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不鬆 農時不誤」田間地頭 春耕備耕

「防控不松 農時不誤」田間地頭 春耕備耕

朔州:千餘名科技特派員服務到地頭

3月2日,在朔城區雁豐辣椒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裡,農業科技特派員趙連愛在查看無土栽培黃瓜的長勢。雁豐辣椒專業合作社頭一次嘗試無土栽培技術,從有機基質栽培到田間管理都是趙連愛根據黃瓜的特性專門定製的。他用手機記錄黃瓜的成長過程和遇到的問題,通過微信直接給種植戶分享技術。疫情期間,這種線上+線下的方式讓趙連愛幫種植戶解決了不少技術問題。

像趙連愛一樣,朔州市組織市縣1200名科技特派員下沉到田間地頭,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技術服務。這段時間,大棚蔬菜種植到了關鍵期,農技專家來到蔬菜種植基地,指導菜農做好蔬菜育種、移植和田間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間,朔州市農業農村局統一安排組建了農技服務隊深入春耕一線,與農戶點對點聯繫,精心指導,確保糧食和“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

祁縣: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忙

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祁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實施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預計3月底即可完工。

祁縣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涉及該縣城趙鎮城趙村、苗家堡村、豐固村、修善村、原東村、城趙莊村及東觀鎮白圭村7個村1.3萬畝土地,採用大田作物區管道灌溉、林園區經濟型滴灌和農業園區智能化微灌等高效節水方式,配套的現代信息化自動管理系統,對減少地下水量開採、提升農田灌溉水利用率、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施工人員正抓緊開挖管溝,鋪設、安裝管道,為確保3月底前如期完工,施工人員採取10人一組小班調度的方式,每天進現場都要測體溫、消毒,回到駐地再測體溫。這樣既避免了人員聚集,又細化了施工任務,提高了效率。

方山:以三大園區建設為抓手謀農事

連日來,方山縣戰“疫”不誤農時,涉農部門利用微信、12316平臺對農民進行種植、養殖和農機技術培訓,指導農機大戶對農機設備檢修,推進春耕備耕工作。同時保證農資農產供給,圍繞蔬菜、畜禽產業加強產銷對接,有力保障了當地肉蛋奶市場供應。

據悉,今年方山縣以“一鄉一特一園區、一村一品一基地”創建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業產業規模發展,著力打造生態畜牧養殖、中藥材種植加工和文旅休閒康養的三大農業園區。一是以宏康牧業為龍頭,按照“一個渠道收購,一個基地育肥,一個途徑銷售”模式,加速推進肉牛育肥基地和屠宰廠建設;二是以中藥材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為重點,帶動發展仿野生道地中藥材種植和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三是依託北武當山,打造農林文旅康養園區。

偏關:三萬畝糧食生產託管農田領補貼

偏關縣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繼續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計劃完成糧食生產託管服務面積3萬畝。

圍繞穀子與馬鈴薯兩大農作物的春耕、播種、防病、秋收,該縣從財政拿出300萬元實施3萬畝糧食生產託管服務補貼,扶持當地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糧食生產服務主體。具體實施中,通過服務主體與農戶簽訂託管協議,實現集中連片推廣綠色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把小農戶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上來,並要求貧困戶農田面積要佔到總面積的30%以上。無論是部分託管,還是全程託管,對服務主體的財政補貼均不超過市場服務價格的30%。

本報記者 任永亮 裴雲鋒 燕中興 王利強 本報通訊員 郭堅 肖繼旺 鄭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