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飯永遠是最好吃的,說出媽媽最拿手的飯菜,身在外地的你想吃媽媽做的飯菜了嗎?

農村波爾山


對於在外的我來說,媽媽的味道是在外面吃什麼都無法比擬的味道。那是一種思鄉的情愫,更是想念家人的呼喚!

現在正處盛夏,有時沒啥胃口的時候,特別想念媽媽煮的魚,還有各種爽口的涼菜。

學生時代,每次放歸宿假回家,媽媽都會做我們喜歡吃的,媽媽早上早早地去趕場,只為買一條活蹦亂跳的草魚,再買點魚佐料,芹菜、小蔥什麼的。到家了我看到中午可以吃水煮魚了,就特別開心,圍在媽媽跟前看她做,做好了好先嚐第一口😝😝,每次吃魚,我跟我媽總是決戰到最後,媽媽總說:“多吃點,學校都沒這麼好吃的魚”,寫著寫著口水都流了...

夏天天氣熱,吃涼菜最適合不過了,媽媽涼拌肉和涼拌素菜都有一絕,拌涼菜的關鍵就是蘸料的調製,給大家說說媽媽的配方:幹辣椒麵+適量鹽+蒜末+薑末+白芝麻加入碗裡,燒熱油,油稍冷一會,再淋上,立馬加入醋,動作要快,攪拌均勻,加生抽,加白糖,加雞精,加花椒麵,加花椒油和香油,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小米辣碎,然後嘗下鹹淡,合適了就可以撒蔥花了!這個是萬能蘸料,媽媽做涼菜都是這麼調的。

媽媽經常攪拌土雞,涼拌豬耳朵,涼拌皮蛋,涼拌各種蔬菜,還有夏天不可少的涼麵,媽媽經常說涼拌土雞時,要保證雞肉是熱的,這樣涼拌出來的雞肉不柴!











川妹子娜寶兒


在我的記憶中媽媽包的餃子最美味。記得那是2019年春節前的一次經歷。我把它寫成了小說:

2018悄然而逝,2019悠然而來。

臘月十六,城裡。

在充滿年味的空氣裡,傳來兒子給母親的電話:

“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去過年啦!過年錢我給您打過去了,過年您愛吃啥就買啥吧”

鄉下,電話的另一頭,年逾古稀的母親先是一陣沉默,而後又忙回:

“不用惦記媽,你身體也不好,這幾天鬧流感,注意別感冒了……”

電話戛然而止,這裡的世界又恢復原來的靜寂。

臘月十七,陽光明媚,太陽暖得出奇,彷彿春姑娘提前颯開了腳步。

城裡,兒子閒來無事玩手機。一個《啥是佩奇》的短片吸引了他,偶爾點擊,竟然看到了結束。雖然僅僅幾分鐘的視頻,但兒子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拿起來手機,

“媽,你在家嗎?”

“啊?!媽在家呢,怎麼啦,兒子?”

“媽,咱們一起吃頓餃子啊?”

“好啊!……那個,你不是不回來了嗎?”

“不是,媽,我們今兒個放假,有空兒!”

“那好,回來吧!”

“媽,我準備餃子餡兒吧!”

“好!那媽和麵去!”

電話掛斷,世界又恢復了沉靜。

但城裡,鄉下卻同時忙碌起來。

城裡,兒子忙著洗肉,切肉,剝蔥,剁餡;

鄉下,母親忙著刷鍋,洗碗,備盆,和麵。

一番忙碌之後,一輛嶄新的小轎車載著拌好油鹽的肉餡兒穿過鬧市,飛似的駛向鄉下。

農家院,廚房內。

笑容可掬的兒子擀著皮兒,年逾古稀的母親和著餡兒。

娘倆一邊包餃子,一邊嘮家常。

……

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娘倆兒乾脆來了個鍋邊宴。一人一板凳,守在鍋邊,邊聊邊吃。

“媽,我覺著今個兒餃子特香!”

“是嗎?那好吃,你就多吃點!”

灶臺旁,熱氣騰騰,如霧如夢。兒子恍然回到了快樂的童年,母親的臉上也浮現出久違的微笑。

回城路上,兒子默默思索,為什麼家裡的餃子這麼美味十足?自己平時在城裡,餃子沒少吃,但總感覺城裡的餃子少了點什麼,少了點兒什麼呢?……

這大概是許多遊子的疑問,夜已深,兒子躺在柔軟舒適的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新年的鐘聲在不知不覺中敲響,一曲《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傳入耳畔,兒子突然徹悟:在家和老孃一起包的餃子如此美味,原來是因為老家的餃子是陪伴做的皮兒,親情做的餡兒……



我是朗朗書聲


從小到大,外面的飯也吃過不少,但覺得媽媽做的飯是最好吃的。雖然沒有大廚做的精緻,但味道永遠是最可口的媽媽的味道。說說最典型的兩個:家常燉魚、蒸饅頭。

一、家常燉魚

其實媽媽做的魚很簡單,並不像飯店大廚做的那樣放各種調料。具體步驟:油熱將魚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加水放花椒、蒜、兩勺醬、鹽、兩個乾紅辣椒,一會便飄出熟悉的味道,滿屋飄香。

二、蒸饅頭

蒸饅頭也是媽媽的強項。每每吃著雪白松軟的大饅頭,都特別崇拜媽媽的絕佳手藝。

具體步驟:將發好的面加小蘇打揉好醒發至有蜂窩,然後切成劑子做型,再醒發至兩倍大,上鍋蒸二十分鐘,關火燜五分鐘。開鍋後就可以吃到雪白松軟的大饅頭了,真是人間美味啊!

在媽媽的薰陶下,我做的飯菜也是不錯的,但總是覺得味道還是差了點。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無論走到哪裡,任何的山珍海味、美味佳餚都比不上媽媽的味道!



Sal諾


媽媽做的粉蒸肉是我不管身在何方都想吃的美味,大多數當媽媽的都希望能做出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看著孩子開心的吃著就很滿足,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其實現在外面粉蒸粉到處都有賣,我們覺得媽媽自己做很辛苦,就在超市買了回來,可是她就是不用,在我們的堅持下沒辦法還是用了,可是蒸出來的粉蒸肉真的跟媽媽做的粉蒸粉蒸出來的差別太大了,所以現在媽媽已經七十歲了,還一直堅持自己炒米,自己磨粉,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希望所有的媽媽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美味呈真


媽媽做的最好吃的應該是,所有吧。只要提前給媽媽說要回家,媽媽總是想方設法的做各種各樣的好吃的。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但是每道家常菜裡都有媽媽的愛。有一次自己晚上沒吃飯,大半夜就想媽媽做的餃子,越想越饞,越想越餓,就給媽媽發微信說,好想吃餃子呀。媽媽過一會回,我現在不能給你送來,等週末回家我給你包餃子。淚目呀,一直覺得媽媽做飯很好吃,因為調料味道都把握很準確,但現在有時媽媽做飯也會變鹹,媽媽笑著說,老了,有時候記不得到底放鹽沒。長到快三十歲了,幾乎都是媽媽做飯,連碗都很少讓我刷,媽媽說慣的我不像樣子,但即使這樣,媽媽還是聽聞我要回家的時候給我做好我想吃的飯。


用戶2505493368941


我媽媽是護士出身,山東人,但在四川求學15年,做一手超級棒的川菜,並極其擅長餃子餛飩等麵食!每次說到最愛的媽媽做的菜,一定是扣肉,回鍋肉,魚頭豆腐湯,和我老家湖南的雞湯!裡面的山藥比雞肉好吃咧!


Linda9184


媽媽做的酸菜魚最好吃,吃飽了都還想吃,放下碗都要再吃幾口。當我孤身一人在這陌生城市漂泊打拼的時候,難免磕磕絆絆爬起跌倒。但在心底時常會想起家裡父母那溫馨的味道。



深圳小梅


媽媽烙的油糖餅,外酥裡軟咬一口又酥又軟又甜,再配上清淡的酸菜湯那種幸福感真是無法言表。




泊了船的港灣




江蘇翠姐Vlog


媽媽做的什麼飯菜最拿手、最好吃?

其實這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正確判斷或唯一選擇的命題。因為在每個遊子的腦海裡,永遠都是媽媽做的飯菜最好吃,與種類無關,與原料無關,與時間地點無關,甚至與放沒放鹽、撒沒撒花椒都無關,漂泊在外的遊子懷念的只是那一份關愛與慈祥、期盼與牽掛——母愛無疆!家是永遠的港灣,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