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小學“電視課堂”開啟,第一課講了什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3月9日,廣州電視課堂上線初中和小學的在線網課,作為全市163萬多中小學生的託底課程,這些課程可回放、可下載。從一年級到初三,以語文開啟的首課,老師們用詩詞、小說,給同學們帶來春天的氣息和生活的樂觀。

語文開啟第一課

早上8點多,番禺區初二的陳同學就準時坐到了電視機前,開始早讀。

8時40分,第一節語文課開始,語文《社戲》人物形象分析。陳同學說,老師講得很有意思,而且精煉,來不及記筆記的地方,也可以看回放。初二年級上午的四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生物學。

初中電視課每節課20分鐘,隨後是思考練習、課間休息等。下午2時30分開始,第一節課是心理健康教育,剩下時間為自由閱讀、體育鍛煉等,將持續到16時25分。

小學電視課從9時20分開始,上午三節課通常安排語數英,每兩門課之間休息10到15分鐘,最後15分鐘的體育;下午14時30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隨後是自由閱讀和體育鍛煉。

廣州中小學“電視課堂”開啟,第一課講了什麼?

天河區五一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景圳在家裡上課

天河區五一小學一年級的王景圳同學,對上電視課很興奮,一早就開始早讀、準備,第一節語文課學習《春夏秋冬》。不過他說,“還是在學校讀書好,想早點回學校,可以看到老師和同學。”

記者觀察到,從一年級到初三,都以語文開啟第一課。老師們用詩詞、小說給同學們帶來春天的氣息。例如,小二學古詩《村居》、小四《四時田園雜興》、初一《竹裡館》、初三《孔乙己》。

市教育局介紹,已組織教師、教研員、技術保障人員近一千人投入“電視課堂”。同時,絕不讓一個學生因不具備上網課條件而失學,截至3月7日16時,全市163萬多名學生中有6743名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100%解決問題。

廣州中小學“電視課堂”開啟,第一課講了什麼?

多數小學在託底課程外開展“一校一案”

記者瞭解到,許多有條件的中學根據自身情況,由本校老師提供課程。小學階段大部分學校選擇了9日開始的市級託底課程,在此基礎上,開展“一校一案”的學習。

天河區華景小學校長黃瑞萍介紹,從3月9日開始看電視課堂 “省市託底課程經過精心打磨,而且看電視可以回放、可以下載。”再結合學校的“優素”自主成長手冊菜單內容安排學習。

華陽小學從今天開始,在指導學生觀看市級課程的基礎上,補充學校的校本課程,包括橙之健運動課程、赤之遠責任課程、紫之貴美德課程、藍之海思維課程、綠之趣閱讀課程、青之躍探究課程、黃之魅展能課程,做到五育並舉。

一些3月2日開始自主開展在線新課的學校,也篩選“廣州電視課堂”中適合自己學校的課程,作為補充。

廣州中小學“電視課堂”開啟,第一課講了什麼?

娃自己學網課有困難?可靈活安排學習時間

因應雙職工家庭存在的部分現實困難,一些學校採取完成學習任務即可,學生可靈活、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的方式。

例如鐵一中學為各年級推出參考課表,而非強制性課表。“有監督條件的家庭或者孩子比較自覺的,建議按參考課表的順序完成一天的學習。如果孩子不夠自覺,或者缺乏家長監督,家長可以在能夠監督的時段,讓孩子完成老師提前上傳的錄播課的學習,其餘時段進行文本學習。”該負責人介紹,學生和家長可以選擇工作日、休息日進行學習,甚至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就是考慮到方便家長進行有效監督。

天河區華景小學校長黃瑞萍表示,學生可根據的學習興趣、能力、特長、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時間,在家長的指導下制定一週的學習計劃。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魏禮園
審籤 | 鍾傳芳


實習生 | 梁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