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負”7000億債務的海航集團,靠誰能“破局”?

飛機的出現,讓許多遊客節省了出行時間,但如何在中國眾多的旅遊航空公司中如何挑選心儀的航空公司,就成為了消費者們的難題。

在中國市場上,多家知名航空公司,包括國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各有特色,而最近深圳飛成都、重慶票價50元的消息,讓人們對航空公司的關注再上一層。

而航空公司將票價降低千元,為的就是一個目的,提高自己的整體營業收入。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受疫情突發影響,全球航空業將要損失293億美元,而中國所處的亞太地區則要損失278億美元,中國預計將會有128億的損失。因此,在疫情突發後,中國旅遊行業也受到了衝擊,國內的航空公司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其中,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的500強榜單中,僅次於華為排名第二的海航集團也陷入了“困境”,2年時間中5600億付諸東流,如今還揹負著7000億的債務,就連員工工資也成為了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次海航集團出事後,當地政府出手幫助海航集團,但是海航集團的今日之境並不全是受疫情影響。源於在2015年開始,海航集團就開始大刀闊斧實行了改革。從穩紮穩打轉變為迅速擴張。僅僅2年的時間,海航集團就擁有了7大產業,另外還擁有11家上市公司。


“揹負”7000億債務的海航集團,靠誰能“破局”?


如此大規模的擴張速度,必然不能少了資金的支持。也是這兩年的時間中,海航集團“燒光”了5600億元,而反過來看海航集團投資的項目,卻不盡人意。這就導致海航集團債務與日俱增,最終剩下7000多億的債務需要海航集團償還。

表面風光的海航集團其實早已深陷泥潭。在2017年海航前董事長王建突然離世後,創始人陳峰重回海航,為海航集團的債務“擦屁股”。

而陳峰迴到海航後,採取了最直接的戰略-甩賣資產,其目的就是讓海航集團重新迴歸主業,力爭及早為海航集團減負,讓外界對海航集團有個全新的認知。

但是儘管海航集團賣資產,賣飛機,陳峰掌控下的海航集團財務狀況仍然不見好轉,截止2019年6月底,海航集團的流動負債仍然高達309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金額為951億元人民幣。


如今,在疫情仍未得到全面控制前,國內的旅遊業必然需要很長時間恢復,而這對航空行業也將是一個壞消息。因此,在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團稱,為了早日解決海航危機,海南省政府牽頭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入駐海航處置風險。

即使政府介入,是否有除了賣資產更好的辦法呢?這留給了市場投資者們一個大的懸念,畢竟海航集團雖然標榜自己國企,但是在金融圈內,由於其關聯交易較多,利潤較低,各家融資機構並不願意為其提供融資,那麼一方面負債累累;一方面融資渠道被限制,海航集團該如何“破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