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採訪 ▏浮琪琪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社會創新家(social_innovator

此次新冠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受限於醫療衛生的專業性,很多公益組織難以有效參與和深度介入,作為中國呼吸健康領域的公益機構,北京大愛清塵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大愛清塵”)累積近10年的專業經驗被應用到疫情救助中。從除夕開始,截至2月22日15時,大愛清塵已累計向湖北15地市195家醫院直接捐贈2632臺呼吸機與製氧機。其對接的湖北省醫療機構多達560家。

專業性的公益力量如何參與疫情救援?有哪些短板和不足?專業優勢之外,又面臨哪些新的挑戰?

《社會創新家》專訪了北京大愛清塵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大愛清純”)理事長王克勤。

01 憑藉專長專業服務湖北醫護

《社會創新家》:大愛清塵大年初一便成立了馳援小組,介入很快,當時是基於什麼樣的判斷?

王克勤:我做過26年調查記者,培養出來一個特質:敏感。

當時已經定性是肺炎,是肺組織的疾病。大愛清塵從事塵肺病呼吸科專業醫療公益救援10年之久,依據所積累的經驗,我們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此次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面臨的呼吸困難與塵肺病患者具有相似性。在我們醫療專家委員會指導下,除夕即啟動馳援湖北,專注在已做了十年的呼吸機制氧機捐贈配送上。用我們已有成熟的採購配送流程與通道為湖北服務。

作為專業的呼吸健康領域的公益組織,必須早早站出來,主動擔當責任。

另外,我們大愛清塵的價值觀是人道主義,救命重於山。所以面臨生死,我們必須堅定上陣,這是我們守護生命的必須選擇。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2015年9月21日,王克勤帶領大愛清塵貴州團隊在印江縣天堂鎮瞭解塵肺農民情況


《社會創新家》:這次疫情應對中,你們在醫療衛生方面的專業性是如何體現併發揮作用的?

王克勤:一開始,我發現全世界的人都在找口罩和防護服。跟那些資金實力、關係網絡強大的個人和機構相比,我們是不具有競爭力的。但我們做了近10年塵肺病農民救助,一直給他們捐贈呼吸機和製氧機,這是我們的專長。

我們早在2014年便成立了“醫療專家委員會”,裡面30多位專家都是中國呼吸健康領域的頂級權威。譬如,委員會名譽主委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第一個上報疫情的武漢醫生張繼先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也是大愛清塵志願者;而張繼先所在醫院副院長凌瑞傑則兼任大愛清塵醫療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我們發現,新冠肺炎患者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塵肺病患者一樣——呼吸困難。我們便向專家們請教,專家們建議大愛清塵應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專心做呼吸機和製氧機捐贈。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大愛清塵第二屆醫療專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社會創新家》:起初疫情還不明朗,當時大愛清塵對疫情做了怎樣的評估?

王克勤:我接觸傳染病比較早,因為我妻子原來在傳染病科室工作過很久,所以我對傳染病比一般人敏感。第一時間我分析了很多資料,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但是會嚴重到什麼程度,我們也只能通過媒體報道、專家分析做評判。而鍾南山的許多分析很權威,他認為疫情非常嚴重。所以,基於對疫情的評估我們認為關鍵時刻,大愛清塵必須主動擔責。

《社會創新家》:你們跟當地衛健委或其他政府部門有接觸嗎?是否也建立了協作機制?

王克勤:也有一些政府部門跟我們聯繫,我們也沒做過多聯絡。為啥?因為我們總原則是把事幹了,把呼吸機和製氧機趕緊送到醫院,很多患者眼巴巴在等著,救命如火。所以我們直送醫院,一對一。我們原來給全中國的塵肺病農民送機器,這麼多年都是這麼做的,一對一,直接到達患者所在村莊,到達患者家裡。

我們不過是把我們成熟的流程複製到此次救援行動中,我們的工作人員分工協作都很清晰。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湖北省孝感市代管縣級市應城市醫院收到大愛清塵捐贈的呼吸機


《社會創新家》:這次救援工作,大愛清塵覆蓋了15個地市的近200家醫院和武漢的各社區,依靠是怎樣的組織網絡?這些醫院、社區都是怎樣對接的?需求如何掌握到的?是此前就有所覆蓋還是疫情發生後緊急建立的聯絡?

王克勤:在整個馳援湖北工作中,我們以需求引導籌款工作,我們有一個工作小組,有4個專職人員,電話聯繫各地市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徵集需求,整理聯繫微博求助信息,電話聯繫地市級疫情指揮部徵詢呼吸機和製氧機需求,主動對接湖北本土發起的民間志願者團隊,發動大愛清塵在黃岡、宜昌當地的自有工作團隊等。瞭解到真實準確需求後,我們根據需求配貨,貨到了以後,再打電話給醫院的聯繫人,讓他們去接貨。

對社區開展的製氧機定點投放,是由我們的救援中心專門對接社區衛生中心,同時對武漢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執行力進行評估考察。根據同事保守預估,我們聯繫對接的湖北省內醫療機構總數560家,其中定點醫院達到400家,武漢市範圍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0家。

《社會創新家》:當時醫院的需求整體是怎樣的情況?呼吸機、製氧機的缺口有多大?

王克勤:大愛清塵對醫院的選擇有捐贈標準,要核實每家醫院的需求。譬如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副院長是我們醫療專家委員會的副主委。他一直在跟我通電話。他說需要呼吸機,讓我趕緊發,而且不是他們一家醫院要,很多醫院都需要。

你想,他說我這一個醫院就需要幾十臺,那全湖北省那麼多醫院,何況還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呢。誰都沒想到肺炎患者出現“井噴”,這就必然導致各種醫療物資需求非常緊迫,缺口都很大。

02 疫情援助,不是一窩蜂大會戰

《社會創新家》:你們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障就近居家隔離氧氣支持,當時是怎麼發現社區這個需求點的?

王克勤:社區需求的發現,是因為當時的收治條件能力有限,很多患者都在居家隔離,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跟蹤隨訪,而我們本身就是做塵肺病農民社區救援出身的,這幾年一直在基層藉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塵肺病康復工作。這是我們原來很傳統的工作模式,剛好很適配這次的疫情。這就是為什麼專業的事情一定要長期積累。只有做到專長和專業,在關鍵的時刻,一上手就直接會幹了。

《社會創新家》:參與救援的資金從哪裡來?

王克勤:在支付寶、微公益等平臺發起眾籌項目,也如我在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們的企業、及各界愛心人士的捐贈。這次眾籌也是我們做的不太理想的版塊。譬如第一次眾籌,基於此前的形勢,本著對執行結果的保證和及捐贈人負責態度,大家的意見是,將籌款目標設為40多萬即100臺呼吸機。不過,他們對整個疫情的把控和判斷還是比較偏保守了。

《社會創新家》:你們公示名單裡,支援的城市並不是新聞裡最受關注的城市,而是有很多小鄉鎮醫院,大愛清塵的判斷或原則是什麼?

王克勤:湖北省內,武漢之外的地區醫療條件相對差,做疫情援助,不是一窩蜂大會戰,關鍵是把東西具體送到最需要的醫院和患者手裡。我們捐贈呼吸機和製氧機的目的是解救患者的危難,讓他們保住生命,這是原則,哪裡需要就要送哪裡。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大愛清塵眾籌第一期醫療物資


《社會創新家》:物資不經由指定機構,曾一度無法獲得物流支持,你們當時的物流運輸是如何解決的?

王克勤:剛開始好難。我們是正月初二晚上就把第一個項目款籌上了,起步額度太小了,40多萬元的目標,1個小時就籌滿了。第二天就開始採購,輕車熟路,我們和供貨商都是長期合作。難就難在湖北的物流管制,一天一變,有時候一天變兩次,不斷出政策,而且我們是捐贈到不同地區的不同醫院。我們便不斷找物流公司,這個物流公司不幹,那個物流公司人又不在。那幾天很痛苦、很煎熬,還有指定機構的公告,我當時就頭大。

我們堅持直送醫院與患者手裡,不僅僅是我們傳統的工作模式在起作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所有捐資人的基本態度是直送給醫院,擔心呼吸機被最後擱到了倉庫裡去。於是,我們承諾,所有呼吸機和製氧機直送醫院。這是一個承諾。

針對相關部門的管制政策,當時我都做好了寫檢查的準備,必須自己直送。我做調查記者將近30年,寫過的檢查太多了,只要能把湖北患者幫到,只要能救民與水火,咋樣都成。

倒騰來倒騰去,最後找到了物流公司,又遭遇廠家發貨人員不夠的問題。總之一波三折,除夕開始的工作,最後正月初六第一批物資才送達醫院。

《社會創新家》:社會組織參與疫情救援期間,慈善募捐的政策和流程有多次調整,從指定五家機構到不準繞開武漢市紅十字會,再到定向捐贈流程調整,而後空間又有一定程度收緊,你怎麼看待這些規定和一連串變化?

王克勤:這是民眾的需求與相關部門的管理思維和管理制度的博弈,最終還是民眾的利益勝出,患者的生死為大。

《社會創新家》:你們有和其他社會組織有合作嗎?哪些合作?合作機制是怎樣的?

王克勤:我們一直都是自己幹。我也進到一些群裡,每次有人說有錢了有資源了,然後我一問,就又沒的,所以我覺得,還是我們低頭幹吧。大愛清塵的做法一直比較笨拙,這可能與我這個人太笨有關。

我自己做調查記者累計送進監獄160多人,拉下的官員在四五十人,然而我個人安然無恙。其中最核心的經驗是:不斷求證、不斷核實,做到真實、精準,鐵證如山。不踏實,不行動;不清楚,不發言。我個人幾十年堅持一個原則:只在自己懂的領域發表意見與觀點。不會亂講,否則禍害無窮。

03 形勢不明朗,一點不敢樂觀

《社會創新家》:至今一個月了,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你們工作內容有調整嗎?

王克勤:我並沒這麼樂觀,還有很多醫院很缺呼吸機和製氧機,我們的服務還很不到位。前幾天,我們專門負責各地呼吸機需求信息統計的主管,說現在很多地方缺口還不小。包括昨天,武漢市青山區,還需要呼吸機,按理都到武漢市中心了,這麼多物資了,還是有人通過各種途徑找到我,別說其他地縣了。

所以現在還別變,疫情形勢還很不明朗,你看鐘南山這麼說,我們也跟我們的一些呼吸科專家交流,他們也認為現在一點都不敢樂觀。

《社會創新家》:你們工作現在遇到哪些困難?

王克勤:籌資速度很慢。我們支付寶進行第3次籌款了,還是缺口很大,期望有錢的基金會支持我們這些紮實做事的執行機構。

《社會創新家》:大愛清塵有多少員工和志願者,這些人整體醫療專業知識大致是什麼樣的?此次參與到救援工作中的有多少人?

王克勤:全職員工有16人,志願者是13000多人,在全國有近100個工作區站。我大年三十晚上發佈工作令,全體進入“戰時”狀態,所有人都在線遠程工作。當時執行秘書長陳中和回湖北黃石探親,被委任擔任馳援湖北工作組組長,回湖北黃岡探親的品牌發展中心主任陳雪則擔任副組長。

我們的全職人員都要學習呼吸科醫學常識,每月舉行兩次業務培訓會。我們的執行秘書長專門到上海肺科醫院學習一兩個月。我們救援中心的主任和主管也都專門到上海肺科醫院呼吸病科去學習了一個月,跟著大夫上門診查房,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我們對員工要求必須要懂得四大常識:醫療常識、塵肺病農民常識、公益常識、和還有大愛清塵基礎知識。這四大常識是要閉卷考試的,納入報酬、晉升等考核。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2018年1月23日,王克勤在甘肅省臨夏州人民醫院與當班醫生分析塵肺病患者胸片


《社會創新家》:項目參與人員的工作、心理狀態現在是什麼樣子的?

王克勤:非常好!正月初八,有兩位年輕的夥伴發來信息,說特別有成就感。那些醫院醫生運送呼吸機和製氧機的照片,尤其是患者臨床使用呼吸機的照片大家發群裡,都特別激動,覺得我們在做救命的有意義的事情,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家覺得,因為自己的努力,給他人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這就是價值。

《社會創新家》:這次救援,對大愛清塵整體表現評價如何?

王克勤:我前幾天把這次行動特點做了一個總結。我們這次很講究科學性和專業性,因為我們是一個專業的機構,我們不能像沒搞過呼吸健康的人那樣操作,我們的操作模式在整個救援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借鑑價值。特點如下:

一、行動迅速。除夕夜“大愛清塵”即發佈馳援湖北令,進入戰時狀態。初一11時成立馳援湖北工作組,委任返鄂探親兩位夥伴為工作組正副組長,調度所有事務。

二、發揮專長。作為長期為塵肺病農民捐贈呼吸機、製氧機的呼吸健康類公益組織,發力自己專長的領域,運用成熟的物資採購流程,專心致志捐贈呼吸機以及製氧機。

三、直達醫院。醫療物資呼吸機捐贈不經其他環節,直接送達湖北各醫院臨床使用,至今已經送達15個地市的195家醫院。

四、從整體到個體,從醫院-社區-個人的援助模式。針對本次疫情大愛清塵一方面開展對定點醫院捐贈呼吸機,緩解醫院治療中的設備缺少狀況,另一方面針對早期許多患者居家隔離的情況,在武漢市諸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點投放製氧機,減輕患者呼吸困難。

五、分工協作,專業操作。自初一開始,大愛清塵便將專職人員分成若干組,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醫院需求對接組、物資採購組、物流運輸組。

《社會創新家》:有哪些之前經驗沒覆蓋到的?

王克勤:我們長期形成的製氧機呼吸機配送模式是,資料給廠家,廠家給物流,我們給患者和志願者通知什麼時候接收,收到後發資料發照片給我們反饋,原來是這樣操作的。這次物流出問題,這種臨機處理,是之前沒有的經驗,我們對異常情況的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

04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社會創新家》:可預見的未來,關於疫情應對,大愛清塵可能還有哪幾個階段的任務要做?

王克勤:我們現在已經在規劃是否給肺炎患者提供呼吸健康方面的後續的配套服務。我們一直給塵肺病人做一系列的康復配套服務。具體我們還得請教我們的醫療專家,看這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是否適應,首先要考慮它的科學性和專業性。

《社會創新家》:評估過去一個月的工作,有什麼感到遺憾的嗎?

王克勤:我覺得我們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湖北的各個醫院、醫療機構做好輔助,為患者減輕痛苦。我們在做我們能做的事情。有所遺憾的是,我們給湖北各個醫院提供的呼吸機和製氧機還是太少了。我們從大年初一就在做這個事情,按理來說應該提供更多,做得更好。

再一個,我們這次的短板是對外宣傳做的很不夠,我們更擅長執行,相對來說,整合資源這塊特別弱,這也是我沒做好工作。之後覆盤,這是我們需要做深入總結的,也是我應該檢討的。

《社會創新家》:這次疫情折射出社會各個方面的問題。僅從公益慈善上看,對這次社會力量參與救援的表現,你作何評價?你覺得暴露出哪些值得反思的問題?

王克勤:這一次給我一個啟示,各個領域確實需要一些很專業的機構去做事,讓我們的公益服務更加專業,才能夠在關鍵時刻為社會服務做最大化的貢獻。這也是公益慈善經過這次疫情應該深入反思的。END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已接受大愛清塵捐贈呼吸機與製氧機的醫院名單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繞過指定機構,捐助直達195家醫院,王克勤:湖北戰疫,生死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