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氣功名詞釋義字母X(拼音Xu -----Xun字母開頭)


智能氣功名詞釋義字母X(拼音Xu -----Xun字母開頭)


xu

【虛】 ①與“實”相對,指無形無象的混元氣。②虛心,謙虛。指意識明靈,無執著。虛則能容, 不僵化,故而意識虛是克除偏執的有效方法,如:“用虛”。③指練功中意念、重心或氣機不在的地 方。④中醫稱正氣衰為虛。

【虛白】 指練功入靜後腦內或體內出現的白光。《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司馬 雲:“室,比喻心,心能空虛,純白獨生也。”認為心能空虛,則身體裡邊會出現一片白光。後常用 來形容清靜無慾的精神境界。

【虛極靜篤(du 3)】 虛靜到極點。

【虛靜】 古人亦稱“坐忘”。指練功中一念不起的精神境界。即精神既不考慮任何事物,也不起 任何念頭,保持意元體的平靜的本然狀態。虛靜可分兩個層次:1.意識活動中的概念性活動停止(即 念住)。2.與生命活動相關的思維終止(即息住、脈住)。

【虛靜模式】 傳統氣功運用意識三種模式之一。包括清靜法門和止念入靜法門。虛靜模式運用 意識的主要特點是:完全通過對意識活動的調整進入虛靜狀態,不強調形、精、氣。在虛靜狀態下, 大腦活動有序化增強,一方面可以減少真氣的消耗,另一方面可減少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擾動,使之 恢復其固有的盎然生機。《內經》所言“恬談虛無,真氣從之”正是指此而言。虛靜模式是古典氣 功的主要流派。

【虛狂語】 亦稱“妄語”。見該條。

【虛靈明淨】 亦作“虛靈明靜”。意元體所固有的無限均勻、寧靜的狀態,是意元體的體性特徵 之一。古人曰“心不存一物曰虛”,虛靈明淨即意元體中沒有任何念頭,非常空虛且清明、純淨; 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還有著靈知、靈覺存在。意元體的這種虛靈明淨狀態決定了意元體與外物相 互作用的反映特性,即可如實地反映客體的全部特性。意元體自身虛靈明淨的程度越高,其反映的 靈敏度也越高。

【虛明之理】 理,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一般指一種極微細、均勻、無形無象、能演 化生成宇宙萬物的最原始的物質,對這一物質古人又稱之為“道”、“元氣”(相當於智能氣功的初 始混元氣)。智能氣功從收視返聽這個有形跡的事入手,達到體認到空洞無涯的虛明之理的境界。 這裡“虛明之理”指人的意元體。它類似於古人稱述的“道”,無形無象故為“虛”,能反映萬物故 為“明”,稱之為“虛明之理”。

【虛實】 ①指練功在初、中階段,神氣形還不能充實於全部生命活動中,而產生的身體各部的不 平衡現象。充實的部分為實,不充實的部分為虛。練動功時的虛實有三:形體的虛實,主要從重心 (中心)分,重心所至處為實,重心不在處為虛;意念的虛實,意念所注之處為實,意念未注之處 為虛;氣機的虛實,形體和意念都能牽動氣機,隨形體、意念的變化,體內的氣脈也會有虛、實變 232化。形體的虛實和意念的虛實、氣機的虛實往往是相併而行或交互作用。分清並調整虛實是保證練 功時人體平衡的關鍵。還有較複雜的虛實:意念和人體混元氣的虛實、意念和自然界初始混元氣的 虛實。人體混元氣相對實體性物質來說是虛的;但相對意念來說它又是實實在在的,當氣和意念結 合後,氣的實成為有主宰的實,即實中有虛。這一虛實相合可使人的氣機變得靈通,使氣機有所主 宰。另外,意念和大自然的初始混元氣相比,意念為實(靈動的實),大自然的初始混元氣為虛。兩 者相結合,使大自然的混元氣有了靈動性,有了生命力,才能為我所用。②虛指無形無象的非實體 物質,實指有形有象的實體物質。③中醫學中八綱辨證的一對綱領,邪氣盛為實,正氣衰為虛。

【虛實相通】 “虛”指無形無象的非實體物;“實”指有形有象的實體物。當練功到了高層次, 能認知到事物的時空整體特性、泯滅掉實體物的不可入性時,虛的和實的都一樣了,虛、實就相通 了。此時可自如地聚無形之氣為有形之物,或將實體物化解為無形之氣。

【虛室生白】 原指練功到內心清靜無慾,身體裡邊很虛了,出現一片白光。後比喻人能去掉聞 思妄想,則道心自生。

【虛妄分計】 簡作“妄計”、“妄分別”。指常態意識活動。佛家認為:普通人的思想活動、常態 智能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是造成人偏執、無明的根源,故謂之“虛妄分計”。

【虛無境界】 ①指人心無情無慾、無所愛惡時意識的虛靜狀態。②道家指“道”這種特殊物質 的本體狀態。

【虛無玄關】 玄關,在傳統氣功中被認為是通往大道之門戶,實際是意元體活動在人體混元氣 中的一種狀態。它“不離身中,不在身中”,其體性無形無象,故又稱之為“虛無玄關”。參見“玄 關”

【虛無元氣】 即“元氣”。見該條。

【虛陽上越】 也稱“孤陽上越”、“浮陽上越”、“虛陽不斂”。中醫指精血虧虛,陽氣無所依附, 浮越於上,症見潮熱、面色嫩紅、口燥不渴、脈象虛弱等。氣功中指陽氣上升太多,上升、下降不 平衡而出現的面色赤紅,血壓升高等症狀。

【虛腋】 又稱“空腋”。見“松肩空腋”。

【虛音】 智能氣功開發超常智能的發音口訣,發此音能使人進入心虛神靜的狀態。練此發音法體 勢不拘,以舒適自然為宜。可以吸氣或呼氣發音。具體發音過程:開始默唸發音,只能自己聽得到, 有口形運動(但幅度很小);繼而心念,即在意識裡回味默唸“虛音”二字的聲音,沒有口形運動; 進而體察意識回味“虛音”二字的聲音(一種特殊的虛無狀態)。“虛音”,即虛的音,發此音應從兩 方面去理解它的含義:一是聲音要虛,不念出聲來;二是此音沒有含義,意識要虛。發“虛音”有 聚氣作用,另外可以安靜心神,增強意元體靈明度和身心通透度,開發出人的超常智能。

【虛中有實】 指練功中對形氣神不充實處(虛)加以充實。如形體重心不在之處為虛,意念所注之 處為實。將意念放在形體重心所不在的地方,即謂之虛中有實。

【序列感應法】 氣功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亦稱“序列感應診斷法”。把全身各主要部位按一定 次序排列在身體某一特定部位,按照這一次序(感應序列)進行感應,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序列感 應法在有了感應功能的基礎上練習,會學得更快些,若練功有了明顯氣感後再練習亦可。感應疾病 的序列因師傳而異。常見的有面部序列、鼻部序列、手部序列、臂部序列等。

【序列感應診斷法】 見“序列感應法”。 233

xuan

【璇璣】 經穴名。位於胸正中線,平第一胸肋關節,在天突穴下 1 寸處。

【玄德】

玄,深遠廣大之意。德,即德性。玄德即高深的道德、大德。指符合自然規律的德性。 老子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作為玄德的體現。意思是生化了萬物但不佔有它們,推 動了萬物的變化卻不以為自已有功勞,長養了萬物而沒有主宰它們的意思,這樣的德便是玄德境界。 可見,玄德是一種物我同觀、大公無私,而又具有混元氣生生之性的精神境界。

【玄關】 亦稱“玄關竅”、“玄關一竅”、“祖炁(qi 繁體字)穴”或“元始祖炁”等。玄,深遠、廣 大;關,門戶。“玄關”即通往大道的門戶。傳統氣功名目繁多,所指不盡相同。如練吐納者,以 口鼻為玄關:練經脈周天者,以丹田後合命門為玄關;練性功者以念頭動處為玄關竅;練儒家心法 者,以無形無象的“中”為玄關;道家清淨無為功門,以虛靈無涯為玄關。 智能氣功認為,所謂玄關竅,實際是意元體活動在人體混元氣中的一種狀態。它虛天空洞,無 固定位置,氣足就感覺到它了。正是“有氣則成竅,元氣則渺茫”。由於意元體與混元氣、與實體 呈兼容,所以說“不在身中,不離身中”。各家所指的玄關不同,是古人對神、氣生化關係不明之 故:主張玄關無形無象、同於道體之說者,是從玄關體性特徵上立論的;主張玄關有方所者,是從 有形部位入手的,借有形之中而進無形之中。神注部位不同,引起的反應往往不同,因而感受的景 象也就不同了。

【玄關大道】 與旁門小術相對而言。古人認為修煉玄關,是修大道的前提;證得玄關竅開的境 界後,就進入修根本大道的坦途,故而把修煉玄關的功法稱為“玄關大道”。參見“玄關”。

【玄關調息】 ①泛指以開玄關竅為目的的調息方法。多指性功調息。詳見“玄關調息法”。②特 指“混元中田調息法”,見該條。

玄關調息法】 傳統氣功調息法的一種。指以調息為主要練功手段而使玄關竅開的方法。玄 關調息多指性功玄關,即以神機竅為玄關,開發神的虛靈明淨之性。練法有三種: 1.以鼻柱根為中心,假想一方圓一寸的球,在體前不過一尺遠處。空球感明顯後,移入玄關 對應的體內,再移至玄關的中心,開始調息。球在體內外各一半。吸氣時天地之氣從四面八方向中 心集結,呼氣時向天地十方(八封加上下)放散。 2.以兩內毗連線之中點與兩眉間連線之中間的連線之中點(醫學上稱篩板,可直通腦子)為中 點,以兩內毗距離為直徑的空球,亦假想它在體前不過一尺之處,感覺明顯後移至玄關對應的體內, 再移至中點開始調息。球在體內外各一半;吸氣時天地十方之氣向中心集中,呼氣時氣由中點散向 十方。以上兩法的球感是意念中的,切莫著相。 3.觀想離頭頂五丈遠的高處,有一不超過 0.5 公分大小的亮點(或圓珠),珠下有一口。閉目視 己,身體就在珠內。調息時把珠內的我與實體的我聯在一起。吸氣時氣從全身各部流向中脘內,呼 氣時氣從中脘內流向全身各部。最後調到珠子成為實體,慢慢落下來,把珠子吃掉。此法是傳統氣 功練功到高級階段使用的一種調息方法。 以上三法中,前兩種尤其以第二種為常用,作為小功法經常練習,可出超常智能。第三種不到 一定水平不能隨便使用。

【玄關一竅】 即“玄關竅”。見“玄關”。 234

【玄機】 天意;天機。道家指深奧玄妙的道理。

【玄覽】 玄況境界,非常深邃的地方。指人深層的精神世界。

【玄門】 ①指道教。《魏書·禮志》:“致意玄門,儒業義風。”②玄牝(pin 4)之門的略稱。古人認 為是通往大道之門戶,又謂玄關。③指天門。

【玄門必讀】 清代道家著作。作者不祥。其中首先記載了全真派玄門功課、玄門清規及道觀制 度、衣冠典章、執事行儀、日用修持法要等。其次對道教的法派作了系統介紹,共列了十幾個派系, 並對其傳承譜系均作了記載。最後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以及七十二福地的名稱、地址等。此 書收入《道藏精華》第九集

【選擇性】 意識活動特性之一。指意元體本身具有的對特定目標物進行反映的特性。

xue

【血海】 ①經絡名。四海之一。指衝脈。亦稱“十二經之海”。衝脈上循脊裡,與十二經脈會聚 而貫通全身,故名。②經穴名。位於大腿內側,髕骨內上緣上 2 寸,當股四頭肌 內側頭的隆起處。

xun

【循經導引法】 按十二經絡循行路線進行自我導引的一種方法。包括手經導引和足經導引兩部 分。手經導引:沿臂內側下行(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沿臂外側上行(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經導引: 沿體外、背下行(足三陽經從頭走足),沿腿內側上行(足三陰經從足走腹)。本功法通過循經振顴的 手法達到增強體內“橫通”的作用,是形神莊練形神混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屬智能動功的第二步 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