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88)之雷神山」

人物: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隊員馬曉光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馬曉光: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2007年參加工作。

自元宵之夜馳援武漢,一月有餘,平凡的時間流逝,卻帶給我不平凡的經歷與感受,終整理思緒,寫下在雷神山上的第一篇戰“疫”手記……

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而起

庚子鼠年的鐘聲還未響起,新型冠狀病毒卻已悄然而來。與以往的新年不同,這個春節充滿了不安,路上的車流少了、走街串巷的行人散了、五彩的禮花和喧鬧被稀釋……在疫情面前,我退了前往瀋陽岳父岳母家的火車票,提早結束假期,回到了呼吸科的門診崗位。雖然因工作原因幾年沒有回家拜年,但我收到了他們的支持與理解。

投入戰“疫”的行動擲地有聲

節後短短兩週的門診工作,感受到了全國疫情的嚴重,作為醫務工作者,深知責任重大。當科裡組織報名支援武漢時,我並沒有因為兩個月前心臟不適住院治療而產生退縮。作為白衣戰士,我也希望能像軍人一樣,“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臨行前通過手機視頻,我看到了年幼孩子的期盼眼神,感受到了妻子沒有言語的默默支持,聽到了父母親人的叮囑,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小家是我的牽掛,更是我打勝戰“疫”的動力。

平凡的救治工作孕育崛起

初到雷神山,從最初的茫然,到緊張的培訓;從病房的前期籌備,到驗收合格,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A4病區開診的第一天,我們早早穿好防護服在病房裡等待接收的患者,為便於和患者溝通,接診前還特意學習一些湖北方言,希望用我們的真情實意對待每一位患者,這就是醫生的職責與擔當。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每次上班厚厚的隔離服成為我們的戰甲,進艙查看患者,耐心傾聽患者敘述病情變化,監測患者生命體徵,隨時調整醫囑。由於心臟治療剛剛出院不久的原因,在艙內厚厚的隔離服和嚴密的口罩常常導致我缺氧和心律不穩,在艙內的凳子上坐一坐、停一停,稍試緩解後繼續查房,儘量不浪費防護裝備,減少同事替換進倉的風險。救治工作是平凡的,關懷備至地照顧,細緻入微地詢問,患者訴求地耐心傾聽,思想顧慮地及時關注,最終換來的是患者的信任,平凡的點滴匯聚起醫患同心戰“疫”的磅礴力量。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作為醫務工作者,面對這些“特殊”的患者,早已沒有最初所思的顧慮,更沒有之前所想的恐懼,坦然之情充滿內心,他們只是需要我們幫助的病患,這也許就是醫生的初心與擔當。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最大的放鬆就是收到家裡的問候,妻子的詢問,父母的叮囑,特別是家裡大寶給我畫的系列畫像,孩子在給我的來信裡寫下了自己的遺憾:我知道爸爸是為了救更多人的生命才去武漢,可是他真的不陪我過節了?還寫下了自己的希望,希望爸爸能在前線照顧好自己,平安歸來,也希望像爸爸一樣,成為有技術和愛心的人!縱有對家人和孩子疏於照顧的愧疚,但無怨無悔。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堅信必勝的決心充滿期待

在疫情面前,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守望相助。酒店對面就是武大的校園,天氣晴朗,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從窗戶望去,放鬆一下心情,希望疫情儘早結束,山河無恙;靜待荊楚花開,到武大校園裡走走,心隨花香,我們的春天近在咫尺!

「戰地記(88)之雷神山」| 守望相助 靜待荊楚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