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和郭靖都以降龍雄霸天下,張無忌也曾得到掌譜,為何不去修煉?

SFNBN


其實,在最開始金庸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是修煉過“降龍十八掌”的,不僅僅是張無忌修煉過,還有陽頂天和謝遜都修煉過一部分。

在連載版中,陽頂天其實是楊過的後人,名叫楊破天,他的武功已經達到天下絕頂的境界,放眼武林,也只有張三丰一人才是他的對手。作為楊過的後人,他也會這天下無敵的“降龍十八掌”。金毛獅王謝遜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他的能力和人品都得到陽頂天的認可,而且在明教他有過人的表現,陽頂天就將“亢龍有悔”等三招傳給了謝遜,以示嘉獎。

在冰火島,謝遜就將諸多武藝傳授給張無忌,畢竟他是張無忌的義父,對張無忌視如己出,因此將這三招“降龍十八掌”傳給了張無忌。故而,張無忌也是修煉了這三招掌法,也具備一定的威力。

後來在修訂整理出書的過程中,金庸將連載版大幅度刪改,就將楊破天改為陽頂天,他的身份也與楊過沒有直接的關係,更沒有修煉“降龍十八掌”,他的絕技是“大九天手”,正是這一手絕技將韓千葉之父給殺死。

既然陽頂天沒有修煉“降龍十八掌”,那麼就沒有傳給謝遜掌法,故而張無忌也就沒有修煉這套“降龍十八掌”。

金庸這裡的改動讓“降龍十八掌”變得更加神秘,畢竟這套掌法也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就能夠修煉,這是丐幫的絕技本應該就在丐幫內部傳承,而非在江湖上隨處可見。



在金庸武俠裡,“降龍十八掌”是丐幫的絕技,是歷任幫主必須掌握的獨門秘籍。“降龍十八掌”是最為剛猛的一種掌法,如喬峰,郭靖,都曾以此套掌法威震武林,闖出偌大的名頭。

喬峰是前任丐幫幫主汪劍通的徒弟,“降龍十八掌”的絕技也是由汪劍通所傳授。喬峰練武天分極高,“降龍十八掌”在他的手中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喬峰憑藉此套掌法縱橫江湖未嘗一敗。尤其在少室山,他大吼一聲“誰說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比不過星宿派的邪功”,隨之而來的是三掌連環的“亢龍有悔”,打的不可一世的星宿老怪丁春秋沒了囂張的氣焰。藏經閣中的絕世高人掃地僧也低估了喬峰暴怒之下“降龍十八掌”,被生生震斷幾根肋骨。他甚至出口誇讚降龍十八掌是天下第一掌法。

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得自丐幫十八代幫主洪七公。洪七公看郭靖為人端正,品德高尚,更是貪圖黃蓉的美食,於是傳了郭靖此套掌法。郭靖學了這套“降龍十八掌”一月有餘,武功突飛猛進,甚至能和梅超風,歐陽克等高手一決高下。儘管郭靖所學的武功極為繁雜,但是最為純熟的仍然是這套“降龍十八掌”。後來,他把《九陰真經》的功力揉進“降龍十八掌”中,將這套掌法修煉更高境界,一掌發出竟然有十三道後勁。郭靖駐守襄陽幾十年,絕對是是離不開“降龍十八掌”助力的。

可以說,是“降龍十八掌”成就了喬峰和郭靖。他們用這套掌法稱霸武林,達到了幾乎無敵的境界。



郭靖黃蓉夫婦在襄陽城破之前將“降龍十八掌”和其他秘籍藏於屠龍刀和倚天劍中傳於後世,後來刀劍中的秘籍最終被張無忌得到。

張無忌得到了“降龍十八掌”的掌譜,卻並沒有去修煉這套天下第一威猛霸氣的掌法,嶽老三認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張無忌並沒有練武的慾望。

張無忌十歲時父母被逼死,自己被玄冥二老的毒掌所傷。那時候的無忌日日被寒毒折磨,修煉武當九陽功是為了治療體內寒毒。後來他陰差陽錯的掉入山谷,修煉了全本的“九陽神功”,也是為了療傷。光明頂密道里,他修煉“乾坤大挪移”也是為了能夠推開石門逃出去。在武當山上又是為了替武當派出頭,才學了太極拳劍。可以說,張無忌練武就沒有一次是因為自己想練的,每一次都是事到臨頭,被動修煉。他這種不爭不搶的性子,也註定了他即使拿到了“降龍十八掌”的掌譜也不會去修煉!

第二,張無忌的性格不適合降龍十八掌這種剛猛霸氣的掌法!

喬峰豪放不羈,郭靖敦厚仁慈,還有一個以“降龍十八掌”成名的洪七公也是剛正不阿。張無忌人品自然是沒得說,然而他卻缺少了郭靖和喬峰身上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堅定!

張無忌的性格是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甚至有些懦弱。一遇到情況就搖擺不定,對感情如此,對處理各種問題也是如此。喬峰做事說一不二,郭靖認定了一件事也是至死方休。“降龍十八掌”的特性便是剛猛霸氣,一往無前。張無忌自知不適合修煉這套掌法,即使勉強修煉,也發揮不出掌法的威力。

第三,張無忌自身已經擁有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聖火令武功等幾大絕學,任意一種單獨拿出來都能稱霸武林。

張無忌居然將多門絕學獨攬於一身,張三丰不出,張無忌已經是天下第一。若再去練“降龍十八掌”,也不過仍然是第一罷了。他並不是痴迷於武學的人,也就沒有再去修煉這套掌法。

第四,“降龍十八掌”是丐幫絕學,張無忌不便修煉。

丐幫和黃衫女淵源頗深,而黃衫女又數次替張無忌扶危解困,張無忌若是修煉“降龍十八掌”即使不怕丐幫找麻煩,也要顧及到黃衫女。因此,他應該將這套掌法歸還於丐幫。

其實,張無忌從小便受盡苦難,長大後更是對一切都看淡了。他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貪戀權勢地位。他連皇帝都不想做,又豈會貪圖一套掌法武功!張無忌最想的只是和趙敏退出江湖,隱居草原,過上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385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拋開舊版設定不去說。

張無忌看到斷刀斷劍裡面的降龍十八掌精義的時候,已經是書末不遠。



那時節,不學降龍十八掌,身兼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神功,聖火令武功的張教主,已然是天下無敵,舉世二張之一,學了降龍十八掌,也依然只能是天下無敵,這就如同一個富可敵國的富豪,再獲得錢千萬錢,依然還是富可敵國的富豪。

人生在世,貴在知足常樂,張公子在這方面已然足夠,又何必在貪多一門武學?



且張無忌不是武痴,不是貪心之輩。皇帝都不想做,還會會在乎降龍十八掌?

他學七傷拳等不是因為有多想學,而是因為聽話,學了可以讓他義父開心。

他學九陽神功是因為九陽神功可以治癒他的寒毒,而且他一開始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不是衝著九陽有多強去的。




他學乾坤大挪移是為了和小昭一起從秘道中出去,夠用就行,也正是這樣他沒有刻意學最後一層。

他學太極拳和太極劍是為了用武當的身份和武功來作戰,這樣方能體現出武當武功的實力。



他學聖火令武功也是為了破解聖火令武功以破局。

所以他主觀客觀上都沒有再學別的武功的心思和必要了。


神精過閩


武功不在於多而在精是梅郎一直認為的觀點,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武功,深入其精髓就能雄霸天下,這樣的例子很多。


降龍十八掌很厲害,憑張無忌的功力和天賦,要將他威力發揮到最大威力也是很簡單的事,在得到掌法後為何卻沒有修煉?

不想修煉

張無忌身上武功已經夠多了,並且大部分都不是自己主動願意去學習的,九陽神功是為了救命,乾坤大挪移是為了逃命,太極劍法是為了救別人的命。從某種意義講,張無忌不是一個太痴迷於武學的人,他是不會主動去修煉這降龍十八掌的,更何況現在的他已經能夠獨步天下。


修煉不合適

在倚天中,太多的人因為倚天劍和屠龍刀的原因捲入江湖紛爭。這兩個東西稱得上是武林的不幸,張無忌的義父謝遜因為這個搞得一生都毀了,而親生父母的死也跟這個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張無忌自己修煉了,必定引來江湖中人的非議,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一心只想追求安定,本來教主之位都是不想坐的。


有特殊的意義

倚天屠龍,號令江湖,莫敢不從。兩把武器中藏著絕世武功秘籍和武穆遺書,誰得到了這些東西就要擔起維護天下正義的任務,這是藏秘籍之人對拿到秘籍人的要求。

張無忌明顯沒有這樣的雄心,要不然朱元璋要求合夥的時候他不會推辭,為了不讓這個包袱所困,所以無忌不會去修煉。

這套掌法對於張無忌只是包袱,沒有任何有改觀的作用,沒有修煉的必要性。


——END,歡迎關注,江佐梅郎專注邏輯思維解答!


江佐一梅郎


因為寫到那書結尾了,人家反正有秘籍,想練就練,不想練就不練


睡眠不足3113


在新劇《倚天屠龍記》結尾,張無忌得到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他將《武穆遺書》傳給了明教義軍,用來對付蒙古軍隊,推翻元蒙統治,同時他也得到了《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但是張無忌並沒有去修煉《降龍十八掌》,箇中緣由,小哥詳細分析。

張無忌不是武痴

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他為我們塑造了很多“武痴”,比如《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周伯通,他們為武成痴,但是反觀張無忌,他學了多種神功,並且都是在他極為不情願的情況下,被動學習的。

比如謝遜傳授張無忌七傷拳,張無忌一聽這拳法雖然威力大,但是傷害也大,他就不想學了。後來學習《九陽神功》,也是為了驅除身體的寒毒,學習《乾坤到挪威》,也不過是為了從密室出去罷了。

所以說,他拿到《降龍十八掌》後,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是不會主動學習這門功夫的。

張無忌武功大成

《倚天屠龍記》結尾,張無忌可謂是江湖第一高手(張三丰歸隱),放眼天下,再沒有什麼人可以是自己的對手了。

同時,張無忌修煉的《九陽神功》,最高境界是“陰陽互濟,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很顯然張無忌還沒有把《九陽神功》練到大成,但是就武學境界而言,《九陽神功》明顯要比《降龍十八掌》高。

張無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小說《倚天屠龍記》結尾,雖然張無忌和趙敏結婚了,同時趙敏和周芷若也和好了,但是,周芷若沒有選擇待在峨嵋派,青燈古佛伴終生,而是選擇了突襲張無忌,來到張無忌和趙敏生活的地方,張無忌一見老情人,眼紅心跳,這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如何,小哥認為張無忌會收周芷若入府,最終張無忌攜手趙敏、周芷若一起,遠離江湖,過上沒羞沒躁的幸福生活。

管他什麼勞什子武功,平平淡淡恩恩愛愛過日子最重要。



在《倚天屠龍記》末尾,金庸先生為張無忌書寫了完美的人生,他要描繪出身負各種武學的張無忌,其實內心最大的追求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沒有什麼追求,沒有什麼負擔,沒有江湖爭執,沒有武林虛名。

所以說,對於張無忌,強如《降龍十八掌》這樣的絕世武學,在他眼裡也沒多麼重要。


古梁鏞


張無忌本就無爭天下第一之心,即便如此,除了年事已高的太師傅張三丰之外,他已然天下第一了。(黃裳女暫且不論高低)

甚至金庸先生也說過,在他寫的主角里,可能張無忌最厲害,不論大家是否認同,張無忌的地位和修為,確實不需要再多學些什麼高深的武功來鞏固或提高了!

仁者無敵,況且無敵的仁者,我不知道他還學降龍十八掌幹嘛……除了鳩摩智,恐怕沒有人會到了這個程度還貪多了!即便是武痴老頑童,他也不是天下什麼武功厲害就都想學,他覺得什麼好玩才想學,比如跟小龍女學睡大繩,養蜂。他就從來沒打降龍十八掌的主意!

再者,降龍十八掌是丐幫鎮幫絕學,如果張無忌還是無名小卒,學了也就學了。但他此刻已經是明教教主,太極神功的傳人,有這樣的背景即使他想了解一下降龍十八掌也會有所顧慮:難道丐幫的絕學,比你少林的九陽、明教的乾坤、武當的太極還要高明?你已經如此武功,還要不顧身份去窺探丐幫的降龍?難不成降龍十八掌才是最厲害的?

再者降龍十八掌雖然丐幫裡也有傳承,但張無忌所獲來自郭靖的傳承,郭靖將絕學和武穆遺書一併置於兵器之中,就是要傳給有緣人。若做郭靖的傳人,當行北俠生前之事,以捍衛大宋河山為己任,行俠仗義!而張無忌卻無此抱負,即如此也自然將傳承讓給別人了!


雷襌


張無忌是武當派當然不會學喬峰丐幫的降龍十八掌。

武當派的獨門絕技乾坤大挪移是張無忌的出名武功

中國的武功派別不同,當然不能亂學,除非,有人傳授。

出師不同,當然,武功不同。

武當在湖北,峨眉在四川,華山在陝西,東嶽泰山,衡山,湖南。恆山,山西,河北。河南嵩山。

三山五嶽”,現在常用來泛指中華名山,大家都知道“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但“三山”你知道具體指的哪三座山嗎?

五嶽劍派,五嶽獨尊。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東有 九仙山,北有 越王山,故 福州 又稱 三山。見 宋 曾鞏《道山亭記》。元 薩都剌《入閩過平望驛》詩:“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派別不同,武功不同,若是,武當學了峨嵋派的武功,沒有師父傳授就叫偷師。

峨眉派郭襄,周芷若的九陰白骨爪。

丐幫黃蓉,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

古墓派,小龍女,玉女真經和九陰真經。

張無忌是武當山自然學乾坤大挪移。

而不是丐幫黃蓉降龍十八掌。

嶽不群的葵花寶典是心《笑傲江湖》的獨家秘籍。

《倚天劍屠龍》是張無忌和謝遜的屠龍刀。

原為郭靖之女郭襄所有。峨嵋派第三代弟子孤鴻子曾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奪劍擲地而氣死,劍被當地官府取了去,獻給大元朝廷,朝廷將倚天劍賞給趙敏的父親汝陽王。後又被峨嵋派掌門滅絕師太盜走。

郭靖黃蓉夫婦眼見襄陽城將破,請人熔「玄鐵重劍」及加入西方精金,鑄成了屠龍刀和倚天劍,刀中藏有兵法《武穆遺書》。屠龍刀有百餘斤重,鋒利無比,無堅不摧,強力磁性能吸天下暗器。原屬郭靖與黃蓉之子郭破虜所有,他殉難後屠龍刀落入江湖。

屠龍刀和倚天劍的分與合:

倚天劍一直為郭靖之女郭襄帶於身邊。郭襄後來創下了峨嵋派,倚天劍於是作為該派的傳派至寶。刀劍互砍取書的秘密成為只有此派的掌門才知的絕密。之後峨嵋派高手孤鴻子挑戰楊逍,最終落敗身死,此劍就落入元室手中,後為滅絕師太奪回,以致日後趙敏有「此劍是峨嵋派自我家偷來的」之語。

襄陽城破之日郭靖之子郭破虜手執屠龍刀,戰死於襄陽城。屠龍刀從此留落江湖,因為上述傳聞,引起無數人爭奪。先是被張三丰的三徒弟俞岱巖得到。他想把屠龍帶回武當,交給師父張三丰處置。在回武當的路上,被殷野王(張無忌舅父)用計劫走,交由殷素素(張無忌之母)於王盤山揚刀立威。

殷素素是天鷹教教主之女,天鷹教得到屠龍刀以後,召開揚刀立威大會,張三丰的五徒弟張翠山(張無忌之父)也到了此大會。在揚刀立威大會,金毛獅王謝遜一聲獅子吼,把眾人都吼暈了,奪了屠龍刀,並把張翠山和殷素素強行帶走,想找清靜的地方研究。

後遇海難,到了遠離中原的冰火島,苦心思索屠龍刀“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秘密。

所以,武當張三丰徒弟張翠山得到了丐幫的屠龍刀

丐幫倚天劍為峨眉郭襄所穿過,最後,被朝廷搶奪落入元朝,被趙敏爹洛陽王所有,後,又被滅絕師太所奪。

張無忌不是想學什麼武功都可以學什麼武功的。

每個派別武功不同,祖師爺不同,自創不同。

天下武功本是一家,可,最後,有分門別類。

創立了不用門派。

武林,武功林立,門派林立。

所以,張無忌自然不好學丐幫的降龍十八掌。

而是要學張三丰的乾坤大挪移。

練武條件和意志決定了張無忌的武功和喬峰的武功不同

而且,武功不能練得太多,太雜,有一2門絕世武功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練得太多,走火入魔。

武功要純陽純陰之氣,練得太多了就容易急火攻心,走火入魔。

武功代表氣,氣不純就會變成葵花寶典裡的嶽不群和林平之,最後,殺妻。

走火入魔一個梅超風,一個李莫愁,一個周芷若。

慕容復的爹慕容博也是偷學武功引得真氣大亂,筋脈逆行。

所以,一門武功都是獨創和延伸的,而不是,五花八門齊聚一堂。








用戶104943083233


洪七公曾經當著歐陽克,樑子翁諸人的面教郭靖降龍十八掌。招式講解的很清楚,那麼歐陽克這些人為什麼不學?因為洪七公沒教它們勁力運用的方法。這是最關鍵的部分。即使你把招式學成了十足十,但不會勁力運用那就是花架子。

倚天時降龍十八掌為什麼會失傳?招式都知道,但勁力運用需要師父口耳相傳,襄陽城落,郭靖,魯有腳等人相繼殞命,絕學就此失傳。所以,即使張無忌將絕學圖譜還給丐幫,丐幫也無人再能練成神功。天下第一大幫的沒落也就成了不可挽回的事實。

雖然張無忌是三豐真人徒孫,學究天人,但一來君子之風,不會偷學他派武功。二來沒有勁力運用的方法,只學招式終究還是練不成降龍十八掌。


風神翼龍12


張無忌有“屠龍刀”在手了,“屠龍”的威力可不比“降龍”弱吧?“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在那刀光劍影,刀劍如夢的江湖裡,學來本領“融匯貫通”則更為重要

江湖武林中要想成為大俠,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練成一身好功夫,還得行俠仗義,“厚德載物”創立一番事業。

能否做出一番成就來,則還要學會掌握“天時地利人和”,懂得分辨時事運勢。

喬峰出生的年代在北宋,宋帝重文輕武,武林中的大咖們,似乎都是退隱或者半退隱狀態,比如逍遙派三位老神仙,以及掃地僧、帶頭大哥等等,他們不用行走江湖,也不會直接干預江湖的是非。

而在江湖中比較有名氣的則是“南慕容北喬峰”,以及“四大惡人”,而聚賢莊那一波“武林高手”似乎名不見經傳!飄渺峰靈鷲宮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也是不輕易出來作秀的!

江湖上最大的門派丐幫,幫主喬峰,則是帶頭大哥和前任幫主汪劍通一手栽培出來的“棟樑之材”,江湖武林的中流砥柱,那麼作為江湖第一大幫的丐幫,幫主勤練降龍十八掌那是本份,不足為怪!

倒是相反,若是丐幫幫主不會“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那就要惹來天下英雄的恥笑了!

一次是在杏子林中,西夏一品堂的赫連鐵樹要見識丐幫的“打貓棒法”和“降蛇十八掌”,以及少室山上武林大會,幫主莊聚賢沒有能上臺面的武功招架丁春秋,丐幫幫主反而拜入星宿派門下。

到了郭靖的南宋時期,素有“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說,在郭靖沒有成名之前,武林頂級高手,人稱五絕,另外比較有名的一流高手,就是全真七子、江南七怪了!

而東邪黃藥師的棄徒“黑風雙煞”橫行江湖,就連鬼門龍王那樣的人聽了“黑風雙煞”的名頭,都會臉色驟變!

郭靖黃蓉作為北丐的傳人,繼承北丐洪七公的意志,保家衛國,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傳承發揚了下去。

經歷了“古道西風瘦馬”的神鵰時代,到了張無忌那個年代,武林已經大變樣了,江湖中會武功的人不少,各大門派崛起,就連海沙幫、巨鯨幫那樣的門派都能為了奪一把屠龍刀隨便就弄死對方了!

而武林之中的高手,除了混元霹靂手成昆,就是鶴筆翁、鹿杖客了,剩下的明教雖然高手雲集,但是為了爭奪教主寶座內鬥不斷,外有六大派圍攻,丐幫基本上已經沒落了。

可以說,這個武林就是“一盤散沙”的,而且是個“冰火兩重天”的江湖,已然走向兩極分化嚴重階段。

此時的張無忌,除了練就“九陽神功”的充沛內力,已經貫通中西武學的“乾坤大挪移”,更重要的是學會“太極拳”。

這“太極拳”,講究的是陰陽調和,這可不是光會動嘴皮子,說說就能和諧的!也就是說要有“內力”與“外功”相輔相成!


Zack8


張無忌具有阿金庸筆下的佛性,沒有貪慾的人,他每學一門武功都是形勢所逼,小時候練七傷拳為義父所逼,練九陽神功為驅寒毒,乾坤大挪移為密道脫困,太極功和太極劍是為了解圍武當,聖火令武功是為了應付波斯三使

他不練降龍十八掌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他沒有貪慾,沒有非得逼他學這門武功的外界所逼

2,他不像郭靖那種俠氣和保家衛國的志向,所以武墓遺書和降龍十八掌都送人了

3,降龍十八掌是丐幫的,如果他練的話,在江湖會有盜取別派武功之嫌,況且當時江湖沒人願意並且有能力傷得了他,所以學降龍十八掌而損自己名聲,顯然是個虧本的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