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為什麼感覺同一名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會不一樣?

桑太太


你好,我是剛小夥,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就上面問題說說我的看法,我總結了以下兩點原因:

1、你的意識

如果你常常用一個英雄,也就是說你的本命英雄來玩不同的段位,比如你常常在王者局玩,那麼你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配合都是有所提升的,在這個段位你已經摸索,玩了好長時間了,你的意識和其他的方面得到了鍛鍊,那麼你去玩低段位,那麼你就會感覺你的英雄變強了,其實在我看來,不是英雄變強了,而是你的意識,你的能力變強了。所以你會覺得你的英雄強度不一樣。

2、你的銘文,出裝

對於自己喜歡的英雄,我們都會去完善他,有啥好的東西都會優先考慮,比如銘文,你肯定會優先去完善自己喜歡的英雄,使得他的銘文到達滿級,使其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拿你的本命英雄去玩低段位,你就會發現傷害都很高,打起來特別簡單,把把carry全場,就算匹配的隊友不行,你也能帶飛,這就是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你的英雄方面是強於對方的。再者就是出裝方面,你也會出裝,什麼時候出什麼,這就會顯示出你在高端局玩所鍛鍊的能力,這也使得你感到英雄變強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捂臉][捂臉]。可能會與別人的看法不一樣。




剛小夥


1、在青銅白銀段位,玩家常用的是亞瑟,后羿,魯班,妲己這些贈送或者便宜買到的英雄,畢竟新手玩家都沒有什麼金幣購買英雄,當然土豪玩家除外。

2、不知道為什麼,在黃金段位的玩家特別喜歡法師,經常遇到一局多個法師,而這個段位的常用英雄就是安琪拉,王昭君,甄姬和老夫子了。

3、而在鉑金段位,玩家都喜歡用狄仁傑,阿珂,羋月,蔡文姬等一些操作難度稍微高一點的英雄。畢竟到了這個階段玩家的操作和意識都已經提高了,不在滿足於一些操作簡單的英雄。

4、鑽石段位的一般就是宮本武藏,李白,諸葛亮和孫尚香,等一些比較強勢的英雄上分,到了鑽石段位的玩家一般都會注重團隊合作。

5、星耀和王者段位的玩家來說,他們的操作都是一流的,基本上都會用自己的本命英雄,如如馬可波羅,花木蘭,露娜和東皇太一等。對於王者段位的玩家來說,基本上所有的英雄都會,當然沒有本命英雄那麼拿手而已





幽不愛吃糖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遊戲築夢師。

其實一個英雄的強弱除了受到銘文已經出裝順序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隊友的配置。

我們假設一下選擇一個射手,同樣的出裝順序,同樣150級銘文搭配。但是你沒有一個好的輔助進行保護和開團,就很容易被針對。低端局還好說不需要輔助只要你會玩也可以殺超神,但是隨著你的段位越來越高匹配到的玩家水平也會不斷提高。所以說一個人就起不來。除非你選擇一個特別厲害的英雄能夠1打9.

再厲害的野王也架不住隊友送人頭。你在王者幾十星局可以carry全場,但是你可能在鑽石局裡被打到0-5.你能受得了開局一圈野怪沒殺完隊友四個全送出人頭被單殺麼。所以說影響你的不是段位。最主要的是隊友。

你真的技術好在低段位玩誰都可以超神。哪怕選個蔡文姬出AD裝打野都行。

但是確實是有版本強勢的英雄,任何段位都可以很強勢。你可以儘量選擇一些不吃隊友配置的,可以自己帶穿一路的英雄。要是那些操作起來比較難的,就要吃隊友了。因為一般高端局都會被針對。例如上官婉兒遇到東皇+張良。

還有就是天美的匹配機制。連勝之後必然連敗。如果你連著贏了升了段位,你的隱藏分會變高,接下來在去排位給你匹配的就是一堆坑貨。所以感覺強度不一樣很正常。因為你的隊友邊坑了。


遊戲築夢師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鑽石星耀段位,如果你是單排且沒有逆天的細節操作,那玩馬可波羅絕對會很吃力。

因為對面的射輔很大概率會連體,而馬可波羅2v2跟站樁射手比起來,本身就會有一定的缺陷,除非輔助之間的實力和英雄特性差距過大,不然,馬可波羅在對線期裡肯定會十分難受。

與此同時,由於鑽石星耀段位的大部分戰士刺客,對於切後排的意識比較薄弱,導致團戰中無人給馬可波羅吸收火力,讓他轉出一個完美大招。

而且,即便馬可波羅冒死轉大,隊友也未必能及時收割,甚至還會罵你浪,然而,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剛剛如果鎧不去追殘血坦克,跟你一起衝臉的話,對面可能早已團滅了。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操作過於“花裡胡哨”,隊友還真的未必能完全看懂。

可能你覺得能上,隊友卻覺得不能上,很難達成共識,這就是意識層面和血量計算上的差距,他們很難預估馬可波羅的一套爆發,就更別說打出什麼精彩的配合了。

不過,如果你換成后羿或者伽羅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你會明顯的感覺得到,隊友會知道如何保護你,因為他們明白,只要對面切不到后羿,你就能瘋狂輸出,打出成噸的傷害量。

這樣對比起來,配合難度明顯要低一些,只要當好后羿的“工具人”,擋住對面的衝臉英雄即可,不像馬可波羅那樣,還得拉扯,分散火力和打技能combo。

既然對線期很有可能會被壓制,並且打團還打不出優勢,那馬可波羅肯定很難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強度也自然會顯得低很多。

相反,如果是在巔峰賽1900分或者榮耀分段以上,那馬可波羅絕對是超熱門的射手。

因為在那裡,節奏會快很多,輔助前期必須要搶中軸,搶河道之靈和搶野區視野,才能保證打野和中路不被壓制,所以,根本沒空跟著射手連體發育。

這樣一來,馬可波羅在前期就能頻繁的利用一技能來搶血了,然後到四級之後,直接看準機會“大招+暈眩”起手完成單殺,逐漸的拿到線上優勢。

等到了中後期打團時,由於隊友的切後和配合意識都比較強,他們都知道如何保護好陣型,懂得分散火力打拉扯,所以,馬可波羅也會打得很舒服,經常都能轉出完美的大招。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單線優勢也得以體現,不像其他站樁射手那樣,需要隊友分人力去保護和開視野,馬可波羅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給隊友創造更多的入侵搶資源時間。

這就是馬可波羅在高分段裡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幾乎能完美的發揮出這名高上限英雄的特性,只要你的意識和操作足夠好,就會顯得很難被針對且壓制力恐怖,強度也自然會高很多。

這就是由於段位的環境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化。

同理,像不知火舞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在鑽石星耀分段很少人會幫她搶中軸,那不知火舞就很難發揮出前期的野區攪局和抓邊能力。

最重要的是,即便你已經完全帶起全局的節奏了,但由於隊友的滾雪球意識並不到位,導致你難以快速的結束比賽,拖到後期,可能對面前期被你單殺了5次的妲己,都能“肆無忌憚”的跳出來先手秒你了。

相比之下,玩嬴政和小喬這類不太依賴配合的法師,在鑽石星耀分段就會“吃香”很多,不需要你前期瘋狂帶節奏,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參加”中後期的“中路大亂鬥”即可。

經常都會收到一些私信,說自己正處於星耀段位,看到百里玄策,裴擒虎和露娜在高分段裡很秀,能練一手用來上分嗎?

我覺得真的不如直接選鎧打野,因為鎧的技能和大致傷害,起碼星耀段位的隊友是能清晰的感受得到的,能明白你的作用,心裡也有個底。

不僅如此,鎧還能在中後期有效的剋制星耀局的“打野三雄”韓信,李白和孫悟空,這三名英雄在後期看到鎧,全都得繞路走,這樣一來,鎧打野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大很多,甚至還能展現出150%的價值。

而像百里玄策和露娜這類英雄,看起來確實很秀,但一頓操作真的不如孫悟空的三棒子來得直接,輸出成本跟回報完全不成正比,那練下去,只會讓你的信心越來越低,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連拿出本命英雄都覺得贏不了。

那真的倒不如適應環境,去玩一些屬於該分段環境的英雄,那絕對會舒服很多,不要強求隊友配合自己,你要做的,是去迎合隊友,讓隊友知道你的想法,這才是上分的“正確姿勢”。






王者與吃雞


《王者榮耀》為什麼感覺同一名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會不一樣?

根據我的遊戲經驗我談談我的觀點,不知道對你是都有用。

首先呢 王者榮耀是一款競技類遊戲,每個人的操作,遊戲理解,時機把控,英雄熟練度等等各不相同,所以就造成了不同的遊戲體驗。

打個比方假說,你有王者的意識,王者的操作,王者的時機把控去打黃金鉑金局的話(對手的實力與段位相匹配),那麼你會覺得得心應手,對手總會慢你一步。斬獲mvp更是得心應手。結局大概率都會像著你的想法進行。對手會覺得你玩的這個英雄超標因為實力與段位不匹配

在假如還是上述條件,你的對手變成鑽石,星耀局,雖然大部分依舊覺得風生水起,但是已經有所難度,你依舊覺得大概率會贏,但是不能如上述那樣隨心所欲了。你的對手提高了一截,他們的綜合實力,包括段位已經十分的接近你了。就比如你有三項優勢。然後他們其中有一項已經接近或超越你了雖然另外的一項或者兩項還不如你,但是已經逐漸接近。這時候所謂的英雄強度就沒有那麼高了。你需要小心應對。

那在假如呢,你的對手變成了王者局。你所謂的優勢已經完全沒有了,甚至有時候還不如對方。對手基本上熟知每個英雄的基本要素。都會選出一些熟練度較高或者相互剋制的英雄。打起來的話你會覺得你的英雄強度會大不如前,這個時候遊戲的勝負已經不是你一個人能支配的,而是靠五個人的團隊。對手之間的默契會更好,熟練度會更高,陣容選擇會更完美。決定遊戲勝利的要做已經已經變成了團體合作遊戲的魅力也就慢慢展現出來了。

所以在我看來英雄的強度其實在於對手的層次[呲牙]不知道我的解釋對你是否有用






解說遊戲小V啊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遊戲解說,王者榮耀英雄的強弱是否會受到段位的影響,一些英雄在高低端局裡面表現不一,其實影響英雄的強弱有很多方面。

第一:銘文。

很多情況下低段位的人擁有的銘文都比較低級,而且這時候的玩家沒有那種自選銘文的意識,什麼樣的英雄配帶什麼樣的銘文,這樣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下發揮出屬於這個英雄的優勢。

其二:意識。

低段位的玩家一般都沒有太大的意識,隊友的一些舉動往往不會被自己看在眼裡,而且在需要發育的情況下往往會在一些位置上來回走動,繼而錯失發育的機會,在需要打團的情況下又可能會因為幾個小兵而選擇推遲過去,導致一個個上去送死,這時候低段位的玩家很可能就會抱怨自己玩的英雄,為什麼這個英雄這麼弱勢,為什麼別人起來的這麼快,殊不知自己的裝備已經被對方壓制的死死的,再好的操作都不如對方的站擼平A了。

其三:操作、連招。

韓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性人物,低段位遠處韓信那麼基本就是在送人頭,一套行雲流水的操作還不如敵方鎧的大招加平A,對於英雄的理解性也沒有高端局玩家的清晰,總會在一見面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打出自己所有的技能,而不是細節的處理連招的方式,從而錯失大量傷害,並吸收一堆不應該吸收的火力,高端局的韓信懂偷塔,並且發育的時間會比低端局的時候要短上很多,在前期就能利用自身的機制成功帶起各路隊友,並且依靠自身與隊友的發育早早拿下比賽,這在一些人眼中就會出現高低端局英雄強度不一的情況。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一個英雄,低端局只能輔助的姜子牙在王者手中威懾力甚至會強於一些版本英雄,銘文、操作、意識缺一不可,各方面的因素撮合成了一個強勢的英雄,這就是遊戲的魅力所在。


我叫扁鵲


只要是在同一個賽季,同一個版本的情況下就不會出現強度不一樣的情況。出現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由於操作者不同的原因。

就像妲己一樣,黃金的妲己之後等隊友上了之後在跟上自己的技能,補補傷害。隊友強則贏,隊友弱則輸。到最後不管輸贏,面板都很好看,然後就甩鍋隊友。其實真正會玩的妲己已經在河道先手秒到敵方C位,為己方創造出了5打4的局面了。所以同樣的英雄不一樣的強度源於操作者的各個心理因素總和。

1.出裝,當敵方到達後期時發現自己的家的射手對敵方前排一點傷害都沒有,而且自己還不抗揍,看看出裝發現原來都是推薦出裝。推薦出裝確實的一部分玩家的福利,但是不同的敵方英雄應該選擇不同的出裝順序,這是一個強者玩家必要的操作。敵方的回血技能多就要出制裁,防禦高就出破軍,高爆發、控制多可以考慮補個純淨蒼穹。不同的局勢選擇不同的出裝,會打出不同的效果。

2.銘文,對於銘文的選擇,不同玩家有不同的理解。以前的猴子通過帶狩獵提升移速和攻速,現在的主流確實選擇萃取,不同版本會有著不同的最優選擇。而有的打野玩家佩戴狩獵、無雙、鷹眼時還會帶一個萃取來保證自己前期的續航能力。甚至有的輔助廉頗會選擇帶百穿銘文讓自己的成為一個“強攻輔助”。

3.意識,什麼時候支援、什麼時候看龍等,每個玩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的理解。第一波兵線後2級的中路選擇遊走能夠為邊路的隊友打出不下的優勢。而支援上路還是支援下路也很考驗玩家對於戰局的判斷。

4.隊友,王者榮耀作為一個團隊遊戲,很少出現1打5的局面。隊友間的配合算是勝利的最大因素。如果你前期無限給針對、塔下強殺,無限給敵方“打麻將”,但是你的隊友卻從來沒有來幫過你。那麼很幸運的告訴你,這把遊戲你已經輸了。

英雄是相同的英雄,但是玩家不同時期對於操作的判斷會讓整局比賽變得完全不同。就算是如今的版本之子后羿再強,遇上愛臉探草叢的操作者一樣會完蛋。


小飛機a的王者


大家好,我是城仔

《王者榮耀》為什麼感覺同一名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會不一樣?

相信很多玩家也知道,同樣的英雄能在不同玩家手裡能秀出不一樣的操作,同一樣的英雄在不同的對局當中,強度也會不一樣。因此,也有很多玩家想知道,同樣的英雄在不同段位下,英雄強度會不會是一樣的。有什麼因素,為什麼?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同樣的一個英雄,在不同段位下,強度為什麼會不一下呢。
我們就拿亞瑟來說吧。各位玩家也知道,永恆磚石段位的亞瑟純肉裝居多。因此,他能抗能打能輸出,就是傷害有點低,全憑火甲,反甲,黑切等一些裝備的被動打出來的傷害,這也為什麼說永恆磚石的亞瑟戰力不咋地,但生存能力卻是極強的。那麼為什麼星耀王者段位的亞瑟強度為什麼會比永恆磚石的亞瑟強呢,這得益於半肉出裝,這也是最強的亞瑟。半肉的亞瑟在秒脆皮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甚至一些花裡胡俏的英雄都不敢在亞瑟面前秀。



到了星耀王者段位以上的玩家拿亞瑟,一些對線基本意識和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卡住敵人每一波小兵,只要敵人補兵就開啟二技能接上一技能消耗一波傷害,就這樣磨上兩三次敵人就不敢上來補兵了。因此,亞瑟的半肉出裝也是多種多樣的,法師多的情況下魔女斗篷必出,射手多的情況下反傷刺甲必出,正常陣容的情況下極寒風暴很有利於亞瑟,極寒風暴冷卻CD是20%還有減傷、減速效果。
他的銘文出裝更多的是以百穿為主7狩獵,3奪萃,10鷹眼,10異變。這裡我為什麼選擇7狩獵,3奪萃是有原因的。作為邊路對線幹架是少不了的,每次幹架自身被動是不可能回血的,因此,帶3奪萃往往能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玩家喜歡帶10隱匿,其實也是可以的,10隱匿的前期傷害是挺高的。但普通攻擊就變少了,往往是一套技能下來接平A斬殺帶走,而缺少個平A帶不走敵人的畫面也經常遇見過。挺尷尬的。

因此,我們也得出半肉的亞瑟的確比純肉裝的亞瑟更強,生存能力雖然沒有那麼強的抗壓,但作為主動輸出型戰士,打得是傷害。只有贏的英雄才配生存,才配贏取遊戲的勝利不是嗎。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有不足的地方。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喔


城仔


這主要還是跟段位的大環境有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鑽石星耀段位,如果你是單排且沒有逆天的細節操作,那玩馬可波羅絕對會很吃力。

因為對面的射輔很大概率會連體,而馬可波羅2v2跟站樁射手比起來,本身就會有一定的缺陷,除非輔助之間的實力和英雄特性差距過大,不然,馬可波羅在對線期裡肯定會十分難受。

與此同時,由於鑽石星耀段位的大部分戰士刺客,對於切後排的意識比較薄弱,導致團戰中無人給馬可波羅吸收火力,讓他轉出一個完美大招。

而且,即便馬可波羅冒死轉大,隊友也未必能及時收割,甚至還會罵你浪,然而,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剛剛如果鎧不去追殘血坦克,跟你一起衝臉的話,對面可能早已團滅了。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操作過於“花裡胡哨”,隊友還真的未必能完全看懂。

可能你覺得能上,隊友卻覺得不能上,很難達成共識,這就是意識層面和血量計算上的差距,他們很難預估馬可波羅的一套爆發,就更別說打出什麼精彩的配合了。

不過,如果你換成后羿或者伽羅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你會明顯的感覺得到,隊友會知道如何保護你,因為他們明白,只要對面切不到后羿,你就能瘋狂輸出,打出成噸的傷害量。

這樣對比起來,配合難度明顯要低一些,只要當好后羿的“工具人”,擋住對面的衝臉英雄即可,不像馬可波羅那樣,還得拉扯,分散火力和打技能combo。

既然對線期很有可能會被壓制,並且打團還打不出優勢,那馬可波羅肯定很難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強度也自然會顯得低很多。

相反,如果是在巔峰賽1900分或者榮耀分段以上,那馬可波羅絕對是超熱門的射手。

因為在那裡,節奏會快很多,輔助前期必須要搶中軸,搶河道之靈和搶野區視野,才能保證打野和中路不被壓制,所以,根本沒空跟著射手連體發育。

這樣一來,馬可波羅在前期就能頻繁的利用一技能來搶血了,然後到四級之後,直接看準機會“大招+暈眩”起手完成單殺,逐漸的拿到線上優勢。

等到了中後期打團時,由於隊友的切後和配合意識都比較強,他們都知道如何保護好陣型,懂得分散火力打拉扯,所以,馬可波羅也會打得很舒服,經常都能轉出完美的大招。

最重要的是,馬可波羅的單線優勢也得以體現,不像其他站樁射手那樣,需要隊友分人力去保護和開視野,馬可波羅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給隊友創造更多的入侵搶資源時間。

這就是馬可波羅在高分段裡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幾乎能完美的發揮出這名高上限英雄的特性,只要你的意識和操作足夠好,就會顯得很難被針對且壓制力恐怖,強度也自然會高很多。

這就是由於段位的環境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化。

同理,像不知火舞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在鑽石星耀分段很少人會幫她搶中軸,那不知火舞就很難發揮出前期的野區攪局和抓邊能力。

最重要的是,即便你已經完全帶起全局的節奏了,但由於隊友的滾雪球意識並不到位,導致你難以快速的結束比賽,拖到後期,可能對面前期被你單殺了5次的妲己,都能“肆無忌憚”的跳出來先手秒你了。

相比之下,玩嬴政和小喬這類不太依賴配合的法師,在鑽石星耀分段就會“吃香”很多,不需要你前期瘋狂帶節奏,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參加”中後期的“中路大亂鬥”即可。

經常都會收到一些私信,說自己正處於星耀段位,看到百里玄策,裴擒虎和露娜在高分段裡很秀,能練一手用來上分嗎?

我覺得真的不如直接選鎧打野,因為鎧的技能和大致傷害,起碼星耀段位的隊友是能清晰的感受得到的,能明白你的作用,心裡也有個底。

不僅如此,鎧還能在中後期有效的剋制星耀局的“打野三雄”韓信,李白和孫悟空,這三名英雄在後期看到鎧,全都得繞路走,這樣一來,鎧打野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大很多,甚至還能展現出150%的價值。

而像百里玄策和露娜這類英雄,看起來確實很秀,但一頓操作真的不如孫悟空的三棒子來得直接,輸出成本跟回報完全不成正比,那練下去,只會讓你的信心越來越低,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連拿出本命英雄都覺得贏不了。




小王你也來了啊


不是英雄的強度不一樣,而是在於玩家自己的操作。在KPL的比賽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很精彩的個人操作秀,絲血反殺,極限開團這些。要想玩好一個英雄,首選你要對英雄的技能,被動,適合這個英雄的銘切,出裝。這些都要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樣的陣容改出什麼樣的裝備。還有一些什麼微操啊,走位躲技能啊,走A啊這些,多玩幾次自然就可以上手。其實操作這東西嗎。熟能生巧,苦練都可以玩的比較好。

然後就是意識,像什麼快速支援啊,蹲草啊,反蹲啊,根據小地圖上面的頭像判斷敵方的一些位置這些,怎麼避免被抓。像打野怎麼去帶好節奏,法師,射手怎麼尋找比較好的輸出位置,開團的時機,切入的時機。

遊戲而已,別太入迷,開心就好(當然是在不隨意掛機,不吭人的情況下,認真玩好自己的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