓德讓至少是一種半公開的情人關係 。不過,即使蕭綽與韓德讓確實是公開的夫妻關係,也是不違反契丹風俗的。契丹這個民族還保留著原始的“收繼婚”制度,寡婦再嫁更屬平常!

從一些蛛絲馬跡中也可以看出韓德讓鳳眷優渥,非其他大臣能望其項背。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口角和韓德讓爭執,韓德讓竟然當庭廣眾之下將他擊死。一向以執政嚴明,在國內推行殺人償命制度的蕭綽竟然對宗室重臣之死視而不見。

還有一次承天太后觀看打馬球,韓德讓剛出場時被契丹貴族胡裡室誤撞墜馬,承天太后立刻將胡裡室斬首,群臣面面相覷,不敢出一言相救。

蕭綽後期為了榮寵韓德讓。於是將君臣這一名分也去掉,賜韓德讓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封晉王,隸屬橫帳季父房,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特置護衛百人。從而韓德讓像遼國曆代皇帝和攝政太后一樣,擁有自己私人的斡魯朵(宮帳)、屬城,萬人衛隊,直如遼國的太上皇。

史載:“德讓無子,初以聖宗子耶律宗業為嗣;又無子,以魏王貼不(宗熙)子耶魯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魯斡為嗣。”因為韓德讓無子,於是規定皇室每一代都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嗣。

澶淵之盟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公元1004年,蕭綽和韓德讓親率大軍二十萬南下攻宋,蕭撻凜作先鋒,軍隊一路推進,到達澶州城,直逼百里外的東京汴梁城。北宋朝廷一片混亂,甚至有大臣們建議棄城逃跑,遷都江南或者蜀中。宋真宗都準備溜了,不過在宰相寇準的鼓勵(脅迫)下御駕親征,在澶州城下,與蕭太后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從而歲幣而乞和。

宋遼澶淵議和時,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見虜母(指承天太后)于軍中,與蕃將韓德讓偶坐駝車上,坐利用於車下,饋之食,共議和事。”所謂駝車實即“奚車”,是張有氈幕之車,乘軺雲:“虜所止之處,官屬皆從,城中無館舍,但於城外就車帳而居焉。”曹利用見到的是兩人“偶坐”,“偶坐”者並排而坐也,地位平等。倘若不是夫妻,誰敢與太后“偶坐”?太后又豈肯與臣下“偶坐”?

鳳殞於途 生死相隨

蕭綽和韓德讓聯手完成了澶淵之盟,又過了五年,蕭綽自感身體每況愈下,於是在聖宗統和二十七年(1009)的十一月為兒子耶律隆緒舉行了傳統的“柴冊禮”,還政給兒子。這時候,她已經在南京城開始修建新宮了,於是打算到南方去療養,不料走到半途,一病不起,逝於行宮,享年五十六歲。死後,葬在遼乾陵之中。

蕭綽去世對於已是年老的韓德讓來說,是極大的打擊,他可能沒料到比他小十來歲的蕭燕燕會先她而去,幾十年的相知相伴生活,讓他們早已融為了一體,他們原本計劃著在遠離苦寒大漠的南京相聚,休養一段時間。 一起看下已穩若金湯的漢地江山,但這一切隨著蕭綽的逝去都已化為虛無!他的身體也自此垮了下來。

聖宗耶律隆緒率諸親王像兒子一樣親侍床前,皇后蕭菩薩哥也親奉湯藥——耶律隆緒一直和韓德讓親如父子,感情始終不受皇權和時間的影響,統和二十九年正月,韓德讓從聖宗伐高麗,還師,卒于軍中。贈尚書令,諡“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

三代人的努力,玉田韓氏在韓德讓這人的身上大放異彩!能讓皇帝以父待之的臣子非常難得,能善終(功德圓滿)者更是少之又少;如秦始皇贏政之仲父呂不韋(飲鴆自盡),楚霸王項羽之亞父范增(被猜忌罷官),蜀漢後主劉禪之相父諸葛亮(豬隊友難帶,被活活累死),前秦世祖符堅之亞父王猛(死後不久,前秦被滅),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之皇父多爾袞(死後被順治鞭屍)


他一介漢人奴隸,何以讓遼國皇帝以父侍之(續)

嗝屁之後被鞭屍的睿親王-多爾袞殿下

韓德讓能得到善始善終最重要有兩點。

第一點:君臣相惜;韓德讓即使榮寵之極,一直記得臣子的本分,沒有逾越君臣的底線;蕭太后和遼聖宗對其也沒有猜忌之心;

第二點:韓家雖然表面上和皇族 、後族並駕齊驅,韓德讓雖然無嗣,他的侄子輩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韓家畢竟是外來戶的漢人,在契丹以力稱雄的世界裡, 他們只能如藤蔓般依附於皇族或者後族,吸取其中的營養才能在這鑌鐵之國綻放出絢爛的權利之花。離開皇族或後族,他們什麼都不是,普通的雄強族屬都能輕而易舉的碾壓他們;

契丹的上位者們肯定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終遼一世,韓家為大遼貢獻了許多傑出的治世人才!

君臣相遇相知相惜,彼此成就對方,共襄盛舉,何其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