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和“磚家”賭,農村建房所有包乾每平方米一千,為什麼城裡每平方米賣那麼多?

公平母


題主應該和在城裡 買房的人打賭,按照你的邏輯,這些人都是傻子,幾千萬人、數億人在城裡買了房子,這個群體都是傻子,而且能夠買房的人群經濟實力是靠上的,這部分人怎麼會這麼傻?為什麼會放著農村1000元/平米的房子不買,而是跑到城裡去購買數錢甚至數萬的房子?

1、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房子是財產,財產是需要法律保護的,而只有手續齊全的房子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按照我們國家的法律城裡人是沒辦法擁有農村的土地的,他們在農村購買的土地是得不到國家的認可的,真的較真按照法律來,這是非法的建築,距離城區較近的郊區就好UI出現很多的小產權房, 這些房子的價格會比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以及沒有土地出讓金。

2、城裡的房子建設成本也要比農村高

筆者老家的親戚,剛剛建成了一棟房子,大概1000平米出頭,大概是花了五六十萬,當然自己出的勞力是不算錢的。如果把這個也算上的話,那麼自己以及家人的勞力投入也是值個幾萬塊的。五六十萬的投入是沒有裝修的,也就是一個架子。算下來,大概是500元/平米。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城裡的小區的建設,成本是要高不少的,地基就不一樣,農村的房子是沒有小區的,也就沒有公攤面積,而城裡的小區的房子是有的,整體來說,即便是單純的按照建築來算成本,城裡的房子成本也要比農村的高,說實話,質量也要高不少。一分錢一分貨。

3、土地成本

農村土地如果是自己的宅基地是沒有土地成本的,而城市的房子是要有土地成本的,而全國平均來說,土地成本大概是整個房子銷售價格的三分之一,而在房價高的城市,整個比例還在上升,甚至能夠達到6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是10000元/平米的房子,那麼其中有3300元/平米是土地的成本,而開發商再要有10%的淨利潤,也就是有1000元是淨利潤,再加上其他的稅費,房地產的稅費是挺高的。2018年的財政收入當中和房地產直接相關的稅費大概是1.8萬億,而當年的全部財政收入也就是18萬億。

而土地出讓金是6.5萬億,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相關的稅費總額大概是8.3萬億人民幣,一般財政收入加上土地出讓金共計24.5萬億,也就是說房地產相關的收入佔全部財政收入的比例達到了34%。

4、配套成本

前面三個都是共識,一般人也知道,但是第四個配套的成本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你想一下,如果你買房子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地方的房子?無非是交通要方便一點的、有醫院的、有學校的、距離大公司近的,這個是小區外圍的環境,然後才是小區內部的環境,其實小區外圍的環境才是根本,正是因為有了交通資源、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商業資源、就業資源,所以房子才值錢。單純的一個鋼筋混凝土的房子能夠值多少錢?

而要建設這些配套,是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投入的,這些城市建設的資金從哪裡來?當然是要通過賣房子來分擔的,這個就是土地出讓金的本質,你的小區配套好是因為政府花費巨資在建設,而你的小區也因此而溢價,那麼你自然是需要通過土地出讓金來分擔成本的。

總結:城市的房子質量比農村好,單純的建設成本也是要比農村的建設成本高的,另外還有土地出讓金,交易的稅費等等,這些綜合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另外城市的房子具有強大 的各種資源,而且這些資源是有空間限制的,並非是網絡資源可以不受空間限制,所以城裡的房子價格高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