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楷寫了將近三年了,最近提升很慢。如何提升?

其實我是神2


歐楷寫了將近三年,能寫到這般效果已經很不錯了,從圖片中所展示的文字來看,這三年你花費了不少時間用於楷書的書寫練習,發現最近提升很慢,是每個書法練習者在某一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書寫瓶頸障礙”。

從圖片中可以給你以下意見幫助解決書寫瓶頸問題:

一、圖片中的書寫字形結構由很大提升空間,你可以通過字形左右間距,上下結構及整體佈局入手,從字形上提升更上一層樓;

二、圖中書寫控筆也有很大提升空間,控筆可以從穩定性、準確性、自如性上提高;

1.穩定性起筆、行筆、收筆需保持筆的穩定性,寫出的筆畫才能有力度,有立體感。這需注意培養正確的書寫姿勢:執筆要指實掌虛,鉤、格、抵、押、擫、捻要正確運用;運筆須腰、臂、肘、腕、指齊發力,全身既放鬆又緊張。建議初學者中楷以上一開始就要懸肘,中楷以下至小楷以懸腕書寫,強化肌肉控筆能力。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再以懸腕寫中楷會很輕鬆,枕腕寫小楷更不在話下,並加倍靈活自如。

2.準確性無論臨帖或書寫作品,控制筆恰當的落點、準確的搭配及收放是關鍵。一般臨帖只注意筆畫的粗細、正欹、長短等變化,而忽略了筆畫間空隙的形狀變化,建議加強這方面行筆訓練,會發現所臨間架、位置更準確,與原貼更接近,這就是古人說的“知黑守白”。

3.自如性除了以上穩定性與準確性外,我們書寫時還須能充分控制運筆的自如度,能在各種環境下書寫自如。建議經常站立書寫或把紙張掛於牆上訓練。總之,掌握了合理的方法,還須勤於練習並加以實踐運用,才能使控筆能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三、三年書寫是一個轉折期,你可以多臨帖,尤其比較有代表性的唐初歐陽詢、盛唐顏真卿、唐朝柳公權、元朝趙孟頫的古帖,多學習其中技法,對你大有益處。


小青年書法


個人觀點,書法主要是用筆和結構。用筆是保證筆畫形態的像,結構是字體的風格。如果你覺得沒有進步,一是可以再研究一下歐體的間架結構,寫得時候可以刻意擴大一些,比如,寶蓋頭寫得寬一些,這樣會讓你對歐體結構有更深刻的理解。二是可以練一下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去更好的把握用筆。

書法的魅力不在於臨摹,臨摹是為了理解把握書法家的特點,你也可以看看說文解字等一些文字學知識,抽時間寫寫篆書、隸書,甚至寫寫甲骨文,去了解、理解文字產生、發展的過程。不僅有臨摹的功夫,還有書寫之外的功夫。融會貫通達到神似,為己所用,成為自己的書體,才是我們的目的。總是追求外觀的形似,反而更像一個仿冒者。


隨便聊聊


一、學歐楷,一般臨《九成宮》。但你這個寫法距離《九成宮》還很遠。因此,如果,繼續臨楷(不是寫楷,是臨楷)的話 ,建議,先仔細閱讀《九成宮》,包括起筆、運筆、收筆,字形特點,字形結構,字形組合等,先弄懂原帖,再去臨。要知道,學習書法必須集技術、方法、修養、閱歷於一體,講求心手並用。

二、如果自己弄不明白,最好找個明師(非名師也)當面求教。但要記得,道不空傳。請教老師,一定要心成禮到。

三、學習任何一門學問、藝術,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瓶頸期,這是很自然的。說明,對自己要求更好了。但要更進一步,卻找不到方向。

四、我把《九成宮》帖和你寫的放到一塊,你可以自己對比一下差距。

五、從你寫的看,你對毛筆的使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筆法就更不用說了。字法想錯更遠。

六、建議先學執筆,先懂用筆,先練筆畫,再學字形結構圖式。

七、從古人學起。從大篆小篆漢隸魏晉入吧。







篆刻與卜者老寬先生


大家都知道,歐體挺拔俊秀,在點畫和結構上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沙孟海曾點評歐體:"規矩方圓之至"。中國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相比較,點畫上柳體稍弱,結構上柳體偏緊,顏、趙偏松,為歐體最為中和。後世評價歐體為:"入右軍內室"。可見其地位之高。

然而歐體還是有敝端的,現講講歐體的三個缺點:

一.歐體的法度森嚴,導至了歐體的標準化。容易抑制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歐體的法度是極其森嚴的,這種森嚴一方面使得歐體標準化,易於練習,易於學有所成。另一方面卻也使得練習者的個性得不到發揮。學習歐體到一定水平後,寫出來的字都極其相似,幾乎看不出書寫者的個性。所以有人評價歐體是沒有藝術性的"印刷體"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可以去觀察,田氏兄弟及其他歐體名家寫的楷書幾乎有八成像。而趙體和顏體卻沒有這個缺點。

二.歐體字的融和度不好

由於歐體字的筆法過於剛硬,個字解體舒放,導致學習歐體由楷書過渡到行書時遇到很大困難。就歐陽詢本人而言其行書也並不高妙。而顏體和趙體卻沒有這個缺陷。學習顏體、趙體可直接過渡到行書。

三.歐體的審美觀有些偏激

學習歐體到一定水平後,對其他書體都難以接受。有朋友學習歐體十多年,越到後面對其他書體越看不慣,好在極早發現問題,改練其他書體。所以從取意上來看:歐體像劍客,遺世獨立,又桀驁不馴。

個人認為,我們做為書法愛好者,不可拘泥於一家一體或一碑,而應該書習百家而自成格局,取法融合,所以入門以二王、顏為主甚好,之後再去融合柳、趙、歐,再之後您可習草,由草入行,三年見分曉.個見!望鑑



尚古齋書法


1.你之前臨的是田不是歐,兩者功夫差的太多。

2.取法乎上才能取得更多的進步。也不建議學明以後的!!

3.趕緊換字帖吧!陰符經或者聖教序。





明中拙人王茂謙


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就是堅持練習。前提是要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熟知歐楷的結構特點、起筆運筆、橫豎關係。我有一個書法老師,他現在已經很有名氣了,他分享自己練書法的竅門就是每天練100張蠅頭小楷,並堅持下去。

如果練了很久實在覺得沒有提升空間了,那就換個字體來練。

看了你的作品,個人覺得很完美了,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練行書了。👍👍👍👍


夭夭木易


寫得好美,我都寫你的來臨了[捂臉]


奕衛e保


繼續寫三年


讀者先生


提升慢說明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了,即所謂的瓶頸期,這個時候更不能浮躁,靜下心來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更認真的去臨帖,你會越過去的!


牛羲之


有歐體的味道,比田楷好,千萬不要學田楷,你的路子很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