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在北京,有這麼一句話,“只有實現了‘SKP自由’的人,才算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

此話可不假,畢竟在北京購物圈,還同時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逛王府井的瞧不起逛西單大悅城的,逛三里屯太古裡的瞧不起逛王府井,逛國貿的看不起逛三里屯太古裡的,而逛SKP的瞧不起逛國貿的,可見SKP屹立在北京購物鄙視鏈的最頂層。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即便疫情肆意,揮金如土的富人們少了,但他們也像牢籠裡的猛獸,在伺機行動,尋找著消費的突破口。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滿打滿算,高小姐已經兩個月沒去過SKP,這放在去年,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四個月前,SKP店慶,高小姐更了一條IG,曬了自己堆滿小客廳的血拼成果,調侃自己也是參與了10億項目的人了。

四個月後,在斟酌了許久,高小姐終於還是全副武裝,戴上口罩、手套、護目鏡和帽子,在兩個月來第一次踏出家門,開車前去SKP,去把自己在導購那預定的Kelly28接回家。

位於大望路商圈, SKP商場那股充滿金錢的香水味還在,只是人少了很多,行人也匆匆。

受疫情影響,高小姐沒有像往常一樣把車停在地下停車場,而是找了個露天的地方停下,走了五十米進SKP。

進門的測溫儀、戴了口罩的門衛、稀少的客人都讓高小姐放心不少。

進了商場,直奔店鋪,打招呼、驗包、又順手挑了條絲巾和一個錢包,刷卡,5分鐘後她便提著價值十萬塊錢的橙色購物袋出了門。

坐回自己的車,一踩油門離開了這裡。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今年26歲的高小姐,早在四年前就已經實現了“SKP自由”。

生在北京,高家在京城很吃得開,13歲那年生日,高夫人給她買了第一隻名牌包。

那年4月,北京“新光天地”正式開業,高夫人出手闊綽,成了第一批點包的大客戶。

蹭著高夫人的光,高小姐也在各家導購那混了個臉熟,每回陪逛都能有所收穫,和高夫人鬧矛盾,十有八九也是因為高夫人說她年紀還小,東西不適合她。

直到高一被送去澳洲留學的3年裡,高小姐說:“這是母女關係最和諧的3年,自己為了能去逛新光天地,每天都很聽媽媽的話。”

從澳洲留學回來,高小姐轉眼才22歲,當年的“新光天地”已經變成了如今的SKP,拿著父親的副卡,她再次成為SKP的常客。

在她眼裡,價格僅僅只是一串數字,她從沒自己掙過錢,也沒體驗過缺錢的感覺,所有她想要的東西都能唾手可得。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每週,高小姐都至少會去一次SKP,可能是去提包,也可能只是去B1的BHG買一串488塊錢的陽光玫瑰葡萄,或者是去一樓的TWG喝一壺茶。

在她看來,SKP哪都好,就是居然在東邊,這讓家住西山別墅區的她每回出門都覺得不方便,不堵車開車都要40分鐘,遇上堵車那可就要命了,需要一個多小時。

但距離絲毫不影響高小姐對SKP的獨寵,畢竟SKP導購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沒有的全北京都沒有。”

在高小姐眼中,北京別的商城要不品牌不全、要不貨不齊,要不遊客太多。

在她的微信裡,聯絡的最勤快的,不是自己的男朋友,而是SKP裡各家的導購,每當店裡來了緊俏貨,導購就會熱情地聯絡她,給她拍小視頻,讓家住西邊的高小姐體驗線上遠程購物的愉快。

導購很懂高小姐的心,如果高小姐猶豫不決,只需要神神秘秘地加一句:“這隻包全北京就這隻。”十有八九就能成。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然而,SKP並不適合所有人。

這句話換種方式來說,應該就是SKP不適合沒有錢的人。

這是有錢人的天堂,但同時也是引誘“亞當和夏娃”的禁忌之果。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北漂兩年,Amy只去過3次SKP。

在呼家樓上班,家住通州,SKP所在的大望路站是Amy每天上下班都會路過的地鐵站。

但凡想要逛SKP,Amy只需要在下班回家途中跳下地鐵一號線就能到,可每回地鐵停靠在這時,她也只會把自己的頭抬起來,看著上車的年輕姑娘手頭提著的精緻購物袋,在被發現自己盯著別人看之前又會低下頭,縮回自己的保護殼裡。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Amy永遠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去SKP的情景,她就像童話故事裡的愛麗絲一樣,誤打誤撞闖入了那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

那會她還不是Amy,大學畢業後她投遞簡歷,憑藉優秀的學歷,她進了一家在呼家樓的外企,來到北京北漂。

第一次去SKP,也就是入職那天,老闆在SKP六樓定了羲和小館,帶團隊去聚餐吃烤鴨。

她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著SKP裡稀奇的一切,為路過櫥窗裡項鍊下小小的燙金價簽上的一串零乍舌。

那串項鍊,就是她10年工資。

那天晚上,躺在自己狹窄的床上,盯著有點脫落牆皮的天花板,聽著窗外馬路轟隆隆的聲響,她怎麼也睡不著,舌尖上回味著酥脆烤鴨的甜麵醬,鼻尖繚繞著SKP裡甜而不膩的香水味,一閉眼就能看到櫥窗裡金光閃閃的珠寶首飾。

第二天一早,她默默將自己的名片從自己的中文名改成了Amy。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之後的一年半,Amy再也沒踏進SKP一步,即便有時和同事約在華貿B1的餐廳吃飯,她也沒越過心中那條界限一步。

轉正後,她在公司團隊裡混得如魚得水,面對難搞的客戶也能夠八面玲瓏。

努力工作一年,她拿到了自己第一筆項目獎金,一萬多塊錢,即便這筆錢在很多高小姐們眼中,就是逛一次街的車水杯薪,卻是她來北京後第一筆可以自由消費的大額可支配收入。

她決定給自己買一隻包,好好犒勞自己。

在做了一個多星期功課後,她將目光鎖定在一隻新款的Monogram帆布包,不容易過時,比較實用又兼具設計感,一萬多出頭就能拿下,還被各種明星網紅背過。

然而,這款網紅包在官網早已賣脫銷,致電客服後也只給了需要去專櫃問貨的答覆,思來想去,她才決定去SKP看看。

銀行卡里的積蓄給了她走進SKP的勇氣。

一年多過去,SKP還是那個奇幻的“仙境”,人來人往,攘攘熙熙,空氣裡還是那股高不可攀的香水味,味道和北京其他任何一個商城都不一樣。

在門口徘徊了好一陣,Amy終於還是踏進店鋪內,門口年輕的店員彷彿能一眼把她看穿,並不熱情,疏離而矜持地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

她拿起手機向店員展示了一下自己存下來的照片,對方掃一眼便告知她:“沒有貨了。”

在她準備開口時,又補充道:“以後應該也不會有,要看看別的款式嗎?”

略帶尷尬地搖了搖頭,她也沒有了進去看看別的包的想法,那個店員短短兩句話便將她醞釀已久的購物猛獸關了回去。

卡里多出的一萬多塊錢,並不足以讓她能夠在SKP昂首挺胸地逛街。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回去之後轉眼間就到了新年,隨後疫情爆發,買那個包的念頭也逐漸被打消,只是偶爾看著手機裡之前保存的照片還會冒出來。

復工後的第二個星期,晚上7點,下班回家的地鐵不如往日擁擠,一個車廂裡只有零零散散的十幾個人,大家隔著老遠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Amy對面的姑娘隨意地拎著一隻包,不是她想買那款,但這次她盯著看了很久。

地鐵到大望路停了下來,車廂裡響起了廣播那個溫柔的聲音,在車門關上前,Amy鬼使神差地站起來,衝下了站臺。

來到SKP門口,眼前一片黑燈瞎火,往日的繁華彷彿海市蜃樓,恍惚間如同隔世。

失落地離開,Amy希望有朝一日她也能在SKP“購物自由”,但離她適合SKP,或者還需要很久。

復工的SKP,有人五分鐘花掉10萬,有人在這尋找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