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01

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年過半百的老徐夫婦,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辛辛苦苦養育兒女長大,培養兒女上大學,兒女學成工作後,他們本該到了輕鬆養老的時候,

可兒子參加工作後不久,就要與大學女友談婚論嫁。女方要求20萬彩禮,婚房一套。

老徐夫婦早在兒子畢業時,就已經把一生積蓄拿出幫兒子在城裡備好了土坯婚房,只差裝修。而這些年他們老夫妻攢下的錢連婚房裝修都不夠,更不要說20萬的彩禮。

無奈女方家人以懷孕相逼,老徐夫婦不得不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借債二十多萬。

幫兒子裝修好婚房、也張羅了婚禮,最後兒子一家在城裡過著悠閒的白領生活。老徐夫妻則因為欠債太多,到處接活打零工。

妻子做保姆、保潔、鐘點工,自己做過保安和倉管,做過殘疾老人的看護......

故事看到這裡,我已淚目。可憐天下父母心,高價彩禮的背後是父母何等的辛酸!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都說養兒防老,可如今這社會到處可見“養兒啃老”。不明白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受過的教育大多高於父母,可人心人性卻遠遠不及老一輩的深情厚誼!

父母願為子女揹負重債,而子女卻麻木不仁的坦然接受。試問,結婚是自己的事,有什麼理由讓老父母為你的人生買單?

父母生養你幾十年,已經是大恩大德,何忍心再讓白髮蒼蒼的他們因你而不堪!


02

彩禮,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一段姻緣結合之初,男方下聘,女方納彩,歡歡喜喜的討個彩頭,本是情理之中。

但隨著社會大環境的物慾橫流,人心越虛浮虛榮,彩禮在現今的婚嫁中已經變質變異,已經不再是淳樸的對婚姻寄予美好願景的味道,而是變相的成為人性貪婪的宣洩口。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知乎上看到另一個彩禮故事:

陳琦和吳洪濤是一對相戀3年的戀人,陳琦來自鄉鎮,吳洪濤來自小城。到了談婚論嫁時,陳琦的父母提出:訂婚可以不要禮金,但結婚要一套婚房、20萬彩禮和三金。

吳洪濤把她們的條件轉達給父母后,父母一籌莫展。他們只是做小生意的尋常百姓,有兩個水果店,可生意都不景氣,一個面臨關閉,另一個只夠維持一家日常開銷。前些年攢了點錢已經幫兒子買了一套婚房,再沒有多少餘錢了,而且小兒子還在上大學。

吳洪濤知道父母的無奈,很是愧疚,就跟陳琦商量,讓她跟父母談,彩禮不要那麼高,他們家負擔不起。

後來陳琦回話說,父母說20萬彩禮是他們那邊的風俗,不能少,頂多就是把3金省去。

吳洪濤父母聽了還是愁眉苦臉。尤其是母親常常唉聲嘆氣,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雖然參加工作之後,自己每年也會上交些工資給母親,但比起婚房,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可陳琦是自己千挑萬選的女人,這麼多年感情一直很好,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向母親吐了這番苦水。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03

幾天後,母親拿來一張紙跟吳洪濤說:

“你已經成年了,婚姻是你選的,你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我和你爸爸已經老了,他身體時常不舒服,也動過幾次小手術,我們真的再沒有能力幫你這麼多。這是我跟好友開口的20萬的借據,你如果沒意見,就自己在上面簽字吧。”

吳洪濤接過借據,他看到借款人確實是母親的一個好友,看過借據後他利落的簽字了。但他告訴母親說,一定不能讓陳琦知道這事。

那天,吳洪濤告訴陳琦,他們的訂婚和結婚可以按之前約好的時間進行了。陳琦問事情怎麼轉折的,他沒有回答。於是陳琦打電話婉轉的問吳洪濤的母親,他母親回覆“是啊,只要你們兩個人感情和美,彩禮就按你們家的風俗辦,其它你不用操心!”

陳琦沒想到準婆婆這麼開明、這麼爽快,掛斷電話後她歡呼雀躍的把訊息告訴父母。之後,她和吳洪濤如約訂婚、結婚。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婚後不久,陳琦在一次大掃除中,無意中翻到了那張20萬的借據,她看到上面有自己老公的簽字,錯愕半天,再看落款時間,恍然大悟。如今這筆錢她暫時寄存在父母那裡,打算生孩子後再啟動。

現在一想到那些錢不是自己的,還要付利息,她心裡就不甘,怪老公婆婆的欺瞞。氣急敗壞下她質問吳洪濤為什麼欺騙她,吳洪濤把前前後後,家裡的情況、父母的艱難、和自己對她的不捨全盤托出。

最後說,他其實就想自己偷偷的、慢慢的還掉,不會連累她。

陳琦不依,說這理應是父母的事,結婚時雙方父母要給孩子的幫襯。她說她父母不但返還彩禮也答應了孩子出生後,會再加上給她的陪嫁。她說她沒想到剛結婚就要揹債,雖然簽字是吳洪濤,可現在他們在一起過日子。她說沒想到她的婚姻是一場騙局......

然後,她在網上發佈自己的故事,說很傷心很困惑想離婚。而我看著她的故事,不覺得是個難題,反倒覺得像個笑話:

一意孤行要高價彩禮,還道德綁架怪責父母,人心竟可以荒唐到這種地步!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成年以後,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負責。他人,包括父母,幫襯是錦上添花,不幫也是理所應當。

每個人的選擇除了衷於自己的內心所喜,更應該忠於自己的能力所及。

男人,當你還不具備結婚的條件時,就要去規避這樣的“風險”。

女人,當你把婚姻的幸福,用彩禮來衡量的時候,你的人生已經與那冰冷的數字畫上等號。


04

雖然我也提倡結婚要有彩禮,但不盲從。彩禮是婚嫁時的一種儀式感,而儀式感的最終意義不過是討人心歡喜,所以多多少少,開心就好!

也雖說彩禮是傳統的婚嫁習俗,可現世並沒有章程章法規定我們必須而為。就像古時信佛的人,每逢初一十五必燒香叩拜,而今信佛者,未必個個沿襲這個風俗。大都隨自己的心意和方便,只要想敬香禮佛,隨心隨時可行。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貴在心誠,不在形式。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世事都應建立在人心人性之上。如果人心所向,條件也允許,那麼做任何事才有意義。

同理,彩禮的存在也視乎人性。重視的人有他重視的意義。但有些人已經摒棄這種傳統觀念,認為它是繁文縟節;認為生活高壓,應一切從簡。這也無可非議。

有些人、有些家庭雖然也承認它的存在,但經濟條件有限、負荷有限,那麼,就要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在他的能力之內、在條件容許之下去商議。

而不是像買賣一樣,冷漠交易;而不是像討債一樣,苦苦相逼。

凡事最美好的結局不過心甘情願,婚姻最美好的結合不過你情我願。

20萬的彩禮,準婆婆爽快答應,女子婚後卻大呼是一場“騙局”

彩禮是不成文的規定,它可以是物質可以是金錢,也沒有規定是什麼物、是多少錢。它的存在和形式純粹由男女雙方的意願決定。

所以你可以要彩禮,只要對方心甘情願。你也可以不要彩禮,只要自己心甘情願。

最後,彩禮雖說是喜慶,是心意愛意的表達,是婚姻莊重的儀式感的彰顯,但是盲目追求彩禮就完全背離了它的這些本意。

結婚的意義在於男女二人相依相守以後的人生,不該與彩禮捆綁,更不該強求彩禮多寡。

一切由心出發,以情為基礎,以現實為考量,以和美為大局,才是幸福的標杆。


(完)

今日話題:你認為結婚需要彩禮嗎?為什麼?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