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心理醫生,分析並治療,該選應用心理學還是心理學?

太極星空


首先,應用心理學屬於心理學。

其次,在國內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相比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是沒有診斷和處方權的。如果你所說的分析並治療僅僅是指通過一些方法去幫助和治癒來訪者,那心理諮詢師可以做的。但是,心理諮詢師是沒有資格給來訪者開藥的。比如說,如果有一個來訪者來諮詢,你通過量表等方式評估認為他有抑鬱症,那麼就應該將他轉診到醫院的精神衛生科。而不能在明知他有抑鬱症的情況下,還將他留在自己這裡。但是,如果他在醫院就診治療的同時,在你這裡做心理諮詢,這個是可以的。

所以說,你要先搞清楚,你到底是想做什麼。另外,即便是心理諮詢,其實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也很有限,還是要參加一些其他的基本功、諮詢倫理、各個流派的方法、理論基礎等系統專業培訓,並且要多實踐。

還想提醒的是,心理諮詢其實是一個非常奢侈的專業,想要有所成,要花費不少錢。一般來說,並且一個心理學諮詢師從菜鳥入不敷出到最終靠心理諮詢就能夠有穩定的不錯的收入,大概得積累十年吧。

其中滋味,你自己體會哈。


小馬遇冰河


相當心理醫生我覺得前提自己有這方面的經驗最佳,本人上高中出現過心理障礙。心情低落,有抑鬱感覺,看什麼都是灰色的,沒有意義。後來自己買了一些相關書籍,不斷分析自己的病源。慢慢的讓自己的心理調整過來,我覺得一個好的心理醫生起碼他要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心理救贖。這樣他才能真正的知道對方病人的痛苦對症下藥。


靈魂導師GY


應用心理學只是心理學專業的一個分支,在國內院校,心理學專業分為四個二級學科: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臨床心理學。

再回到您的問題,相當心理醫生!首先你理解的”心理醫生“是美劇看到的麼?

在國內其實是沒有這個職業的,或者不這麼稱呼。大眾以為的心理醫生是能給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開藥、做諮詢。但實際在國內,與“心理醫生”相關的職業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心理諮詢師,這個你可以通過報考應用心理學專業來學習理論知識、積累諮詢經驗,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諮詢師。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諮詢師,除了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通過各種訓練、督導等實踐才可以,所以不要以為一畢業就可以當諮詢師了,諮詢師的成長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另一類是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你需要報考醫學類專業,並且通過衛生部『現衛健委』掌管的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擁有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才可以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

可以說這兩種職業的學習和成長路徑有很大的不同,心理諮詢師其幫助的對象是心理健康水平比較低的正常人,職責是通過諮詢的方法幫助來訪者建立自信、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過程。比如幫助一個不自信的人建立自信。但沒有處方權,也就是不能給人開藥。

精神病醫生是對心理異常(就是咱們理解的精神病)進行諮詢與治療,並且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開處方藥。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無論你學心理學還是應用心理學都無法做心理醫生,只能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做心理諮詢,且國家於2018年起取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心理醫生在中國是口語,正規職業名稱:精神科醫生,必須學醫出身才能執業。



一米陽光之江上


大家好,我是心理領域的創作者禰是小仙女。

  • 首先,心理學是一個大類,它下屬很多種學科,專業學習時範圍也比較廣泛,只要涉及到心理學的很多學科都會被設為必學專業必選學科,那這樣就比較雜,因為人的精力有限,這樣一來就很容易會導致什麼都知道,但又是都不精通,鑽研的深度不夠。
  • 而應用心理學就比較偏重於實踐,它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更具體化了,而且應用心理學偏重於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它是將所屬學科更加具體化深入化,研究的比較透徹。
  • 而作者想當心理醫生,那就必須要深入其中,一定要去臨床醫學實習,要把醫學和心理學做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做到分析並且有針對的治療,所以我建議作者選擇應用心理學,真正而具體的去研究心理學,而不是泛泛而論。做一個真正的心理學醫生,不僅懂理論,更重要的是懂得臨床上怎麼對症治療。

最後祝願作者的心願早日達成,如果你也是心理學領域,請記得關注我呦!


袮是小仙女


1.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這兩個都屬於在醫院體系下的心理醫生,一般精神科醫生除了可以做心理治療工作外,還擁有處方權用藥。心理治療師目前是在醫院體系下的醫務工作人員才可以申請考試獲得身份的。一般處理較重的精神疾病、神經症的。

2.心理諮詢師:目前這個認證考試已經取消,主要是消化和促進現在已經考完試了的心理諮詢師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一般處理一般和嚴重的心理問題。

3.心理社會工作:運用心理學知識服務常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


你如果選擇第一類的話,需要參加高考並選擇醫學類專業,也可以直接選擇精神專科學習,獲取醫師資格證。

如果選擇第二類的話,目前最好的途徑還是學歷教育,也就是高考、考研、讀博都在心理學方向(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屬於應用心理學),目前較好的需要包括北大、中科院心理所、北師大、華南師大等,可以具體諮詢這些學校。

如果選擇第三類的話,一般不被成為心理醫生,而是心理社會服務工作者,目前要求不高。但同樣競爭壓力也很大。


一悟健康丁軍元


看您的提問我想可能在糾結選高考或者考研的專業吧?如果未來想要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成為一名具備專業技術和才能為來訪者做心理分析和解決心理問題,建議您選擇“心理學專業”。我本人是一名執業五年的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名職業規劃師。如果有對未來的迷茫和關鍵時期自我發展的困擾,可以給我留言。

以下是對這兩個專業的大致介紹,以供參考。

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設計部門、工商企業、醫療、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教學、管理、諮詢與治療、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心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心理學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可愛的心理諮詢師


當心理醫生,應該學的是諮詢心理學專業。臺灣省的一些院校有專門這樣的專業。目前國內的院校有這個專業的並不多,有的學校有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建議在讀研的時候選擇這樣的專業,本科直接報考心理學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劃分很細,但是大多和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無關。


正華心理盧正華


你這問題問的就像是 : 我想要學醫,不知道我應該是學醫學呢?還是應該學內科呢? 在國內心理醫生可以分成:心理醫學和心理諮詢它是分在兩個門類上的。 如果你想要當的是心理醫生你應該去醫學院 ,有精神疾病類的 。心理諮詢這個專業會被劃分在心理學院或者教育學院。如果是比較在心理學領域領先的大學的話,他會有跟心理諮詢更加貼近的專業 ,比如心理健康這一類的專業 。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說作為一個心理諮詢諮詢師的話,那麼北師大畢業的北師大下面有心理學院畢業的,那就會是一個相當牛的背景了 , 那麼反過來,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心理醫生的話,那就是北大醫學院畢業的會顯得很牛了 。

所以在我的理解當中,實際上你這個問題在本質上出了一個錯誤,就是心理醫生雖然也有分析並治療,但是心理醫生還是以藥物臨床治療為主的,並非分析與治療。我會理解為你對於什麼是心理諮詢師和什麼是心理醫生,這個問題上有一些不知道區別在哪裡。

免費附送你一個小小的回答,心理諮詢專業無論是在就業還是在就業以後的收入上都不是很看好 。


刀哥療心


你說的想要當心理醫生。在高考填志願時應該填的志願是,精神衛生專業。

以前可以考心理諮詢師二級。現在不可以考了。

國家正在改革。真的想學的話,多聽課程。多學習。

可以選應用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