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過分,如果家庭生活富裕,月入十萬上下,那我覺得你根本都不用提要求,父母怕你吃苦自然而然還會給你更多,那如果家裡本來就是小康,日子不大闊綽也不緊湊,你還要因為在大學攀比,而反口吸父母的血汗,這樣是不對的。

大學是一個學習,歷練,提前適應自力更生的地方,不是要穿名牌,酒吧蹦迪,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揮霍的,我們來到世界上應該是感恩父母的,而不是做一個“吸血鬼”哦,建立自己正確的金錢觀,做好每個月的金錢管理,儘量給爸爸媽媽減少負擔才是真


廣州小中介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其實對於這種問題我是不想回答的,但是我還是想替你父母說你兩句。

首先我先確定你的家庭情況怎麼樣?你得父母收入有多少?如果你父母月收入能在3-5萬以上的話你可以試試。但是有這麼收入的可能花銷也會相應的增加,所以看家庭的情況。如果達不到,那你就不要問過分嗎?直接把嗎去掉就行了。

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一個月五百都花不到,因為我會藉助著週末出去兼職,賺點零花錢,畢竟自己賺的錢花的踏實。而且還能學習經驗。

我不知道你每個月4500要怎麼樣花呢?不可能每個月都買衣服吧。吃飯一天四百,我想你天天吃酒店啊,也花不了這麼多吧。如果每晚每晚開房住酒店的話,住星級酒店的話,可能你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記住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不要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花的那麼的瀟灑。被人一樣看不起你。等你自己掙錢的時候,一個月掙兩三千塊錢的時候,連你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

不要你天天拿著父母的錢胡吃海喝,花天酒地。你可以想想如果你是父母,你會給你的孩子多少錢?父母給是疼你,你理所應當的拿就是不孝。

孩子好好想想吧!


我是“主啶菰獨蔠銠ぐ”,你的支持是我不懈的動力,喜歡就關注一下吧,謝謝!


勇哥影視劇


我讀本科的時候,半年問家裡要4000塊。在班裡算過的很好的了。讀研在蘇大讀的。花費比較大。一年花費八千到一萬。因為父母是農民,都欠欠債了。畢業後,找了個媳婦。非常虛榮。我第一次去她家,才知道她讀研的花費,都是借的。我給她承擔了2萬債務。她家裡才緩了過來。但虛榮的人,永遠是在演戲。後來我們生了一個女兒後離婚了。我女兒和她媽媽一樣虛榮。買個玩具都要進口的。我給買個玩具都得千把塊。我帶出去買水果吃,那一定要吃山竹啊,榴蓮啊。要吃到飽。肯德基不吃。必須得去吃披薩。再不去海鮮店。一年光各種興趣班要報十幾個。我現在已經不養我女兒了。我身體不好,賺錢辛苦。孩子體會不到。雖然我和她媽媽一年也有大幾十萬收入。但孩子不懂的生活的不易。就知道買買買。養個這玩意有啥意思?。第一次看到她奶奶照片。上來一句:這老太太是誰,我不認識她!她奶奶是農村的。我說你是爸爸的女兒。爸爸就在農村長大的。她來一句:我是杭州人,我所有的小夥伴都是杭州人。我才不要做農村人。哎。罷了罷了。讓她去追求她的虛偽去吧!


虛擬醫生


我個人覺得有點過分了!座標上海,我女兒大學每個月生活費1500塊,今年剛給她漲了500塊。也只有2000塊,一個星期學校裡吃五天飯,禮拜五晚上回家吃,禮拜六禮拜天,偶爾打打零工,也只能賺個五六百塊錢吧,交通費。如你家庭條件好的,另當別論,一個月用個五萬塊也不多!


我在佘山


其實過不過分看家庭吧,我也在上大學,父親去世九年了,母親很要強,自己撫養我。在大學期間,每月母親會給1200生活費,我自己會做直播,寫文章去投稿,進行掙錢,在業餘時間,打一些工。

一個月花銷差不多要2000,因為我們學校食堂算是貴一點,一天吃飯差不多30,一個月900了,我在校學生會當部長,手下有兩個校級社團,學校分為兩個校區,大一的在另一個校區,每週基本上要舉辦活動啊,去開會啊,都要打車過去,一週就要40,一個月要120。在校期間,報了輔修,報了證書等考試,交費,評論算下來,一個月要300。這樣算下來就要1320

平時買點水果,一個月大概100元,每個月寢室會聚餐,要50元,自己在買一點衣服和鞋子,平時出去溜達,加一起要500左右。

這樣算下來,就已經1970了。自己一個月大概能掙200-1000不等,因為投稿不一定每次都錄用什麼的。

所以說,什麼樣的家庭決定自己的經濟,看你的問題是女生,我是一名男生,相比較來說,女生會買一些化妝品啊什麼的,會花的多一點,我在學校裡也有女朋友,她的家庭比較好,平時也就買買小禮物,自己的錢還是夠的,她一個月的花銷和我也差不了多少,家裡會給她一個月3000-5000生活費,她剩下的都會存起來,過節給家裡發發紅包什麼的,就發回去了,並且,她也是自己在幹活,她覺得用自己的能力去掙零花錢,才是真的有魅力。

也希望你能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能做的,給父母減重。 另外,在大學處對象,一定要看好人品,學習才是最主要的,希望自己能把握好一個度。加油



黨黨談


給多少不過分,只要出得起,父母辛苦勞累,有很大程度是為孩子。我上學,爸媽給的不多,但是是他們工資的一半(因為父母賺錢太少),我就覺得多,所以每月省下一半,放假回家給老人買點小禮物,把獎學金給爸媽做買年貨的錢。所以我覺得父母把控給,你把控花,花在有用的地方,覺得多就省下一些孝敬爸媽。


疏影松月


我認為「過分」本人男,大一在讀,2000左右的生活費。預算:伙食700+聚餐零用500+買衣物400+存錢400。我很滿足,舍友生活費不超過1200,相對而言我過得算是滋潤。看到個4500一個月的,我腦子第一反應就是“這兒人屋裡非富即貴”,給多給少看家庭經濟條件吧!家庭條件好的,從小用奢侈物件那4500還少了點;但若你生在一個非富家庭,我保證你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父母累死累活一年賺個7、8萬,一年在你身上花掉4500×12,不用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事兒還是因人而異的。你家裡不怎麼樣,那我奉勸你一句“萬事莫攀比,多為父母想想,你用的多了,苦的只有你爸媽”

。但說你身在富貴家庭,那你就當我沒說過這話。


妙趣先生HEY


我認為「過分」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從我的角度來說,跟父母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是過分的。我是2013年到2017年上的大學,當時我的父母每個月是給我八百到一千的生活費(我出生於農村,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從從我當初上學時期的狀況來說這個想法是過分的。在一個就是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價上漲,但這不是向父母要鉅額生活費的理由,上大學了,我們完全有很多空餘時間做做兼職,這不僅可以鍛鍊自己提前步入社會生活,而且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樣是不合理的


生活雜談錄1


我認為「過分」

一般而言,就算大學是在大城市的話,兩千塊是夠花的了,我包括身邊的朋友生活費大都在一千五左右。

大一,一般都成年了,我們應當不過分要求父母再給我們什麼,特別是在父母經歷不允許的情況下,應當多些體諒父母的辛苦。


眉間山水CYS8104


你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是與父母存在分歧。我的意見是不太合適。為什麼加個"太"呢?因為我不知道你在哪個城市讀大學,所以不想過於武斷。

我生活在遼寧,八十年代末中師畢業參加工作,至今三十餘年了,現如今每月實拿到手的薪水不足45OO元。工資要養家餬口,並非供養我個人消費。

如果你也在東北的城市生活,每月消費45O0元意味著,家裡要有一個人供養你,而且畢業工作後,若沒有家裡補貼,正常情況下,你養活不了自己。

不管是誰,何種出身,首先都要樹立正確的三觀,然後學會理財,合理地支配掌中的資金,才可能收支平衡,不致入不敷出,而淪落成為月光族甚至啃老族。

合理消費,是你的必修課;換位思考,是你與父母達式妥協的前提;學會尊重,是孝順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