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療:給予病人最好的特效藥

文、視頻/羊城晚報特派荊州全媒體記者 李鋼 溫建敏

圖/受訪者提供

“來,一起喊加油!一起打麻將!”在一段由廣東醫療隊隊員在病房中拍攝的視頻中,重症病人們開心地和護士們一起打出了加油的手勢,整個病房情緒高昂,歡聲笑語。

長時間的隔離,油然而生的孤獨感、無助感,是每個在隔離病房中的病人都會擁有的感受。而與他們日夜接觸的一線醫護人員,成為了他們最親近的人,在為他們治病的同時,也要為他們療心,病毒尚無特效藥,但是這些真情的感動,成為了給與病人最好的特效藥。

心疗:给予病人最好的特效药

77歲患者:你們對我的照顧,銘記在心永遠不忘

一位77歲的荊州老人,從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隔離重症病區轉到呼吸一區(輕症病區)後,特意給廣東醫療隊的隊員們手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

老人家寫道,當他在一個月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時,心裡十分恐懼,幾乎有了不想治療的念頭。但是,廣東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不斷地鼓勵他與病魔作鬥爭,讓他增強了鬥爭的勇氣和信念。

“在這一個月漫長時間裡,醫護人員晝夜守候在我身邊,噓寒問暖,送藥送水,精心治療,使我的病情有了轉機,脫離了生命危險。由於我被隔離,家裡不能來人照顧,生活上的一切鎖事,都是由護理人員幫助解決,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裡,我永遠不會忘記。”老人寫道。

更讓他意外的時,當他轉到普通病房後,廣東醫療隊的好幾位醫護人員還特意前去看望,繼續安慰和鼓勵他,老人當場感動得熱淚盈眶。

“時至今日,雖未曾見到您們的真實容顏,但在您們給我醫護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對我無比真情的關愛。您們是我的恩人,給了我第二生命,您們為了搶救患者,不顧個人安危,是當今世界上最可愛的人。”老人寫道。

心疗:给予病人最好的特效药

“不要治了,治了也沒用”,護士哭了,病人也哭了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新冠病毒至今還沒有特效藥,但是對於馳援荊州的廣東醫療隊隊員們來說,打開病患的心扉,讓他們消除恐懼和孤獨感,感受到溫暖和激勵,是對抗疾病的最好的特效藥。

來自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的護師鄭莉斯記得,一位六十多歲的重症患者,當看到旁邊床的病友病情急劇惡化時,心情急轉直下。

“我不想吃飯了,我吃了也沒用,我這個病和他(病友)一樣。”

“我現在就想拿槍斃了自己,我就自殺算了,活不下去了。”

看到病人說出這樣的話,鄭莉斯馬上安慰他,告訴他現在的情況越來越好,很多藥都停了,說明病情在轉好。

但是病人卻聽不進去,鄭莉斯急了,激動地說:“如果你這樣子的話,我千里迢迢從廣東來這裡幹什麼?我這樣照顧你,讓你做治療,你就這樣對我的嗎?”

說著說著,病人哭了,鄭莉斯也哭了。

過了一會,病人說,小姑娘,我知道你的心意,我會好好治療的。

心疗:给予病人最好的特效药

方言,成了拉近距離好工具

更多的療心故事,在病房裡發生著。

有個病人,由於長期臥床,骶尾部發生了潰爛,由於鄭莉斯的悉心照顧,讓他潰爛的部分得以恢復。

在轉至輕症區後,這位大叔特意發了短信給鄭莉斯,希望她能夠到病房來看他。

見到出現的鄭莉斯,大叔很高興,對著別人說,我肯定要收這位護士作我的乾女兒。

對於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在為病人作護理之餘,和他們聊聊家常,說說家裡的情況,病人與自己會逐漸親近起來,而且情緒的轉好,卻往往成為影響病人病情走勢的重要因素。

廣東醫療隊來到荊州,必然會遇到一些語言上的問題。可是,沒想到的是,方言的問題,卻成了彼此之間拉近距離的好工具。

“阿叔,撩一針嘛!”醫護們會用剛剛學來的湖北話對病人說打針。

“系啊!”病人們誤以為這是一句打招呼用的廣東話。

“應該說靚女、靚仔。”無心的錯誤,卻讓彼此之間的情緒變得輕鬆和詼諧。距離沒有了,病人也就更加願意配合治療。

廣東省人民醫院急危重症醫學部行政副主任蔣文新也強調,醫護人員一定要在言行舉止中透出自己人性化的東西,和病患之間有良好的交流,病人肯定是會有感覺的,當他們願意和你聊家常的時候,溝通就已經不是問題。而當病人的情緒好轉,治療效果也會明顯改觀。

心疗:给予病人最好的特效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