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2019年只剩下不到一週的時間了,各行各業都忙著盤點過去一年的得失。

對於熱鬧了一年的影視圈,到了這個時候也開始忙著總結得失,而有這麼一家公司,在今年可以說是收穫頗多。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年初一部《都挺好》,不僅僅引得萬人空巷,還引發了社會對“原生家庭”的思考;而年中一部年代大戲《大江大河》,更是一下子將我們這一代人帶回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部《都挺好》雖然只在豆瓣上拿下了7.8分,但是收穫的熱度,以及捧紅的明星,和造成的社會影響,難以估量;

一部《大江大河》在豆瓣上收穫了8.8分,獲得無數好評,也引起了無數人的追憶。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如果說電影圈現在是吳京、沈騰、徐崢等人三分天下,那影視圈,真的就是這家“正午陽光”一人獨大!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光看這些年“正午陽光”出品過的優質電視劇就知道了:

諜戰片,“正午陽光”出品過:《北平無戰事》、《偽裝者》等。

戰爭片,出品過:《戰長沙》。

權謀劇,出品過:《琅琊榜》。

時裝劇,出品過:《歡樂頌》。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而老少皆宜的《父母愛情》更是長期霸佔豆瓣評分前三名,更被網友們評為中國版《請回答1988》。

再加上這兩年的《知否》以及《大江大河》等,可以說這些年,國內最頂尖,最熱門的電視劇都出自“正午陽光”之手。

那麼,為什麼“正午陽光”總是這麼獨到的眼光呢?

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1,選角真的毒辣。

近些年,娛樂圈都在大談特談流量小生,但是“正午陽光”卻偏偏不走流量路線。

不管是大角還是小角,都從角色特徵出發。

比如正午陽光的製片人侯鴻亮,就曾經說過他們選角的要求只有三點,那就是:戲好、人好、適合角色。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正是堅持這一點才有了胡歌在《琅琊榜》裡的驚世之才,也才有了《歡樂頌》裡的“五美”。

而楊爍,劉敏濤,以及倪大紅等人的大紅大紫,也僅僅只是恰好貼合了人物角色罷了!

所以說不是正午陽光捧紅了演員,而是演員恰好適合那個角色,適合那個人物,而這種相輔相成恰好就成就了一部優質的劇目!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2,作為一家內容公司,正午陽光,真的知道市場需要什麼!

作為一家內容公司,知道一個電視劇好不好,不是靠明星,也不是靠話題炒作,到底還是應該回歸到一個電視劇的本質,那就是能不能講好一個故事。

而正午陽光,向來是一個會講故事,一個能講好故事的公司。

比如在拍攝《琅琊榜》之前,其實市場上對於這部劇目的預期並不大好的,因為那幾年流行的都是“大女主”,都是《延禧攻略》式的女主逆襲爽劇。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而誰能想到正午陽光另闢蹊徑,不談愛情,只談權謀,硬是將《琅琊榜》拍成了中國版的《紙牌屋》。

而到了《都挺好》的時候,正午陽光也沒有走傳統的“夫妻矛盾”,“婆媳糾紛”的老套路線,從“原生家庭”入手,從“重男輕女”入手,直戳人心!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3,細節認真,捨得花錢!

以往的電視劇,大部分投資都是給到了演員個人,而實際花在道具,花在服裝上的錢是少之又少。

而到了正午陽光這裡,恰好相反,大部分的投資都花在服裝、都花在道具,都花在佈景上。

據說在拍《大江大河》的時候,就專門造了一個小雷村,而隨著歷史的變化,小雷村的佈景也隨著變化。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而在《琅琊榜》、《知否》等古裝劇目中,不管是服裝,還是場景,都能看出劇組的用心和嚴謹,正是這種態度,才造就瞭如今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影視圈有了“正午陽光”這塊“良幣”,對於觀眾來說是大幸!

為什麼有人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話題:你們還知道哪些由“正午陽光”出品的優質劇目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