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本回憶錄,揭開了康熙另一面,學者:顛覆了傳統認知

關於康熙,如果只看《清史稿》或清朝宮廷文檔來看,幾乎可以用“史無前例的完人”來說明。縱觀中華5000年來的帝王,就沒有一個德智體如此完美的皇帝,政治、軍事、音樂、數學、物理、天文、騎射、泡妞……無所不通無所不會,開掛的康熙人生,彪悍的令人發抖。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魯迅評價《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與諸葛亮時說“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因此這些史書中的康熙形象值得懷疑。

那麼康熙真面目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與康熙親密接觸13年的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在回國之後寫了一本回憶錄,即《清宮廷十三年回憶》,揭開了康熙光輝形象背後的骯髒一面,讓康熙形象大受影響,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雖然此書無法全面揭開康熙的真面目,但卻可以讓後人管中窺豹,得以看到康熙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意大利一本回憶錄,揭開了康熙另一面,學者:顛覆了傳統認知

馬國賢,意大利那不勒斯傳教士,於公元1710抵達澳門,隨之北上京師在宮中供職的經歷,因為擅長繪畫、雕刻,深得康熙皇帝的賞識,此後一直伴隨康熙至死。1723年,雍正繼位之後,馬國賢回國,留下了《清宮廷十三年回憶》一書。

這本書記載了很多清廷見聞,是如今研究康熙晚年的重要資料之一,其中有兩件事對康熙形象非常不利。

根據清廷史料記載,康熙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音樂家,水平幾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精通音叉和古鋼琴等樂器,而馬國賢卻認為:雖然康熙自認是音樂家,也是一個出色的數學家,但如果說他對數學還略知一點的話,那麼對音樂就是一竅不通

原來,一次康熙路過鋼琴時,隨手觸摸了一下鍵盤,然後鋼琴發出了一個聲音,周圍大臣和太監齊聲誇讚康熙彈得好聽,於是史書上就濃墨重彩的記下了“康熙精通音律”的這一筆。

著名學者張鳴寫過一篇文章,叫《“千古一帝”的宣傳水分》中提到,“

(康熙)只要在鋼琴上撫弄幾下,人們就會傳說他是鋼琴高手。”可見,我們熟知的康熙光輝事蹟背後,其實隱藏了無數的弄虛作假。

意大利一本回憶錄,揭開了康熙另一面,學者:顛覆了傳統認知

《清宮廷十三年回憶》中還記載了一件事,更展現了康熙帝荒淫的一幕。

在熱河避暑山莊,我住在一處帶有小花園的臨湖房屋中,湖的對岸是座別墅,韃靼君主經常由一些女人們陪同,在那裡嬉笑遊戲。……通過紙窗的孔眼,我看見韃靼君主在尋歡作樂。

有時候,韃靼君主高高地坐在一個形同寶座的位子上,觀看他所喜愛的遊戲。幾個太監侍立於側,寶座前方地毯上,聚集著一群妃嬪。突然,韃靼君主將假造的蛇、癩蛤蟆及其它令人憎惡的小動物拋向妃嬪中間,她們跛著小腳疾跑,以求躲避,韃靼君主看了大笑不已

還有的時候,韃靼君主佯裝想得到長在樹上的果實,於是讓妃嬪們到附近小山上摘取,在他的催促下,可憐的跛子們爭先恐後,叫嚷著朝山上奔去,以致有摔倒在地的,引起他的開懷大笑。韃靼君主不斷創造出這樣的遊戲,在夏日涼爽的傍晚尤為常見

中國社科院楊珍教授考證指出,馬國賢筆下的“跛子”,應指當時纏足的女人,應該是來自江南的漢族女子。

這樣的場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了康熙荒淫一面,完全違背了康熙對子孫“清心寡慾”與“寡嗜慾所以養精”的告誡,典型的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同時,狎玩的漢族女子,也違背康熙的“滿漢一體”的宣傳語。

意大利一本回憶錄,揭開了康熙另一面,學者:顛覆了傳統認知

那麼,馬國賢的《清宮廷十三年回憶》,到底靠不靠譜呢?

在馬國賢看來,康熙對自己的信任是“任何其他歐洲人從未得到特別恩寵”。因此,馬國賢可以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康熙,應該可以觀察到康熙最真實的一面。

另外一點就更重要了,18世紀的歐洲流行“中國風”,對中國非常熱情,對來自中國的信息幾乎都一致稱讚,直到英國使團馬嘎爾尼來華之後,才徹底打破歐洲人對中國的想象。總之,在馬嘎爾尼之前,西方對中國非常好奇,整體偏向於美好想象,所以來華傳教士或歐洲人的文章中,對康熙與清朝都不吝溢美之詞,《清宮廷十三年回憶》中更多的是稱讚而非揭露黑暗面。

況且,馬國賢又有什麼理由抹黑厚待他的康熙呢?

因此,馬國賢的回憶錄整體可信,康熙的確存在虛偽和荒淫的一面。

意大利一本回憶錄,揭開了康熙另一面,學者:顛覆了傳統認知

其實,儘管一部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幾乎把康熙推到了“千古一帝”的神座上,讓康熙完美聖君形象深入千家萬戶,但隨著對康熙史料的研究深入,人們陸續發現了他很多不堪的一面,比如清史專家姚念慈,就認為康熙並非仁君而是虛偽的暴君,“康熙平日宣揚滿漢無異、君臣一體,實際這是虛偽的、蒼白的。他的某些作為,應該用暴君來形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