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01、錄取分數線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02、學校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簡稱“科中”或“科大實驗”,是2009年由電子科技大學與成都高新區聯合創辦的公立高完中,於2009年9月開學,2018年5月學校被評為“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8年6月21日,被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協正式授予成都市第二批撥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創新學習中心和創新實踐基地。2018年9月開始學校一校兩區分區治理,兩個校區相距約1公里。初中部設在天驕校區,高中部設在清水河校區,是成都市六城區唯一實施全封閉、住宿制管理的公立學校。


03、辦學理念

學校以“學為教綱”為辦學理念、“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校訓、“大氣大為、追求卓越”為學校精神,以“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管理理念為根本,以4C核心素養為基礎,以CZD生涯領航課程體系為載體,培養具有獨立思考力、終身學習力、卓越表現力的現代公民,為未來高素質人才奠基,著力於學生成為終身的自我學習者和終身的自我塑造者,能經營當下,更能勝任未來。


04、硬件設施

清水河校區佔地70畝、投資5億元,按照未來學校標準修建成一座現代化、國際化、人文化的校園。

校區整體建築風格延續老校區的“科中紅”,佈局科學,採光良好。教學樓、體育館、創新實驗室等功能室連為一體呈“H”形。食堂採用下沉式設計,外牆設計為垂直綠化植物牆。操場採用真草皮,擴大綠化率,校內有銀杏廣場,在教學樓之間種植大型景觀樹木。同時,在校園、廊道安置座椅,讓同學們享受現代設施設備的同時,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校區採用未來學校設計理念,配備專業的音樂廳、小劇場、室內籃球館、室內羽毛球館發展科中學子的藝體、人文教育。打造泛在式學習空間,一個班配備2-3個研修室,尊重人的認知規律,滿足人的探索欲求,在圖書館、樓道等各處設置學習討論空間,同學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交流。科中及科大圖書館為同學們提供豐富的館藏,教室圖書角提供日常用書,教學樓每層安裝了4臺一體機和極課智能打印系統,實時更新老師們的教案、課件、考試資料、作業講評資料、課堂錄像、錯題集等,便於同學們查閱回放、打印錯題集,同時為同學們提供開放的校外認證訪問鏈接。

實現無線WIFI高質量全覆蓋,攝像頭、智能感應設備、智能分析系統,監測、管理學生的健康、出勤等情況。教育教學實現智能管理,從學校選排課系統,到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學生心理健康測試系統等方面實現智慧互通。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05、學校校長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校長張平福)

中學正高級教師;第九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四川省特級教師,電子科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課程專家,四川省高中新課程數學學科專家指導組成員,四川省高中數學新課程省級培訓講師團專家,成都市學科帶頭人。


06、師資情況

現有專任教師135人,專任教師獲得碩士學位共30人,佔任課教師的22.2%。近幾年來,學校通過人才引進等方式吸收一批特級教師、名優教師,從省內名校引進市級以上骨幹教師19人。學校集校內外力量,成立了學校管理、學科教學等12個“專家工作室”,加強骨幹、名優教師校本研修,充分發揮校內骨幹、名優教師的引領、示範與輻射作用。

學校有省特級教師3人;中學正高級教師1人;常聘專家6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優秀團幹部1人;省級賽課、優質課、課件比賽一等獎3人;省音樂教師技能大賽二等獎1人;省優秀共產黨員1人;省對口援藏工作先進個人1人;國家級運動健將2人;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1人;全國性賽課、錄製課、教學設計一等獎9人;市級優秀教師9人;市級優秀班主任6人;市級師德標兵1人;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市骨幹教師13人;市特級教師1人;市級優秀德育工作者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人;市級教壇新秀1人;市級優秀科技輔導員35人;市級賽課、技能大賽一等獎8人;市骨幹班主任2人......


07、教學特色

依託電子科技大學和周邊科技企業的資源優勢,通過“大中融合”“校企融合”,成立成電科學院和STEM教育中心,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進學校科技創新教育,建設多個STEM創新教育實驗室,形成學校科創特色課程體系,彰顯“科技中學”特色。以“學科學、重教育、突實踐、求創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科創特色教育的建設。

近年來,學生們在各類科技創新比賽活動中表現出了科中人“大氣大為,追求卓越”的精神,憑藉這種精神努力奮鬥、勇於拼搏,在VEX-EDR機器人、VEX-IQ機器人、信息學、JA學生公司、未來城市等各項科技創新類比賽活動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08、辦學成績

高中培養出北大、 清華、 人大、中科大、香港大學等一大批“211”“985”高校的優秀學生,高中招生已居成都市前列,逐步形成了“優進高出”的格局。高中VEX機器人團隊榮獲省賽三連冠、國賽三連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兩年冠。據家委會反映,2019年高考高新區文理雙第一均出在科中。


09、班型設置

電子信息拔尖創新人才基地班、機器人基地班、人工智能基地班、語言文學基地班(偏文科方向)、數理實驗班、材料科學實驗班。每班50人,6個班,共計300人。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10、學校特色

科中聚焦育人目標,滲透教學過程,始終關注學生的思考力、學習力和表現力。在不斷探索、實踐和思考中,逐漸形成了“科技高中”“國際化高中”“大中融合的高中”三大特色。也形成了“一體兩翼”的課程體系,“一體”即指國家課程體系;“兩翼”即指“STEM、MINT課程”和“CASH課程”。學校不斷優化課程資源,強化學科組與年級組整體建設,突出學習空間與課程及學生的融合。學校成立了成電科學院、銀杏人文學院、立人學院,在新校區打造泛學習空間。

學校長期聘請外教,開設了典範英語、英語口語、英文寫作、英文戲劇、歐美文化、歐美電影賞析、口語角、戲劇展演等課程。採用PBL項目式學習開展STEM教育,助力新課改。科中學子每年假期都將走入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開展研學活動。


11、作息時間

6:50起床,洗漱、早餐;

7:35進班早讀;

8:00-12:20上午五節課(含30分鐘課間操、5分鐘眼保健操),

12:25-13:00學生午餐;

13:10-14:10學生午休;

14:20-17:35下午4節課(含5分鐘眼保健操);

17:45-18:50:晚餐及社團活動、自由活動;

18:40-18:50新聞讀報;

18:50-21:50晚自習;

22:40熄燈就寢。


12、高考成績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13、招生信息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電子信息拔尖創新人才基地班:電子科技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聯合舉辦,在成都市範圍內,招收在電子信息方面有濃厚興趣、有一定特長的應屆優秀初三學子,高中階段學好國家課程之外,學習電子信息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進行初步的科學實驗和研究,為培養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奠基。

選拔要求:1. 品學兼優,銳意進取,有較強的生活自理和自我管控能力。2. 立志於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發展,在電子工程、通訊工程、信息學、大數據分析、移動和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方面有濃厚興趣,有較突出的創新素養和潛質,有一定基礎者優先。3.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及一定的信息學基礎。

自主招生考試科目為:數學、物理、英語,總分350分,2019年有1500餘名考生參加。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排序,以1:1.5比例進入面試環節,面試考官由本校教師和電子科大教授組成,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14、住宿情況

公寓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四人間(六人間)、高低床、24小時熱水、獨立衛浴,每個孩子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每層樓配備一名專職生活老師,同時公寓配備一名專職主管,保證學子們每天八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15、食堂情況

自辦食堂,不對外承包。由教職工、家長、學生代表組成的食堂監管委員會,對食堂的原材料採購、加工、飯菜質量、食品安全、財務收支等進行全面監管。據學生反映伙食挺好,三餐和晚加餐,有專門營養師配餐。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5——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實驗中學學校解讀


16、學校地址

學校地址:成都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天驕路6號


聲明:本排名依照成都市教育考試院(原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網站公佈的2019年“5+2”區域省二級以上示範性普通高中統招分數線排列,僅作校名排序用,非學校實力等的排名,本文內容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