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地大物博的中國

各省人有各省的特色

自帶段子手天賦的東北人

一日三餐吃火鍋的四川人

無辣不歡的湖南人..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but....

你以為湖南人只是能吃辣而已嗎

在湖南

有一種語言叫塑普

有一種語言

既不是方言

也不是標普

抑揚頓挫的發音能帶偏各地方言

它就是南方人聽了想笑

北方人聽了莫名其妙的

湖!南!塑!料!普!通!話!

簡稱湖南塑普

湖南的魔性,就藏在強大的湖南塑普里,在他們眼裡,才不屑區分f(花)、h(發),n(流)、l(牛)呢。

你可以儘管逼迫n、l不分的湖南人說“劉奶奶找牛奶奶買榴蓮牛奶”,也可以笑話他們平翹舌音和前後鼻音不分的喜感。

在湖南,沒有統一的方言,都說“十里不同音”,即使是同一個市,也會有多種方言,所以湖南人之間的交流是要用普通話的,不信的話就來領略一下湖南各地的方言吧!

湘潭話:恰飯得冒?(吃飯了嗎?)

長沙話:古達國裡冒一個人次起我(待在這裡沒有一個人理我)

婁底話:嘎嘎(爺爺) 捏捏(奶奶)

衡陽話:幾寧(他們) 郎古子(女婿)

常德話:不曉得您俺搞些麼得傢伙山(不知道你們在幹嘛)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湖南

有一種味道叫湘菜

有一種粉,叫米粉

有一種辣椒,叫剁椒

有一個菜系,叫湘菜

湘菜的種類和方言一樣

不僅數量繁多複雜

還各持當地特色

同是一種菜系,卻各自有講究

最後統稱為湘菜

如果你對湘系美食還停留在旅遊小吃-長沙臭豆腐上,那你可能錯過了整個湘菜宇宙

地道的臭豆腐確實好吃,但光靠這一個美食豈能讓湘菜聞名天下。

飯館必點的辣椒炒肉,酸辣鮮香的剁椒魚頭,經典的各類小炒,搭配自制的酸蘿蔔、泡椒等,看似不那麼驚豔,卻多了幾分接地氣的家常感,讓人胃口全開。

而湘菜的香辣,也像極了湖南人的火辣性格,表面溫和,但相處久了,越能感受到後勁十足,熱情似火。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湖南

有一種堅持叫霸得蠻

有一種精神,叫吃得苦

有一種溫柔,叫耐得煩

有一種堅持,叫霸得蠻

湖南人的勇敢和強大

都體現在這九個字裡

也正是因為這股韌勁

才有了“無湘不成軍”的傳說

遠觀有東漢造紙發明家-蔡倫,唐代書法家(楷書)-歐陽詢,清末湘軍統領-曾國藩,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

近看有社交江湖裡的微信之父-張小龍,陌陌創始人-唐巖,快手創始人-宿華,今日頭條創始人-陳林。

還有著名主持人何炅、汪涵,在不同的領域裡,湖南人憑著這九個字的闖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三湘四水流日夜,芙蓉國裡盡朝暉

湖南,是一個低調而又無法忽略的名字

既有塑普的幽默,也有美食的誘惑

它有的,遠遠不止於此

和湖南人做朋友,可能會變得無辣不歡

也可能會隨時被塑普帶跑

但不管是讓人千迴百轉的塑普

還是讓人慾罷不能的湘菜

湖南人都用最接地氣的方式

傳遞著樂觀不服輸的價值

湖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