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且龐統也活著的情況下,劉備能統一天下嗎?

大雜燴1985


回答能與不能的,我覺得你們和樓主一樣挺無聊的,這就和項羽與曹操打架誰贏一個道理,永遠不可能發生。


文楚先生


白日做夢!

戰略利益的全局性根本性決定著“跨有荊益”和“結好孫權”難以共存。戰略利益牽連著國之命脈,如果被敵方控制,國家安全就無從談起。荊州是諸葛亮計劃中的一顆重要棋子,他把荊州的分量看得很重,但卻把孫權對荊州的需求看輕了,沒有充分認識到吳蜀之間在荊州問題上矛盾的複雜性尖銳性。

首先,從經濟安全角度講,荊州和益州的貿易往來和需求遠不如荊州揚州之間那麼緊密。

其次,從國防安全角度講,荊州地區扼守長江上游,是江東的屏障和核心利益所在。“欲固東南者,必爭江漢,欲窺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所以,在夷陵之戰暴發前,孫權將都城從建業遷往武昌,就是為了守住西大門,為後方形成一個充足的緩衝地帶,孫權在建業稱帝后,仍由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留守武昌,晉滅蜀後,又將都城遷回武昌,由此可見荊州地區對東吳的重要性。

所以從根本上講,只要荊州還在劉備手裡,《隆中對》中規劃的“外結孫權”就經不起考驗。如此,《隆中對》中“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進而“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戰略就難以落地。

劉備的一生和劉邦非常相似,唯獨不同的是最後劉邦贏了,當時劉備面對的對手和劉邦面對的不同,項羽雖然勇猛,但是並不適合為人君主,而曹操不同,他的性格非常適合成為一個君王,再加上在劉備有所成就之前,曹操就佔據了北方,可以說是大勢已成,而在曹操虎視天下的時候劉備連自己的基業都沒有,雖然那些個猛將謀臣不少都在劉備手下,但是要知道曹魏也是猛人無數,五子良將、賈詡、荀彧、司馬懿等等也是頂尖的人才。

更關鍵的是在那種年代,誰地廣人多就是優勢,蜀國只有西川和荊州的一部分,比起魏國當時佔據的中原核心地帶還是相差太多,蜀國的人口大概也就是90至100萬左右,而魏國的人口卻是在400多萬,人口領地上的巨大差距讓劉備根本沒有能力和曹魏抗衡只能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

而劉備的鼎盛時期只有奪取漢中到關羽丟荊州的這段時間,而且就算是鼎盛時期也並不算強大,所以我覺得無論怎麼樣劉備是沒辦法一統天下的。



當代曹植


不能。

因為從政體來說是曹魏更先進,吳和蜀漢都是繼承之前秦漢時期的貴族階層政治,而曹魏在曹丕當政時期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確立了士族階層政治制度。完成了中國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轉型。其實曹操的理想-庶族知識分子階層政體更為先進,但是沒有科舉制度支撐,所以在曹丕時代採用了較為溫和的轉變。但這依然成為曹魏-晉勢力對吳蜀在政治體制上的絕對優勢。

經濟上,曹魏-晉擁有廣闊的領地,富裕的中原地區及河北都是魏晉治下。

軍事上蜀漢取得漢中會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東吳襲擊曹魏,後方危脅的因素導致的。曹軍返身擊敗東吳之後,總體軍事實力依然比吳蜀強大。

即使龐統不死,關羽沒有丟失荊州,蜀漢依然有幾個心腹之患。

一、荊州集團奪取益州,將原本有合法授權統治益州集團的劉璋強行遷至荊州監視居住,益州本地官紳並不是很樂意,荊州系和益州系的政治內耗一直存在,即使諸葛亮處分李嚴之後,仍然不得不起用其子李豐來安撫益州系官紳。

二、荊州的歸屬問題上和東吳始終存在矛盾,東吳也需要吞併荊州來擴大勢力範圍增強經濟實力。而且襄陽樊城地區由於曹仁的堅守,始終成為曹魏嵌入荊州地區的釘子,三方在此地角力,即使曹魏完全採取守勢,關羽也不得不提防東吳的攻擊。這點諸葛亮早已預見到了。

三、人才後繼乏力。劉備時代,蜀漢人才濟濟,雖然總體數量不及曹魏,但是質量上是優異的。然而到了二世祖劉禪時代,諸葛亮也感嘆人才凋零,根本原因是政治體制和人才選拔上落後於曹魏。

四、經濟體量上遠不如曹魏。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根本沒能撼動曹魏的根基。長安以東安如泰山。蜀軍遠征,兵力不足,補給困難,關羽在荊州難以分兵北上。

綜上所述,即使龐統不死,關羽守住荊州,劉備集團難以逃脫亡於二世祖劉禪時代的命運。


上進的紅蜘蛛


不會。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當時魏蜀吳三國的情況。

諸葛亮定計天下三分,使蜀漢國富民強,當時的蜀漢確實有虎吞天下之勢。荊州的丟失是蜀國走下坡路的重要標緻,荊州三群地勢重要,荊州的丟失,則不可能"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從而打破了諸葛亮‘’隆中對‘’所提出的戰略計劃,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敗落3

那麼假如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龐統也沒有死的情況下,會不會統一天下呢?表面看上去是有可能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1、當時的蜀漢看上去國富民強,但實際上人口只有90萬,且很多地方沒有開發,道路不通,山溝太多。曹魏虎踞中原佔天下土地三分之二,人口有四百萬之多,孫吳雄踞江東人口也有二百萬,這樣看來,蜀漢的人口實在太少了。

2、蜀漢人口不過百萬,卻要負擔數十萬兵力,經濟負擔太重,必然不會太好,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大兵力也不過六萬,而曹魏單單西防兵力就二十多萬。若曹魏堅守不出,蜀漢是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的。

3、龐統,天下名士,若活看上去變數無窮,但是縱觀三國,無一不是天下明主,曹操雄才大略,孫權意氣風發,皆是識人善用的明主,且曹魏,許褚,張遼,荀彧等文臣武將如雲。孫吳,陸遜,魯肅,都不是泛泛之輩,曹操父子倆次南征,皆是孫吳大勝,且沒有損失多少兵力,就是最好的證明。

4、在看劉備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張松獻圖,龐統獻計,可是當時劉備的表現卻是猶豫不決,龐統是立功心切,二人雖是大才,心性卻都有不足之處。所以即使關羽不死,龐統在世,也不會統一天下。

所以,縱觀幾點,雖然劉備不會統一天下,但是一定會維持三國的局面,而且會給我們留下許許多多的經典戰役,畢竟當時天下三國的皆是明主在世。




八圖鎮


從小說劇情人物發展來分析;如果當時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是有可能一統天下的。我們來分析一下,以下前後兩個方面:

一.關羽的死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劉備復仇,張飛的死亡,加上劉備不懂兵法,導致仇沒復到,還損兵折將,直接損失了蜀國的一半兵力,從而加劇了劉備的鬱鬱寡歡,最後不久便撒手人寰。劉備的死又大大的拖累了諸葛亮,所有的重擔事情都落在了諸葛亮身上,諸葛亮的日夜操勞,身體扛不住一系列因果。

二.如果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蜀國會日漸壯大,劉備的仁義,會深受百姓的愛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諸葛亮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蜀國會邁上一個新臺階,後期可能可以打敗魏吳,取得勝利。


puwenqiang


小說稱“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是刻意褒揚武聖的說法,其實以關羽守荊州,荊州必失!

先說龐統如果不死,那麼劉備集團的安排是劉、龐、張飛進川取益州,諸葛亮、關羽鎮守荊州,當然是以諸葛亮領銜,關羽做為武將從屬。這種格局如果不生變化,局面對劉備集團是很有利的。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誰也無法逆料會產生什麼結果。

但是由於龐統在落鳳坡不幸中箭身亡,迫使諸葛亮進川,留下關羽領銜鎮守荊州,則荊州必失!

關羽的性格特點是高傲,自大,這是導致他失敗的根本因素。諸葛亮臨走時再三強調,大政方針是聯吳抗操,但關羽不僅不做這方面的統戰工作,還破壞與吳的關係。孫權以自己的兒子問關羽求親,想娶關羽女兒,關羽不同意且不說,還說什麼“吾虎女焉得嫁汝犬子”,極大地傷害了孫權的自尊心,也給江東一班欲奪回荊州的文臣武將以前攛掇的機會,激發了孫權翻臉的決心。

在關羽被曹軍所困、派人回公安找靡芳、傅士仁取糧草的時候,他依然不知哪來的優越感,限靡,傅二人取糧即送,三日不到問斬!這樣的狠話又激反了靡傅(其實關羽的使者去到公安時,傅已被江東策反,正在做靡的工作)。

這樣一樁樁自絕後路的事,關羽也做了出來,他怎能敗!


魚的尾的紋


我的觀點是,劉備要統一天下,必將先佔領東吳!劉備的戰略方針沒有任何錯誤!只是時機拿捏的不太到位,有點急功近利!再加上東吳名將陸遜智勇雙全!所以蜀國失敗!

我的個人觀點是劉備,徵東吳的時機不到位,首先,當張飛前往漢中見劉備之時!劉備首先應當以婉轉的方式告知張飛,並且把張飛暫時留在身邊!這樣則張飛不會死!因為以張飛的性格必然會做出出格的事情!而劉備是張飛的大哥,他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委婉的方式,可以用假裝關羽託夢告知劉備!用這樣的方式寬慰張飛,然後和諸葛亮等文臣武將統一戰略思想!這樣可以君臣上下一心!諸葛亮隨軍也可避免火燒連營之敗!做好軍事準備!例如錢糧軍馬!首先蠶食荊州作為軍事前沿陣地!後逐步向東吳壓榨!打壓!索取地盤!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剛開始攻打吳國,吳國國內已經產生分歧!有部分人已經願意將荊州歸還於劉備,並且還願意割地已換取和平!

然後再拿下東吳之後,軍隊和曹魏形成南北對立之勢!而後可以,東西兩路同時出兵攻打魏國,這樣劉皇叔也可以統一天下!而不會存在於瞻前顧後,所以劉皇叔的戰略思維沒有任何錯誤!只是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799549203040174600/?app=news_article×tamp=1583379162&group_id=6799549203040174600



小雞觀影


可以說劉備的一生和劉邦非常相似,唯獨不同的是最後劉邦了,當時劉備面對的對手和劉邦面對的不同,項羽雖然勇猛,但是並不適合為人君主,而曹操不同,他的性格非常適合成為一個君王,再加上在劉備有所成就之前,曹操就佔據了北方,可以說是大勢已成,而在曹操虎視天下的時候劉備連自己的基業都沒有,雖然那些個猛將謀臣不少都在劉備手下,但是要知道曹魏也是猛人無數,五子良將、賈詡、荀彧、司馬懿等等也是頂尖的人才,更關鍵的是在那種年代,誰地廣人多就是優勢,蜀國只有西川和荊州的一部分,比起魏國當時佔據的中原核心地帶還是相差太多,蜀國的人口大概也就是90至100萬左右,而魏國的人口卻是在400多萬,人口領地上的巨大差距讓劉備根本沒有能力和曹魏抗衡只能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而劉備的鼎盛時期只有奪取漢中到關羽丟荊州的這段時間,而且就算是鼎盛時期也並不算強大,所以我覺得無論怎麼樣劉備是沒辦法一統天下的。\r\r可以說劉備的一生和劉邦非常相似,唯獨不同的是最後劉邦了,當時劉備面對的對手和劉邦面對的不同,項羽雖然勇猛,但是並不適合為人君主,而曹操不同,他的性格非常適合成為一個君王,再加上在劉備有所成就之前,曹操就佔據了北方,可以說是大勢已成,而在曹操虎視天下的時候劉備連自己的基業都沒有,雖然那些個猛將謀臣不少都在劉備手下,但是要知道曹魏也是猛人無數,五子良將、賈詡、荀彧、司馬懿等等也是頂尖的人才,更關鍵的是在那種年代,誰地廣人多就是優勢,蜀國只有西川和荊州的一部分,比起魏國當時佔據的中原核心地帶還是相差太多,蜀國的人口大概也就是90至100萬左右,而魏國的人口卻是在400多萬,人口領地上的巨大差距讓劉備根本沒有能力和曹魏抗衡只能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而劉備的鼎盛時期只有奪取漢中到關羽丟荊州的這段時間,而且就算是鼎盛時期也並不算強大,所以我覺得無論怎麼樣劉備是沒辦法一統天下的。


希爾大大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龐統還活著的情況下,是有奪取天下資本的,一統天下是有可能的。換句話說,諸葛亮戰略規劃中的三國鼎立形成,且吳蜀沒有翻臉,關羽,張飛也不會死,且還有鳳雛相助,一統天下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原因有三,我們來剖析一下。

  1. 鳳雛如果不死的話,荊州應該是諸葛孔明和關羽兩人鎮守,荊州是諸葛亮的根據地,以諸葛亮的才幹,治理荊州肯定是物阜民豐,部隊訓練有素,搭配關羽,還有益州為後援,荊州軍肯定無往不利。
  1. 有鳳雛在的話,我個人認為,漢中之戰不會持續三年之久,鳳雛比諸葛更喜歡奇謀,可出奇制勝。荊州軍在關羽帶領下,早嚇的曹操遷都了。這樣的話蜀漢形勢是不是一片大好,且兵強馬壯。
  1. 荊州不失關羽不會死,那麼張飛也不會死,也不會有劉備的夷陵之敗,劉備也不會死。蜀漢名將皆存。有人說蜀漢地盤小,人口少,猛將都在,不會去搶就是腦殘了。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如果真的關羽荊州不失,龐統沒死的話,蜀漢很有可能改變歷史,復大漢皇室不是沒有可能,可皇帝是劉備,絕不會是獻帝了。


魂系安陽河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以益州做根據地,以荊州直指中原,再從益州秦川出兵,兩路出擊,再加上龐統的軍事才能,如果關羽和龐統都沒有死,所以有可能一統天下。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荊州也不會丟,那麼諸葛亮和張飛,趙雲就不會離開荊州,那樣東吳就不會有可乘之機,加上諸葛亮的外交能力,東吳很可能是個很好的外援。

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劉備就不可能征伐東吳,也就不可能導致夷陵之戰,而大敗而回,這樣就保存了實力。

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劉備和大將張飛也不會死的那麼早,以劉備的領導力和號召力內部也就沒有哪些爭權奪利,而是一致對外,而且還保留下了有戰鬥經驗的張飛,魏延等將領還有許多治國能臣,下一代中的人才還可以慢慢培養,不會導致人才匱乏。

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那麼即保存了荊州兵力也保存了益州兵力,再加上荊州是個豐饒之地,加上諸葛亮的治國才能和龐統的軍事才能,國力肯定蒸蒸日上。

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等到曹操死後,完全趁著曹操內部混亂,聯合東吳征伐曹兵。

所以說如果關羽和龐統沒死,劉備很有可能一統天下,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劉備也就失去了唯一一統天下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