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不知不覺,距離喬布斯逝世已經過去了差不多9年的時間。

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沖刷下,即便是如他這樣偉大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逐漸淡出了公眾視野。

但就在這幾天,一條有關“喬布斯遺孀將裸捐250億美金”的話題終於再一次登上熱搜,成為全球網友的熱議話題。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裸捐裸捐,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把自己手頭幾乎所有的財富全部捐掉,連一條內褲都不留下只能裸著,所以才被稱為“裸捐”。

如果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的朋友,相信一定會由衷地為這樣的壯舉感到敬佩,而當這位“裸捐”者的身份是一位坐擁成百上千億美金的鉅富時,心中的敬佩之情又會得到一次指數級的增長。

就比方該條微博下方的評論區,就擠滿了對喬布斯夫人這番舉動的溢美之詞。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小柴倒也不打算就此特意來寫篇文章,畢竟多一些願意把世界想得更純潔善良的朋友,總不會是什麼壞事。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酵,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開始出現。

有些委婉點的還只是含沙射影一下,暗搓搓地呼籲一下中國富豪要早點向歐美學習,希望能在未來看到國內的富豪們也願意這樣慷慨大方地“裸捐”。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有些露骨點的,就直接開始陰陽怪氣地諷刺起來,認為這就是外國富豪與中國富豪思想境界上的差距。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看到這些言論,小柴不禁感慨人民群眾原來還真就是屬金魚的,記憶就算比7秒長點但恐怕也相當有限。

放在十幾年前,歐美富豪演的這出大戲倒還能忽悠一下當時沒怎麼見過市面的國民。

可眼瞅著這都2020年了,還因為一句“裸捐”就被感動得稀里嘩啦一塌糊塗,甚至忍不住開始要“定體問”諷刺起國內,也未免有點太年輕了吧?

今天,小柴就給大家好好來扒一下歐美富豪所謂的“裸捐”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

對於“裸捐”這種行為,雖然如今很難在歷史上找到那位“最早的裸捐者”,但起碼對於“影響力最大的裸捐者”還是早有公論的,那就是曾經的世界首富、微軟的開創者比爾蓋茨。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當2008年6月27日蓋茨從微軟退休時,他對著英國BBC的記者公開表示,將把自己名下580億美金的財產全部捐贈給名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作為慈善用途,還特別強調“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的子女”

沒過多久,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也宣佈將在自己離世時“裸捐”,把一生積累的財富全部捐給慈善基金會做公益。

不得不說,歐美富豪們這樣的豪氣在那個年代對於我們而言,還是相當震撼的,也很是感動到了不少國人。

有些被忽悠瘸了的國內富豪還打算有樣學樣,也來搞一次“裸捐”,好讓世人見識一下我天朝大國的富人們也是有思想覺悟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算號稱“中國首善”的陳光標了。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標哥這個人做事一向高調,人家蓋茨、巴菲特都是被記者採訪時問到這個話題時說起,而標哥則直接寫了封公開信,信的名字就叫《中國首善陳光標緻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感興趣的現在直接搜索一下這個名字也能找到。

在這裡,小柴就先貼幾段原文給大夥瞧瞧。

尊敬的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先生:

作為美國首富和“股神”,你們最近在全球掀起一股慈善風暴,希望世界各國億萬富豪行動起來,將自己半數財富捐贈出來,支持慈善事業,讓我非常敬佩和感動……

今天,當你們來到以“勤勞、智慧、善良”聞名於世的中國時,我在此鄭重宣佈:將做第一個響應並支持你們行動的中國企業家。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這也是我給你們兩位先生中國之行的見面禮。

信的原文很長,後面還有一大堆抒情話語,小柴在這裡就不全貼上來湊字數了,反正大家能領會精神就行。

簡而言之一句話“比老、巴老兩位的壯舉豪氣干雲,讓標哥大為佩服,所以決定響應這個號召也來一把裸捐”

對此國內外自然是一片讚揚,新華網還特地發了篇稿子就叫《面對慈善事業,每個人都應是陳光標》。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不過有趣的是,到近幾年之後標哥卻開始鮮少露面,至於這封號稱要裸捐的公開信更是再也沒提起過。

也許,這只是因為冷靜下來的標哥後面慢慢回過味來了,發現歐美富豪們的“裸捐”似乎……有點騷啊。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名詞“遺產稅”,也就是在一個人離世時他所擁有的的財富並不是直接被後代繼承,還要先過政府稅務局的一道手。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圖源網絡,侵刪)

這不是什麼與民爭利,而是為了阻止社會財富的過分聚集,造成貧富差距無限制擴大下去的一種二次分配手段。

在資本主義發展比較完善的歐美,這筆遺產稅的稅額一般高達50%,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歐美富豪們一旦過世,他們的子女只能得到這筆財富的一半。

如果他的子女們再離世,孫子孫女這一輩的繼承人又要再打一次對摺只剩下最初的1/4(讓人有點聯想起古代漢武帝頒佈的推恩令,只不過那個針對的是爵位)。

如此高昂的稅額自然會讓一部分有心人生出點想法,歐美富豪們連活著的時候都可以為了避稅而搞出各種騷操作,自然不願意在死的時候就乖乖就範。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花了重金請來一群法務專家拼命鑽研之後,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筆對遺產稅“合理避稅”的奇招,那就是——做慈善。

要知道,由於歐美社會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起官方慈善組織嚴重腐敗的負面事件,以至於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認為民間自發組織的慈善組織更值得信任。

因此,在歐美一直活躍著數量龐大的各類私人富豪設置的慈善基金會。

既然是私人基金會而不是什麼官方組織,那麼自然也沒道理要求人家把財務經營情況向全世界公開。

事實上,歐美的私人慈善基金會一般只對捐贈人有財務公開義務,其中不少基金會還對這個捐贈人的捐贈額度有一個下限規定。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換而言之,你不是往我們基金會捐了足夠多的錢,那麼你就沒資格查我們家的賬本。

這個制度本身是為了保護民間慈善組織的積極性,但後來卻成了歐美富豪用來避稅的巨大漏洞——把錢留給後代要交一筆遺產稅,但把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卻可以一分不少的打過去。

反正歐美允許民間慈善組織自行規定內部的規章制度,人家直接來一條“本基金會的管理人必須由創始人的後代擔任”,這筆錢不就名正言順的到了後代手裡去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著名的慈善組織“洛克菲勒基金會”。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沒錯,就是那個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們家這個基金會從創始人到現在已經傳承了足足6代。在這六代人的歲月裡,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高管名單基本上就是一份洛克菲勒家族的族譜。

從高級經理到職業顧問,從實際掌控人到一切其他管理崗位,基本上都有著同一個姓氏,也就是說都是一家人在裡面圈地自萌。

更誇張的地方是,這種“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不但能夠避稅,在許多時候還能為背後的富豪進行創收。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歐美為了鼓勵富人做慈善,往往會根據其每年在慈善事業上花的錢而按比例給予免稅額度(常見的是20%)。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總資產是200萬美金的富豪,他今年把100萬美金打進了自己名下的慈善基金會。

那麼不但這“捐”出去的100萬美金的實際掌控人還是他(或者是他家人),他剩下的那100萬美金的資產今年還能享受到20萬的免稅額度。

這一來一去,可不就是把手頭的錢越捐越多了嘛~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洛克菲勒家族合照

拍攝於2008年5月)

還是用洛克菲勒基金會做個例子,這家創立與1904年的基金會在1951年時名下資產只有3億多美元,到了2000年明面上的資產就已經超過了33億美元。

你問我為什麼一個慈善組織天天往外面捐錢,資產卻越捐越多?

那不好意思,我只能說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好人有好報”吧~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美富豪還在慈善基金會這個組織上不斷開發一些新玩法。

比方說像這樣的大家族,經常會需要與一些政客進行勾勾搭搭對不對,但是直接給錢這種事說出來總歸不太好聽。

那怎麼辦呢,不如大家一起來為人民服務,一起做公益嘛。

富豪們直接把自己想要收買的政客請來自己的基金會,聘請他為本慈善基金會的高級顧問。

至於這筆顧問費……嘖嘖,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體面人,怎麼也得拿個幾十萬美金意思意思啦~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對於政客而言,這筆錢拿的是一點心理負擔沒有,不但完全公開合法,甚至還能在競選時作為自己身上的一個亮點,表示自己與xx慈善組織有深度合作,一直努力幫助社會上的窮人們改善生活。

除了捐錢,經常也可以往學校、醫院啥的捐點,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歐美那些著名家族的後代動不動就是哈佛、牛津等頂尖大學畢業的。

其實人家壓根走的就不是正常的考試途徑,而是拿著靠捐款、捐樓換來的校長推薦信一路綠燈的入學。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相比之下我們中國人的操作就死板許多,都是花錢買入學機會,我們搞的這個滿滿銅臭味的學區房制度簡直是兩不討好,不管是買得起還是買不起的老百姓都在罵。

而反觀人家,這就是高尚無私的慈善捐助……其實以前有人疑惑,為什麼歐美的慈善組織基本上都是直接對學校捐款,而很少針對具體的窮學生個體進行幫助?

原因很簡單,給學校直接捐錢是明碼標價的換入學機會,而給窮學生捐錢能換來什麼?

不值錢的感謝還是錦旗?

﹌﹌﹌﹌﹌﹌﹌﹌﹌﹌﹌﹌﹌﹌﹌﹌﹌﹌﹌﹌﹌﹌﹌﹌﹌﹌﹌﹌﹌﹌﹌﹌﹌﹌﹌﹌﹌﹌﹌﹌﹌﹌﹌﹌﹌﹌﹌﹌﹌﹌﹌﹌

幾年前巴菲特曾經應邀來到中國,在這次行程的一次晚宴上,巴菲特當眾慫恿馬雲和他一樣進行“裸捐”。

傑克馬當時並未選擇直接正面回應,而只是用一句“你40歲、50歲的時候怎麼不裸捐?我到80歲的時候,我也全部捐了,一分不剩。”來暫時搪塞了過去。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中國這套慈善基金會的避稅遊戲壓根玩不下去。

只用說一個點大家就明白了,在歐美政府規定私人慈善基金會每年至少要拿出5%的資產用於公益活動。(當然,派一堆子女到基金會里任職開出的高額工資、以及各種公務出行產生的吃喝拉撒費用都算在這5%的硬性支出裡)

但在中國大陸,政府明確規定此類慈善基金會每年花在公益事業上的支出,不得低於上年總收入的70%。

要裸捐250億美金的喬布斯遺孀,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你今年往自己旗下的基金會打了1個億,明年這個基金會必須要花至少7000萬在公益事業上,還必須在一年之內用掉。

單是憑藉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歐美富豪裸捐蔚然成風,而國內富豪效仿者了了無幾”了。

歸根結底,這兩邊壓根就不是一個玩法,一個是左手倒右手,一個是把真金白銀真往水裡砸。

難怪中國人總說“富不過三代”,那可不。

誰叫咱中國人想不出“慈善基金會”這麼一個可以讓子孫萬代江山永固的妙招呢。

主筆 | 阿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