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逆襲,用身軀鑄成一道防線

前 言:

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悄然襲來,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院裡成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工作專班領導小組,配備各種防控物資,制定了各種流程和應急預案,通過釘釘全員培訓真正做到了全方位防控及救治。

兒科人在王亞巖主任的帶領下積極響應醫院號召,通過早交班、微信、釘釘等網絡形式共同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指南》及《圍產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管理規範》及感控知識開展培訓工作。並逐一嚴格的考核,做到了人人過關。


白衣逆襲,用身軀鑄成一道防線

根據相關指南方案制定了新生兒接診、轉運流程和流行病史的排查表等。在院長和感控部門、總務科的指導及配合下,第一時間對新生兒病房進行改造,成立了新生兒的留觀病房,也成為我市唯一的一家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生兒的醫院。

疫情就是命令,兒科急診醫生承擔了發熱門診的兒童會診任務。由於留觀的患兒的不斷增加,按照醫院要求,王亞巖主任、陳靜護士長帶領普兒醫護人員全部轉至留觀病房值班。王亞巖主任更是承擔全院門診、病房及全市高危患兒的24小時會診工作。進入留觀病房的醫護人員嚴格落實三級防護,嚴格執行感控制度,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


白衣逆襲,用身軀鑄成一道防線

發熱的患兒逐漸增加,每一名發熱患兒入院,都要經過嚴格確認,詢問家屬及患兒有無流行病學史,同時簽署一系列的告知文件取得家屬的理解及配合。每名患者住院都住在單獨的隔離病室,每天嚴格按照感控標準進行消殺。

2月16日,隔離東區收治一個9個月不明原因肺炎的高危嬰兒,患兒因咳嗽一週,發熱一天入院。患兒肺CT改變較重,同時存在明顯低鈉、低氮血症。既往患有嬰兒痙攣症,曾在北京兒童醫院確診並在治療中。該患兒生長髮育落後,存在青黴素、頭孢類藥物過敏、糖類禁用。應用升酮飲食。入院後給予阿奇黴素、阿糖腺苷、干擾素霧化控制感染,鹽酸氨溴索止咳、補充液體及離子對症治療。

入院第二日中午12時40分,患兒出現抽搐,表現為雙眼凝視,四肢強直,體溫39.0℃,王亞巖主任一直在現場指導搶救工作。已在隔離病區工作一個小時霍光醫生第一時間從其他病室來到患兒的床旁,立即給予一級護理、多功能監護、吸氧、解痙鎮靜、退熱治療。3分鐘後,抽出緩解。並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霍光醫生在隔離病室連續工作近3個小時,渾身早已被汗水浸溼。家屬極其緊張,護士們每班重點觀察,嚴格交接生命體徵,體溫、病情變化,並對家屬進行安撫。


白衣逆襲,用身軀鑄成一道防線

王亞巖主任每天組織交班針對每個患兒的不同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並對新入、重症、病情不穩定的患兒親自查房,同時做好患兒家屬的安撫工作。每天早晨當班醫生負責患兒的查房與核酸檢測標本的採集、收治並處置患者。核酸檢測標本的採集是風險極高的操作,存在很高的感染風險。醫生護士都穿著沉重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防護口罩、隔離衣為患者進行診治。厚重的防護服,一穿就是六個小時,每個護士在進隔離病房前都不敢多喝水,雖然穿上防護服的我們很快就會汗流浹背,但是患者看見我們流露出信任和安心的眼神,讓我們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因為此刻,我覺得我們真的是白衣戰士,守護著他們!

經過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3天后,患兒體溫正常未出現發熱,咳嗽減輕。1周複查血、肺CT ,陰影明顯吸收。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除外新冠肺炎感染。經1周積極救治,至患兒病情平穩,這名患兒已經出院了。

結 語:

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已經有近三十名患兒病情平穩,解除醫學隔離,轉為居家隔離。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堅守仍在繼續,只不過她們在負重前行!用“舍”和“守”撐起患兒的安康,用身軀鑄成一道防線,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