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時、空分技術分析的四大基本要素

我們先從量價說起。成交量和成交價是市場提供給我們最基本的資料,量價關係的研究是一切技術分析的基礎。股價的漲跌來自於多空雙方每時每刻的力量對比,某一時點的量和價就是他們在這一時點上共同市場行為的反映。我們可以從價格漲跌和成交量變化來考察多空雙方的態度和意圖,從而判明股價後期可能的走勢

看懂K線圖的確是一門"高級"功夫,一般投資者很少有人能瞧明白其中奧妙。單從盤後靜態分析而言,K線圖給人們傳遞的信息其實不很豐富,不外乎量價時空等方面的內容。遺憾的是,當大家熱衷於追求"高級功夫"的時候,常常連這最簡單的圖表規律也沒弄清楚,更不用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利用綜合信息把握股市了。

在這個"全息"的世界裡,簡單的東西往往也透露事物的本質。

量、價、時、空分別指成交量、成交價、時間跨度和波動空間,是技術分析的四大基本要素。技術方法多種多樣,但千變萬化總也離不開這四個方面。比如CYF研究的是量能問題、移動均線研究的是價格趨勢、KDJ既研究時間又研究空間(譬如它常用的參數9、3、3代表研究9天內時間內價格的相對空間位置)等。

我們先從量價說起。成交量和成交價是市場提供給我們最基本的資料,量價關係的研究是一切技術分析的基礎。股價的漲跌來自於多空雙方每時每刻的力量對比,某一時點的量和價就是他們在這一時點上共同市場行為的反映。我們可以從價格漲跌和成交量變化來考察多空雙方的態度和意圖,從而判明股價後期可能的走勢。

多空矛盾衝突與(伴隨著價格漲跌的)成交量大小的關係是:如果彼此雙方相互認同程度小、分歧大,則成交量大;反之,若多空雙方認同程度大、分歧小,則成交量小。這是量價分析一個本質的特性,大致可分為四種情形:

1、 價格上漲、成交量小:代表多頭佔上風並得到空頭認同(拋壓小);


2、 價格上漲、成交量大:代表多頭佔上風但空頭有分歧(有不同程度拋壓);


3、 價格下跌、成交量小:代表空頭佔上風並得到多頭認同(不增加買盤托盤);


4、 價格下跌、成交量大:代表空頭佔上風但多頭不認同(有不同程度托盤)。


就是這樣簡單的四個道理,可以常常幫助我們洞察股市天機。


我們首先得對成交量大小的尺度要有個認識。何為大?何為小?在不同市場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比如美國股票市場的年換手率約為100%,這表明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時間在一年左右。我國與之相比,換手率則要大的多,原因是中國證券市場迄今為止一直是一個以中小投資者為投資主體的市場,投機市的特徵非常明顯。投機市換手自然低不了,例如1996年中國股市換手率高達近1000%。即使是熊市氛圍成交低迷的2002年,全年換手率也在200%以上,總的來說,中國投資者平均持股一般在幾個月以內。另外,造成中國證券市場高換手率還有一個原因,中國過去走過的是一個莊股時代,主流操作模式的特點導致對倒盤等虛假成交量非常大。


綜上所述,判斷成交量的大小從絕對量考察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與鄰近時間點的相對量比較。就大盤而言,成交量放大或縮小三分之一以上,就應該分析其技術內涵。通常量能的放大是多空矛盾衝突的表現,也往往是股價走勢的關鍵點或轉折點,分析好這些點位對我們把握趨勢和拐點極為重要。


量、價、時、空分技術分析的四大基本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